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緣記(陳烺)
《仙緣記》傳奇,一名《仙猿記》,又名《碧玉環》,《玉獅堂傳奇》第一種,《曲錄》著錄,現存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刻《玉獅堂四種曲》本、光緒十七年刻《玉獅堂傳奇十種》本(《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九九冊據以影印)。
(仙緣記)自序
陳烺
噫!宇宙大矣,品類繁矣。凡有生知血氣者,其精靈凝結,寓形於人間,俾好奇之士搜羅采摭,著於篇章,令讀者心駭目眩,如《齊諧》、《堅瓠》之類,何可勝道?然事或涉於怪誕不經,於世道人心無所繫,不足動人歌泣之懷,斯其事不彰,其言亦不足重。
辛巳冬[1],寓武林劉氏齋中。朔霙灑牖,短檠對影,庭前枯木聲簌簌。夜半,寢不成寐,挑燈檢《袁氏傳》讀之。歎夫情之至,義之正,雖異類同歸,其至誠所感,激厲所成,卒能懸崖撒手,不爲情欲利名所牽累。是其胷襟知識,敻絕髙遠,以視世之宴安酖毒,留戀於綺麗之場,終身惑溺而不知返者,相去不綦遠哉!此余《仙緣記》傳奇之所由作也。
書成,夢白衣女子冉冉而來,申詞致謝,並求將“猿”字易去。醒而異之,因改今名,又名《碧玉環》云。
壬午立春後三日[2],玉獅老人自序。
(仙緣記)序
吳唐林[3]
天下之事,必有所因。因也者,自無而生有者也。自無而生有謂之因,則有一因必有一象,有一象必有一形。形者,物之固有者也。然有形之物,不能常有,仍視其物爲有無。而何以物之無形者,竟有赫然常在人心目間者,則究何恃而得此?曰:以有形肖有形,恃乎畫工之手;以有形狀無形,恃乎文人之心。
同里陳叔明詞丈,髙才不遇,以鹽官需次浙江,絕韋脂,杜奔競,公餘惟以吟嘯自適。絃詩讀畫以外,撰成傳奇四種,《仙猿記》其一也。其事胚胎於唐人說部,而比辭屬事,績句緯文,灑灑成篇,聲聲入破,使精靈光怪之物,長留影事於人間。蓋以有形狀無形,至此而極工矣。又聞叔明脫稿之後,夢一白衣女子珊珊而來,斂衽再拜。是蓋鏤心琢肝,描橅盡態,結撰於心竅,脫活於筆簡,遂與晤對於寤寐,頓使無形之物,不啻凝結而有形,此有因之一念之所致之也。而況夢中所見之形,一瞬而卽逝;卷中所繪之形,千劫而常存。作者與仙猿,其殆有夙因與!
夫佛家言因,必繼之以果;道家言因,必通之以緣。此皆吾道所不取。而因之一說,則儒者固常言之,此固其確然可信者也。叔明問序於予,因本斯意,書之於睂,以與同志共證之。
甲申冬月[4],同里吳唐林序。
(仙緣記)題詞
錢元涪等
洪、蔣當年曲調新,紅牙彈遍大江濱。《陽阿》、《房露》今何在?罨畫溪邊尚有人。嘉定錢元涪叔魯[5]
名士窮途喚奈何,青衫憔悴淚痕多。仙人何意成嘉耦?千尺情波溢愛河。
塵世姻緣轉眼空,歸眞仍返舊山中。琳宮梵宇今何處?剩有猿啼答晚風。同里周舫載帆[6]
解脫根塵撒手還,四聲猶嘯望夫山。累他一墮天魔界,都爲羊家碧指環。
戀葉迷根苦奈何,悤悤春夢出南柯。可憐一掬相思淚,若比窮途恐更多。
無端舌本現青蓮,爲有癡蟲世外緣。底事干卿煩撮合,禪心未到四禪天。
名士中年悲骯髒,神仙結局悔鍾情。多君併入桓伊笛,半作商聲半羽聲。鐵嶺宗山嘯吾[7]
才子青衫,仙姝縞袂,偶來忉利情天。一點靈犀,偏教繫住心猿。維摩丈室嬉游地,問誰貽、碧玉彎環?惹迴腸,哀嘯聲聲,悟徹浮緣。 從今逐伴歸山去,任水流花放,春色年年。隔斷紅塵,人間無限悲歡。髥翁慣說生公法,演虛空、舌本青蓮。展氍毹,十八天魔,膜拜尊前。(調寄【髙陽臺】) 任丘邊保樞竺潭[8]
