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插图典藏本)(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继续发展的海军教育

1874年2月,福建船政局和船政学堂的外籍雇员工作期满回国,船政学堂的课程由中国教员自行担任。次年1月,因“建威”号练习船损坏,日意格建议将新造的“扬武”舰改为练习舰。5月,学堂正式接收了“扬武”。又聘洋员德勒塞为总教习,阖顺为帆教习,阿务德为炮教习,将“建威”舰原有见习学员移入,复添萨镇冰、林颖启、吴开泰、江懋祉、叶琛、林履中、蓝建枢、戴伯康、许济川、陈英、林森林、韦振声、史建中登舰实习。9月30日,“扬武”出海试航,一切顺利。于是便开始实施预定的出洋远航实习计划。

学堂与德勒塞拟定的计划十分宏大。它包括六个实习阶段:第一,中国各海口;第二,日本各口;第三,小吕宋、新加坡、槟榔屿、利阿玛;第四,金山;第五,印度各国;第六,西洋各国并美洲。实际完成了前三个阶段。1876年2月4日,“扬武”从烟台起锚,前往日本。接着游历了南洋诸岛。侨居海外的华侨看到祖国军舰,十分激动和鼓舞,认为是百年未有的光荣。

“扬武”的训练水平也是船政局轮船中最高的。吴赞诚曾夸奖说,各船枪炮,“扬武”中靶最多,“飞云”次之,“济安”又次之,而“扬武”之中靶,则水手又不及学生。

当然,“扬武”舰上并非一切尽如人意。一位外国观察家写道,舰上插着原先拟任“李—阿舰队”中方统领蔡国祥的旗帜。但他不常到船上来,要是来的话,便把自己关闭在一间位于船中部的狭小而熏得很香的舱室里,里头有一个敬拜天后的龛。这位提督所积极参加的,是发给士兵薪水及监视刑罚的执行。他对蒸汽船毫无所知,而且连一个英文字也不会说。[194]再往后,“扬武”归船政学堂的高材生张成指挥。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军舰从此竟“有名无实,练务为弛”了。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丁日昌决定重新聘请外国教师来学堂任教。1876年春,他通过日意格邀请嘉乐尔重返后学堂。前学堂聘请德尚、迈达。1878年初,后学堂又聘请了管轮教师穆勒登。1880年5月,深受学生欢迎的嘉乐尔先生因病逝世,穆勒登聘期亦满,改募邓罗任驾驶教师,理格任管轮教师,订立三年合同。不久发现理格不甚得力,一年后将他辞退,暂由老班学生担任教习,为新生上课。另一位教师邓罗,因颇称得力,延长聘期一年,每月加薪50两。以后又多次延长聘期,并给予五品顶戴和二等宝星的赏赐。考虑到轮机课程十分重要,船政学堂决定通过英国海军部另聘洋员来校任教。英国人推荐师丢瓦,但师丢瓦到闽后水土不服,力求辞职。船政大臣张梦元只能改派前学堂毕业生魏瀚兼任后学堂管轮教习。1884年底,张佩纶委托驻英公使曾纪泽,又在英国聘请赖格罗、李家孜担任管轮和格致教师。三年后,李家孜被张之洞调往广东,学堂又聘斐士博担任教师。

1881年,在朝野内外保守势力的影响下,清政府取消了容闳倡导并得到曾国藩等人支持的幼童留美计划,学生奉召回国。从1872年起,共有120名少年被派往美国,从小学开始,逐渐升入大学,学习现代科学的知识。到1881年,他们的平均年龄约在21岁。除少数人已大学毕业外,多数人正在学习,扣去因事故撤回国及在洋病故者外,遣返者共94名。尽管他们中无人学习军事,但官员们认为,这批人既然是从外国回来的,就应当与海军有关,结果有41人被分配到船政和北洋水师。其中16人进入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八期补习。这批人中,詹天佑、欧阳赓二人已获美国大学学士学位,其余人也已进入大学就读,所以他们在船政学堂的补习仅用了半年。在校期间,有二人重返美国,故毕业时仅有14人。而后,欧阳赓又回美国深造,一人去世,一人调广东黄埔实学馆任教学,吴应科、宋文翙、徐振鹏、邓士聪等4人调往北洋水师,詹天佑、邝咏钟等7人留“扬武”舰任职。

