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非天命所授的圣人
——孔子
一、挫折的一生
流浪诸国之旅
据最早的孔子传记《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在鲁国都城曲阜东南方的昌平乡陬邑,孔子作为一个贫穷的低级武官的次子出生了。传说其父亲的名字是叔梁纥,母亲的名字是颜征在,孔子是二人野合之子。这大概存在些复杂的缘由吧。
陬邑完全是个荒村。不久,孔子就搬到曲阜城里住了。成年后,由于身份低微而找不到高级的官职,他只能当当看管仓库或牧场的小吏,不断换工作,勉强糊口。
后来,孔子自称礼学之师,开始招收门人。随着门人数量的增加,孔子作为礼学者的名声也日益响亮,孔子也开始有了站上高位参与政治的企图。
然而,作为一介匹夫,孔子要想与卿大夫等高级贵族并肩在鲁国朝廷执掌政务,就算在身份制度开始崩塌的春秋末期,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不管等多久都没有被起用的可能,这让孔子等不下去了。他终于对鲁国死了心,带着弟子前往他国。这是一场寻找雇主的求职之旅,那年是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孔子五十六岁。尽管已开始步入年迈,却仍然做出此番举动,这个行为本身就说明孔子对为政有很深的执念。
通过借助弟子的门路等方式,孔子试图向七十多位君主推销,但最后没有一位君主理会他。长达十四年的流浪之旅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孔子梦想破灭,重返鲁国,从此专注育人。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七十三岁的人生落下帷幕。
何为礼学
孔子学派挂的是礼学招牌,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学呢?
周王朝时,朝廷会在固定的日期举行祭祀天地、祖先、山川神灵的典礼,而且在天子的即位或葬礼、诸侯使节入朝等场合,也会执行烦琐的礼仪。
当时要求人们把这些礼仪尊为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持续服从礼法的人们被禁止按照自己的主体意志和情感任意作为,不得不在身份制度规定的样式下采取被动的言行。因此,顺从王朝礼仪,让人们服从天子的权威,这在牢固维持王朝体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统治者和保守的人必然会把尊重礼仪挂在嘴边。
然而,当封建诸侯的力量变得强大、开始无视天子的命令时,他们自然也开始无视周王朝的礼仪规范。强大的诸侯不断重复自拟为天子的僭越行为,在本国的朝廷随意实施原本是天子独占的礼仪。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都很常见,无礼之人未必是革命家,但挑战体制的革命家一定会无视既成礼仪。
王朝体制的弱化和王朝礼仪的衰退就像一表一里的现象,同时进行着。有人认为,如果再次复活王朝礼仪,就能阻止王朝体制的弱化。为此,试图复原古代礼制的学问就是礼学。从一开始,它就完全是一种错觉。因为根本原因在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天子和诸侯的力量关系已经发生了反转,而王朝礼仪的衰退不过是与之相伴的次生现象。认为通过操纵派生现象就能改变根本原因,这是本末倒置的幻想。
不过,试图破坏既存体制、创建新体制的革命家们,也会在掌权后制定自己的礼仪规范并强制人们遵守,这是维持权力的手段之一。这时,礼学就能起到提供必要知识的作用。
这就是礼学与国家权力的基本关系。无论是朝着拥护旧体制的方向发挥功用,还是朝着革命建立新体制的方向发挥功用,礼学本身都带着强烈的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