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旷世奇才管仲,终于被齐桓公收归
齐军大胜的消息迅速传至临淄,齐国上下顿时一片沸腾。此时齐国各地军马也陆续开到,迅速赶到汶阳,齐军越来越多。
鲁庄公不由心惊:齐军居然如此声势浩大啊。
此时的他非常后悔,乾时之败使鲁国一时难以组织军队抵抗。齐军大规模侵入鲁境,不日将抵达都城曲阜,齐国貌似是要灭了鲁国的节奏。怎么办?
齐国真想灭了鲁国吗?当然不是,齐桓公刚即位,靠的是鲍叔牙的一根舌头,根基其实未稳。
此时如果真与鲁国死磕的话,真不知国内会出什么乱子。见好就收吧,齐桓公有意退兵。
但就这样退了还真有点舍不得,至少鲍叔牙是舍不得的。
他对齐桓公说:“主公,我们刚胜了鲁军,不向鲁国提点要求,就此退兵太可惜了吧。”
“那依老师的意思,寡人该提点什么要求呢?”齐桓公问鲍叔牙。
“斩草得除根!公子纠只要一天在鲁国,国内的亲近势力便会做小动作。至少得将公子纠给杀了!”鲍叔牙目光阴森,对齐桓公道。
齐桓公点了点头,于是与鲍叔牙商议后,命令鲍叔牙率齐军加速向鲁国进发,自己则率亲兵卫队先回国去了。
鲍叔牙率大军进驻鲁国的长勺,给人一种齐国即将全力进攻鲁国的假象。
消息传到鲁庄公这里,鲁庄公终于顶不住了,他不得不派人求和。
“求和?诚意呢?”鲍叔牙对来使道。
“禀大夫,齐鲁本乃姻亲之国,今不幸刀兵相向,定有误会。寡国既败,从此唯齐侯之命是从。”来使态度很谦恭。
鲍叔牙也不愿与鲁使多话,他写了一封信,让鲁使带给鲁庄公:“请贵使转告鲁侯,寡君的意见,都在信里。三天时间,若鲁侯不同意,齐军只好请贵军列阵交手了。”
鲁庄公打开信,只见上写道:“寡君德才兼备,深得民心,所以能够顺天意回国即位。
现在列国诸侯都认可了,除了贵国,因为鲁侯自认为齐国国君应该是公子纠。齐国立谁为国君,难道还需要贵国决定么?
贵国非但不知错,反而兴兵犯我。寡君忍无可忍,只能听命鲁侯,这才有乾时一战。
既然贵国认定齐国国君是公子纠,而天下诸侯及齐国百姓认定齐国国君是小白,那一国无二君,所以寡君只好委派外臣来讨伐贵国。
齐军的战斗力如何,前些天贵军在乾时已领会过了。现在,鲁侯认为,凭鲁国之军力,能够抵挡得了齐国大军吗?
外臣奉劝鲁侯,立即承认寡君为齐国国君,并且将公子纠杀了,将公子纠身边的管夷吾和召忽抓起来送给齐侯处置。
尤其是那个管夷吾,与寡君有一箭之仇。寡君要求管夷吾必须活着到齐国,由寡君亲手处置他。
如此,则外臣率齐军即撤。不然的话,齐鲁两国将互为仇敌,世代无宁日矣。”
鲁庄公并非是一个混蛋,眼下齐国势力强大,鲁国又新败于乾时,根本无法与齐国抗衡。
看来,投资公子纠这支原先最看好的绩优股,是投资严重失误。眼看着断崖式下跌,割肉还能保点残本回来。
鲁庄公无奈,命杀了公子纠,抓了召忽和管仲,准备送他俩回齐国,交给齐侯处置。
这里又出现了一位忠臣,那便是公子纠的谋臣召忽。
召忽,齐国著名贤大夫,少年时便因敏而好学极具才气而盛名在外,尤其喜研军国治理之术,被公子纠聘为师傅。
由于经常教授公子纠,所以召忽对公子纠非常忠心。
他惊闻公子纠被杀,内心无比绝望,仰天大恸道:“为子死孝,为臣死忠,这是人之本分。公子既死,臣子当然得追随而去,怎么可能受牢笼之辱?”
言罢,以头触殿而死!
那管仲呢?按理说,一般的人碰到这样的情况,也就破罐子破摔得了。而且,管仲与齐桓公还有一箭之仇,那管仲也自杀得了。
但管仲非但不自杀,心里还在忖:鲍叔牙,真好兄弟也。
是的,这是鲍叔牙救回管仲的主意。
此时的鲍叔牙在公子小白继位为齐桓公的过程中,功劳最为卓著,当然成了当时齐桓公以下说话声音最响亮的人。
齐桓公对鲍叔牙当然是非常信任,且十分感激。若非鲍叔牙,他根本不可能当上齐国国君。
没有鲍叔牙当初建议自己暂避莒国,没有他追随自己四处奔波,没有鲍叔牙回到齐国后,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大造舆论,说服齐国贵族,赢得国人之心,齐国哪有他公子小白半毛子事?