这一时期,朝野对于海军事业日益重视,本来应是海军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然而随着沈葆桢调离船政,船政学堂的管理就日益松懈下来。1880年12月17日,江南监察御史李士彬奏称:“闻福建船政初开局时……局中学生督课綦严。勤者奖之,惰者革退。近则专徇情面,滥竽充数,不一而足。”[195]1884年10月23日,船政大臣张佩纶更指出,沈葆桢创校时,详立章程,遴选俊秀,学校十分整肃。近十余年来,考校生徒不无徇滥,而泰西机巧日辟,船政经费日绌,不免因陋就简,狃一得以自封,偷惰宽疲,后学堂尤甚。他饬令洋教习邓罗,酌将水师将弁应读之书,应学之技,增购洋书,开足课程,并取天津水师学堂章程,以补闽学疏漏。[196]船政学堂作为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竟要向开办才三年的天津学堂学习,可见其内部的松弛混乱已十分严重。

picture

“扬武”号舰水兵在练习站桅。

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做些横向比较,有时是很有兴味的。就在张佩纶发声的半个月前,10月6日,美国海军部长威廉·钱德勒签署了一道命令,决定在罗得岛新港的一所贫民院里,建立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美国虽然在很早就开始使用蒸汽舰和铁甲舰作战,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忽视海军建设。南北战争时,海军舰船曾达700多艘,到了战后,大量军舰退役,或出售给商人改为商船。至1880年时,仅剩下48艘军舰,还都是过时的老家伙。海军上将戴维·波特称其为“画在中国人的古代碉堡上的龙,只能起吓唬敌人的作用”。美国海军力量退居世界第12位,排在丹麦、中国、智利之后。为了重新培养专业人员,1875年4月8日,在卢斯海军准将倡导下,国会批准招募750名16~18岁的少年进入海军学校学习。先在港内接受预科训练,然后到练习舰上学习火炮、船艺和其他技能。这个做法和船政学堂是十分相似的。接着,美国酝酿已久的海军改革开始出台。卢斯担任第一任海军军事学院院长。他邀请马汉中校开设海军历史课。第一学年结束时,海军军事学院的全部设备,包括1张特拉法尔加角海战图,4张借来的课桌和12把借来的椅子。卢斯将军说:“不仅没有教官,也没有课本。”人们对于海军军事学院能够存在几年抱有很大的怀疑。在当时,即使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也只教技术课程,卢斯却设想“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研究如何将海战从单纯的经验阶段上升到科学的高度”。[197]两年后,马汉出任第二任院长。尽管官方人士仍然横加干预,阻挠学院研究战略问题,只要求安排技术发展方面的课程,但马汉不屈不挠,坚持海军战略研究,将他在学院授课的讲义修订成《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一书,从而确立了美国海军发展的基本理论,为美国海军事业的巨大发展奠定了基础。[198]如今,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无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军院校之一。

简单地拿中美之间的海军教育以及海军力量做对比,也许并不合适。因为两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建设海军的目的也有很大的差异。但从美国注重海军教育之后极大地推动了本国海军事业的发展,而中国新办的海军学校日益腐败的事实中,可以总结出许多值得汲取的历史教训。

1873年12月26日,陕甘总督左宗棠、船政大臣沈葆桢、闽浙总督李鹤年、福建巡抚王凯泰联衔上奏,建议选派船政学堂优秀毕业生,前往法、英两国留学,深究造船之理、驾船之方。左宗棠还单独给总理衙门写信,重申这一建议。李鸿章和恭亲王对此也表赞成。1874年4月5日,沈葆桢在致总理衙门的函中,草拟了留学章程。在此之前,容闳曾组织幼童赴美留学,但向国外派遣军事留学生却没有先例。且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事绪繁多,倥偬未及定议。1875年,沈葆桢趁日意格回国之便,挑选前学堂学生魏瀚、陈兆翱、陈季同,后学堂学生刘步蟾、林泰曾随同前往英法进行考察。其中刘步蟾、林泰曾进了英国高士堡学堂。沈葆桢、丁日昌还通过总理衙门转请英国公使,允许他们进入英国军舰实习,但未获成功。1876年春,他们和陈季同随日意格回国,魏瀚、陈兆翱则继续留在法国学习。