一線紅牽,盻千里奇緣相共。暢好事、漫驚翡翠,定交鸞鳳。富貴原非眞偈諦,神仙本是多情種。最難堪、名士嘆窮途,愁懷動。 雲漠漠,林烟籠;山寂寂,梵音送。記前游如昨,歲華倥偬。休問桃花源裏事,偏成雲雨山頭夢。但空留、夜月聽猿啼,聲聲痛。(調寄【滿江紅】) 受業劉枏吉六[9]
來因去果,不信眞如此。二十華年一彈指。算重重仙劫,了了塵緣,料有箇,碧玉雙環終始。 悵幾番春夢,無限癡情,泡影浮漚到頭是。儘翠管芸椾,譜就《陽春》,亦游戲文章之旨。祗想像當時怪老僧,打破者迷團,劇憐此豸。(調寄【洞仙歌】) 受業吳彬華序東[10]
無端墮落,向紅塵顛倒。底事天生玉環巧。縱同心結就,說甚仙緣,都只爲,一縷情絲纏繞。 阿誰揮慧劍,恩怨難分,人世情緣甚時了?驀地悟禪機,逐伴歸山,翻自悔鴛盟草草。悵一枕游仙總成空,仗棒喝當頭,讓伊先覺。(調寄【洞仙歌】) 受業劉炳照光珊
(以上均《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九九冊影印清光緒十七年刻本《玉獅堂傳奇十種》所收《仙緣記》卷首)
[1] 辛巳:光緒七年(一八八一)。
[2] 壬午:光緒八年(一八八二)。
[3] 吳唐林(一八三五—一八九〇):字晉壬,號西臣,又號子髙,別署蒼緣,一作蒼篆,室名橫山草堂,陽湖(今江蘇常州)人。吳頡鴻子。咸豐十一年辛酉(一八六一)舉人,候補郎中,改捐知府,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分發浙江。輯刻《侯鯖詞》。著有《橫山草堂詩集》、《橫山草堂詞》、《蒼山留別詩》。傳見吳禮紳等《誥授資政大夫晉壬府君之行述》、《昭代名人尺牘續集小傳》卷二一、《清代毗陵名人小傳稿》卷八、《皇清書史》卷六、《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卷一五等。
[4] 甲申:光緒十年(一八八四)。
[5] 錢元涪(?—一八九六後):字叔魯,號印秋,別署躄翁,嘉定(今屬浙江)人。靖江訓導錢慶曾(一八〇九—一八七〇)三子。諸生。例遷鹽大使,光緒七年(一八八一),署浙江雙穗場。通小學,工篆隸。卒年五十餘。續成其父慶曾《隸通》一書。傳見民國《嘉定縣續志》卷一一。
[6] 周舫:字載帆,陽湖(今江蘇常州)人。生平未詳。
[7] 宗山(?—一八八六):字嘯吾,一作小梧,亦作歗梧,姓魯氏,奉天鐵嶺(今屬遼寧)人,隸內務府鑲黃旗漢軍。監生,仕至浙江候補同知,權乍浦理事同知。參訂江順詒輯《詞學集成》。重鐫舒位《瓶水齋詩集》,臨終囑邊保樞續成其工(現存光緒十三年刻本)。著有《嘯吾遺集》(含《窺生鐵齋詩存》、《窺生鐵齋詞》、《希晦堂遺文》、《雜著》)。校正陳烺《玉獅堂十種曲》。傳見楊鍾羲《八旗文經作者考》卷三、《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卷一五、民國《奉天通志》卷二一一、《遼東文獻徵略》卷八等。
[8] 邊保樞(一八四八—?):字申甫,號竺潭,一作竹潭,任丘(今屬河北)人。同治九年庚午(一八七〇)舉人,官浙江鹽大使。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前後,曾舉詞社。十三年(一八八七),於杭州刻潘慎生《徵息齋遺詩》。著有《劍虹盦詞》。傳見《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卷一五、《清代科舉人物家傳資料彙編》等。
[9] 劉枏:字吉六,或爲陽湖(今江蘇常州)人。生平未詳。
[10] 吳彬華:字序東,或爲陽湖(今江蘇常州)人。生平未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