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却孤单的孩子:利用“执行功能训练”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孩子有自己的叙事逻辑

第1章 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对于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仅仅是自圆其说,实际上于事无补。

山姆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在很多方面比班里同样8岁的孩子表现得更优秀,他的同学都这么觉得,但就是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一起外出或者一起进行团队活动。也就是说,同学们不喜欢他。他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聪明劲儿完全没人买账。

罗里是班里的调皮大王,但是他更多时候是让人生气而不是让人开心。在10岁这个年龄,他想方设法搞笑,却丝毫没有分寸。他反复讲笑话,讲到人人厌烦。别人觉得没意思的事情,他觉得好玩就没完没了地讲,停不下来。

萨拉8岁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当头儿。她在每件事上都要说了算,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如果别人受到表扬或者取得了好成绩,她马上就会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然后吹嘘自己。

梅根已经五年级了,她是个不起眼的女生,不管是社交活动还是体育运动,她都显得害羞和笨拙。只要允许,她宁可不吃午饭,也要留在教室里给老师帮忙。如果不得不去吃午饭,她就选择两拨人的中间位置坐下,这样就不太引人注意,也不会有人去搭理她。

丹尼今年5岁,是个恐龙迷。他通常自己一个人玩。如果有其他小朋友侵犯了他的地盘,他马上就像霸王龙一样大吼。班里同学都和他保持距离。

这些孩子看起来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行为妨碍了自己参与社交活动。他们很难交到朋友,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处,在学校里,因为不知道怎么和他人融洽相处,结果往往是独自一人。通常没有人邀请他们一起活动或者参加生日聚会。他们即使有机会参加这类活动,往往也会搞得不欢而散。他们的行为显得古怪、有敌意或者招人反感。他们和伙伴互动的时候,有时候表现得太急躁,比如太吵闹、太主动、太着急、太喜欢搞破坏,有时候又表现得太消极,比如太焦虑、太退缩、太紧张或者太笨拙。他们不论是遭到有意的排挤还是无意的忽视,结果总是成为不合群的孩子。

这些孩子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当孩子不能理解社交信号,不理解为什么没人愿意和他们玩,和他们做朋友时,他们总有自己的一套叙事逻辑,对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反应有一套过于简化的逻辑。这种做法也是人之常情。人们面对反感的事物时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不管是遇到反感的人,还是面对反感的某种场合、某种想法或者与我们自身有关的事情。不合群的孩子用来自我保护的逻辑通常是:

我不在乎学校里是否有朋友,

他们都是垃圾,

我自己一个人挺好的。

他们关心的事情愚蠢透顶,

他们太刻薄了。

反正我不喜欢社交活动,那我不参加就好了。

就你总觉得我有问题。

有些家长总是跟我说,孩子的社交行为让人费解。孩子一边抱怨说自己没有朋友,一边又拒绝别人一起玩耍的提议。问他们是否想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他们又说不想,或者即使说想,但他们的行为又拒人千里之外。有个家长曾经告诉我,他带孩子参加别的孩子组织的蹦床生日聚会。当所有孩子跑着玩闹的时候,他家孩子坐在旁边凳子上玩一个口袋玩具。对于一个自称需要朋友的孩子或者我们觉得需要朋友的孩子来说,这种行为让人无法理解。

与此同时,家长也不愿意把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称为“社交问题”,即便这些孩子的行为经常干扰别的孩子,引起反感,甚至给别的孩子造成困扰,他们也不愿意承认。毕竟,没人下定决心要培养一个没有个性的孩子。人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讨好别人的人,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随大流。人们希望孩子有个性、有主见,这当然也很重要。所以当你观察到孩子的这种行为时,虽然未必赞赏,但也只是觉得那不过是个古怪的个性特点而已。这是除了孩子自己的叙事逻辑以外,父母对孩子社交问题的最普遍的看法。

为了在本书后续章节能够更方便地识别孩子社交中的问题行为,帮助他们掌握社交技能,有效面对不同的社交场合,我在此给“社交问题”下一个简单定义:任何阻碍孩子加入社会群体,结交朋友,维持友谊,与同伴相处,以及参与社交活动的行为,都是社交问题。

