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一测你的心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死亡心理

死亡,是每一个人生命的组成部分。死亡,是每一个人无法逃避的现实。死亡,是每一个人生命的绝对终结。然而,面对死亡,人们的心理如何呢?

有的人,笑傲死神;有的人,畏惧死神。有的人,垂垂老矣自然地离开人世;有的人,年纪轻轻过早地告别人生。有的人,因病魔而夺走生命;有的人,因意外而结束生命。有的人,视死亡为解脱;有的人,视死亡为深渊。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虽生如死;等等。总之,如果把人类的死亡心理看成一个系统,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世俗的死亡心理。它是死亡心理系统结构的基础。

第二层次,精神的死亡心理。它是死亡心理系统结构的中间骨干,概括言之为:壮志未竟,命压人头;理想被毁,含恨而终。第三层次,灵魂的死亡心理。它是死亡心理系统中的最高层次。一个人在弥留之际,既排除了恐怖,又扬弃了悲哀,这才是真正的安乐而死。一般地说,世俗层次的死亡心理是弱者的心理,精神层次的死亡心理是强者的心理,灵魂层次的死亡心理是圣者的心理。

超越的凤凰涅槃

死亡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当1935年6月18日早晨,瞿秋白见到蒋介石“就地处决”的电报时,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这一天早晨,他起了床就在狱中翻阅一本唐人诗集。8点多钟,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拿着蒋介石的电报来了。瞿秋白非常平静地把电报读完,然后写下了下面的话:

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句得偶书一首:

夕阳明灭乱山中(韦应物),

落叶寒泉听不穷(朗士元)。

已忍伶俜十年事(杜甫),

心持半偈万缘空(朗士元)。

方欲提笔录出,而毕命之令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句:“眼底烟云过尽时,正我逍遥处。”此非词,乃狱中言志耳。秋白绝笔。写完,他就从容地跟着刽子手走到了刑场,结束了他年仅36岁的生命。其中“秋白曾有句”是指他新写的一首《卜算子》中的一句。这首词的全文是:“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跟底烟云过尽时,正我逍遥处。花落知春寒,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瞿秋白以优美的诗句鲜明地表达了他视死如归的心理。同样,爱迪生、拉伯雷和济慈也以心灵的诗句寄托了“凤凰涅檠”。请看:大发明家爱迪生临终前凝视着窗外,叹道:“那儿美丽非凡。”法国著名讽刺戏剧家拉伯雷临终时颤动着嘴唇,轻轻地说:“拉上帷幕吧,喜剧已经结束了。”

济慈是英国著名诗人,当他意识到死亡即将来临时,他把最后的思想表达在诗句中:“我感到雕菊在我身旁开放。”

哲人的临终心态

在最后一次讲学时,毕达哥拉斯被一群反对派包围。他带领学生们突围,被一块豆子地挡住去路。他骄傲地宣称:我宁肯由于崇尚豆子而死去,也决不违背自己制订的戒律——践踏豆子。结果他被反对派乱棒打死。

阿那克萨哥拉晚年创办了一所学校,热心于教育事业。临终前说道:“在我死后的这个月里,给学生们放假,让他们好好休息。”被不公正的审判判处死刑的苏格拉底,临终前拒绝朋友和学生的营救,说了这样最后一句话:“克力同,你过来,我曾许诺向克雷皮乌斯祭献她一只公鸡,请你一定替我还上。”

81岁的柏拉图去参加一个学生的婚礼,因欢宴的喧闹感到疲倦,悄悄躲到隔壁房间休息。等新郎想起老师再看望他时,这位哲学家已离开了尘世。在他遗嘱上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于用作校舍的房产,不许出售或转让。”

死于流亡途中的亚里士多德,临终前写了一份文书,要求释放他的全部奴隶。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解放奴隶宣言。

伊壁鸠鲁临终前,从容地洗了澡,喝了一杯酒,嘱咐朋友和弟子们记住他的学说,然后就安详地合上了眼睛。

1626年3月,培根突然想做一次冷冻与防腐的试验,便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去买鸡、杀鸡,把冰雪塞进鸡胸膛。做完这些事情,他终于被冻得支撑不住了。临终前,他喃喃自语地说:“我的冻鸡怎么样了?”

