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由来
(一)“泥人张”称号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驰名中外的传统手工艺之一,被公认为是天津的一绝。作为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泥人张”彩塑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有180年的历史。“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手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泥人张”彩塑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进行创新和发展。其以丰富多彩的民生、民风、民习、民俗等题材为创作内容,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厘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有着服务社会、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渔樵问答
张明山作品
“泥人张”的称号创始于清代末年,创始人是张明山(1826—1906)。张明山八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制作泥塑玩具,然后沿街兜售以此养家糊口。他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并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他的文学修养与绘画水平达到很高深的境地,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独具风采,彩塑技艺纯熟。
张明山的泥塑技艺精湛,他在为人捏像时,只需对象在对面坐谈,顷刻之间即可完成。传说他在看戏时,以台上的角色当模特儿,将泥藏于衣袖中,于人们不知不觉中,就可将人像捏好。回家后,再上色、配衣冠,即与真人丝毫不差。当时天津的《大公报》曾刊载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明山某孙,娶妇李氏,嘉礼告成,阖家欢请祖舅看新妇。明山入室,远望辄出。越日,嘱孙辈捧新女像,置诸新房,望之俨然新娘子也。惟肖像面露一水痕,众以为敷粉未洁,往告乃祖。明山曰:岂非有乌痣耶?审视新妇,果然隐约于燕粉间也。”
张明山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他用泥塑创造劳动人民形象,并能根据古典名著、戏剧和神话传说等内容,塑造出各种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用于居室中的装饰与陈设,丰富了中国传统泥塑的内容。张明山所创作的泥塑,既注重色彩的运用,同时更注重雕塑,极富写实性,人物衣纹、皱褶、棱角等处刻画得细致入微,能让人清楚地分辨出衣服的质地,他用漆点画人物眼睛的黑瞳,使人物更栩栩如生。他的制作技艺精湛,在天津、北京乃至海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泥塑作品独具一格、出神入化,赢得了天津百姓的赞佩与肯定,人们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这个昵称也是对泥塑技艺的一种尊称。随着自己的名声远扬,客户需求增大,张明山还创建了名为“塑古斋”的泥塑作坊,带着儿孙创作生产泥塑作品。
惜春作画
张玉亭作品
风尘三侠
张景祜作品
“泥人张”彩塑艺术传承有序,经过一百八十多年的发展传承,至今已有六代传人。第一代开山创立者张明山,第二代张玉亭,第三代张景祜、张景福、张景禧,第四代张铭、张钺、张锠、张桐,第五代张乃英、张宏英、张宏岳、张宏艺、张泽南、张泽珣,第六代张宇、张凡云、张昊。“泥人张”彩塑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张明山父子为中国泥塑作品从佛殿神堂步入寻常百姓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我国近代泥塑艺术巨匠。后经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张锠等四代人的传承和探索实践,已逐渐形成具有高度写实功力和形神兼备的“泥人张”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1949年后,人民政府对“泥人张”彩塑采取了保护、扶持政策,安排张家几代艺人到文艺创作、教学等部门工作。他们的彩塑艺术精品珍藏在故宫雕塑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泥人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中国戏剧博物馆、颐和园等地方。
杜甫
张铭作品
祖冲之
张钺作品
晴雯补裘
张锠作品
『泥人张』彩塑艺术传承有序,经过一百八十多年的发展传承,至今已有六代传人。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二)大阿福的由来
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的著名传统手工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惠山泥人诞生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城西,那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惠山,在山北麓脚下中盛产一种乌黑的黏土,适合“捏塑”之用。惠山周围的泥人作坊、店铺林立,从业者众多,历经千余年,一代代艺人父子相传、师徒相授,勤奋创作,使惠山泥人得以传承。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劳动人民智慧,是民间艺术的结晶。
粗货——大阿福
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惠山泥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耍货”,也称“粗货”。粗货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造型简练,用笔粗放,色彩明快,形神兼备。内容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大阿福、老寿星、渔翁得利等,深受人们喜爱。另一类是手捏戏文,也叫“细货”,题材多为戏曲人物,造型精细,刻画生动,色彩华丽,耐人寻味。“手捏戏文”的产生,与当地戏曲的广泛流传密不可分,惠山泥人发展初期,艺人在农闲时用黑泥捏塑玩具、神像出售,以补贴家用,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加之当时昆曲流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手捏戏文人物也应运而生。
细货——斩美案(清代)
惠山泥人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着重刻画表情,重视彩绘,对比强烈,主次分明。如果说“泥人张”的作品清新雅致,那么惠山泥人则鲜明艳丽。
