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执行功能
大脑管控社交活动的功能区域
大脑就像一个繁忙的海港,船只不断地进进出出,有的正在靠岸,有的正在驶向大海。所有的船只面对着千变万化的情况,既可能是平稳的航行,也可能遭遇狂风巨浪。执行功能就是大脑的船长,让孩子在社交活动的汪洋大海中,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并且不断训练他在社交水域中航行所需要的技能和行为模式。船长需要指挥很多船员,让船上所有的活动能够协调一致。每个船员都有具体的任务,有的瞭望,有的看地图画航线,有的监控防御系统,有的负责通信,有的负责维护发动机,还有的需要关注其他船只。他们分别在一天的运行中充当一定的角色。如果船长不称职,船上缺少一位有经验、有能力的核心领导来掌舵,那么无论每个船员多么聪明,这艘船仍然会搁浅。
人们很容易想到,要想解决孩子缺乏社交技巧的问题,就要改变他外部的环境因素:老师、学校、同伴。要不然就放任他行为上的问题,让他成年以后自然找到自身的位置。然而,除非你能认识到妨碍孩子行为的真正问题,也就是孩子内在的、基于大脑功能的根源,否则你改变外部环境的各种努力,效果都非常有限。
过去很多年里,你观察孩子的社交行为后感到很纳闷:他为什么不能加入其他孩子的活动,与他们好好相处呢?你使用执行功能的透镜,就可以发现背后的原因。通常来说,在学习和行为相关的思维处理过程中,执行功能相关的技能都会影响孩子:
·集中注意力。
·组织信息。
·从过往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
·梳理思路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自我认识。
·自己主动调节身体的、认知的和情绪的压力。
·调节情绪,保持平衡以防止极端化。
·适应新场景(认知灵活度)。
·发起和管理任务。
·观察全局(元认知能力)。
·在想象的未来场景中演练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事情(工作记忆)。
·通过内心中的自我对白,引导自己的外在行为(工作记忆)。
·有意识地保持清醒状态。
·能够识别他人的语言和情绪信号,能够理解他人的思路、观点、意图,并通过这些信息解读他人话语的真实内涵、行为的真实意义,预测他们对某些事物的反应。有时候,这也被称作“读心术”。
所有这些基于大脑的功能和技巧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
过去10年里,脑科学领域的进步带来了关于大脑执行功能的全新认识,揭示了执行功能是大脑与行为之间的桥梁,与社交技能缺陷之间存在着重要关联。研究人员通过扫描正在执行某些任务的大脑发现,执行功能的指挥中心是大脑前额皮质(PFC)的一部分。前额皮质位于大脑前部,掌管着计划、组织、目标设定、自我调整的功能。执行功能的基础是大脑回路构成的网络,掌管着至关重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让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大脑及身体的其他系统之间形成顺畅的连接。
在日常行为方面,执行功能影响孩子:
·集中注意力。
·注意到朋友们的需求和反应。
·对自己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结果形成全局观(元认知)。
·对挫折的反应。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何应对有压力的情况,例如与人分享和轮流做事。
·如何看待友谊及朋友之间的对等关系。
·面对新场景或者社交场合发生变动时,如何适应和应对。
执行功能方面的缺陷会表现为社交技能的缺乏,具体就是指孩子完成下列事情的能力不足。
·承认他人的感受可能和自己的感受不同。
·预测他人可能的感受,识别他人的情绪状况。
·精确解读他人的情绪信号,并采取适当的社交方式进行应对。
·领悟他人试图传达的主要信息。
·不仅能够听懂他人表达的内容,而且能够理解他人表达的方式。精确解读他人的语调、意图以及其他隐含的意思。
·看出谈话对象对某个话题是否感兴趣。
·预测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应。
·理解某些特定场合和情境中的默示规则和这些场合对人们行为的期待。
·能抓住他人特意传递的信息,并做出恰当回应。