李鸿章从1876年起,对派员出国留学海军兴趣甚高,与沈葆桢、丁日昌、吴赞诚以及总理衙门之间函商的信件不绝于途。丁日昌推荐他的助手,船政局总考工李凤苞担任出国留学生监督。此时李凤苞正丁忧在家,丁日昌和李鸿章仍坚持请他出山。1876年夏,李凤苞和日意格应召到天津,又随李鸿章前往烟台,谈判“马嘉理事件”。烟台海面上停泊着英、法、德国军舰,李鸿章多次应邀参观。他注意到英国军舰上有日本青年军官在接受训练,这更坚定了他派遣学生留洋的决心。他们在烟台详细商量了出国培训计划和章程,确定派遣30人,留学三年,预算经费30万两银。其中制造学生14名,制造艺徒4名,驾驶学生12名。由李凤苞担任华监督,日意格担任洋监督。

1877年3月31日,李凤苞、日意格率领留学生及随员马建忠、文案陈季同、翻译罗丰禄,乘“济安”轮离开福州,驶往香港。5天后,他们换乘外轮驶上西行的航线。5月7日,船抵马赛,学习制造的人员留下了,其余人改乘火车北驶,前往英国。5月13日是星期日,李凤苞等正式前往伦敦中国公使馆,拜会了第一任驻英公使郭嵩焘。次日,郭嵩焘在使馆设宴,邀李凤苞等小酌。席间讨论了这批学生的学习和实习问题。

经使馆与英方协商,驾驶学生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被派往英国地中海舰队的“马那杜”“孛来克柏林”“狄芬士”号铁甲舰实习,并获准给予军官伙食和床位优待。其余9人参加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的入学考试。严宗光、方伯谦、何心川、林永升、叶祖珪、萨镇冰被录取,学习驾驶理论。落选的林颖启、江懋祉被派往驻扎西班牙的大西洋舰“爱勤考特”号铁甲舰,黄建勋被派往驻扎美国的“伯利洛芬”号铁甲舰。此外,制造学生魏瀚、陈兆翱、郑清濂、陈林璋进入法国削浦官学(海军工程学校),梁炳年、吴德章、杨廉臣、李寿田、林怡游进入土伦海军造船厂,池贞铨、张金生、林庆升、林日章进入科鲁苏民厂(施耐德公司),均学习制造理法。罗臻禄进入汕答佃学堂(圣埃蒂安矿工学校)学习矿务。随员马建忠、陈季同进入法国政治学堂,学习国际法。翻译罗丰禄,进入英国伦敦琴士官学,学习物理化学。艺徒陈可会入法国腊孙船厂(地中海铁工及造船厂拉塞纳船厂),刘懋勋入马赛铸铁厂[拉卡佩雷特(马赛)铸铁厂],裘国安、郭瑞珪入马赛木模厂,均学习制造技艺。年底,船政又派5名艺徒前往法国。其中张启正进入腊孙船厂,王桂芳、任照、吴学铿、叶殿铄进入白代果德铁厂学习绘图及制造铁甲。这样,这一批出洋留学的学生生徒及随员人数共达38名。

郭嵩焘出使英国,本来事情不多。严宗光、方伯谦等人进入皇家海军学院留学后,便成了公使馆的常客。郭嵩焘日记中,记录了他们之间的多次有趣谈话。郭嵩焘还同李凤苞一起,前往风景如画的格林尼治,参观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看到了英国历代海军将领的油画像,最著名的,当然是多次击败拿破仑舰队,赢得特拉法尔加角海战胜利的纳尔逊。郭嵩焘经常阅读留学生们的日记,如严宗光的《沤舸纪经》、李寿田的《笔记》、梁炳年的《西游日录》、罗臻禄的《西行课记》、杨廉臣的《日记》。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吴德章的心得:“闽厂数年,粗明格致算法,未睹厥奥也。验之施用,已属效不胜收。其微积编、新学、重学、运动诸法,皆素未所读,并得逐一推考,澈委知源,相与问难知新。视在闽时,不止事半功倍。”郭嵩焘感慨地说:“观此足征出洋就学之为益多也。”[199]

