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人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任城王举荐李德林

  识别人才者可赞,举荐人才者更可贵,这是为何?识别人才只是发现了人才,与人才能不能被任用是两回事。举荐人才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爱才之心理,二为荐才之胸怀。前者为后者的条件,后者为前者的基础。在世间,还没听说怀私妒贤之辈能够举贤荐才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才倍出,也涌现出不少荐才之士,下文所记,便是一例。

  李德林是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人。小日才候就聪明敏慧,几岁的时候,阅读左思的《蜀都赋》,十几日就能{己诵下来。当时的名士高隆之见于惊叹不已,逢人就说:“再等些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才。”于是邺京(今河南安阳北)人士都到李德林家来看他。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家门前车马络绎不绝。李德林15岁时,开始读五经以及各种古今文集,每天读几千字,他还善于写文章,辞藻华丽,说理顺畅,为世人所称道。

  当时北魏任城王拓拔谐还是并州刺史,很欣赏李德林的才气。任城王把李德林召入州馆,与他朝夕相处,一同游览,以师友相待。

  任城王还派人给尚书令杨遵宪送去一封推荐李德林的信,信上说:“自古以来,燕(今河北北部)、赵(今河北西部)地区多奇才伟士,这一点都不假。今年所贡秀才李德林,文章学识当世无双,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当今朝廷里虽然贤才云集,但真要治理好国家,作一番大事业,怎么能担心良才太多呢?我曾经看过孔文举写的《荐弥衡表》,其中说:‘帝王渴慕贤才的愿望,像洪水一样奔腾不息。’孔文举还把弥衡比作是大禹,我原来总不能理解,现在就李德林来说,才知道这种比拟绝不是言过其实。”

  杨遵宪是秀才考试的主考官,他让李德林作一篇《让尚书令表》,李德林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杨遵宪也非常惊异,把这篇文章拿给吏部郎中陆印看。陆印说:“我觉得他的文思,如同浩浩东流的江河。后生实在可畏。”

  杨遵宪在秀才们的文章中权衡、选择丁很长时间,很少有出类拔萃的。只有李德林写的五条对策,每一篇都是佳文,于是授李德林为殿中将军。

  后来,李德林逐渐得到朝廷的重用。隋开皇五年(585年),高祖杨坚追赠李德林的父亲为定州剌史、安平县公,让李德林承袭父亲的官爵,于是李德林以他的才气、地位、声望显名于当世。

 

  【简评】

  量才录用,这是用人者的原则,也是荐才者的目的。

  任城王识才,爱才,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将贤才据为己用,而是推荐到最适合于他的位置,让人才发挥出应有的、最大的作用。拓跋谐推荐李德林,李德林不负重望。为此,这。件事被当时人们当作一段佳话来传颂。

  民间素有伯乐、千里马之说,现在看来,伯乐光能识得千里马还不够,还应把它拉到赛场上,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才能,这恐起义兵,本来是为天下人除暴乱,想成就大事业,却因为个人恩怨而要斩杀壮士吗?”高祖认为他言辞雄壮,太宗又坚持为他说情,于是高祖就饶恕了他。不久,太宗将李靖召入幕府。武德二:年(619年),李靖随太宗讨伐王世充,因立下大功授开府之职。当时,萧铣占据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高祖派李靖前去安抚他。李靖率轻装的骑兵到达金州(治所在今陕西安康),遇到南方少数民族首领所率领的数万蛮兵驻扎在山谷,庐江王李瑗率军前去讨伐,屡次被蛮兵击败。李靖为李瑗设计攻击蛮兵,多次取胜。李靖率军到达硖州(一作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被萧铣的军队阻遏,长时间不能前进。高祖因为李靖在中途长时间滞留而大怒,暗中命令硖州都督许绍将李靖斩首。许绍爱惜李靖的才能,为他清命,于是李靖才得以免除死罪。适逢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开县)蛮兵首领冉肇则造反,率领蛮兵进攻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赵郡王李孝恭与蛮兵交战失利。李靖率领八万精兵,突袭蛮兵营寨,然后又在地势险要之处设下埋伏,蛮兵果然中计,交战中,李靖将蛮兵首领冉肇则斩首,俘获蛮兵5000余人。高祖闻讯,非常高兴,对众朝臣说:“我听说,使功不如使过。李靖果然发挥了他的重要作用。”于是,高祖降旨慰劳李靖说:“您竭诚尽力,功劳极其显著。我远在都城,已看到您的至诚之心,特予赞扬、奖赏,请勿担忧不得富贵。”又亲笔给李靖写书信道:“我对您既往不咎。过去的事,我早就忘了。”

  李靖接到嘉奖诏书及高祖的亲笔信之后,深受感动,更加竭忠尽智报效国家,以谢高祖知遇之恩。

 

  【简评】

  “使功不如使过”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用人之道。对有过者,宽容之,信任之,使用之,就可使之以一种感激之情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功补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当然,信任使用有过者,必须是过而能改的君子,对于那些文过饰非的小人,万万不可行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