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否定历史的享乐主义者
——杨朱
一、战国时代的流行思想
人生奚乐哉
杨朱是战国前期(前400前后)的思想家,常被当作道家人物,他的生平传记几乎不为人知,但他提倡的利己主义和享乐思想在当时非常流行。
〔译文〕杨朱说,人的寿命不过百年。能长命百岁者,一千个人里也没有一个。即便活了一百岁,去掉懵懂的婴幼儿时期和痴呆的老年时期,也只有一半——五十年而已。再去掉晚上的睡眠时间和白天发呆不清醒的时间,又只剩下一半——二十五年了。再去掉生病受伤的痛苦时间、因烦恼而心情郁闷的时间等,又只剩下一半——十几年了。数一数这十几年中有多少全无忧虑、由衷开心的时间,你会发现,一刻都没有。
如果说这就是人生,那我们活着要做什么?要享受什么?身穿华丽衣裳,尽尝珍馐美食,居住豪华大屋,尽享音乐女色。除此之外,还想要什么呢?
然而,我们常常连这些快乐也品尝不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往往受到上级赏罚的引导,世人评价或法令的限制。人们要计算如何在死后也留得好名声,和别人竞夺虚伪的表面上的方正品行,尽量抬高别人对自己言行的评价,在追求快乐的路上设置了可悲的自我限制,装乖孩子。结果眼睁睁地错过来之不易的快乐机会,无法豁出去随心所欲。这副样子和被套上手铐、脚镣、颈枷关在牢房深处有什么区别?
孟子的非难
比杨朱大约晚五十年出现的孟子对杨朱做了激烈地批判。孟子的理由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有人问,如果拔下你的一根头发能成就全天下的利益,能不能请你拔一根呢?杨朱对此冷漠拒绝。换言之,杨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连为天下人拔一根头发都不舍得,实在是个不可理喻的男人。
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墨子要求爱他人的父亲如同爱自己的父亲,无视对自己父亲的孝敬,而杨朱宣扬利己主义,认为这些都是歪理邪说,让人们丢失忠诚心,脱离君臣关系和国家组织,和野兽一样。
然而,“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孟子·滕文公下》),我们在看到孟子愤慨的同时,也能看到杨朱思想与墨家思想瓜分思想界、受到众人追捧的景象。这也许是因为终结的乱世滋生了人们追求片刻享乐的风潮吧。
那么,让孟子如此愤怒的杨朱利己主义究竟有哪些内容呢?除了《孟子》,只有《吕氏春秋·不二》中提及一句:“阳生贵己。”但仅凭“贵己”二字依然无法得知详情。以最完整的形式提供杨朱思想内容的,是道家人物列御寇的著作《列子·杨朱》,下面用它来阐释杨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