脑科学和行为科学表明,不管一个行为问题有多顽固,孩子都能够学会必要的技能,改善这种状况并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让自己既另类独特,又能够在社交场合从容不迫。我会在后面的章节里,详细讲解如何利用社交技能训练计划的原则和方法,指导孩子取得这样的效果。但是有一点要讲清楚:孩子参与解决问题过程的第一步,也是你作为家长参与进来的第一步。

你家孩子在社交方面有问题吗?你了解为什么会有问题吗?背后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独行还是落寞?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将会塑造我们的行为

也许你家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显而易见;也许你家孩子就是性情古怪,兴趣爱好与大多数同龄孩子不一样;也许你家孩子太沉迷于电脑游戏,很少出去玩,也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也许你家孩子每次和别的孩子约着一起玩,到了散场的时候没玩够,或者遇到不合心意的事就大吵大闹。即使年龄很小的孩子,因为某些行为而成为别人眼里的“爱哭鬼”“捣蛋大王”“小霸王”“独行侠”“怪胎”,也会妨碍他们与他人相处。还有的时候,孩子在社交场合比较笨拙,感到紧张或者过于在意自己喜欢的事物,让他们看起来退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意走出来与人交往。

你可能觉得,上述这些具体情况并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孩子的困境,毕竟在你看来,孩子通常只是不做尝试,或者即使他们尝试着去做了,也往往不免重蹈覆辙。

帮助孩子培养社交技能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要搞清楚是什么妨碍了孩子的社交活动。为什么别的孩子很轻松自然地理解了社交期待,并且能够在社交活动中应对自如,而你家孩子却做不到?根据脑科学、行为科学研究以及我在儿童领域的经验来看,儿童根据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形成了内心深层次的叙事逻辑。这套叙事逻辑会限制他们对社交规则运作方式的理解,以及对如何才能与他人友好交往的认识。他们对社交场合以及自己身处其中的角色所持的看法,构成了他们看待每一次社交互动、期待或回避某些情境的基本态度。这套逻辑会成为他们认知理解的过滤器,也就是大脑处理、解释和学习各种经验的方式,因此其影响会越来越大。通过一个消极的或者防卫性的透镜,大脑会把任何场景进行负面解释,并引发连锁反应,强化负面感受,抑制正面感受,因此更难取得积极的社交经历。

消极的过滤器不仅影响一个人对既往社交经验的理解,而且会影响他对未来社交互动的期望。

如果孩子觉得,只要我生气了,就可以想说什么说什么,其他孩子就得接受,那么这套叙事逻辑就会让他认为生气的时候就可以口无遮拦,可以毫不顾及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后果。我们比较一下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其中有一些重要的不同:如果我生气了,我要考虑一下可以怎么做、怎么说,而不是马上爆发。

叙事逻辑也会塑造孩子自身的社交角色,妨碍他交友和反思自身需要调整的行为。“我就站在大厅里,其他孩子应该过来请我一起玩啊”,一个9岁的女孩这样跟我说。她的这种想法导致她不明白自己需要主动跟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愿,其他孩子不一定因为她站在那儿想加入就会主动邀请她。她对事物的理解是错误的,但是如果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就仍然会以错误的方式理解这种社交场合和自己在其中的角色。然而,即使她对社交活动有理性的认识,也理解需要采取哪种行为,也仍然必须掌握实际的技能,有信心调整看待事物的基本态度、自我对话的模式,从“我做不到”转化成“我能做到”的模式。

孩子甚至可能意识不到自己这种不起眼的叙事逻辑。社交训练会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让他对自身处境形成深入的认识,并根据这种认识采取新方法和新的行为方式,进而取得社交方面的成功。这就是带来真正的转变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是训练的价值所在。

帕特里克:想好方法、采取行动、实时监控

帕特里克的家人和亲戚每年夏冬两季都会去一个度假屋聚会,一起做户外运动,一起聚餐,还有兄弟姐妹们格外期待的电影之夜。他们叽叽喳喳地选一部电影,然后扑到充气沙发上一起看。我是这一大家子的家庭朋友,有一次我恰巧在附近社区工作,有幸接到帕特里克一家的邀请,与他们共进晚餐。

