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棒(萬樹)
萬樹(一六三〇—一六八八),字紅友,一字花農,號山翁,又號山農,別署三野先生、卐豆村山人,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太學生,屢試不第。生活貧困,遊歷燕、晉、楚等地。後歸鄉,購吳氏鸚鵡園舊址,更名“堆絮園”,安居讀書。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入兩廣總督吳興祚(一六三二—一六九八)幕中。編纂《詞律》。著有《堆絮園集》、《花農集》、《左傳論文》、《香膽詞選》、《璇璣碎錦》等。所撰戲曲,嘉慶《增修宜興縣舊志》卷八謂有二十餘種。現僅存《風流棒》、《空青石》、《念八翻》,合刻爲《擁雙豔三種》,有清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粲花別墅刻本。傳見嘉慶《增修宜興縣舊志》卷八。參見嚴迪昌《萬樹三考》(《嚴迪昌自選論文集》,中國書店,二〇〇五)、鄭志良《〈萬氏宗譜〉與萬樹的家世情況》(《明清戲曲文學與文獻探考》)。
《風流棒》傳奇,《曲海目》著錄,現存康熙二十五年粲花別墅刻《擁雙豔三種》本。
(風流棒)序
吳秉鈞[1]
余幼居江南,得熟聞吳歈曲。自僦舍二泉,迄歸遊故隴鏡湖之上,多閱吳越間老伶師奏伎,洋洋盈耳,知爲風雅之遺。間自持樂句按之,頗喜中拍。然能聆其音,未能察其故也。及從紅友山翁遊,由閩而粵,耳其緒論久,於中若有所得。因與家小阮雪舫[2],共以學塡詞請。山翁謂:“非爛熟元人書,不得其門。”余遂購苕水臧氏本讀之。初如啖蔗尾,嚼蜜房,了無可悅。旣而漸入,乃覺其腴且甘焉。
山翁曰:“是可以論曲矣。夫曲有音、有情、有理。不通乎音,弗能歌;不通乎情,弗能作;理則貫乎音與情之間,可以意領,不可以言宣。悟此,則如破竹建瓴,否則終隔一膜也。”
於是探其篋,得觀所譜諸劇,無不推陳標新,另辟生面,不襲元人之貌,而實徹元人之髓。字義精粲,宮律諧婉,極眞樸而不腐,極傀幻而不詭,極矞豔而不餖飣,極旖旎而不淫靡,極淘寫冷笑而不傷刻虐,所謂風流蘊藉,談言微中者歟!
山翁撰著最富,而稿多散逸。卽余所見者,幽秀若《空青石》,俊爽若《錦塵帆》,奇橫若《念八翻》,新穎若《十串珠》,剪裁點綴若《黃金甕》、《金神鳳》,皆陳言務去,巧法兼備,而恢諧滑稽,其風肆好。最後讀《資齊鑒》一書,則一筆白描,抽絲獨繭。忽而螿啼猿叫,忽而鱷嘯鼇呿。其言則疏布菜羹,其色則商璉夏鼎,其旨則晨鐘春鐸。浩浩乎十餘萬言,如挾天風海濤而砰澎湃者。但以卷帙太重,急難開演,已請山翁節而傳之。其他小劇,若《珊瑚毬》、《舞霓裳》、《藐姑仙》、《青錢賺》、《焚書鬧》、《罵東風》、《三茅宴》、《玉山庵》等,幾於盈箱充棟,陸離杳渺,不可方物。俱令家優,試之氍毹上,觀者神撼色飛,相與叫絕。始知理貫而後情超,情超而後音協。
余之所得於山翁者,由是更進。因操觚而學爲《電目書》一種,雪舫亦試作《赤豆軍》、《美人丹》,山翁皆爲印可焉。惟時藥庵呂君[3],亦有《回頭寶》、《狀元符》、《雙猿幻》、《寶硯緣》諸撰。藥庵令叔守齋[4],亦攜《金馬門》曲出示。燒燈踏月之次,家大人卽命拍新詞侑觴[5]。三載於茲,忘其爲瘴鄉旅客也。
丙寅春[6],飲紅蕉花下。客有言某閨詞之僞者,余謂此可入劇,作筵前一粲,索山翁塡之。不半月,而《風流棒》曲成,則遊思運腕,出奇無窮,徑愈折而愈幽,蕊愈吐而愈豔。茶郎之顛,林風之韻,菊人之摯,以及連、霍之周圓,童、賴之醜報,刻畫畢肖。本言情之書,而不落冷淡生活,引人入勝,雅俗共賞,可稱觀止矣。以視夫世之打油釘鉸者流,其眞僞醇疵,固有相去河漢者。雪舫云:“山翁之曲,當爲六十年來第一手。”知言哉!
