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人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唐高祖爱惜忠臣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对“忠”有不同的解释,但心地纯正专一,立场坚定而不动摇,从来是它的基本内容。从古以来,人们无不赞赏“忠诚”,把“忠诚”当作人的美德。古代的帝王更是把“忠诚”当作选拔使用人才的根本原则。但是,正确地识别忠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可见,有求忠臣的愿望,未必就有得到忠臣的结果。唐高祖李渊,在创业之初,善识忠臣、贤臣,一旦选中,虽在敌人营垒之中,也千方百计网罗至自己的部下,以诚相待,大胆使用,让他们充分施展才能,建功立业,其中收降隋将屈突通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隋开皇年间,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隋文帝派屈突通前往陇西(今甘肃陇山以西地区)检查各处的牧群,查出当地牧官隐匿不报的马2万余匹。文帝大怒,要处死太仆卿慕容悉达和众监牧官1500人,屈突通谏道:“人命极重,死则不能复生,陛下至仁至,圣,爱臣下如子,岂能因牲畜的缘故,而杀戮1000余人呢?臣愚昧狂妄,以死请求宽恕这些人。”文帝瞪大眼睛喝斥他。屈突通又叩头说道:“我一个人如果死了,希望您赦免那1000余人的性命。”文帝终于省悟,说道:“我不明智到了这样的程度,感谢您这番恻隐之心。我现在就答应您的请求,以表彰您的谏言。”慕容悉达等人终于免去死刑,从轻处理。从此,文帝更加信任屈突通,提拔他任右武侯车骑将军。他奉公正直,即使是亲属犯法,也不纵容。当时屈突通的弟弟屈突盖任长安令,也以严格执法闻名。当时的人们编了几句俗语道:“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可见人们对他们秉公执法的忌惮。

  及文帝去世,炀帝即位,屈突通改任左骁卫大将军。当时,秦(今陕西省)、陇(今甘肃省)地区义军蜂起,炀帝任命屈突通为关内(今陕西潼关以西地区)讨捕大使。刘迦论举兵造反,占据雕阴郡,称帝建元,设置百官,有兵10万。另有刘鹞子聚众造反,与刘迦论互相呼应。屈突通调动关中(函谷关以西地区)的军队前去征讨。初到安定(今甘肃泾川北)时,不与敌交战,军中的人们都认为屈突通胆怯,屈突通故意扬言要撤军,却暗中率军进入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南)。刘迦论没有察觉屈突通的行动,就进兵南侵,在离屈突通军70里处扎营,纵兵劫掠各处城邑。屈突通在敌人毫无戒备时,选精兵夜袭敌营,消灭敌军1万余人,刘迦论也死在乱军之中。

  炀帝出巡江都(今江西省扬州市),令屈突通镇守长安。适逢唐高祖李渊从太原起兵,隋朝代王杨侑派遣屈突通率军进驻河东、(今山西夏县东北)。不久,唐军渡过黄河,在饮马泉大破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永丰仓又被唐军攻克,隋军粮源断绝。屈突通十分恐惧,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亲自率军欲从武吴(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经蓝田(即蓝田关,又名蛲关,在陕西蓝田县东南)而奔长安。大军行进至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境),被唐军将领刘文静所阻遏,不能前进,相持一个月有余。屈突通令部将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军营,直战至清晨,唐军失利。桑显和连破唐军两座营寨,只剩下刘文静的一座营寨,桑显和又率军冲入刘文静的营寨,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刘文静被流矢射中,唐军士气受挫,几乎战败。隋军连夜作战疲惫不堪,桑显和令火头军送上食物,军队稍事休息而进餐。刘文静因此得时机分兵充实三寨。此时,有数百唐军骑兵从南山来袭击桑军背后,唐军三寨士兵复出,前后夹击,桑军溃败,桑显和只身逃脱,所率军兵全部被俘,屈突通陷于困境。有人劝说屈突通投降。屈突通流着泪说:“我受国家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怎能临难逃脱?有死而已!”他常抚摸着自己的颈部说:“必要时应该为国家受人一刀!”他勉励将士时,每次都泪流满面,人们也因此而深受感动。高祖李渊派心腹家人来劝屈突通投降,屈突通立即下令将来人斩首。

  屈突通听说京城已被唐军攻破,家属全部被俘,就留下桑显和镇守潼关,自己则率军东下,直奔洛阳。在屈突通进军途中,桑显和投降了唐军刘文静部。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兵与桑显和一起追赶屈突通,在稠桑(在今河南灵宝县城北)赶上了屈突通的队伍,屈突通命军队列阵迎敌。唐将窦琮命屈突通之子屈突寿前去劝降,屈突通大喊道:“过去我与你是父子,现在与你是仇敌。”说完,命部下一齐放箭射向屈突寿,使屈突寿无法上前。桑显和在阵前向屈突通的部下高喊道:“京城已被唐军攻破,你们都是关西人,全家老小都在关西,你们还想到哪里去呢?”屈突通部下的将士纷纷放下了武器,屈突通知道军心已经瓦解,失败已成定局,就下了马,面朝东南两次叩头下拜,失声痛哭,遥对着隋炀帝诉说道:“臣力绝兵败,没有背叛陛下,这是天地神灵所明察的。”唐军终于将屈突通擒获,押送到长安。高祖李渊听说后,立即召见屈突通。亲自为他解开绑绳,对他说道:“和您相见为什么这样晚呢?”屈突通流着泪回答说:“我不能尽为臣的气节,力绝而至此,是隋朝的耻辱,而且愧对相王。”高祖说:“您不愧是隋室的忠臣!”随即命人立即释放屈突通,授予兵部尚书之职,封为蒋国公,并兼任秦王李世民的行军元帅长史。

  后来,屈突通随秦王李世民平定薛举。当时,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众将都争先恐后地夺取,以据为已有,唯独屈突通一分一毫的财物都不沾。高祖听了,对屈突通说:“您清正廉洁,一心为国,始终不渝,确实名不虚传!”特赐给他金银600两、彩色绸缎1000匹。

  不久,屈突通以本官任陕东道行台仆射,又随秦王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当时屈突通有两个儿子都在洛阳,高祖对屈突通说:“东征的事,现在托付给您,可是您的两个儿子在王世充部下,会遇到危险,这可怎么办呢?”屈突通回答说:“我已年迈,确实不配担此重任。只是心中念念不忘,往日我被押解到军门,您亲自为我解去绳索,给我以极高的礼遇,我既未被处死,实在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那时候,我口对心而发誓,暗暗地决定把我的生命献给国家。这次军事行动,我愿充当先锋,我的两个儿子若死了,那是他们命该如此,我终究不会因父子私情而害君臣之义。”高祖叹息道:“为大义牺牲私情的大丈夫,竟然达到如此高尚的境界!”等到唐军大兵包围了洛阳,窦建德的救兵将至,秦王李世民把部下的兵马分一半交给屈突通带领,命他与齐王李元吉一起围困洛阳。平定王世充之后,屈突通功为第一,不久,任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

  贞观二年(628年)屈突通去世,享年72岁,太宗李世民痛惜之情久难平息,赠尚书有仆射。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降旨,令绘制屈突通的画像挂上凌烟阁。

 

  【简评】

  高祖李渊由太原起兵时,兵不过数万,但他能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壮大,逐步战胜各方割据势力,最后统一全国,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他采取了正确的用人策略不能不说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他善于识别贤臣,十分爱惜忠臣,对他们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给他们施展才华、尽忠报效的机会。由他爱惜屈突通,诚心实意地收降屈突通,充分信任和大胆使用屈突通,即可窥见这种明智的用人策略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