2.2 我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解读
2.2.1 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框架概述
通过对我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领域及其内在规律的研究,结合现代物流本身的生产运作特点及其他相关资源要素,可以形成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框架图如图2-2所示。
总体而言,我国现代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逻辑框架包含“两大基础体系”“三大核心支柱”“五项发展目标”,最终的实施落地主要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物流企业以及现代物流生态等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图2-2 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框架
1.两大基础体系
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基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即综合物流要素体系;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更高的发展目标,即综合物流标准体系。其中,综合物流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金、设施设备、枢纽通道、现代科技和政策制度6大要素。综合物流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物流产品标准、物流服务标准、物流流程规则以及管理制度规范6方面。
从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改革政策导向来看,对物流要素提供转型升级,主要依托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同时依托我国开展的“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等。依托“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我国国家级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大通道,不断创新改革现代物流管理制度,优化行政管理效率,降低制度性政策成本。与此同时,围绕物流标准化工作,我国也出台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专项规划,推动实施了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供应链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试点示范工作。在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系列政策中,均把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推广作为重要的实施举措。
综合物流要素和综合物流标准两个基础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物流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应用推广,有力支撑了智慧物流、精益物流和绿色物流的发展,为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三大核心支柱
智慧物流、精益物流和绿色物流体现了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核心支柱。
智慧物流主要表现为基于现代网络、物联网与信息处理等先进技术的供应链上下游、物流生态相关方以及物流软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具体表现为基于智能识别、无线感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的“无人智能”和基于物流“互联互通”“无人智能”以及物流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平台共享”。智慧物流立足于从信息科技的角度实现降本增效,打破物流软硬件之间、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数据孤岛与物理界限,促进我国现代物流的高效能、高质量、高水平、全覆盖和可持续发展。
精益物流主要是从经营管理、生产运作等企业管理角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先进企业、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积累沉淀的精益管理技术和方法,通过流程优化、资源整合、改造创新、团队建设、模式转换等方式,促进供应链物流总体成本的下降、总体效率的提升以及总体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精益物流立足于从供应链物流运营管理优化及相关要素资源整合优化的角度实现降本增效,促进我国现代物流的高效能、高质量、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始终坚持以节能、减排和环保为导向,控制物流运作过程的设施设备燃油消耗及其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应用节约能源的设施设备或新能源设施设备,应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仓储设施建设材料和节能建筑技术,应用可回收、可循环利用、可自然降解的物流包装及耗材,推广具有节能减排效果的物流运作模式(如甩挂运输、多式联运、滚装运输和驮背运输等),推广逆向物流模式和回收物资的环保处理技术等。绿色物流立足于从物流相关软硬件体系及运作模式绿色化的角度,在实现物流降本增效的同时,促进我国现代物流高效能、高质量、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以智慧物流、精益物流和绿色物流为政策导向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彰显了现代物流在我国整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地位,体现了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求真务实与高瞻远瞩,而且也充分展现了我国作为《公约》缔约国的责任担当。
3.五项发展目标
高效能、高质量、高水平、全覆盖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改革的5项发展目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我国进入现代物流2.0时代以后国家政策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的重大变化。
高效能发展强调的是物流的效果、效率和效力,除了确保物流运作体系本身的安全稳定可靠、绩效指标优秀、客户满意度高和降本增效外,还体现在物流对于整个供应链体系、产业链集群高效良性发展的支撑效力与效果。高效能发展与精益物流息息相关,同时也需要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的协同。
高质量发展与智慧物流、精益物流紧密相关,在强调高效能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全社会物流整体的标准化协同发展、物流市场资源的高效整合、物流硬件资源的科学利用、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平台化发展、先进物流科技与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物流运作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绿色物流体系的支撑。
高水平发展是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在国家物流宏观发展规划、全球化物流枢纽与物流通道建设、物流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物流行业营商环境、物流行政管理机制效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全球化物流服务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形成良好的融合发展关系,并真正发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行业的作用。高水平发展与政府宏观层面的智慧物流公共平台、精益物流行政管理和绿色物流资源匹配关系密切。
全覆盖发展强调的是物流将全面覆盖产业链全供应链环节、国民经济全领域和国际国内全地理范围。产业链全供应链环节的全覆盖发展意味着现代物流业在沿着产业链和供应链进行细分,并渗透到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上下游及其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包括逆向物流等;国民经济全领域的全覆盖发展意味着现代物流业的市场细分越来越好、物流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物流运作水平越来越精细化以及相应的物流服务品质和水平也越来越高。国际国内全地理范围的全覆盖发展则意味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全球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以及服务品牌不断建立,将稳定提升我国国际经贸发展的战略支撑能力。全覆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智慧物流、精益物流和绿色物流的融合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单纯地强调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节能减排与环保管控等绿色理念,更是强调现代物流业市场主体、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各个物流相关方在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持续发力,既不断维持现有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发展成果,又持续解决和改善现有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一种持续稳定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高效能、高质量、高水平和全覆盖发展的精益发展能力。