所以,齐桓公对鲍叔牙是言听计从,认为全天下再也没有比鲍叔牙更有水平的人了,真正的大牛人。
但在鲍叔牙眼里,管仲才是绝对的大牛人。齐国想要更加强大,必须得用管仲。
当然,齐桓公也好,鲁庄公也好,他们都不知道,管仲是鲍叔牙的铁哥们!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当然也包括人才的竞争。在鲍叔牙眼里的管仲,当然是人才,只是现在管仲还没有发光发热,不被人所知罢了。
不但不被人所知,而且,管仲给人的印象就是做生意不行、打仗不行、当官也不行的那类。
现在,管仲滞留齐国,鲍叔牙要把他捞到齐国来,得出妙计才行。
因为如果鲍叔牙直接要人,那鲁国必定生疑。万一鲁国,对管仲来个大调查,如果调查出来管仲是经天纬地特大型人才,那估计鲁国肯定不放管仲回齐国。
于是,鲍叔牙就以齐桓公要亲自报一箭之仇为理由,要求鲁国交出管仲,押回齐国。
管仲心头呵呵笑了,他想起当年自己与鲍叔牙实施政治投资的约定内容:如果公子小白当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如果公子纠当国君,管仲举荐鲍叔牙。
鲁庄公哪里知道鲍叔牙这点小九九?此时齐国大兵压境,连公子纠都被迫杀了,还管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管仲?
甚至鲁庄公对管仲还非常火大:让你去干掉公子小白,结果你却放跑了他。还谎报军情说公子小白死了,导致公子纠失去回齐国继位的机会。
走吧,不送。鲁庄公命人将管仲装入囚车,押回齐国。
鲁庄公所不知道的是,他送走的,是一个足可以令鲁国称雄春秋江湖的机会!
鲍叔牙的计策是高明的,但管仲却想得更远一些:鲁侯对齐国这样要人,也许一开始是干干脆脆答应了,但万一生变呢?
必须要消除这个隐患!所以,他希望押着自己的囚车走得快一些。早日到齐国,早日安全。
但囚车又不是战车,战车用马拉,马是珍贵的军事资源,怎么可能用于囚犯呢?
所以,当时的囚车就是人力三轮车,最多是人力四轮车。押送囚犯的往往是奴隶,奴隶又不是军人,走得快走得慢都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
看着囚车慢吞吞慢吞吞,管仲心里开始着急起来。万一鲁国人扮成强盗追上来,将自己给砍了可怎么办?
有本事的人,在碰到紧急事之时,往往便能想出办法来。管仲当然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他思索一阵子后,直接在囚车里编写出一首诗来:
黄鹄黄鹄,戢其翼,絷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
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
黄鹄黄鹄,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
据说,黄鹄是一种能一飞千里的鸟,常被人比喻为具有远大理想的高才贤士。
在古代,人们写诗的主要用处是为了唱歌,需配上一定的器乐,合上一定的节拍。管仲写这首诗,用处当然也是为了唱歌。
管仲不但是一位诗人,能即兴写出这么有意境的诗,他更是一位超级歌手。因为他就在囚车上,在极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写的诗和了节拍,用现代的话讲,就是现场谱了曲调。
不但谱了曲,他还开始放声歌唱。囚车一边走,他一边唱,歌声嘹亮,乐调轻快,令人听了无比舒畅。
押送囚车的两位押运员给深深吸引住了,管仲笑呵呵对他们讲:“好听不?”
“好听。”
“那我教你们唱如何?”
“太好了。”
两人很高兴,然后,囚车里的管仲便成了音乐老师。这歌写得好,管仲的节拍又和得好,这是一首轻快的歌。
音乐的妙处就在于能融入到人的心境,并在潜意识中指导着人的行为。
三人高声唱着歌,那两位押运员不再感到疲惫,脚步越来越轻快,很快便到了齐国。
此时,鲁庄公终于醒悟过来:你齐国人非得要管仲回去受审,肯定有鬼!
但鲁庄公还能怎么办?他下令派人来追管仲,但一路高歌的囚车三人组已经以高于往常数倍的效率进入齐国。
鲁庄公后悔莫及,但又无可奈何。怎么着?难不成敢带兵进犯齐国不成?
就这样,鲍叔牙和管仲,各凭着智慧,安全地实现了脱鲁归齐。
对于管仲来讲,他如同鱼入大海虎归深山,半生未展的豪情壮志,将在齐国大地上得以实现。
管仲,如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从此将照亮整个齐国,甚至整个中原,也照亮了华夏民族,照亮了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