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十五贯》的故事,最早见于宋人话本,题作“错斩崔宁”。明人所编的话本集——《醒世恒言》,把这一篇收了进去,改题作《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两个时代不同的话本,除了一写“本朝”,一写“故宋”、“南宋”之外,其余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清初戏曲家朱素臣(㿥)*1,显然是在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个《十五贯》的故事,改编成为昆曲剧本。他把两个《十五贯》故事的主角,写作姓熊的弟兄二人(一名友蕙,一名友兰),因之,剧本也就题作《双熊梦》。话本中那个被人误认为凶手的崔宁,含冤而死,及至案情大白,死者已不可变生。戏曲中那两个被人误认为凶手的熊氏弟兄,却因遇到认真负责的好官,得以翻案,死里逃生。
后来的许多作家,根据了朱素臣的剧本,又改编成各种形式的作品,其中有:弹词、京剧、梆子、宝卷、南音等等。虽然各种改本的文学形式不同,题名和文字有差别,人物名姓有改动,在某些细节上也小有出入;但在故事基本内容上,都和剧本是相同的。剧本和它以后的改本,具有同样的目的:敷演耸动听闻的巧之又巧的故事,颂扬关心民命的好官。
一九五六年,“浙江省《十五贯》整理小组”整理了这个剧本。极其精当地加以删改:削去了原本不好的部分,强调了原本好的部分。它只采取两个“十五贯”故事中的一个故事——和话本相同的那个故事,从原本二十七出中抽取了八出。它把一些迷信情节,改为科学的侦查;尽可能取消一些巧合,让故事形成必然的发展(当然,其中属于戏曲性的偶然,是不可能没有的)。更重要的,乃是它突出夸张了主观主义者如何自以为是,官僚主义者如何敷衍应付:在这种情况之下,老百姓遭了殃;而那些负着行政责任、高高在上的官员们,还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哩。
这样的整理,在艺术上,故事紧凑集中,情节加强了真实性;在主题思想上,鲜明地揭露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性,予以严厉的批判。它使得古典文学作品,能和现实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它为群众服务的意义和价值。毫无疑问,它是吸取了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排弃了糟粕。接受民族遗产,予以发扬光大,这是一个典型范例。当然,昆曲《十五贯》受到群众热烈欢迎,除了剧本改编得好之外,精彩成功的表演,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这本《十五贯》戏剧故事,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整理的剧本改编而成的。它曾在上海《新民报》发表过。
应该指出,说这本小说是按照整理的剧本改编而成,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主题思想上,采取了整理剧本强调反主观主义、反官僚主义的精神;其次,是在写作形式上,采取了整理剧本分作八场的方法,改成八个章节。
同时也应该指出,由于小说和戏曲的文学形式不同,在改编时,对于材料的处理,势必要有些或大或小的变动。再还有,这个《十五贯》的故事,既分见于各种形式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中,在改编时,自然得参考这些作品,求取截长补短的功能。
把这个剧本改为小说,主要目的在使一般读者比较方便地了解这个故事。文字形式,用近于话本的旧小说体裁,却尽可能地不用旧的词语。这样改法是否合适,是否伤害了原来剧本的优点,希望读者给我以改正的意见!
张友鸾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一日
* 朱素臣,名㿥,字素臣。—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