picture

严宗光(严复)

picture

叶祖珪

picture

林永升

picture

萨镇冰

1879年夏,严宗光因学业屡考优等,本由使馆联络安排上舰实习,被吴赞诚先期调回国内充当教习。刘步蟾、林泰曾、魏瀚、陈兆翱学业已成,也束装回国。他们除了较其他学生早一年出国外,刘步蟾、林泰曾还先后在“拉里”“潘尼洛布”“阿其力”和“威灵顿”号军舰实习,巡历大西洋、地中海,学习了设防、备战、布置水雷、枪炮等技能。魏瀚、陈兆翱在削浦官学的每月考试,均为优等,还游历了比利时及德国克虏伯等大兵工厂。李鸿章为他们分别请奖。刘步蟾、林泰曾、陈兆翱以游击留闽尽先补用,并请赏戴花翎。魏瀚以知县分发省分补用,并请赏戴蓝翎。

picture

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

其余学习驾驶的学生,此时也学习期满。李凤苞除另行安排英国海军炮队教习苏萃为他们讲授火炮、军火诸学,请美国水雷军官马格斐讲授水雷电气诸学外,林永升上“马那杜”舰;方伯谦上“恩延甫”舰,旋调“士班登”舰;叶祖珪上“孛来克柏林”舰,又改“英弗来息白”舰,萨镇冰上“们那次”舰,后调“恩延甫”舰。均经历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和美洲、非洲等地,至1880年春夏间回国。何心川在“菩提西阿”舰实习时,随同参加了英国在非洲祖鲁的战争。后因病提前肄业,随刘步蟾、林泰曾一起回国。

学习制造的学生,除梁炳年因病客死他乡外,郑清濂在削浦、多郎两厂的联合考试中考列一等。杨廉臣、吴德章次之,林怡游、李寿田、陈林璋又次之,均获得总监工的证书。他们还参观了法、比、英国的工厂。1879年春,李凤苞又送吴德章、杨廉臣赴卢爱尔和布坎晤士海陆各炮厂学习制炮,郑清濂、林怡游赴汕答佃枪炮厂学习验料炼造诸法。艺徒们也学业有成。此外还调林庆升、池贞铨、张金生进入巴黎矿务学院,调艺徒王桂芳、任照、吴学铿学习炼钢和金相检验技术。至1881年陆续回国。

picture

刘步蟾

picture

林泰曾

picture

蒋超英

picture

林颖启

picture

黄建勋

picture

江懋祉

picture

中国海军留学生在皇家海军实习名册

picture

刘步蟾、林永升曾经实习过的英国海军“马那杜”号铁甲舰,排水量10600吨。

picture

马建忠(上)、陈季同(下)在法国学习法律

1879年1月,郭嵩焘出使任满,李鸿章推荐曾纪泽继任。5月,曾纪泽给李鸿章写信,认为派遣海军留学生无大益处,今后有人提议续派,请予以阻止。李鸿章认为曾纪泽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对他提出的这个看法感到迷惑。沈葆桢认为,派遣留学生“万万不宜阻止”。11月,重病在身的沈葆桢与李鸿章联衔上奏,提出留学生徒即将届满,请予蝉联。1881年,李鸿章与黎兆棠往返咨商,决定续选前学堂学生8名,后学堂学生6名出洋,并分拨经费10万两。由于后学堂毕业生有的被调任天津水师学堂教学,有的担任“威远”练习舰教练,最后只选中李鼎新、陈兆艺两人,连同前学堂学生共10人,前往英法。华洋监督仍由李凤苞、日意格兼任(李凤苞已出任驻德公使),翻译为陈季同,兼办文案为钱德,均为义务职,不受薪给。李鼎新、陈兆艺先入格林尼治海军学院学习,次年上皇家海军的“斯卫福舒尔”“诺尔参木顿”号实习,旋返海军学院进修炮术。1882年,又增派驾驶学生邱宝仁、林履中赴英留学。制造学生王庆瑞进巴黎桥路工程官学堂,黄庭、李芳荣、王回澜进法国芬屯伯鲁枪炮工程官学堂(枫丹白露枪炮工程学校),王福昌进火药官学堂。魏暹、陈伯璋、陈才鍴派赴德国刷次考甫水雷厂(施瓦茨科普夫铁工及机器制造厂)学习鱼雷。魏暹因体弱多病,医生认为其对气候不适,令其回国。但他本人坚决要求留下。后改入法国阿克工艺学院学习轮机。留学生中,王庆瑞因腕部患疔疮开刀致死。陈伯璋因学鱼雷自费购买试药,负债过多,李凤苞在经济上未予援助,因而自杀。[200]从第二届留学生的学习专业来看,有的是首届没有的,但对他们的安排资助,显然较以前为差。