每个孩子都是各项执行功能不同强弱表现的独特组合,因此他们面临的问题都不同。孩子身上的执行功能不是单纯的有或者没有,而是每项执行功能的发展程度都不相同。只有家长才能把握自家孩子的问题,成为担任孩子社交教练的最佳人选。有的孩子缺乏条理,但是具备优秀的情绪调节能力。有的孩子很有条理,却缺乏专注力和适应力。有的孩子天生善于体育运动、搭建乐高模型或者创意写作,但是对其他孩子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者基本的社交信号表现迟钝。有的孩子明白需要克服这些缺点,但是需要具体的指导和练习才能做到。还有的孩子确实不知道他们需要掌握这些社交技能,也确实没有刻意去学习,但他们仍然可以学会这些技能。压力对每个孩子的执行功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某一社交场合让有的孩子感到有压力,却对其他孩子没有影响,或者没有同样程度的影响。
即使你不是一个神经科学家,也可以从执行功能的角度观察孩子的社交行为,识别限制他社交机会的行为模式。与同伴比起来,你家孩子的社交行为是否符合社交期望,在他的年龄段是否得体?他对遭到社交排斥和主动回避社交活动的理解是否存在严重问题?下面是孩子在互动、玩耍、情绪反应、沟通交流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行为模式,以及对应执行功能相关的技能。某一行为是否构成问题的关键在于它出现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他是否是个经常闯入他人私人空间的“入侵者”
私人空间不仅仅指物理空间,还包括对话空间和场景空间。没有人喜欢那些闯入别人空间或者干扰别人的人。孩子需要放缓节奏,理解社交场合,避免冲动行为和冲动情绪。这些是掌管自我调整、注意力、自我监督和灵活性的执行功能。
孩子调皮搞笑的行为与他的年龄相符,还是比同龄人表现滞后
你家孩子能否听懂别人的幽默之处,还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孩子在友谊发展过程中,需要听得懂笑话,看得出搞笑的时刻,以及让一些词语显得搞笑的细微的声调变化。与幽默有关的执行功能掌管着注意力、自我调整、自我监督、组织能力以及元认知能力。
你家孩子是否逃避或者很少参加课间活动和集体活动
加入活动涉及理解社交场景以及想象自己如何主动参与。我把这种在大脑中模拟某些行为的做法称作“思维模仿”。加入活动还涉及计划、跟随、组织、认知灵活性以及工作记忆。
孩子自言自语或者说起自己喜欢的事就停不下来,想不到别人也许想聊聊别的话题
孩子需要学会刹车,把握好自己,不超过限度。要想在个人兴趣和他人兴趣之间做到平衡,就需要孩子有意识地倾听和识别社交信号,礼让有序,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孩子是否能够进行双向互动的对话
我们大多数人不理解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一个对话成为互相支持的对话的。我们从小就掌握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方式。没有自然掌握这项技能的孩子需要知道什么是互相支持的对话,理解这种对话方式对自己的现实意义,并掌握相关的技巧。这项活动涉及注意力、倾听、自我调整和自我监督。
孩子说话语气尖酸刻薄,意识不到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满
与此同时,孩子是否也听不出别人的嘲讽?解读语言涉及注意力、工作记忆、元认知、自我监督和组织能力/排序能力。
第7章中的执行功能问卷(EFQ)是用来测量孩子执行功能相关能力强弱的问题列表,可以帮你和孩子设定目标、制订行动计划。我们这里先简要介绍一下执行功能的运行过程,让你熟悉社交行为背后与大脑功能相关的能力有哪些,从而让你能够开始注意识别孩子行为的外在表现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元认知能力代表着我们的社会化程度:“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提升孩子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
11岁的安迪,是一个超级自信并且愿意和人打交道的孩子。即使带有这些明显具有亲和力的特点,他在学校里还是经常被同学们孤立。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一次次受到这样的对待,他觉得很伤心。然而面对同学的冷落,他从来不改变自己的应对方法。他听不懂别人的言外之意,甚至明说的话也听不明白。他不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以及别人会如何看待他。安迪最近参加了一次体操队选拔活动。参加这次择优选拔的孩子,多数都长期参加每周体操课的艰苦训练,学习过相关的课程,都有教练推荐。安迪只在学前班上过体操课。他父母很困惑:安迪为什么要参加这种选拔呢?原因之一是,安迪从来不会判断那些本来可以预料到的结果。