这一大家子有男男女女7个孩子,分别在6岁到10岁不等。他们匆匆忙忙吃几口饭,就冲到楼下的活动室里。孩子父母事先在一个巨大的平板电视前面摆好了充气沙发椅子。此前,孩子父母准备晚餐的时候就说起,7岁的帕特里克在这种场合总是搞得大家不愉快,尤其是与他同龄的两个表妹强迫他接受她们选定的电影时,场面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别人的强迫,因此他要么大发脾气,要么就哭闹一场。其他人也早有预料,完全不把他的哭闹当回事儿,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哭闹耍赖的孩子或者招人讨厌的角色。这是帕特里克过去的经历。这种痛苦的经历让他对聚会蒙上了阴影。这不仅仅是他的经历,也是他两个表妹的共同经历,因此她们心里早有准备,估计帕特里克的参与是整个聚会最糟糕的部分,而帕特里克也总是不出所料。

由于有了前几年不愉快的经历,尤其是帕特里克的行为问题和每个人都不满意的结局,他父母开始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刚刚到了下午时分,他们就把帕特里克拉到一边,提醒他选电影的时候,要“乖一点”。帕特里克满脸不高兴地嘟囔着。临近晚饭时间,父母的提醒显然变成了警告,他们忧心忡忡地说:“你记住啊,好好玩,别惹麻烦。”这种警告在以往收效甚微,估计这次也很难有什么效果。他们能想到的办法也就是这些了。帕特里克看起来更加难过、更加焦虑了。我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很想一探究竟。我以前见过帕特里克努力融入群体的情形,他希望迎合大家的想法却未能如愿,可是他显然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我征求他父母的意见,打算和他谈谈,看看为什么选个电影让他觉得那么困难。

帕特里克和我简单地聊了聊。当我确信他希望改善现状,并且愿意尝试时,我们做了一个约定。他和大家一起玩的时候,尽量表现好。如果遇到任何麻烦,他可以随时向我求助,我们一起商量如何应对。

第一次争执出现在除了帕特里克以外,其他所有人都同意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帕特里克还是想看大家包括他自己看过很多次的一部电影。帕特里克和我来到旁边一间安静的屋子里,那里没有别人,他不会因为有人在场而感到局促。

“帕特里克,”我说,“我们选电影能不能更轻松点?”他眼前一亮,但马上又皱紧了眉头,毕竟刚才的一切并不顺利。

“肯定不行。”他说。

“当然可以,”我说道,“你为什么喜欢看那些看过很多次的电影呢?”我完全是出于好奇地问他。

他想了一会儿说:“我需要知道后面的情节。”

“你要是不知道会怎样呢?”

“我会感到很担心。”他告诉我说。

原来是情节的悬念让帕特里克感到不舒服。就连《摩登原始人》这样的动画片,只要还没有看过,都会让帕特里克产生这样的感觉。这种不确定的感觉让他很焦虑。一旦情绪上焦虑,他身体上就会感觉不舒服,感到难受。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其他孩子的负面反应。他无法掌控自己的感受,更无法掌控别人的感受。在这种压力下,他就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或者因为一些别人眼里无所谓的事情变得气急败坏,一发不可收拾。

当我告诉帕特里克也许有办法的时候,他眼前一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上网查一查其他孩子选定的电影的宣传片。这样就迅速缓解了帕特里克的压力,他对大家的选择接受起来就更轻松了。整个晚上,帕特里克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跑来找我,我们一起想让大家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后来,包括帕特里克在内的所有孩子,一起高高兴兴地看了一场电影。

帕特里克终于体会到了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幸福感,而不再是个局外人。他也学会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处理社交压力和焦虑。首先,我们一起找到了他不满的来源(对未知事物的焦虑),然后一起开动脑筋想缓解压力的办法(上网看宣传片)。我和帕特里克只花了几分钟时间进行了简单的对话,就引导他反思了自己的压力,并找到了消除压力的办法,然后他就可以安心地看电影了。这种做法不能一下子解决帕特里克在各种社交场合遇到的所有问题,但是可以让他和父母开始采用全新的方法逐步解决更重要的社交问题。采取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他就会体会到社交方面的进步,有机会在这些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帕特里克原来的行为在周围人眼里是不合作、倔强、幼稚。实际上,他的行为说明了他越来越强烈的那种不知所措的焦虑感,以及由于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引发的失望情绪。这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成长过程,只不过对某些孩子来说,这一过程格外困难。这些貌似简单的社交互动技巧,对那些需要花些功夫才能掌握的孩子来说,显得过于复杂,他们还不懂如何使用这些技能应对社交行为和控制情绪,例如把握总体感受,全面看待问题,认清自己的社交角色以及理解其他孩子的期望与感受,并且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以达到具体的社交目的。

