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物理方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上面已经导出了平面问题的平衡方程和几何方程。但是,仅有这两组方程,还不能求解问题。这是因为式(2-1)、式(2-3)只含应力分量,而式(2-6)只含应变分量。我们必须将它们联系起来,表示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的关系式,称为物理方程。
在完全弹性的各向同性体内,应变分量与应力分量之间的关系已在材料力学中根据广义胡克(R·hooke)定律导出如下:
式中 E——拉压弹性模量,又简称为弹性模量;
μ——侧向收缩系数,又称为泊松系数;
G——剪切弹性模量,又称为刚度模量。
这三个弹性常数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因此,只要知道这三个弹性常数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根据式(2-9)求出第三个。
因为假定物体是线性弹性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所以,这些弹性常数不随应力或应变的大小而变,不随位置坐标而变,也不随方向而变。
在平面问题中,式(2-9)所示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可以得到简化,下面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一、平面应力问题
在平面应力问题中,σz=τzy=τzx=0。在式(2-8)的第一式及第二式中删去σz,并将式(2-9)代入式(2-8)中的第三式,得
这就是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
此外,式(2-8)中的第三式成为
由式(2-11)可见,只要求出了σx和σy,也就可以求得εz,因此,εz不是独立的量。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不把它看作基本未知量,但可以由式(2-11)的εz求得薄板厚度的改变。
最后,由式(2-8)的第五、第六式可得γzy=γzx=0。
式(2-10)是由应力求应变的物理方程。反之,可由式(2-10)解出应力,即可得出由应变求应力的物理方程,可表示为
为了便于以后的应用,式(2-12)可写成矩阵形式:
其中
[D]矩阵的元素只与弹性常数E及μ有关,故称为平面应力问题的弹性矩阵,它是一个对称矩阵。
二、平面应变问题
在平面应变问题中,因为物本的所有各点都不沿z方向移动(即ω=0),所以z方向的线段都没有伸缩,因而得εz=0。于是由式(2-8)中的第三式,得
此式说明只要求出了σx和σy,也就随之确定了σz,因此,σz也不作为基本未知量。所以,在分析平面应变问题时,只有σx、σy和τxy三个独立的应力分量。将式(2-15)代入式(2-8)中的第一式及第二式,并注意式(2-10)中的第三式仍然适用,得
式(2-16)就是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此外,在平面应变问题中,因τzy=0,τzx=0,所以也有γzy=0,γzx=0。
如将两类平面问题的物理方程式(2-11)和式(2-16)加以比较,则可看出两者虽不一样,但是,若把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式(2-11)中的E换成E1、μ换成μ1,即
就得到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式(2-16)。其中的第三式也并不例外,读者由E1和μ1的定义不难证明
应用式(2-17)的关系,将式(2-16)改写成
由式(2-19)看出,两类平面问题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分析,只要利用转换关系式(2-17),就可将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转换成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为了便于以后的应用,平面应当变问题的物理方程也可写成式(2-13)的矩阵形式{σ}=[D]{ε},只是其中的弹性矩阵[D],应由式(2-17),将式(2-14)转换成如下形式
两类平面问题的物理方程虽用统一的式(2-13),但应用时需注意:平面应力问题的弹性矩阵使用式(2-14);平面应变问题的弹性矩阵使用式(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