1650年2月11日清晨,笛卡尔睁开双眼,用微弱的声音问:“什么时候了?”守候在旁边的人回答说:“4点钟。”他挣扎着要爬起来:“该起床了。”但又倒了下来,轻声说道:“灵魂起程的时间到了。”说完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叔本华临终的最后心愿是:希望爱好他的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斯宾塞临终前正写到《自传》的最后一页。他问自己:“在我最初开始我的生活时,如果我已经知道以后的失望和多病,是否还会继续生存下去?”他自己又答道:“我不能说不是。”

因失去知觉被送进医院,克尔凯郭尔对陪同的朋友说:“我愿意死,我相信我已经完成任务。”当朋友问他还有什么话对公众说时,他深情地说:“我向所有的人问候……告诉他们,我的生活是一个巨大的痛苦。”

哲学是智慧豁达之学。作为智慧的化身,西方哲人几乎没有一个对死亡表现出恐怖和忧虑,而是通晓生死之理,坦然地走向死亡。这无疑增强了我们对死亡的心理准备与勇气。

伟人最后的朴实

法国总统戴高乐是一代伟人,他生前立下遗嘱:“不要富丽堂皇,只要去科隆贝——双教堂村(他的出生地)的小墓地举行一次简朴的、不惊动人的仪式。”1970年11月9日,这位拯救了法兰西的英雄去世了,人们按照他的遗嘱,买了价值仅为?2美元的橡木棺材将他安葬。他的灵柩由村里的一名乳酪制造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屠宰工人的助手抬着,送到村里的墓地。他的墓碑上写道:“夏尔•戴高乐,1890至1970”。一点也没有对他的生前的丰功伟绩的宣扬,一点也没有与他的伟大业绩相应的豪华陈设。

音乐大师赫伯特•冯•卡拉扬饮誉全球,拥有数十亿美元的财产。他生前曾表示要安息在自己的故乡,因为家乡的乳汁滋养了他。他的墓前没有石碑,只有一个既未雕刻也未油漆的十字架,上边刻着他的名字。墓地上种植着白色的小花。这并非小镇上的人们不想为这位伟大的同乡建一座辉煌的坟墓,而是卡拉扬的后人表示遵从死者的意愿,这才是最好的纪念。

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25分,一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1879—1955)在普林斯顿停止心脏的跳动。当天下午四时,遗体在特伦顿火化。爱因斯坦生前立有遗嘱,要求把他的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发讣告,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火化时免除所有公共集会和宗教仪式,以及所有花卉布置和音乐典礼。火化时在场的人只有:大儿子汉斯•爱因斯坦教授,遗嘱执行人、经济学家纳坦,爱因斯坦最忠实的合作者杜卡斯、助手诺伊施泰因、图书管理员范托娃,以及他的妻子等12人。为了让死者安静地回到他毕身为之奋斗的宇宙,小教堂深邃的寂静只有一次被打破,那是遗嘱执行者纳坦在结束仪式时念了歌德悼念席勒的诗: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

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

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

早已传遍广大人群,

他像行将陨灭的慧星,光华四射,

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结合。

对死的态度是对生的态度的延续,死后的葬礼也可以看出生者的精神世界。许多生前作出了伟大成就的人,对死后的安排却是简朴的。简朴是一种洞察世界后产生的美感。人生像条河流,要有最后全部要归入大海的常态心理。河流入海并没有发生特别的喧哗,静静地流入海洋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狄德罗的生死观

“百科全书”派的首领狄德罗,以组织编纂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影响深广的《一个文人学者团体编纂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简称《百科全书》)在西方思想史上享有盛名。他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生死观,简而言之就是:“活要活得充实,死要死得愉快。”

