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涵盖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目标、原则、措施、对象等,其内涵可以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

水资源优化配置按照范围可分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是水循环的基本单元,水资源在流域水文循环过程中产生、运移、转化与消耗,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从自然角度对流域水资源演变不利的综合调控。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通常在省、市等特定行政区域内进行,配置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调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使得水资源系统呈现出泛流域特性,以流域为基本单元,弱化流域间互为制约的条件和环境,进行更大尺度和范畴的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实现国家层面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

2.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水资源通常具有供水、发电、航运、养殖、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等多种用途和目标,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以及相互竞争的关系。在用水竞争条件下,各目标之间是矛盾的,即一个目标值的增加通常以牺牲另一目标值为代价。可持续发展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其核心便是通过工程及管理措施,对水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质量以及用途上进行合理分配,做到水资源的供给与社会、经济、生态对水资源的需求基本平衡,使有限的水资源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3.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根据当前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竞争的现实,确定配置水资源的基本原则如下:

(1)系统原则。流域是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复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应注重兴利与除害、水量与水质、开源与节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2)公平原则。公平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河流上下游和左右岸的各用水部门对水资源都有共享的权利。

(3)高效原则。水资源具有稀缺性,一方面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经济等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4)协调原则。协调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包括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之间的协调,近期和远期用水之间的协调,流域或区域之间水资源利用的协调,以及各种水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协调。

4.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

在水资源复杂巨系统中,水库、渠道、泵站等水利工程将河流、湖泊以及用水部门连接在一起,构成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网络;水量分配与调度方案、管理制度以及政策法规则构成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体系。因此,水资源优化配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跨学科课题,将要运用水利、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和综合管理;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资源优化配置更加注重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水资源需求管理、鲁棒性水权制度、水政策法规、民主协商机制等非工程措施的综合运用。

5.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阶段性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内容。规划阶段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通常根据流域水资源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案,为初始水权明晰提供技术依据;此后,还可进一步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在不同用水户之间流转的微观配置。管理阶段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在水权明晰的情况下,按照用水户当年的用水要求和实际来水情况,进行水资源供给的优化调度和优化配置。协调用水矛盾,保证用水户权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阶段性,还包括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向区域的分配,以及区域向最终用水户的分配。

6.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效应

水资源优化配置经常提及优化配置与合理配置的概念,两者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首先,两者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能带来高效率、高效益的水资源利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而合理配置是指符合生产、生活和生态需要的有效的水资源利用,其着眼点在于“有效”。其次,两者的实现途径有所不同,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一种自由的、理想的配置模式,而合理配置则属于一种适应特定条件和环境的、被公众普遍接受的模式。有些配置方案未必是最优的,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合理的,优化配置是合理配置的最终目标。通过对水资源优化配置行为和结果的后效性评价,可适时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一步保障配置的公平性和高效性。

总之,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总原则,采用法律、行政、经济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各种形式的水源,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部门之间进行科学分配,协调、处理水资源天然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相互关系,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优化”是通过分配协调一系列复杂关系反映的,如水资源供需矛盾、各类用水竞争、上下游左右岸协调、不同水利工程投资关系、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当代社会与未来社会用水、各种水源相互转化等。水资源优化配置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回用水等各种水源及其水质统筹考虑,在开发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对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的水质、水量需求,加以区别对待,优先保证重点用水部门,同时避免优质水的低效使用,在使用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相适应,因地制宜、按地区发展计划、有条件地分阶段进行,以利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