安迪觉得自己和所有人都是好朋友。有人对他表现出一点兴趣时,他分辨不出别人只是表面上友好。他不理解那些没有明示的隐性规则,看不出同学之间关系的变化,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朋友是谁。他经常自告奋勇地参加一些活动,看不出社交场合的细微变化,也不注意他是否得到了他人的邀请。他忽略他人的反馈,哪怕别人直白地说“嘿,你别闹了,赶紧停下”。甚至别人讽刺他说“是啊,你可真行”,他也听不出别人在讽刺他。最近他自己想去参加一次棒球卡片签名活动,主动邀请一些他不怎么熟悉的孩子和他一起去。当被邀请的孩子说他们太忙了,或者说去不了时,安迪甚至想帮他们克服困难去参加签名活动,完全忽视了人家只是不想和他去。
关于社会化的话题我们听过很多,尤其是作为家长帮助孩子社会化有多么重要,不仅涵盖了餐桌礼仪、体育活动,当然还有儿童时期永恒的话题:与别人一起玩耍。然而,元认知往往被人忽视。元认知,也就是基于大脑功能的理解社会和认知自我的能力,才是本质上的社会化,它会塑造我们的每一次思考和每一个行为。
对元认知最简单的描述就是“思考我们思维过程的能力”,对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过程形成一个全局视角,也就是“元视角”。元认知通常是在讨论学业表现时被提及,因为它在申辩式思维模式以及思维活动方面意义重大。然而,观察全局和理解自身角色的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业范围,而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影响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影响我们的行为,并且让我们意识到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冲击;影响我们的情绪反应与如何管理自己的行为;影响我们能够记住的内容以及如何从经验中学习;它还会影响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的灵活程度。元认知就是我们的社会认知度和自我认知度的另外一种说法,这两种认知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它们构成了我们社会化过程的行为基础。
安迪缺乏自知之明,不能把握社交场合的隐秘规则,听不懂其他孩子直白的反馈意见,这很成问题。他从学前班开始就如此,那是他的社交活动首次超出家庭范围。也就是说,他的问题不能归因于周边环境因素。尽管转学、搬家等这些外部因素会让缺乏社交技能的问题更加严重,但是关键在于,这种能力缺陷早就存在了。安迪长期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注意不到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角色显然会阻碍自身的发展。
专家曾经以为元认知是发展比较晚的能力,因为多数孩子元认知的发展都在8~10岁以后。但是近期的研究显示,在这个时间段以前,元认知就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些研究发现包括:
·元认知能力在0~6岁发展很快,3~4岁之间的变化最显著。
·元认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和适当引导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大量经验表明,包括存在执行功能缺陷的所有儿童,都可以学会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
·针对孩子的直接、明确的指导包括:①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②练习自我调整,以目标为导向专注于具体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思路;③与他人合作;④以学习者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观念。
与社会认知有关的执行功能基础知识