狄德罗毕生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宣传新观念和新思想,不仅撰写了《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论解释自然》;《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等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哲学著作,而且还主编了长达28卷的流芳百世的划时代著作——《百科全书》,为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甚至到了晚年,他还壮志不已,决心为在俄国出版一部未经窜改的《百科全书》献出余生,发誓“如不能向恶毒的敌人正当复仇,我死不瞑目。如不竖立一座丰碑,我死不瞑目。……如不在世上留下时间无法消灭的若干痕迹,我死不瞑目!我将为此献上我生命的最后15年……”尽管事情未能如愿,但狄德罗的人生追求和勃勃雄心由此可见一斑。

狄德罗为了推进人类哲学的文化事业,真可谓殚思极虑,呕心沥血,但他对自己的死亡却毫不介意,只把死亡看作愉快的长眠。临终前,面对着神甫的恐吓和劝诱,狄德罗平静地回答道:“好吧,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灵魂,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人!”即使在对极乐的天国生活不存丝毫幻想的情况下,他仍能诚恳地说:“死亡对我来说愉快无比。”

对人生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活得充实。人的生活越充实,对人生就越少眷恋。充实,就是“为大自然年年周而复始的创造‘提供’贡献”,也就是要使自己的有限人生内蕴永恒不朽的内容;而且,“充实的生活”就是“忙碌的生活”,而“忙碌的生活”又一般是“清白的生活”;同时,凡生活忙碌的人,一般就“不大想到死亡,也就较少恐惧”。在狄德罗的生存和死亡心理中,人就是一个生、老、死亡的生物,生生死死是人类的共同命运。

安娜之死的悲剧

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与情人渥伦斯基闹了一整天的别扭之后,她独居深思,“凭空设想着他明明想说,但却难以启齿的话,”于是她愈来愈义愤填膺了。“凡是粗野男人说得出口的最声酷无情的话,他,在她的想象中,都对她说过了,好像他真说过这样的话似的。”这种想象的结果,是使她产生了“死”的模糊意向,“死,作为使他对她的爱情死灰复燃,作为处罚他,作为使他心中的恶魔在同他战斗中出奇制胜的唯一手段,鲜明而生动地呈现在她的心头。”但又“不,怎么都行,只要活着!要知道,我爱他!他也爱我!这都是过去的事,会过去的。”

如果安娜能确认“这都是过去的事”,那么,一切便都可以重新开头。可惜,她的骄傲与敏感不允许她深信这一点,周围又没有任何外部力量来疏导她的不满情绪,来加固她这种“会过去”的观念。于是,安娜在自己的内心里设置了种种关卡,希冀挽回不幸。

但遗憾的是,安娜这种自我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她只好“故意刺激自己的心”了。用“也要把它(指与渥伦斯基的交往)掩藏起来”,“再也不会看见这些了”等刺激,来强化自己的决心,促使她表现出反常的焦躁。这个时候,安娜已经到达了“灵魂出窍”的危险程度。

尽管“灵魂出窍”,但主体内心深处也仍有留恋还存希望。此时,挽救安娜的希望决没有完全丧失。不幸的是,她此时得不到旁人的关切和温暖,相反的,又恰恰碰到了犹如鬼使神差式的启发,她迅速地走向最后阶段:一了百了。安娜在火车上听到一位太太用法语说:“赐予人理智就是使他能够摆脱苦难。”这句话太投合安娜当时的心情。至此,她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摆脱”。但即到此时,只要渥伦斯基——这个安娜的爱物能出现,采取较为温柔的态度,安娜回头是可能的,无情的事实却让她万念俱灰,终于跪倒在铁轨上……

以上种种,都生动而深刻地把一个人临去自杀前的复杂而又反复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所有这些并非常人所有的心理现象,这些存在于安娜自己内心的思想混乱和心理障碍,是把她推到火车轮下的直接的力量。

是什么造成安娜内心的思想混乱和心理障碍呢?是她所处的那个社会造成的,是她丈夫卡列宁和她的情夫渥伦斯基,是莉吉娅•伊凡诺芙娜伯爵夫人和培特茜•特薇尔斯卡娅公爵夫人等等的人所共同组成的那个社会造成的。

自杀者除有要死的一面,也有要活的一面;自杀意图是表达这种矛盾心理以恳求帮助的一种心理表露。如果有人对安娜加以关注、给予帮助指导,处处防范,中止其自杀是完全可能的。