此外,早在1876年初,李鸿章曾借德国军官李劢协同国之机,委托他带卞长胜、王得胜、朱耀彩、杨德明、查连标、袁雨春、刘芳圃等7名军官赴德国学习军事。其中卞长胜、王得胜、朱耀彩3人于1878年向郭嵩焘投诉在德国受李劢协欺侮,已被逐出营外。郭派使馆随员张德彝前去调查,同行的其他中国人反映卞为人自大,不受西人约束,王得胜为卞所惑,而朱耀彩年幼无知。张德彝觉得将他们遣返回国,不仅辜负李鸿章培养人才的心愿,也浪费了来回旅费,即通过德国海军部,将他们安排到海军学习。由于他们刚去德国时未派专人监督,待李凤苞带领福建船政留学生去英法留学后,李鸿章让他每三个月乘火车去一次德国,检查他们的学业。经李凤苞考察,发现卞长胜等人在德国受到高规格接待,受邀参加德皇帝新年宴会。但他们表现依然不佳,屡犯事故,贻笑实多。李凤苞告诉国内,刘芳圃与洋女奸生一子(生后即殇)。“诱引闺女,诳订聘娶,尤背该处国法人情,为人类所不齿。”[201]又说朱耀彩在德舰醉酒,哨官劝之,即割喉大闹。卞长胜怀疑水兵窃其600马克,舰长下令搜抄未得,有人反映曾见朱进过卞房间,遂去其屋检查,朱将钱币吞下,后由医生迫其服药而泄下。朱还勾搭女报贩,赠送衣履,该女屡欲上舰,要与朱同生同死。此类荒唐之事,为德舰从来未有。李凤苞说:德人最敬重中国人物,自得此七人,群怀薄视之心。李凤苞认为,此辈起自兵弁,本是无赖子弟。他把中国人通常对军人的这种看法告诉德国友人:“在营员弁,本非上品。”友人答:“如果以这种说法告诉德国海军部,必然更被薄视。去国七万里留学军事,怎能如此轻率?”李凤苞闻之惘然,他得出结论:“卞长胜、王得胜、朱耀彩三人在德国水师学习恐不相宜。”[202]国内同意他的意见,以免日后清议伤害李鸿章的开明形象。[203]不久,朱、卞就被调回,成为早期留学海军的一段失败插曲。

picture

卞长胜

picture

王得胜

picture

刘芳圃

picture

魏瀚

picture

陈兆翱

picture

杨廉臣

picture

李寿田

picture

吴德章

picture

林怡游

picture

林庆升

picture

林日章

picture

罗臻禄

picture

梁炳年

picture

池贞铨

picture

裘国安

picture

郭瑞珪

picture

吴学铿

picture

刘懋勋

picture

第一届海军留学生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留影

picture

在法国留学造船的中日留学生

前排左起:辰巳一(后任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厂长)、河崎角松、山口辰弥(后任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厂长)二排左一:陈林璋,左二:广野静一郎,左三:魏瀚,左五:郑清濂;右一,黑川勇熊(后任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厂长)。三排左一:若山铉吉,左五:樱井省三(后任海军造船大佐),左六:陈兆翱