由于形成大脑执行功能的网络在大脑中纵横交错、非常复杂,因此理解执行功能的一个简单方式就是把执行功能看成你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身上日常行为的集群,然后重点观察那些与社交技能所对应的行为集群,从而了解这类执行功能的缺陷如何影响孩子的社交行为及其在群体中的表现。这就是俯视全局的视角,也就是元视角。我们在第二部分将采用这种视角,逐一分析社交技能和每一项玩耍活动。
读懂社交信号
社会认知是一项基本能力,是孩子看懂任何社交场合的基本布局,找到应对方式的技能。社会认知包括很多要素,一般都需要有效的社交沟通技巧来发挥作用。不管是结伴玩耍、课间休息还是在餐厅午餐,你家孩子都需要学会识别社交信号,并采用特定场景的社交语言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尽管社交场景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社交场景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每一个社交环境都像一个小型的地理区域。这个区域当中,有开放空间,既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物理上的。在开放空间里,你可以自行其是。社交场合所允许的行为构成了现成的社交通路,便于身在其中的人们从A过渡到B,其间也有一些隐秘的规则。例如,目光接触、打招呼都是可以的。也有红色警示信号,提示潜在的社交问题。例如,她正在讲故事,所以不要打断她。他们已经决定看哪部电影,那就这么决定吧,最好不要再抱怨或者再争论了。
当我跟一些遇到这方面问题的孩子聊天时,发现鼓励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社交领地的天气预报员会有帮助。你必须观察社交场合的“天气情况”,然后掌握一些预测技巧。你的朋友或者大家的情绪温度是怎样的?你自己的情绪温度是怎样的?当高压前锋(争执或者沮丧)通过的时候,你的朋友或者大家会如何反应?你会如何反应?再看看地表情况:跟这些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容易发生不愉快吗?当时的社交场景有什么需要格外留意的吗?当别人的想法和你的不一致时,会发生什么?
有效的社交沟通技巧包括倾听、理解环境和语义,理解他人的兴趣和感受,以及采用符合社交要求的方式表达自己。执行功能相关的技能是所有社交技能的核心,因为执行功能会协调调动脑力关注社交场景的方方面面,从全局的视角观察具体场景和你在其中的角色,组织各种信息,进行自我监控。孩子必须学会识别他人语言和非语言的社交信号,然后解读社交规则,练习“如果-那么”的思维过程:如果你同学看起来很消沉,那么现在不是你分享愉快旅途经历或者新奇玩具的好时机。你要学会抑制自己的冲动,等待更好的时机。上面每一步都需要执行功能相关的技能,比如注意力调动、信息搜集、感知处理,解读、分析,然后根据输入信息采取行动。
社交沟通毕竟是一种适应性沟通方式。你也许可以赢得单词拼写比赛、英语测试,在学校音乐剧里拿到主要角色,但是如果你对他人的感受毫无感知或者抓不住真实社交场合中的信号,那么你结交朋友和充当朋友角色都不会太顺利。建立友谊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根据对方的反馈来调整我们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设定社交界限
无论艾姆的哥哥告诉她多少次,不要在他做作业的时候打断他,艾姆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把乐高倒在哥哥做作业的桌子上面。学校里的老师也曾经指出过这个问题,艾姆会干扰那些正在忙着做功课的孩子,或者当别人已经开始游戏时,她仍然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玩。看来艾姆意识不到在别人眼里自然存在的社交界限,以及他人在社交场合中能够接受并期望大家都遵守的行为规则。
社交界限有时候是明确的,有时候则不明确。在有的家庭里,每个人进门以后都要脱掉鞋子。而在另外一些家庭里,只有你的鞋子沾上了泥,才需要进门前脱掉。有时候门口会有个指示牌,也可能家庭成员和朋友即便不说,也早有默契。如果你是一个初次到访的来客,你可能既找不到指示牌也不知道规矩,但你进门前可能看到门口的鞋子,或者看到别人进门前脱掉鞋子,那么你照着别人的样子做就可以了。
如果你家孩子结伴一起去别人家玩,径直走过门口的鞋柜,穿着沾满泥土的鞋子踩在了地毯,别人可能就会觉得他很没礼貌。他忽视社交信号的做法最终让别人对他印象不好,而他不明白自己是因为破坏了社交规则而受到他人的冷漠对待。