女主持人虚荣心

突然接到珊的一个电话:“冰,我想自杀。”冰大吃一惊。珊是S市电台晚间节目的特约它持人,她的深夜谈心节目拥有大量的听众。她的侃佩而谈令不少孤寂苦闷的心灵重新振作,而又存希冀。

然而,今天她却说想自杀。

一小时后,珊和冰面对面地坐在一起。珊的红肿的眼睛显出她的痛苦困扰她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真是没用。我能够一次又一次在电波中劝解别人,给别人出主意,可我却没法解脱自己。我觉得自己真无能。我恨自己的无能。我从小就要求自己能做得最好最出色,是个强者。我一次又一次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可这次,我却彻底失败了。你说,我该怎么办?我不想活了……”

“刚极则易折”,确有几分道理。珊是个要强的女孩。

“你能告诉我,你遇到了什么麻烦事了吗?”冰问。

“不能,我不能说,我也不想说。在主持节目时,我高高在上,可现在……我不想要别人的同情和怜悯,我不要!我只要你告诉我,我如何能摆脱这低落的情绪?”

“你让我帮你跳出烦恼的陷阱,可又不告诉我你究竟掉进了什么样的一个陷阱,那我又怎能给你以有效的建议呢?”

“可是我不能说……”珊又抽泣起来。

冰告诉珊,个体对苦闷有两种处理方式,或外投或内投。外投即把不满投向外界,打一打沙袋,跳舞跳个大汗淋漓,对好朋友痛哭一场,找个心理咨询员倾吐一番,这些都是宣泄情绪的方法;而内投则是向内处理郁闷,有些人表现为心身疾病,有些人却表现为自我伤害行为。自杀便是极端的自伤行为。比如一个女孩无处发泄苦恼,竟用刀切破腕部,看血一滴滴滴落来刺激自己被痛苦麻木的神经。

“你是一个明白人。明白人有时只能很痛苦,因为明白人骗不了自己。所以,你只能面对现实,承认痛苦,忍受痛苦。人非神仙,岂能无忧?找一个密友一吐为快吧或者干干脆脆去作心理咨询。

《创奇者》一书中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安妮对海伦说:‘把你的心事说出来吧,只要你说一次,这个世界就属于你了。’对你来说也一样。”冰无不感叹地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珊渐渐地恢复。虽然她始终没有勇气道出自己的感情困惑。但是她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正视自己的弱点,勇敢面对现实,寻求必要帮助。因为虚荣心实在是一种可笑无益的东西……

爱恨交织的自杀

A夫人是一位出身很高的瑞典女人,其父是一位著名的律师和法官,非常专制,他把女儿送进一所收费昂贵的学校受最好的教育,毕业后在欧洲逗留了一年。当她从国外回来后,他坚持要她嫁给家族的一位世交,此人比她大好多岁,甚至那时已经身患癌症,跟往常一样,女儿默默地服从了父亲。

一年零三个月后,她丈夫死了,给她留下了一小笔家产。尽管她从未真正爱过她丈夫,她此时却变得异常消沉抑郁。她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病得很厉害,需要开刀,后来真的动了手术!此后她又企图自杀,在厨房中打开煤气,中毒后被人发现送往医院,经抢救而幸存下来。

她痊愈以后爱上了父亲的另一位朋友,同样是一位律师,同样比她大很多岁。她要求与他结婚,他最后娶了她。婚后不久,她父亲去世,她再次变得消沉抑郁并且企图自杀。

众所周知,A夫人和第一个丈夫结婚并非出于她本人的意愿,而是服从其父亲的安排。她对她父亲既爱又恨,之所以恨是因为他的专制竟达到了强迫她陷入悲惨婚姻的地步。(就良心而言,希望别人死和实际杀死这人,在无意识中是同等的。)因愿望满足而产生罪孽感,又因为她继承了丈夫的财产而加强,这种罪孽感先是使她变得抑郁,接着是蒙受手术痛苦的冲动,最后则是更为直接的自我惩罚——自杀。自杀未遂,她被迫采取另一种方式来缓和她的罪孽。她去接近另一位象征其父亲的人,她要求他娶她,好像是说:“请把我拿去,再试一遍!我要再重复一次与男人的关系而不致杀死他。我并非索命鬼;我不希望你死,我希望我服从你。你高兴拿我怎么样就怎么样。”