李鸿章在发展海军事业方面,雄心甚大。从1879冬起,他开始筹划天津水师学堂,理由是“中国驾驶兵轮船学堂,创自福建船政。北洋前购蚊船所需管驾、大副、二副,管理轮机、炮位人员,皆借材于闽省,往返咨调,动需时日。且南北水土异宜,必须就地作养人才,以备异日之用。北洋现筹添购快碰、铁甲等船,需人甚众”。[204]1880年8月6日,李鸿章正式行文,命天津道、津海关道和天津机器局道员许其光着手会议规划,勘定地基,遴派得力局员经理工程。19日,他又向朝廷奏请任命北上就医的前船政大臣吴赞诚筹办水师学堂和练船,获得允准。吴赞诚在天津机器东局一带勘定地基,遴派局员,绘图估料,兴工建造。并草拟规章制度。到了冬天,他回安徽庐江养病,李鸿章又任命福建船政提调吴仲翔,总办水师学堂和练船事宜。[205]1886年,另一位船政提调吕耀斗接替吴仲翔,担任天津水师学堂总办。

天津水师学堂于1881年8月落成于天津机器局河东一带。校舍宽宏整齐,不下一百余椽。楼台参差,花木掩映,学习设施无一不备。还有观星台,供学习天文者使用。接着开始招生。从现存的1882年的一份以李鸿章名义发出的招生告示中,可以看到当年是如何吸引青年加入海军的。

……本大臣前因北洋兵船陆续添置,驾驶管轮两项,需才甚亟。光绪六年七月奏设天津水师学堂,培植北地人材,以供器使在案。兹距开馆一年有奇。学生造诣,渐有端倪。惟额数未满,考投者或资质平庸,或年纪过大,终少出色人材。细揣情由,似由赡银少薄,未足招徕。今本大臣将该堂原订章程学生月给赡银一两改为月给四两,俾一经入选,八口有资,庶寒畯之家感知感奋。从前闽省水师学生,半皆世家子弟,学成之后,皆任各轮船将领,洊保二三品官阶,并有加勇号者。此间学生若果卓有成就,本大臣定当从优奏奖,破格录用。合行示谕,并将章程撮要开列为此示。仰士人民等知悉,无论直隶本籍及外省寄居良家子弟,年在十六七岁以内,资质聪颖,能作论文或小讲半篇,情愿投考者,开明年岁、籍贯、三代、自赴水师学堂报名,由该堂总办随到随考,秉公录取。尔等须知,今日之学生,即他年之将佐。优予之饩,原思亟得美材,大张吾军,是本深期继起。勿仍观望,其各奋兴,特示。[206]

从告示所附细则看,基本属于仿效船政学堂的规章,学制亦为五年。根据学堂章程,在校期间,学生不得自行告退及请假完娶,亦不得应童子试。学生入学三个月后,根据成绩分别去留。正式录取者,依资质进境,分作一、二、三班。第一班归洋文正教习督课,第二、三班归副教习两员分课。每周安排五天,学习西学。所谓“西学”,第一年以英语为主,兼习浅近数学。第二、三年即以数学为主,兼习中西海道和天文导航。第四、五年,则进一步学习三角、力学、微积分、驾驶、御风、测量、躔厘诸法。如果学习进度快,还要增设帆缆、枪炮、水雷、轮机理要和物理、化学、台垒学中有关水师的内容,以为将来出洋肄业打下基础。此外,还有两天专事汉文,授以《春秋》《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读史兵略》。每天早晚,学生还要军训。章程规定了严格的考试办法,学生在校学习课程极为繁重,每月仅能放假一天,端午、中秋放假3天,过年放假15天。学堂初建时,仅设驾驶专业,后因管轮人才需要量日增,便于1882年初夏,将原设天津水雷电报学堂改组为水师管轮学堂。[207]这样,天津水师学堂的规模就日益完善了。