我们身边充满了这类社交边界,这类边界既包括物理空间的边界,也包括社会所预期的行为边界,还包括对话、人际关系以及每个人都知道的隐性规则方面的边界。识别这些边界包括对个人空间的意识,对友谊和亲密程度的判断,对一个环境中细微差异和社交规则的把握,以及自觉地做出适当的行为反应。换句话说,你的行为让别人感到舒服自然,还是显得突兀、招人反感。童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学习这些约定俗成的社交边界,以及学会迅速识别新空间、新关系中的社交信号。
如果孩子不能够正确理解社交信号,他的社会化过程就会缺乏分寸感,显得过度:过度接近、过度亲密、过度急躁、过度渴求,就好像他穿着沾满泥巴的鞋子径直走进了别人家的客厅一样别扭。
缺乏执行功能相关技能的孩子通常缺乏社交识别能力,也就是理解社交场合的能力。这些执行功能包括专注力、自我调整能力、自我意识和元认知。缺乏这些能力的孩子表现得具有攻击性,容易干扰他人。就像艾姆那样,她看不到这些社交信号,意识不到社交边界的存在。其实只要懂得如何观察,这些信号始终都存在。
培养认知灵活性
课间休息的时候,安琪拉的同学宣布几个秋千是一个宇宙飞船。他们编了一个故事,并且制定了荡秋千的规则:飞船的入口在左侧,中间的秋千是飞船指挥中心,如果你从秋千上下来,你就会迷失在外太空。安琪拉也想一起玩,但是她坚持要改变大家编好的故事和游戏规则。当大家按照约定好的故事和规则玩耍的时候,安琪拉不断地与大家争论故事情节。她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毫不顾忌他人的想法。她甚至压根没意识到其他孩子的感受,更想不到自己的做法对他人造成了干扰。
我们明白,有些时候需要严格遵守规则。然而,如果孩子总是缺乏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期望和行为的灵活性,这就说明他的认知灵活性需要提升。一旦出现行为上的顽固而缺乏灵活性,就会侵蚀孩子的朋友关系。没人喜欢你每次都当头,总是坚持自己是对的,总是因为规则争辩或者坚持自己的规则。久而久之,别人就不再跟你玩了。
认知灵活性需要的执行功能掌管着人的专注力、多任务切换能力以及从一种思维模式转换为另外一种思维模式的能力。比如,从解数学题的思路,转换为和朋友一起把秋千想象成宇宙飞船的思路。为了加强认知灵活性,孩子需要学会评估场合和自己的角色,理解自己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并且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适应当时的场合。
认知灵活性影响孩子在各种事物间的灵活转换。社交生活中充满了转换交替,需要孩子随时能够识别。比如,当孩子和他最好的朋友相处时,环境变化要求他们关注他人,这时就需要转换到群体环境。孩子思路灵活,才能够在各种事物中灵活切换。时间紧迫也会增加转换的难度,这就更需要认知灵活性。现在上学放学的节奏让孩子的过渡时间很短。也许到了把拼图或者化妆玩具收起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或者该赶校车去学校了,或者需要帮人跑腿做个杂事儿,不善于灵活转换的孩子就可能很执拗、哭鼻子或者发脾气。约好一起玩、参加聚会或者参加特别的活动带来的挑战更大,因为适应能力差的孩子不容易和其他人熟悉起来。他们喜欢熟悉的做事方式,对新环境不容易适应。到访一个陌生的地方,拜访陌生人会引发他们的焦虑感,让他们显得不知所措。
僵化思维会让任何事情都变得困难,在玩耍和社交方面尤其如此。因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具有高度的自发性,并且他人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爱好。如果在沙盘模型旁边的人全都把沙盘当成冰激凌店,假装沙子是冰激凌,那这样说定就好了。但如果一个孩子坚持说沙子就是沙子,那他显然跟别人玩不到一起。头脑缺乏灵活性的人需要学会认同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别人可以把秋千当成飞船,把沙子当成冰激凌。他需要理解,上面的场景只是他的思路与大家不合拍的一个例子,如果想和大家一起玩,他就得接受这种魔幻的想法。
自我调节:孩子需要集中精力应对压力、实现目标