碰巧第二个丈夫是一个相当严厉的家伙,他无意中竟以一种虽然略嫌温和但已足够严厉的方式,满足了她的受惩罚的需要;跟他在一起非常幸福,直到她真正的父亲突然死去——他是她的爱的最初对象,同时也是她无意识中深深憎恨的对象。父亲之死再次唤醒了她的失落感,与此同时也唤醒了她渴望他死的罪孽感,正是后者迫使她故伎重演,企图自杀。

股民自杀为哪般

有一个股民,33岁的张某,留下一张纸条说明股票市场已使他腰无分文,于昨天在某饭店服毒自杀。

死后不久,一位女招待发现了他的尸体。他身边有一只玻璃杯和一个盛毒药的瓶子。遗书上还有一段文字是写给他姐姐的,寄住在梅市的某夫人。这段文字提供了他自杀的动机。全文如下:“今天早上,我已把我所有财产交给了这条街的经纪人。”

对这则报道,漫不经心的读者通常会这样解释:股票市场上的赌博使有些人亏了本,他们中有些人因“受不了这一点”而自杀。在实际生活中,仅仅满足于这种简单的解释是不够的,因为没有考虑被害者心中的剧烈冲突。当然,在没有掌握更多详细材料的情况下,还不知道这些内心冲突是什么,但是被害人,写给其姐姐的遗言,给人们提供了一条有意义的线索。它表明受害者的仇恨正是针对经纪人。这不仅是遗言,而是痛苦的控诉。人们仿佛听见被害者在说:“我是多么愚蠢啊!”不过,我们应该记住:人再愚蠢也不会杀死自己,而是更倾向于杀死那愚弄了他们的人。下面这则事例无不耐人寻味:

王某,出身名门,是某公司精明能干的职员和股票经纪人,今天在公司办公室中被过去的顾客开枪打死,这位顾客接着又向自己开枪,最后死在医院中。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第一例心中怒火燃烧的人不杀死别人?为什么他们不直接攻击他们所仇恨的对象,相反却让他们的仇恨间接地发泄到自己身上?

理由有多种,现实的阻力太大——要攻击的对象比攻击者本人更强大。或者,对敌人的攻击所能受到种种内在因素的抑制,首先是恐惧的抑制。而在恐惧中,首先是对后果的恐惧害怕受到监禁或处死的惩罚。其次是来自良心的恐惧。如何能逃脱良心的惩罚,有些人很可能会犯大量的罪行。良心是一种强大的威慑,是一个严厉的法官。许多人因此发现间接地杀死自己比较容易,也就是说,通过杀死他自己,而了结对攻击对象的仇恨。

大多数自杀行为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明显地缺乏充分的诱发事件。一个女孩因头发剪得太短而抑郁沮丧地自杀;一个男子因被迫放弃玩高尔夫球而自杀;一个女人因赶掉了两班火车而自杀;一个男孩因为他的宝贝金丝雀死了而自杀……在这些例子中,头发、高尔夫球和金丝雀都具有一种被夸大了的价值,从而一旦失去它们或甚至只是有可能失去它们,强烈的情感依恋所产生的反冲力往往是致命的。

家族的自杀遗传

布朗今年29岁,系内布拉斯加师范学校的农学教授。他毕业于州立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居住在本城,直到前几年才离开这里。六年前,其父也因自杀身亡。

在一般人心中,自杀倾向是“遗传”的。

有一个病人在61岁时被送到医院,她有强烈的自杀倾向,好几次企图满足自己的这种嗜好。病人的三个妹妹皆以同样的方式自杀身亡;病人的母亲,病人的外祖母也曾以同样的方式自杀身亡,而且病人的母亲系孪生,她的孪生兄弟也已自杀身亡!

