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金:“我与南水北调中线”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树犹如此——关于“家”与成长

周波

又是一轮春华秋实轮回的起点,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又都悄然改变。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通水运行后的第一个春天,品物流形,万物资始。早来的丰沛春雨过后,“半壕春水一城花”,放眼盛景,新意入怀。清明时节,南水北调荥阳管理处的园区迎来了几位新入驻的成员——8棵经年生长的果树,与先前栽种的200余棵各色树苗相比,这8棵果树显得格外英挺茁壮,与众不同。它们是管理处职工赵强从自家的宅院中移栽、无偿捐献给管理处的一份特殊的礼物。

恒河沙数,芸芸众生,每个南水北调人都有自己平凡或不平凡的故事。赵强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幼时失恃,父亲独自一人将他和弟弟妹妹含辛茹苦地抚育成人。在他的记忆里,宅院中的几棵果树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伴着四季轮回的成长,春之花、夏之荫、秋之果、冬之材,树之于他,是一种寄托,是一份眷恋,是家的载体,是生的象征。

2010年,赵强加入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者的大军。在工程建设高峰期,他先后在河南直管局郑焦项目部工程管理处、质安处工作,郑焦片区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无不留下他青春的印记。几年下来,本就瘦弱的他更显清癯,年轻的脸庞却添了几分成熟与坚毅。如今,他已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将父亲接进城里共聚天伦。他担起了家庭的全副重担,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尽管繁忙的工作让他难以时时尽孝膝前,但在不能回家的日子里,不知多少个夜晚梦回故园,几棵果树愈发枝繁叶茂,在果实累累的树下,自己与家人促膝而坐,笑语莺歌。梦醒时分,他的脸上总洋溢着会心的微笑,那微笑,正如这春日上午九时明媚和煦的阳光,带着令人舒服的温暖。

今时今日,“家”之于他,已然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赵强以及跟他一样的筑梦者,拼上所有的一切,只为了华夏又一个传奇的诞生。这不息的人间天河,寄托了太多令生命动容的元素。在这场注定不朽的战役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相互扶持,携手并肩。那种羁绊,或是困难时的一句鼓励,或是疲惫时的一声安慰,或是头疼脑热时的一杯开水,或是风雨交加时的一把雨伞……或许就是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习惯,已经让这些共同奋斗的人们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一种类似甚至超然于家的归属感。换言之,这座伟大的工程,以及那些为此而携手前行的人们,正在为“家”做出新的注释。

随着工程进入运行期,一座座工程管理处如同岗哨一般,坚守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千里沿线。而对于赵强和他的战友们,这便是他们那一片皈依感的寄托,便是他们的新家。当那几棵果树成功地栽入园区的一刻,对于赵强而言,故园与新家已然融为一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属于自己的沃土中,人在成长,树亦在成长,而站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新起点,这片新的家园,一切的成长将开启新的纪元。12年筚路蓝缕的工程建设期已圆满收官,而维之系之,使这一江清水永续北流,润华北膏腴之地,济京津亿兆生民,则吾辈任重道远。

今日我谓“树犹如此”,没有桓宣武“人何以堪”的悲凉,没有辛稼轩“可惜流年,忧愁风雨”的沧桑,亦没有白先勇先生为爱侣哀生悼死的凄惶。流年远去,岁月荏苒,人们离开故园,却又在构筑属于自己的家园;人们不仅在失去韶华,更是在收获成长。也正如我们守护的这一渠清水,这里又何尝不是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一棵大树,何尝不是我们情怀所系的家园!

(作者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