“我总是惹麻烦”,二年级的格里夫在教室外跟我说。他这么说,是因为他经常被请到校长办公室。有时候他就是坐不住,于是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当他觉得无聊时,他会变得很烦躁,然后用铅笔使劲敲东西,要么就大声地叹气。当他处在爆发的边缘时,待在嘈杂的教室或者穿过拥挤的走廊去集合都能让他一触即发。他有可能会推搡其他同学,对老师大喊大叫,把桌子上的拼图都推到地上去。如果他累了、饿了或者毫无理由地郁闷了,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当他处于崩溃的边缘时,同学的一个窃笑或者一份表现欠佳的数学试卷,都能让他爆发,这时他要么大发脾气,要么大哭大闹。不论他原本对这次活动或者校内时光有多好的愿望,这时候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格里夫的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对他都不满意,都说他爱捣乱,反应过度,粗心大意。这完全不同于喜爱格里夫的人所说的,他是个好奇心强、充满热情、讨人喜欢的孩子。原因在于,当格里夫需要按要求做事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他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格里夫在自我调节方面有问题。
自我调节指的是大脑和身体共同作用应对各类压力,保持大脑正常运转的方式,它能够让我们清晰、冷静和深入地思考我们所做的事情。这是一项重要的功能。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孩子的问题行为通常是压力反应。孩子不是故意藐视规则或者辜负期望,只是当想法和情绪让自己无法承受时,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生理反应。压力可能来自社交,也可能来自情绪,也可能来自学校的作业或者其他方面的要求。斯图尔特·尚卡尔(Stuart Shanker)在他所著的《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帮助孩子学会调节压力、管理情绪》(Self-Reg:How to Help Your Child(and You)Break the Stress Cycle and Successfully Engage with Life)一书中,把自我调节描述为神经系统对来自大脑和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所采取的反应方式。这些压力来源,可能是社会的、情绪的、身体的或者认知的。来自社交、情绪和认知任一领域的压力均会刺激某些神经化学物质和荷尔蒙的释放,比如肾上腺素、皮质醇、胰岛素等。这些物质激发整个系统发出警报,于是心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肌肉被激发起来采取紧急行动。这时候神经变得敏感,手掌冒汗,心跳加速,胃部收紧产生不适感,肌肉紧绷,这些都表明身体对压力的反应进入了亢奋模式。
自我调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你的大脑是否可以专注于一件事、一个目标,这样你才能坚持到最后。在压力反应模式下,大脑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应急反应模式上,把较少的注意力放在深思熟虑和申辩式思维技巧方面。你越快恢复到大脑执行功能状态,就越能够清晰、冷静地处理当前发生的情况,从而恢复到平衡状态。简单理解就是:执行功能较弱的人,比较缺乏“停下来想一想”的技能。对于头脑僵化的孩子来说,除社交困难以外,同时存在着认知缺乏灵活性这一抑制因素。
头脑中保持一个目标,理解和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目标需要,这一能力非常重要。当你让所有的行动都服务于这个目标时,这就叫作适应行为。当你的行为违背了你的目标时,你就会陷入僵局、无法动弹,你的行为就会阻碍你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在社交场合中,孩子首先需要明白行为和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要想达到某一个社交目标,中间必须要经过几个步骤。然后他们需要意识到社交场合所期待的行为,对情况有所预测,并且明白自己的社交行为有哪些选择。自我调节的一部分内涵是能够权衡不同的选项,计算风险与利益,清晰地认识到某项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
上述这些会全部进入工作记忆中,也就是协同运行的各类执行功能的集合,从而让你能够从记忆中和当前情境中提取信息,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审视、权衡,从而指导你当下的行为。工作记忆功能较差的孩子不能顺利地回忆起过去的经验,并与当下的情景相联系。格里夫的父母和老师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是事到眼前他不会停下来,考虑父母和老师的反馈意见再做行动。格里夫必须首先要想到他有一个目标,记得要冷静,然而那一刻他情绪失控,把这一切都忘了。他脑子里想不起这件事,是因为情绪冲昏了他的头脑。缺少“停下来想一想”的步骤,没有刹车来阻止当时的冲动行为。没有工作记忆能够根据既往经验指导当时的行为,那么他的头脑中就不会呈现出一条通向最简单目标的路径。