我们需要记住:我们并不总是了解孩子的困扰,千万不能想当然。我们需要询问他们,倾听他们的感受,而不要急于下结论或者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我们首先要理解他们,然后和他们一起探讨他们的需要,以及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改变做事方法。

是不会还是不想?指责、羞辱以及其他常见的无效教养方式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难以管教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你可能经常听别人解读孩子的行为,甚至自己也曾武断地概括孩子的行为,或者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他一点都不听话;她脾气太倔,还特别霸道;他太懒了;他很自私;她性格内向。总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擅长交际吧,这是我们对孩子的固有成见。

孩子当然会有固执和自私的时候,但是神经科学和越来越多的行为研究文献指出,孩子的表现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技能,尤其是那些基于大脑执行功能的技能,是这些技能最终驱动了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行为不是由强烈的愿望、自身的懒惰,或者某些方面的性格缺陷引起的。大脑的执行功能是一系列技能的总括,这些技能包括工作记忆、组织功能、规划功能、自律、情绪调节以及根据一定目的或者他人的反应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我们后面会讲解脑科学的内容,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技能缺陷,那些陈腐的建议,比如让孩子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说教都不会有任何效果。实际上,指责和羞辱的方式只会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如果你家孩子的行为让你不满和担心,那么你可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搞清楚,是她故意制造麻烦,还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做而需要得到帮助。换句话说,她是不会做还是不愿意做?作为家长,有这个疑问非常合乎情理,可是这种疑问又会干扰你,让你纠结于这个问题,忘记去寻求帮助。如果总是想搞清楚孩子是不会还是不愿,来来回回纠结于每次参与社交活动不顺利,每个老师都反映孩子有不当行为,这样只会让你左思右想,最终没有什么进展,孩子也没有改变。

有进展意味着看得懂孩子的行为模式表明了“不会做”,而不是单纯的不服管教、行为不当或者懒惰。这并不是说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责任,而是你要意识到,不管孩子其他方面有哪些优点,但是缺乏识别一般社交信号和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孩子只有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学会这些技能。这不仅是我们理解孩子社交问题的起点,也是孩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适应、参与、理解和融入社会生活的起点。

我们不会让一个没学过游泳的孩子横渡湖面。我们也不会让一个从来没学过带球、传球、射门这些基本技能的孩子直接上场比赛。与此类似,那些缺乏社交技巧的孩子需要直接的指导,帮他们形成与别的孩子建立联系所需要的脑回路。

当父母带着十几岁的孩子向我求助时,最常见的情形就是他们始终纠结于“不会还是不想”这个问题,左右为难,于是陷入“矫正—观察行为表现—加重惩罚措施”的死循环。结果是,孩子无法得到大脑执行功能相关的社交技能方面的任何帮助,无法第一时间在有需要的时候得到必要的指导。在这一问题上的纠结限制了他们。到现在,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或者上了大学,孩子们的社交行为问题仍然存在,而且为此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我们的训练技术可以用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吗?会不会到了某个时间点,训练技术就无法用于提升执行功能有关的社交技能了呢?学习这些技能永远都不晚。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适当调整了对话内容、案例、应用场景。许多因缺乏社交技能而遭遇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困境的客户都非常愿意参加培训。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等到成年再解决这个问题。

底层的叙事逻辑:基于大脑执行功能的技能驱动人的行为

作为父母,我们最愿意直奔主题,立即着手解决问题,这是我们通常的做法。这些问题可能是鞋带上的结、日程冲突或者是一个坏掉的玩具。我们很容易习惯性地认为看到的问题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你所看到的行为本身就像冰山的顶端:冰山的可见部分只是其整体的八分之一左右,更大的部分在水面以下。看不到的那一部分才会对船舶通行构成难以克服的危险,因为人们无法看到水面之下。孩子表面行为背后才是行为的驱动力量和影响因素。训练孩子的过程就是让你深入到更深层次当中,也就是孩子自身的感受中,从而让你和孩子都掌握改变和成长所需的技能。

© 2018 Maguire. Adapted from Dendy,2006;Delahooke,2017.

