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的玩具最有益
玩具是小孩重要的玩伴,但是玩具太多了,可不一定是好事。
我观察,小虎四五个月时,妈妈给他看书讲故事时,他特别关注,有时还会发出“咯咯”的笑声。
记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低幼中心出版了一套《巴布工程师》,妈妈天天读给他听。他学会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可能是“巴布”和“爸爸”发音相近的缘故吧。
小虎渐渐长大了。我和他的父母常常给他买玩具,到八九个月时,他竟然有两箱玩具了。
我发现,小虎看书不再那么专注了,看两页就开始关注别的事;玩玩具也是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原来,给小孩过多的玩具,只会助长他养成散漫的性格,这样的幼儿会注意力不集中,见异思迁,兴趣爱好也会变幻无常。
我建议他的妈妈收起一部分玩具,一天只让他玩几个。
有一天,他的妈妈给他拿了3个空饮料瓶,小虎玩得很开心,翻来覆去地看,又是咬,又是敲。
在小孩看来,一个瓶盖、空瓶,一块小木头,也可能比买来的高档玩具更好玩。
让孩子最着迷的玩具,往往来自大自然。
来源于自然的玩具,如沙子(类似的有米、豆子、面粉),泥巴(类似的有面团、橡皮泥、水、冰、雪、石头),小动物,地上的小虫、羽毛、花瓣、树叶,甚至灰尘,它们的千变万化和丰饶质感是人工玩具所难以企及的。另一类玩具则是大人们日常使用的东西,如电子产品之类。过家家玩具只是孩子无奈的选择,他们最向往的是和大人一样玩真的物品。一把扫帚,一把洒水壶,一个扳手,一个计算器,就能让孩子兴奋地鼓捣半天。
我的“忘年交”张琳的这些发现,是从她的儿子墨墨身上得到的。她曾给墨墨买过一些昂贵的大牌玩具,颜色光鲜,声光俱全,按钮和机关设计精巧。可是渐渐地,它们大都被墨墨冷落在一边,偶尔想起来才去玩两下。当墨墨20个月时,他每天必玩的是大米、石头、各种各样的笔、书、橡皮泥、水、大大小小的球和一辆四个轮子加上一块板的小车。
张琳告诉我,墨墨涂鸦时的如痴如醉、撒大米时的安静、踩水时的疯狂,是在玩那些电子玩具时她从未见过的。
我不知道这些返璞归真的玩具对智力有多少裨益,但它们对孩子情感和人格的滋润,一定是远胜于人造玩具的。
天下的父母只要用心去观察,都会有同样的发现。让孩子被各种各样的人造玩具包围,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幸福。有这样一个故事:
原来,孩子眼中最好玩的玩具,并不一定是最高档、最贵重的东西,而是可以动手创造的东西。
我记得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是一个不大的洋娃娃。我爱给洋娃娃做衣服,今天一身,明天又一身;还爱给洋娃娃梳小辫,今天一个样,明天又一个样,其乐无穷。
玩具是有性别差异的。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是不同的,也不应该相同。
我儿子小时候,我绝对不给他买洋娃娃,最多买的也都是能够组装才能玩的玩具,像拼图、飞机、航模等等。有一次,他组装一艘军舰,总装不上,一边“吧嗒吧嗒”流着泪,一边还继续装。装不起来的时候,也不让我们帮忙。反正他知道,不装就不能玩,所以想尽办法装起来。
后来,他的动手能力很强。什么电器坏了他一会儿就会修好。上六年级时,儿子自己装了一个能收五个台的收音机,在区里获了奖。长大了,他成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
玩具会说话。无论是婴儿还是幼儿,对孩子来说,只能看或只会动的玩具,孩子玩一会儿就置之不理了,因为这些玩具和他们自己没关系。邻居家小朋友有一个会发声的电动螃蟹,会发出青蛙、小猫、小狗的叫声,还能发出电话等声音,而且打开开关,它还会在地上转圈爬。我觉得很好玩,就给孙子小虎买了一个。
小虎开始很喜欢,追着电动螃蟹在地上爬。过了几天,他最感兴趣的是螃蟹肚子上的滑轮了。他反复摇、拽……想弄明白,这螃蟹为什么会转。可能在他心中认为,这比电动玩具本身要好玩。
培养孩子肯钻研、有创意的精神才是我们给予孩子玩具的目的,一颗纽扣、一个瓶盖,往往胜过一个电动玩具。
玩具不在多,在于让孩子专心地玩;
玩具不在贵,在于让孩子动手去做;
玩具不在耀眼,在于让孩子找到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