当你需要调整行为适应自己的角色变化时,自我调节也会发挥作用。例如在社交聚会场合,你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是在你家里还是在别人家里;室内是否适合追跑打闹,还是需要到室外以后再玩闹。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场合的要求,需要有自我调节能力。对孩子来说,这并不容易做到。他们也许有良好的意愿,但是他们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并且需要控制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说话方式,与此同时要随时记得自己良好的意愿。更加困难的是,执行功能不好的孩子甚至不知道某些场合需要某些行为。他们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
自我调节的一个基础作用在于让人能够专注于一个目标直到完成。可以想象一下,你打算抗拒甜甜圈的诱惑,你想早点完成报税,或者想向你老板展示你乐于团队合作的一面,但是在高压状态下,自我调节变得更加困难,你更难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成预期的目标。你家孩子和你处境相同。尽管孩子有良好的意愿,但是超出他承受极限的情况下,他就无法进行自我调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自我调节不是指释放出更强大的意志力。孩子不断提高执行功能相关的技能时,就会提升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自我冷静的能力和适应性思维。他自我管理、控制冲动的能力不断加强,自我调节能力也会相应提升。这时候,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行为就不再需要格外的努力,不再是对意志力的考验,而是更冷静、更专注、更自省的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有意识的行动而展现出来的自然结果。他自己的意愿,既可以是精神上的、身体上的,也可以是语言方面的。
情绪调节:强烈情绪的巨大代价
11岁的女生香缇,对任何事情的反应都很强烈。她暴躁易怒,一天到晚情绪都很激动。她一开始还高高兴兴,然而好情绪很快就会被自己和其他人的负面看法消耗殆尽。从到校开始,她的焦虑情绪就逐渐累积,尽管她努力平复自己的感受,但是到了下午3点钟,她就几乎没法控制自己了。等她强忍着回到家,立刻就爆发了。由于超过了忍受极限,她没法再完成家庭作业,也不知道如何和同学一起参加课后体育活动。她甚至不愿主动搭理别人。她一旦想交朋友,就会显得过于急躁,让人觉得她举止奇怪,感到不舒服。她有时候会突然开口打断别人,有时候又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索性就完全不理不睬。香缇常常处于崩溃的边缘,这让她又疲累又委屈。她也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受情绪压力的控制,她做不到。
情绪调节能力指的是用应对机制管理情绪和行为,简单说就是要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情绪调节能力弱的孩子面对情绪起伏时,应对机制比较差。反复崩溃的经验让压力应对机制更加敏感,心理学家称为的“激发状态”和情绪失控就会更快发生。像香缇这样对如何认识和参与社交活动毫无概念的孩子来说,社交期待和行为失当带来的压力更大,而持续的压力让自我调节变得更加艰难。因为不知道如何应对,她就会拒绝参加社交活动,远离他人,甚至失去与他人相处的意愿。
有一天下午,香缇告诉我,她去和一群孩子讲一件事。她向我描述了当时的感受,她非常紧张,感觉胃部都抽到了一起,手心直冒冷汗。她说这非常“可怕”,我向她解释自我调节和压力应对机制的工作原理。我告诉她,这种情况是源于远古人类面对威胁时,大脑的预警系统会调动人们体内的能量和注意力来进行自我保护。香缇热爱艺术,是个视觉型学习者。于是,我给她勾勒出一个剑齿虎的样子来代表可怕的事物,她哈哈大笑,点头同意,说“我当时就有这种感觉”。