孩子可见的行为部分,也就是你感到困惑或失望的那些行为,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导致行为的原因则隐藏在水面之下,因为孩子以大脑为基础的技能方面的某些优势是与生俱来的,而其他则是不均衡的或者发展不足的。

弗兰

弗兰上幼儿园不久,老师就告诉她妈妈,弗兰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有一天,我观察整个班级,发现弗兰自己玩得很开心。她的肢体语言表明她很开心,但是我也注意到,当别的孩子和她说话时,她不搭理。别的孩子提议一起玩耍,她也不回应。她只是把玩具摆成一小圈自己玩。

她自己玩耍并没有干扰别人,其他孩子也就自己玩自己的,但是负面报告还是持续不断。在幼儿园里,弗兰会因为别人毫不在乎的小事而失控,比如挑选写字用的蜡笔颜色,或者轮流玩玩具。弗兰的妈妈担心弗兰缺乏与小朋友互动的兴趣,担心别的孩子认为弗兰没教养。

弗兰的父母也琢磨:弗兰会不会长大了就好一些,还是作为家长应该提前做点什么呢?正规的医疗评估可能找不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但会不会发现一些需要家长现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呢?他们觉得,如果弗兰确实需要帮助,那么肯定越早搞清楚越好。

专业评估发现,弗兰有一种特别的语言处理问题(接受和表达性语言障碍),这一点让她在进行倾向性选择的对话中,比如选择蜡笔、选午餐食物方面,比同龄孩子更困难。如果你问她午餐想吃花生黄油三明治、麦片干酪还是一块比萨饼,她也许想吃花生黄油三明治,但是她最后说出来的却是你列举出来的最后一样食物。等她拿到比萨饼的时候,她就会发脾气,因为她想要的是三明治。然而糟糕的是,她自己说出来的却是要吃比萨。这就使得他人总是搞不清楚或者误解她要表达的意思。当弗兰看起来不搭理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她不能清晰地理解别人的意思。这样的情况对任何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都相当令人沮丧。当一个孩子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时,她就会在相当长时间里,比大部分孩子更沮丧和压抑,更容易达到容忍极限,通过暴发来释放这种压抑,或者表现出冲突行为。

像许多缺乏以大脑执行功能为基础的社交技能的孩子一样,弗兰的行为通常看起来就是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或者不尝试与他人交往,但实际上这不是她自己的真实想法。她并不是故意这样做,也不是自己不友善。实际情况是,当别人跟她说话时,她很难听懂别人的意思,因此就会面对由此产生的困难局面,这种情况让她倍感困惑却又无能为力。

“不回答”看起来很像“忽视他人”,也很像没教养,或者不愿交往。这些行为表现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外在特征,属于明显、可观察的行为。孩子无法正确理解他人和做出适当回应的表象之下有一系列的潜在原因。

大脑中的某些机制驱动着人的行为。为了做出行为改变,孩子需要获得有针对性的直接指导,才能做到其他孩子轻易能做到的事。对许多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缺乏以某些大脑执行功能为基础的社交技能的孩子来说,当其他方式都没有效果时,专业指导和专业训练还是会有帮助的。

从今往后,当你思考孩子的行为问题时,一定要记住这个冰山模型。贯穿全书,我们将重点关注各种可观察的社交行为及其潜在的大脑功能方面的原因。对于大多数有执行功能缺陷的孩子来说,这些缺陷都是可以通过专门训练、辅导和练习加以改善的。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里全面讨论执行功能。哪怕只是意识到执行功能的存在,也足以影响你理解孩子的叙事逻辑以及你对孩子行为的看法。

观望不是好办法

拖延就是浪费时间

在童年时期,孩子的很多方面,观望一下,不急着行动通常会带来一些小惊喜。也许头一天你孩子还在蹒跚学步,第二天就会跑会跳了。一开始练习使用小马桶貌似是个重大难题,可有一天突然连尿不湿都不需要了。孩子一开始不会骑自行车,可是半年以后也就会骑了。