基于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框架,我们拟重点围绕“三大核心支柱”做进一步的政策解读,并对为“三大核心支柱”提供强有力内在驱动力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实际场景案例做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2.2.2 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重点解读
1.智慧物流概述及其重点政策
“智慧物流”是伴随着物联网概念延伸出来的重要概念。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认可。2009年,IBM公司提出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具有先进、互联和智能三大特征的“智慧供应链”概念,通过感应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制动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设备及系统生成实时信息“智慧物流”的概念也由此延伸出来。2009年12月,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明确提出“智慧物流”概念。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海运学院的章合杰研究认为,智慧物流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功能,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
结合近年来国家物流政策导向以及物流行业实际发展历程与现状,我国智慧物流从现代物流1.0时代的信息化起步,走过了物流软硬件集成化、物流平台化和物流智慧化3个发展阶段,并逐步向无人化方向发展,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演变历程,见图2-3。其中,物流平台化是我国进入现代物流2.0时代的重要里程碑,而物流智慧化、集成化,则是我国现代物流2.0时代的典型特征和标志。
图2-3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演变历程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以“互联网+”高效物流为标志的“智慧物流”加速起步,催生了网络货运平台等一批智慧物流的新模式、新企业、新业态。
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指出,随着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具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决定开展包括“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其中,“互联网+”高效物流重点行动要求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互联网+”高效物流重点行动具体包含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和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3方面的重要内容。
为贯彻落实国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40号),2016年7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发改经贸〔2016〕1647号)正式发布,成为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纲领性文件。在此前后,我国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与现代物流相关的政策规划文件,大都把物流信息化建设、信息平台建设、数据共享、智慧物流和物流大数据等作为现代物流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甚至从不同的角度出台了一批促进智慧物流向平台化、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的政策,表2-10列举了我国近年出台的与智慧物流相关的部分政策文件,可供参考。其中,“互联网+流通”、无车承运人平台和物流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在智慧物流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2-10 我国近年出台的与智慧物流相关的政策文件(部分)
“互联网+流通”方面。2016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6〕24号)要求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对物流基地建设、冷链系统建设等的政策性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和布局物流基地、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加大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二是加大流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力度,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冷链设施的利用率,科学发展多层次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类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三是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及时总结协同发展试点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做法和经验。
无车承运人平台方面。通过三年的无车承运人试点探索,我国已经成功推出网络货运平台“互联网+”物流新模式。2016年8月26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交办运〔2016〕115号)正式启动了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2017年11月15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7〕1688号)进一步明确了试点企业考核标准。2018年4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出台的《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的通知》(交办运函〔2018〕539号)指出了无车承运试点的重点物流领域。2019年9月6日,交通运输部出台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交运规〔2019〕12号)鼓励网络货运经营者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定位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资源,应用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共同配送等运输组织模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输生产;鼓励组织新能源车辆、中置轴模块化汽车和列车等标准化车辆运输;鼓励发展网络货运,促进物流资源集约整合和高效利用。2019年9月24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服务指南》《省级网络货运信息监测系统建设指南》和《部网络货运信息交互系统接入指南》(交办运函〔2019〕1391号)成为我国网络货运平台建设的技术纲领。期间,国家税务总局还积极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政策。
物流高质量发展方面。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物流,加强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货、车(船、飞机)和场等物流要素数字化。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软件智慧化水平。支持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等应用物联网技术,鼓励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加快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实现物流信息采集标准化、处理电子化和交互自动化。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格结构升级。
2019年6月,我国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时代。在商用5G环境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的智慧物流正朝着无人化迈进,智能化无人自动化智慧码头、无人智慧仓库、智能搬运机器人、无人化自动分拣、无人驾驶配送和无人机配送等先进的智慧物流场景的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阶段发展。
2.精益物流概述及其重点政策