康熙丙寅重九,山陰琰青子吳秉鈞題[7]。
(風流棒)序
吳棠禎[8]
季子難逢,誰是審音之客?周郎不作,疇爲顧曲之人。總復綺繡盈篇,但有覆來醬甕;宮商合調,弗能譜向旗亭。常見名流,碎琴恨晚;曾傳雅士,焚硯嫌遲。棠禎蘸墨書牀,頗知詩格;埋毫筆冢,薄有文心。旣刻鵠而未成,亦造鳶以不就。所賴鵝州前輩,訓以塡詞;蛟水先生,命之度曲。詎識侯芭搦管,終不及夫子雲;袁準調絃,究莫傳於叔夜。西家之顰難效,北面之禮空虔。
蓋緣玉女潭邊,專產才人之地;銅官山下,慣生文士之鄉。羊曇爲太傅之賢甥,爰因宅相;何劭乃潁昌之令子,綽有家風。是以弱冠知音,勝衣協律,幟建騷壇之上,名蜚樂府之中。紅杏橋頭,都唱謝郎蝴蝶;白蘋溪畔,齊歌庾信鴛鴦。近貯吟囊,尤多院本,《風流棒》一編,則其新作也。言乎才藻,不妨屈關、鄭爲衙官;論厥編排,幾欲喚髙、施爲小友。南音杏麗,珠圓玉潤之輝;北調砰,裂石崩雲之響。冷豔則湘娥倚竹,幽奇則山鬼吹燈。悲來覺楊柳之含啼,歡處恍芙蓉之索笑。而且文情曲折,格局迴環。如入桃花流水之村,過客競迷南北;似遊桂樹亂山之路,居人不辨東西。雲錦月鈎,工緣天造;棘猴木凰,巧實人成。況乎百種名花,開於頃刻;千巵美酒,釀出逡巡。總屬仙才,非關人力。
特恐世有盲夫,時多笨伯,未涉詞場之堂奧,罔知匠石之經營。乃謂座內歌來,殊乏劍拔弩張之勢;燈前演出,絕無蛇神牛鬼之奇。文非巷語街談,聽時欲睡;事不驚魂蕩魄,觀者多逃。斯固俗士之難醫,益信郢人之寡和。然而荊山良璧,自遇卞和;渥水神駒,定遭伯樂。如斯偉製,固當藏以帳中;若此髙文,何用懸諸市上?揚雄之經必顯,左思之賦終傳。休防郭氏之偷,稍辟羽陵之蠹。月明烟淡之候,待通人盥手而吟;花飛葉落之時,俟騷客焚香以讀。料知尊意,肯教吳邁遠之嗤人;一任狂奴,聊學禰正平之罵座。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清和月上浣,山陰後學吳棠禎伯憩氏戲題於端州之文來閣[9]。
(以上均清康熙二十五年粲花別墅刻本《擁雙豔三種》所收《風流棒傳奇》卷首)
風流棒跋[10]
吳秉鈞
琰青子曰:向聞香令先生《鴛鴦棒》劇,詫爲傳奇變格。先輩云:此曲固有所感而作,但劇本須扭合團圓,故以淨丑心胷,而借正生面孔,其場終,聊借雙棒以爲解嘲耳。余謂此事令人髮指,入劇殊傷風雅。且推溺之仇,非一棒可釋,於人情曲理,實爲不諧。豈若茲編一棒,調侃詼諧,斯不忝“風流”二字。言理則隨端合節,言情則曲折入微,可云騷壇獨步也。人謂其風致之美,酷類粲花,余謂其律度之工,且過玉茗矣。
(同上《風流棒傳奇》卷末)
[1] 吳秉鈞:一名秉權,字琰青,號子魚,別署琰青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兩廣總督吳興祚(一六三二—一六九八)三子。工詞,著有《課鵡詞》。撰傳奇《電目書》,《今樂考證》著錄,已佚。傳見《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卷六。
[2] 雪舫:卽吳棠禎(一六四四—一六九二),生平詳見下文吳棠禎《(風流棒)序》條箋證。
[3] 藥庵呂君:卽呂洪烈(約一六二二—一七〇二),生平詳見本卷《(念八翻)序》條箋證。
[4] 藥庵令叔守齋:卽呂師濂,字黍宇,號守齋,書齋名何山草堂,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呂洪烈叔。遭甲申之變,毀家紓難,浪迹江湖。曾游滇南,爲幕府上客。康熙間,入吳興祚兩廣總督幕府。工詩文,善書法。著有《何山草堂詩稿》、《守齋詞》。撰傳奇《金馬門》,《今樂考證》著錄,已佚。傳見《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卷六、《皇清書史》卷二四。參見張萍《明代餘姚呂氏家族硏究》(浙江大學出版社,二〇一二,頁一二一—一二六)。
[5] 家大人:卽吳興祚(一六三二—一六九八),字伯成,號留村,原籍山陰(今浙江紹興),後移籍鐵嶺(今屬遼寧),隸漢軍正紅旗。清順治七年庚寅(一六五〇)貢生,授江西萍鄉知縣。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任無錫知縣,在任十三年,擢福建按察使、福建巡撫。二十一年(一六八二)(一說二十年),擢兩廣總督,在任八年。歷官至漢軍副都統。著有《留村詩鈔》、《留村詞》、《宋元詩聲律選》、《史遷句解》、《粵東輿圖》等。傳見秦松齡《蒼峴山人文錄·留村吳公行狀》、《清史稿》卷二六〇、《清史列傳》卷九、《碑傳集》卷六四、《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一五三等。
[6] 丙寅: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前文云“三載於茲”,則萬樹入粵,當在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
[7] 題署之後有印章二枚:陰文方章“吳秉鈞印”,陽文方章“子魚”。
[8] 吳棠禎(一六四四—一六九二):字伯憩,號雪舫、舫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秉鈞姪。由邑庠補太學生。著有《雪舫詩集》、《鳳車詞》、《吹香詞》等。撰傳奇《赤豆軍》、《美人丹》,《今樂考證》著錄;另有《樊川譜》傳奇,未見著錄,均佚。傳見阮元《兩浙輶軒錄》卷九。
[9] 題署之後有印章二枚:陰文方章“棠禎之印”,陽文方章“雪舫”。
[10] 底本無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