在掌握社交技能方面,大家面对的困难是不同的。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在玩耍方面,面对的是一个自己无法克服的悖论。玩耍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环境。在与别的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社交行为,促进各类学习活动所需的大脑网络和各项技能的发展。这些技能包括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思路、协商能力、自我宣传、情绪表达、全局观、换位思考、情绪控制。对于那些回避社交互动或者行为与他人不协调甚至让同伴反感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减少很多。

学校是建立友谊的良好场所,但是校外活动才让友谊得到发展强化,例如一起过夜,一起去公园玩,或者一起从事其他的外出活动。孩子们通过共同的兴趣和活动加深友谊。这些活动既可以是一起在卧室里搭城堡,一起玩电子游戏,也可以是一起给朋友或家人编笑话。没有收到聚会活动邀请的孩子显然没有机会去加深友谊,也没有机会参与可以积累社交经验的一般活动。比起那些参加活动的孩子,他们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学习和实践社交技能。如果孩子父母因为不看好活动效果,厌倦此类社交活动而主动回避,就会进一步限制孩子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强化孩子不合群的印象。

大脑的弹性,就是大脑根据经验做出调整的灵活性。尽管贯穿了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但是从出生到5岁这个阶段是大脑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期的学习和培养,尤其是社交和情绪技能的培养,对孩子一生的综合健康水平和幸福具有重大影响。有一项研究指出,孤独感和压抑感的产生是缺乏社交技能对健康最主要的影响。这种情况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执行功能有关技能比同龄人发育迟缓的上百万儿童,更需要得到关注,尽快弥补这一差距。许多身处困境的人希望改变自己对社交疏离现象的解读,可又觉得束手无策。如果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他们一定会去做。

从小事做起:跟随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我的一个朋友常说:“用心之处,必有所得。”孩子有他自己的叙事逻辑,你有你的叙事逻辑。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些叙事逻辑,搞清楚为什么这些叙事逻辑会根深蒂固以及如何阻碍个人的成长和改变。正是这些旧的叙事逻辑妨碍了我们对旧有的行为模式和观察角度的调整。

不管孩子的叙事逻辑是什么样的,他都在这种思维逻辑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因此不会朝夕之间发生改变。但是随着训练的推进,产生了新的体验和对改变的信心,这种情况下改变必然会发生。现在你只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听听他在孤独、愤怒或者约朋友一起玩却搞砸了的时候,自己对整个过程的解释。不要质问孩子,不要质疑孩子的叙事逻辑或者孩子某些想法背后的理由,你只要注意到就可以了。在随后的训练中,孩子的这些信念会成为反思、对话互动、目标设定、技能培养的切入点。这是孩子做出改变的基础。

我在我指导的孩子身上清晰地看到,他们自我设限的叙事逻辑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调整,会随着日常社交活动中的挫折而日益强化。我的经验告诉我,对话练习和严肃的建议没有作用,因为孩子需要用来克服行为问题的大脑回路和相关技能不会因此得到改善提升。我认为孩子是我最有价值的老师之一。他们的进步反复说明,人们看待事物的叙事逻辑、个人的技能与他们的行为之间存在关联。你承担着孩子的教练的角色,需要帮孩子梳理内心的叙事逻辑,了解原有叙事逻辑的来源,并着手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叙事逻辑。这套新的叙事逻辑既需要考虑如何培养新的社交技能,又需要对可能达到的效果有符合实际的预期。

■你了解孩子的叙事逻辑吗?用10个办法来帮助你。

这是一个倾听练习。

1.认真倾听孩子如何描述社交争执或者挫折。有哪些是借口,哪些是自我防御心理,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什么?为他人的行为付出了什么?请安静倾听,不要打断,不要纠正,也不要争辩。你只需要做一些表示正在倾听的回应:“听起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希望尽早聚会。”或者说:“看来金妮排在第一,你有点失望。”

2.通过倾听,了解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在群体或家庭中的角色。比如他自己可能会说“在这群人里面,只有我总是遇到困难”“大家都觉得我最有趣”“我什么都做不好”“他们太笨了”。这些点评反映了他自己潜在的理解,或者说这是他自己的叙事逻辑。回顾一下我在本章开头列举的孩子常说的话,看看有没有你看着眼熟的。看看你家孩子怎么说,会有些什么点评。你可以说“我听到你经常这么说,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你说你挺乖的,乖是什么意思啊?”