另有一例,一个受人瞩目的家庭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大的儿子在35岁时自杀,最小的儿子变得抑郁消沉,好几次企图自杀,最后在30岁时死于其它原因;三儿子自杀的方式与大儿子相似;另一个兄弟则用手枪自杀;大女儿在一次聚会中服毒身亡。整个家庭中只有两个子女幸存下来。

同一家庭中多起自杀事例可以从心理学角度作出解释。肤浅地说法是暗示作用,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无意识中的死亡愿望在同一家庭成员中达到了最高的发展。一旦家庭的某一成员死亡或自杀,家庭的其他成员在无意识中渴望他死的愿望即出其不意地得到了满足,由此而导致突然发生的强烈的罪孽感,它像强大的浪潮一样地取代了业已得到满足的谋杀愿望。这一浪潮是如此巨大如此压倒一切,它足以使“被告”以死亡来惩罚自己。

自我毁灭的情结

一个非常爱整洁的小妇人,她把自己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以致结婚14年,她所有的家具仍然像新买的一样。她用这种方式弄得家人和客人都十分拘束。她的生活圈子十分狭窄。在家庭之外,她唯一的兴趣就是上教堂。

第二个孩子生下来不久,有一些症状使她感到有必要动一次手术,手术之后她似乎有所好转,但紧接着则是反复发生的流行性感冒,这使她惊慌失措,狼狈不堪。她常常向自己的妹妹哭诉,而他们则往往要花好几天时间才能劝慰她安静下来。她越来越经常哭泣,人们开始注意到她经常做事不能善始善终;她确信她正在患甲状腺肿大,即将变得神志不清。最后,她吃了些毒药准备自杀。后来医生对她实施灌肠,她被救活了。从此之后,她始终坚持说她已经死去。

她声称她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说人们用来称呼她的名字的那个人已经死了。她还清楚地记得那个人,知道她的举止言谈与自己一点也不相像。从这种间接方式,她对自己过去的生活作了大量描述,但她始终坚持说“那个人”已经死了,她不知道她自己是谁。人们用各种方式来问她,反复对她指出各种逻辑错误,但小妇人始终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信念。

有一个医生对她说:“如果你不是某先生的妻子,那么他就是在这里花钱另养一个女人。”她回答说:“我会告诉你他在花钱养什么;多年来他一直在花钱养活这个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我觉得我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像赖莉;我想象赖莉的身体就像这样。啊!想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医生接着指出,她手上有和赖莉手上同样的伤疤。“啊,那也不过是想象罢了。”小妇人回答说。

她后来又从四楼窗台上跳下去,声称她要进入那个向她打开的坟墓。她说她已经死了,应该被埋葬。她似乎根本没想到她会因此受到什么样的伤害。

一个人如果放弃和背叛了现实,他实际上就毁灭了自己。如果这种背离趋于极端,以致不顾一切禁忌,无视任何现实而以一种混乱的、不可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从医学的角度称之为“精神病”,从法律的角度称之为“疯狂”,从心理学角度称之为“自我死亡毁灭”。

香消玉陨尽断肠

某杂志曾披露,前苏联每年有数万人自杀身亡。80年代末,每90分钟就有一个美国青年企图自杀,90人中就有1人自杀成功,成为15~24岁的青年人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第二个死亡原因。在日本自杀事件几乎每天发生。来自日本的报道说,静冈中学三年级一学生服药物自杀;爱媛预备学校一学生在玄海滩投海自杀;东京调布市女中一学生和名古屋一名21岁青年用火自焚。1987年日本公立中小学生自杀170人,其中高中生111人。

在中国,B市某中学一名12岁的初一女生饮敌敌畏自杀身死;某一所重点大学,一名男生以自杀结束了生命;J省某高校一女生,她独自一人出校门,当发现时,她已沉睡在南湖的绿水中。更为惨痛的是,1984年,泊罗江畔就有11个妙龄女郎投江身亡。福鼎仑山小学9名学生集体跳海自杀身亡……

自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对事态的发展无力控制,对环境的变化无从适应,对心理的冲突无法缓解,在令人陷入绝境而又丧失抗争能力,愤怒和绝望无法摆脱的时刻所采取的最后的唯一能解脱自己的一种手段。