驾驶学堂的管理人员,设总办、监督各1员,洋文正教习1员,副教习无定数,文案、司事、操教习、汉文教习、医官、洋号手各1名,书识2名。管轮学堂总办由驾驶学堂总办兼任。另设监督、司事、洋文正副教习各1员,其余皆由驾驶学堂人员兼理。教师中,华籍人士大为增加。李凤苞推荐的留英船政学堂毕业生严宗光长期在校服务。早在1876年,严宗光即被李鸿章留意,与张成等人一起调至天津,准备接带自英国进口的炮艇,旋因出洋学习驾驶的名单有缺额,他被改派留学。[208]在英国时,严宗光又被郭嵩焘、李凤苞、曾纪泽看好,认为他不仅懂得航海,更能探本寻源,足胜水师学堂教习之任。所以被提前召回国内,任船政学堂教习。又为闽人称颂,陈宝琛认为他“器识闳通,天资高朗”,极力推荐给李鸿章。经李鸿章向黎兆棠索要,严宗光于1880年8月12日抵达天津,参与学堂筹备的各项工作。不过作为教师,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能干,留美幼童梁诚就讥笑他上课很差。他在学堂的职务,也不是人们常说的“总教习”,而是驾驶学堂“洋文正教习”。[209]管轮学堂成立后,吴仲翔向李鸿章奏调萨镇冰担任洋文正教习,船政学堂帮教习郑文成为副教习,天津水师学堂汉文教习董元度为管轮学堂监督,均获李鸿章批准。[210]1881年学堂还从船政学堂第四届驾驶班抽调许兆箕等4人来校任教。

学堂的办学规模,分别专业,各可开设三班,招生120名,但很少有三届学生同时在读。每届学生之间,都相差两至三年。1883年前后,驾驶学堂头班学生堂课接近结束,校方开始酝酿训练。李鸿章调“镇北”炮艇管带方伯谦任“威远”练船管带。命严宗光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联系,推荐练船正洋教习人选,制定练船章程,并组织对学生的考核。此后,练船正洋教习鲍察、练船驾驶教习倪耳森先后到任。1884年秋,新聘管轮正洋教习霍克尔到津,经他考试,认为在堂学生功课均有可观,唯英文尚浅,不敷学习深造之用。又建议在校舍旁增建一座厂房,供学生学习轮机修理。1884年,第一届驾驶班学生谢葆璋、沈寿坤、伍光建等30人毕业,派上“威远”号练习舰实习。李鸿章在奏折中曾记载了这届学生在校学习的情景:

其时北方风气未开,学生入堂之初,非惟于西语西学咸所未闻,即中国文字亦仅粗通。经饬监督各员严加约束,教习各员认真课导。欲其于泰西书志能知寻绎,于是授以英国语言翻译、文法;欲其于凡诸算学洞见源流,于是授以几何、代数、平弧三角、八线;欲其于轮机炮火备谙理法,于是授以级数、重学;欲其于大洋驾舟测日候星、积算晷刻以知方向道里,于是授以天文推步、地舆测量。其于驾驶诸学庶乎明体达用矣。然犹虑其成或失文弱也,授之枪俾齐步伐;树之桅俾习升降。娴其技艺,即以练其筋力。犹虑其或邻浮薄也,教之经俾明大义;课以文俾知论人。瀹其灵明,即以培其根本。为之信赏必罚,以策其倦怠;为之月校季考,以稽其知能……今年春秋两季,经臣饬派委员罗丰禄邀同英、俄两国水师兵官到堂会考,该兵官等佥谓,欧洲水师学堂所留以俟上练船后指授之学,此堂均已先时预课。罗丰禄亦谓堂中所授繁难诸学,多为从前闽厂驾驶学堂洋教习所未及课。[211]

picture

天津水师学堂学生伏案阅读

李鸿章在1885年制定了《练船章程》,规定设教习4员,正教习1员,由该船管驾官兼任。练船停在津沽时,船上学生归水师学堂总办管束;出海后,由水师统领节制调遣。练船的训练周期为3年。学员在最初熟悉了环渤海的庙岛、威海、旅顺、大连湾口岸之后,还有六次航海训练,包括浙江、福建各口岸;奉天、朝鲜永兴湾、海参崴、黑龙江、库页岛各口岸;广东、海南岛、海防、西贡各口岸;朝鲜东西南各口岸,日本长崎、下关、对马等处;新加坡、槟榔屿、暹罗、缅甸各口岸;日本西南各港口。要求学生熟悉洋面港口,沙线浅滩,山海形势,默计炮台营垒,何国布置得法,要求学生逐一日记详录并绘图,回津交李鸿章查核,并进行大考。周历亚洲港口之后,还要前往欧美游历。[212]

由于李鸿章的重视,天津水师学堂的办学质量逐渐赶上了福建船政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