剑齿虎成了香缇的一个符号。我们一起练习执行功能相关的技能,帮助她提升识别和解读社交信号的能力,带着她练习如何在群体中发起一个话题时,她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她告诉我,她现在可以想象自己身处某个场景,采取必要的步骤行动,“有时候我不得不面对我心中的剑齿虎,而且我确实做不到,那种恐惧太真实了。”
对强烈情绪的全新认识和全新讨论,对香缇和她父母都很有用。她现在可以明确说出启动一件事情时那种强烈的情绪感受及其造成的巨大消耗。然后,她借助训练指导和自我演练,采用具体的办法,把巨大的恐惧情绪分解成小块,就能以全新的方法逐步启动。
在“战斗–逃跑–僵直”的压力应对模式中,任何剧烈的、失控的情绪都会引发这几类行为,导致社交互动变得更加复杂。“战斗反应”表现为一种攻击行为。“逃跑反应”说明那些回避问题的孩子需要一些空间进行反思,从而对社交活动重新评估、重新规划、重新参与。“僵直反应”指超越承受极限的孩子被吓坏了,一时不知所措,处于完全停机的状态。每一个有社交问题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剑齿虎”。孩子一旦理解了当前的情况,就更容易学会如何应对。
■孩子的全景视角(元认知)
你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帮助他们看清全局,想清楚自己的角色。
选择你家孩子觉得难以相处的一个人或难处理的一件事,向他解释,回想过去的做法可以帮我们反思眼前应该怎么做,也可以帮我们预测对方的后续反应。给孩子讲一讲你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下面的问题列表进行一次对话,看看孩子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1.这些人过去的行为和通常的行为方式是什么样的?
2.他们的兴趣是什么?
3.他们过去对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反应?
4.他们发出了哪些社交信号?
5.我有哪些选择?
6.我如何选择可能让人喜欢?哪些行为是受人欢迎的行为?
7.我的行为会引起别人的哪些反应?
8.当我面对他人、权衡自己的言行时,应该怎样去体会对方的感受: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我家孩子需要行为方面的专业评估吗
很多因素会导致常见的行为失调症状,比如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很多因素可能导致多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不会正常合作的孩子可能是听力有问题。生性敏感、食物过敏、持续压力或者情绪问题都会导致孩子焦虑、烦躁、不专心、无精打采。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孩子不愿意与别的孩子来往,或者不愿意完成家庭作业。
如果你发现你家孩子的社交行为或症状影响了他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社交、学业、家庭生活、课后活动等,那么就有必要请医学专家进一步进行诊断,评估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这些症状如何影响孩子的总体表现。临床诊断可以发现严重影响孩子能力发展的认知问题。这些诊断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障碍、阅读障碍、非语言学习障碍、社交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学习障碍、自闭症等。
专业评估是在学校里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或采用其他专业服务的第一步,某些专业治疗费用可以由保险负担。
如何分辨孩子是否需要接受诊断呢?如果孩子每天都表现出持续的极端行为,请考虑带他接受专业的评估。
·暴躁行为
·完全回避社交
·极度压抑
·高度焦虑
·持续多动
·危险冲动行为
·严重的阅读困难
·经常遭受霸凌或虐待■
执行功能与调节社交行为的神经网络有关,而这部分神经网络由负责处理情绪感受的脑垂体触发。前额皮质(PFC)要到25~30多岁才能发育完善,然而童年时期关键的社交活动、情绪发展和教育会影响前额皮质的发育及其掌管的边缘系统对情绪的反应。孩子只有拥有强大的执行功能相关的技能,才能让基于大脑功能的社交技能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