自杀按其性质分为无辜自杀和畏罪自杀。H省一对青年男女正当恋爱,女方母亲嫌穷贪富,索取彩礼,逼女退婚另嫁,致使女青年服毒自杀。嫩江某食堂管理员,伙同监外执行的劳改犯,倒卖票证,牟取暴利,事情败露后寻了短见。这两个案例,前者为无辜自杀,后者为畏罪自杀。

特别是无辜自杀。它发生于个体与环境的某些基本关系失调的情形里。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斗争失衡,矛盾得不到解决,并还在不断地加深、激化的情况下,当事者也会产生一了百了、厌事轻生的念头。

因此,事先要发现自杀的人是困难的,但自杀发生后,人们想想一段时间来的“预报”征候,又常常后悔。觉得如能对这些“预报”、征候加以重视就可避免自杀的发生。自杀总是“保密”的,但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的心理活动总要在言行态度中反映出来。人的内心深处的痛苦是无法永远掩盖住的。自杀也总有些征候会显露出来。这是自杀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

自杀一般要经过萌生、彷徨和决定三个阶段。萌生阶段——日不安心夜不安眠,心头愁结解不开。有时当事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说些心酸肠断话。有时当事人还恨声怨气,自言自语地说些稀奇古怪的话。这是自杀者心理的略微表露。彷徨阶段——犹豫、徘徊、思想反复斗争的阶段。在情绪和举动上总是心神不定,有时愤怨万般、无限感慨;有时郁闷不语,洒泪叹息。所以,语言和神态是自杀“泄密”的一个重要窗口。决定阶段——经过生与死矛盾激烈斗争后,当事人作出自杀的决定。其征候表现出与平时明显的不同。赞美死,热衷于看有关伤感的文学作品或诗词曲赋等。由此扩大精神痛苦,使心理天平加速向自杀方向倾斜。

但是,人们只要注意周围的人有异常表现,亲朋好友随时随地观察细微末节,及时诱导劝说,防微杜渐,变自杀心理为乐观人生,自杀也是可以防止的。

死亡的有意事故

由于火鸡经常在夜间被盗,59岁的E.M.M在鸡舍的门口安装了一支火枪,只要门一打开,连接在门和扳机上的绳子就会牵动扳机击发。星期天早上,M匆忙地去喂鸡,忘记了自己设下的机关。枪开火时击中他的上腹部,他后来死在医院中。

自然主义作家B.H.B博士昨天晚上被人发现死在自己家中,成了他自己设下的防盗机关的牺牲品。B博士显然在星期五就已死去。他的右胸上有一处枪伤。他是在开壁厨的门时被他安装在里面的一支枪开火打死的。

在米德兰海滨,63岁的彼得船长在家中安装了一支双筒猎枪,枪口对准大门,一根绳子将扳机连接于门闩上,然后他离家外出,去兰德利弗旅行了一趟。当他归来的时候,忘记了自己设下的机关,他从大门进去,结果把自己的腿整个打断。

防盗陷阱的确克尽职能,保护着这里的一家轮胎商店,以致公司里的一名职员C.L竟因此而被送进医院,治疗屁股上的创伤。这是他因公打开商店的门时,机关发挥作用时打中的。

芝加哥的一位铁匠P•R在他63岁生日那天夸口说:汽车绝不可能对他有所伤害。今天,当他钉完最后一只马掌,关上店铺走上街头,却突然被汽车撞倒死于非命。

以上几例不难看出,“有意事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其特点在于,此时自我拒绝接受和承担自我摧残自我毁灭的责任。受害者往往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从表面上看,个人蒙受的损害’似乎完全出于偶然,是外界原因造成的;然而在以上的例子中可以发现:是由于受害者本人的一些特别的防卫心理所设置而误伤自己造成的。

这些例子还可以说明,这些受害者由于其针对他人的无意识愿望而有杀死自己的潜在意向和需要。这些不认识的入侵者或掠夺者通常代表着设置陷阱的那个人无意识幻想中的某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