3.如果你家孩子不爱说话或者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那么你可以适当总结,引导他一下。比如你可以说“我看到……”,来分享一下你所看到的情形,问问孩子是否同意你的理解。你可以拿“朋友家孩子”举例子或者分享一下你过去的事情,尽量讲得详细一些,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打开思路。

4.把本章前面孩子们的故事与你家孩子分享,问问他在学校或者其他场合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孩子,看看他能够注意到哪些内容,对这些孩子有什么评价。

5.我们自身的某种信念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叙事逻辑的。用这个话题来引起你的兴趣,你也很想知道孩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自己的解释是什么?与事实有什么出入?哪种理解对我们有帮助?哪种理解对我们有妨害?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孩子容易理解的例子:人们曾经认为世界是平的。这种认识的改变,如何影响了人们认为可能的事和愿意做出的尝试?你也可以用自身的经验举例子:我曾经以为我永远不可能……但是后来……

6.注意那些认为任何人和事物都是不可改变的观点。“这件事我永远做不好”“没人喜欢我”“所有人都讨厌我”。问问你家孩子,对人对事有没有改变过看法?或者随着自己学习内容的增加,对某些事情的理解有没有发生过改变,比如对恐龙、足球或者其他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想象一下,宇宙中的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在时间中凝固了,从未有过改变。关于我们对改变的理解,大自然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

7.找一个你觉得有助于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故事,和孩子一起阅读。比如,可以读一读《改变随时可以发生》《不断遇到新的人,你会交上新朋友》《持续提高社交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回报》。和孩子分享这些故事,问问他:如果你相信这些故事,会有什么结果?当我说那个积极的信念时,你是怎么想的?

8.问问孩子自己的判断。比如,孩子是否跟你说过“我觉得永远不会有人请我参加活动”,或者“不想见到某某人,反正见了也没用”,或者“我还是想自己试试”。了解一下孩子对自己的社交活动和朋友关系的判断。你可以这样回答孩子:“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怎么会那样呢?你能跟我说说吗?”

9.采取做游戏的方式,说一个句子,让孩子填空。你可以故意说一个场景,你预计孩子一定会说“我没法改变我的朋友关系,因为……”,或者“我改不了,因为……”当孩子真的这么说了时,你重复一下完整的句子“我听到你说……”,然后问孩子“为什么呢,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10.让孩子画图说明交友方面的困难,然后和他一起探索画的内容。图上画的是谁,孩子在通过图画表达什么;当孩子画这些内容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受。■

■现在轮到你想想自己对孩子的理解了

假设你的孩子挣扎在群体边缘无法融入,或者你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你也可能对孩子和他的处境有你自己的理解。通常我们对此给出的叙事逻辑反映了我们自身的沮丧和无助,而不能准确反映孩子改变和成长的可能性。不管你对这些事如何理解,请你先放下成见。你要明白,如果你觉得孩子就像他那个叔叔一样让你不胜其烦,并且认定他改不好,那么这种成见会妨碍你,也会妨碍孩子做出改变。如果你觉得优秀的孩子就是鹤立鸡群没朋友,那么你可以再想想,其实很多聪明孩子都有好朋友。你家孩子也可以有。下面这些问题可以帮你看到那些于事无补的叙事逻辑。

·你是否经常为孩子的行为寻找理由或者借口?

·你是否用“只是有点怪”或者“比较自立”来为孩子的行为开脱?

·你是否因为你家孩子的行为经常指责他人?

·你是否指望别人宽容你家孩子的行为?

·你是否因为孩子的行为生气,总觉得他不努力?

·你是否不愿让孩子接受(社交缺陷方面的)专业评估,因为你担心别人给你家孩子贴标签?

·你是否觉得你家孩子喜欢耍手段?

·你是否把夫妻关系的紧张归咎于孩子?

如果上述问题有一个回答“是”,就表明你需要对那个观点或者叙事逻辑进一步思考,看看是否干扰了你对孩子的理解,让你无法看到他正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妨碍了你帮助他调整相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