根据《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精益物流是指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无效和不增值作业,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并获得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精益物流的定义和理解,往往局限于生产制造业内部与生产车间、生产线物料供应紧密相关的厂内物流范畴;局限于5S(seiri、seiton、seiso、seiketsu、shitsuke,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现场管理、物料看板、JIT(justin time,时制管理)供料和JIT排序等方面;或者认为精细化物流就是精益物流,把精益物流局限在精细化管理层面。这些片面的理解源于对于“精益”概念的错误认知。正本清源,按照我国精益大师蒋维豪老师的人本精益观点,精益其实是一种以丰田汽车公司为学习标杆,指导企业从自己的现状出发,借鉴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丰田生产系统)原理、转型的经验、过程与方法,一步一步地打破制约,持续改进自身运营管理章法,直到得到与丰田汽车公司一样卓越的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的框架下,精益物流应当是基于物流产品生产体系的精益运营、价值兑现和人才育成体系,这个体系以标准化物流产品为基础,采取一系列持续改善精益运营的手法和工具,在物流产品生产与价值兑现的过程中,实现物流产品生产过程的降本增效,实现物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并最终实现物流人才育成的可持续化。
具体而言,物流企业要实践精益物流,就必须采取各种方法和工具,切实做到以下6方面的“有机统一”,这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的物流运作是否达到“精益物流”的重要标准,如图2-4所示。
图2-4 评价精益物流的6个“有机统一”标准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物流业在国内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始于其“第三利润源泉”的价值认知。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我国已经日益认识到物流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降本增效”价值,并将其作为我国近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抓手。从本质上来看,“降本增效”是精益管理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行精益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措施。因此,从这个意义而言,我国围绕“降本增效”为目标的各项政策,本质上就是“精益物流”导向,因为只要做到了精益物流,就一定能够降本增效,而且是系统化、持续化地降本增效。
2014年10月4日,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首次提出“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和“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为重点”的指导思想。
此后,我国明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作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决策部署。我国自2016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以物流业“降本增效”为核心理念的政策文件(见表2-11),这意味着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表2-11 我国近年物流业“降本增效”相关政策文件一览表
3.绿色物流概述及其重点政策
人类的绿色发展认知与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升级。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在《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提出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国家意志落实成法律,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性最强的“绿色保卫战”正式打响。2015年4月,中央发布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即《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发展是指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2017年,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在绿色理念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包含结构性、管理性和技术性节能减排3方面的绿色物流发展体系,并在我国近年来出台的现代物流规划政策以及创新试点政策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甚至将绿色物流作为专项试点在全国进行普及推广,例如国家邮政局提出的“绿色邮政”以及在邮政快递物流领域开展一系列快递包装改革试点行动。从近年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绿色物流实践与国家政策鼓励导向来看,我国的“绿色物流”主要涉及5大领域,一是绿色园区与仓储设施,二是绿色能源物流车辆,三是绿色物流包装与耗材,四是绿色物流运营模式,五是绿色回收与逆向物流。我国绿色物流政策导向与实践的重点领域如图2-5所示。
图2-5 我国绿色物流政策导向与实践的重点领域
其中,绿色园区与仓储设施主要强调绿色物流园区的建设,绿色仓库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以及太阳能、光伏等绿色能源的应用推广等。绿色能源物流设备主要聚焦节能型物流汽车、新能源物流车、电瓶驱动叉车、托盘搬运车和智能搬运机器人等。绿色物流包装与耗材主要包括可降解材料的使用、可回收再利用、可循环使用以及基于包装标准模数的包装标准化与减量化。绿色物流运作模式主要包括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滚装运输和驮背运输等先进物流组织方式。绿色回收与逆向物流主要包括绿色利废回收、集中加工处理、包材循环共用逆向物流和销售维保逆向物流等。
2009年3月,国务院重磅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对发展绿色物流有比较系统的规划: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推动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物流标准与技术推广工程和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4大绿色物流相关工程;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在此基础上,我国近年来持续围绕绿色物流体系进行建设,从绿色园区、仓储设施、绿色能源物流车辆、绿色物流包装与耗材、绿色物流运营模式、绿色回收和逆向物流等不同的角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绿色物流发展政策,相关清单见表2-12。
表2-12 近年来我国发布的绿色物流相关的政策文件(部分)
续表
通过对以上相关现代物流发展重点政策的进一步梳理,我们发现,在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层面不同部门从各自不同的功能职责角度,围绕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改革与“五个发展”目标(即高效能、高质量、高水平、全覆盖和可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以智慧物流、精益物流和绿色物流为价值理念的发展规划与政策措施,特别是围绕智慧物流、精益物流和绿色物流持续开展并不断推进完善的系列专项试点,为我国现代物流领域广泛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强劲的内动力,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加速迈进现代物流2.0时代的步伐。与此同时,这些发展规划与政策措施也进一步强化和奠定了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智慧物流、精益物流和绿色物流作为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核心支柱的地位。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定能够形成对于我国现代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强大助推力量。
(1)指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承德、太原、临汾、沈阳、松原、哈尔滨、齐齐哈尔、南京、无锡、徐州、温州、鹰潭、赣州、宜春、烟台、潍坊、淄博、武汉、黄石、湘潭、广州、东莞、成都、贵阳、黔南、兰州共30个城市。
(2)“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简称。2015年5月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首次提出了“放管服”改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行业推荐标准,后文若出现与此同意。
(4)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后文若出现,含义相同。
(5)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推荐标准,后文若出现,含义相同。
(6)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行业推荐标准,后文若出现,含义相同。
(7)指到2019年年底电子面单使用率达到95%,50%以上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70%,在1万个邮政快递营业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
(8)GS1系统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推出的在全球范围内标识货物、服务、资产、位置和服务关系等的全球统一的标准编码体系。
(9)DB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后文若出现意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