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自信的不是优秀,是内在的自我
明明已经有条件、自我感觉良好了,为什么还是感觉自己不够好?
这几乎是所有自卑者的内心独白,为了摆脱这份煎熬,他们往往会像Cathy那样,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坚强、独立。然而,这种心理补偿的方式,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还会让自卑者陷入往复循环之中,继而引发焦虑和抑郁。
为什么想尽办法变优秀的方式,无法让人摆脱自卑呢?
因为自卑与自信,都源于自我认知这一心理根源,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程度以及接纳程度有多深。换句话说,一个人自卑还是自信,跟他(她)优秀与否,完全是两件事。如果试图用外在的优秀去补偿内心的自卑,就如同自己有一个短板摆在那里,却非要拼命地发展自己的长板,希望借此改善那些不好的感受。
我们也看到过,有些人外在条件非常普通,可他们却表现得充满活力与自信。无论他人给予什么样的评价,他们依然自我感觉良好。遇到这样的人,自卑者的内心会涌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感到愤怒又充满羡慕:我丝毫不比他(她)差,为什么活不出他(她)的自信?
这个疑问中,恰恰藏着问题的答案:一个人不是非要足够优秀、成就突出,才有资格自信;也不是不够优秀、不够完美,就得自我批判、自我羞辱。当一个人把自信条件化的时候,他永远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信。
自信建立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而自卑的人在内心深处并不接纳自己,甚至对内在自我充满了怀疑与否定,他们需要通过外在的优秀去摆脱不良的内在自我体验,并相信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内在自我就会脱胎换骨。自信的人则不一样,即便遭遇了不愉快的经历,他们也会客观地进行归因,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羞辱自己。在他们的认知中,那个内在自我始终都是好的、被认可的。所以说,真正决定自信的不是一个人优秀与否,而是他有没有一个稳定的内在自我,以及良好的内在信念。
两种内在自我与内在核心信念的差别,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每个人最初都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特别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最具权威的人,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就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很容易给自己消极暗示,在面临新局面时,首先会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应付,甚至尚未尝试就认定自己不行,继而不敢放开手脚,限制了潜能的发挥。结果,就真印证了“我不行”的预言。另外,遇到挫折,或是本身在生理方面存在缺陷,也可能会让个体产生自卑感。
我们着重谈谈,早年的成长经历对个体产生自卑感的影响。当个体与养育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如果总是被持续地灌输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或标准,才能够获得养育者的认可或赞赏,而平时总是被养育者挑剔和指责,个体就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内在自我形象。
现实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父母本是希望孩子能够上进一点、更好一点,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在表达的时候,父母却往往会误伤孩子:“这么简单的题,你竟然都会做错!”“你是不是记性不好啊?这个问题和你讲过多少次了,真不让人省心!”在这些言辞中,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不够好,他们认为必须要达到父母的要求和标准,才能扭转这种状态。
实际上,个体在这个时候就对自己的“不够好”和“不优秀”产生了防御,他不喜欢这样的状态,就开始拼命地努力。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他会弥补上这个“窟窿”,并展示出一定的自信。然而,这个“自信”是虚弱的,一旦中途出现失误,立刻就会让人退回到自卑的状态中。为了维持这份优秀,他们需要持续不断地给自己施压。
遗憾的是,就算外在条件改变了,自卑者的内在自我,以及他们内心那个糟糕而强大的错误假设——“只有足够优秀的人,才有资格自信”,并没有随之改变。因为这些早年经常被苛责的个体,即便成年后苛责他们的人已经不存在了,他们也会把这个人对他的态度变成自己对自己的态度,过去那些言语上的批判和攻击,已逐渐成了一种内在的批判声音。所以,想要通过外在的优秀去改变自卑,不过是徒劳,只有从内向外地打破,才能真正地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