惠山泥人代表作品“大阿福”,是一个被神化的民间健壮孩子形象,主要是取其镇邪、降福之意。在惠山流传着这样的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黏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后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加工创造,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象,便在人们心中活了下来。当然,传说还只是传说,据考证,大阿福源于佛教。大阿福又叫“沙孩儿”,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跏趺座佛像及惠山寺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坯,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用作供奉的。
团阿福
喻湘涟作品
大阿福源于佛教。大阿福又叫『沙孩儿』,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
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结跏趺式’的痕迹。”可以说,佛像造型是早期惠山泥人的取材之本。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香火旺盛,佛像如林,泥塑艺人们在长期观察中体会到佛塑造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在后来的泥人创作中也出现了“手捏佛道”这类专门的泥人品种。
无锡惠山泥人厂旧址
(三)凤翔泥塑渊源
凤翔泥塑历史久远,具体起始年代已经无法考证。当地有一个民间传说:明代初年有一部分会做陶瓷的江西景德镇籍士兵在此安营扎寨,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成泥巴,捏制成泥人、泥动物,到集市和庙会上当作玩具出售,并代代相传至今。但是这个传说并不令人信服。近年来,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凤翔泥塑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功用是代替人殉的殉葬品。作为先秦故都的雍州(凤翔),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取消人殉制度的诸侯国,后来采用泥塑替代人殉,其规模不断发展,秦始皇兵马俑便是很好的例证。这一观点的提出,立即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从凤翔地域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墓葬中一些近似于当今凤翔泥塑品的陪葬陶器动物、陶人等文物,以及凤翔地区流传至今的丧葬习俗上看,这一观点可以得到佐证。
最早的泥塑作品是各种祭祀用的人物和动物,后来为了满足社会日益扩大的文化需求,也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要,艺人们创作出了一些日常用具和其他动物造型。如“灯曲罐”“笔筒”等作品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用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座虎”“老虎挂片”等作品迎合了人们镇宅辟邪的心理需要。
凤翔泥塑一直以家庭作坊形式生产、销售。清末及民国初年,在六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泥塑制作,其销售地主要为陕、甘、宁三省大部分地区。一般泥塑加工户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全家人制作泥塑品,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在生产旺季雇请帮工。由于是世代家传,造成了艺人之间技艺封闭,互不交流的局面。但同时,也正是这种世代家传的方式,才使凤翔泥塑工艺具有了传承上的连贯性,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保留了传统艺术风格。
早先的凤翔泥塑是用来换米换面、养家糊口和逢年过节艺人走村串户卖给孩子的“耍货”,凤翔泥塑其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且经济效益甚微,根本不足以糊口,没有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漫长的传承岁月中,它的发展缓慢而封闭。但它能够传承下来,最根本点是古雍州凤翔历史上是府治所在地,是关中西部军事、政治、文化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产生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凤翔县境内建有许多庙宇,赶庙会是老百姓娱乐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活动。人们祭祀神灵,祈求仙佛保平安的民俗活动,是民间泥塑艺术历经劫难仍能传承、生存的重要基础。凤翔泥塑的造型和纹饰无不表达着祈求平安幸福和趋利避害的愿望,祈福求子的纹饰在每个泥塑上都有呈现。与此同时,凤翔泥塑满身花花朵朵的纹饰格外独特醒目,反映着当地民风民俗、审美和信仰,成为它最为亮丽的特征。
在八十年代中期,凤翔彩绘泥塑作为地方最具特色的民间美术品受到美术界专家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声名鹊起。随着政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加大,并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开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凤翔泥塑发展成了人见人爱的艺术品。大量的泥塑作品被国家、省、市艺术馆收藏;泥塑作品“马”“羊”“猪”先后被邮政部选为“生肖邮票”图案;泥塑“虎”等四件作品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一绝”;泥塑“凤尾鸡”被中央电视台选为2017春节晚会吉祥物,这些殊荣使凤翔泥塑名声大振。
凤翔泥塑作品『马』『羊』『猪』先后被邮政部选为『生肖邮票』图案
『凤尾鸡』被中央电视台选为2017春节晚会吉祥物
凤翔泥塑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和风格。相比较其他地域的泥塑技艺来说,凤翔泥塑更多地使用模印方法,生产量大。同时,以胡新明为代表的年轻艺人进行了改革创新,采用“订单生产”“固定门店”“网络销售”等现代生产销售形式。艺人们创造了大量的丰满夸张、鲜艳明亮的鲜活作品,被广大百姓所喜爱,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是声名远播。
(四)“泥咕咕”历史寻踪
河南浚县,古称黎阳,地处豫北平原,系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浚县泥咕咕,始于远古,兴于隋唐。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2002年在杨玘屯出土的汉墓中发现了汉代的“泥咕咕”。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随着浚县民间泥塑的发展和人们口头的传播,到现在浚县“泥咕咕”已经成为浚县泥塑的总称。“泥咕咕”是一种带哨的可吹响的泥塑玩具,其中鸟类有斑鸠、燕子、鸽子、麻雀、孔雀、鸳鸯等,家禽类有公鸡、鹅等,家畜类有牛、马、羊、猪等,神话及历史人物类有十二生肖神、八仙、“西游记”人物、“封神演义”人物、隋唐农民起义军领袖和“三国”人物等,共百余种。在浚县泥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斑鸠、燕子和骑马人。
凤翔泥塑之乡——六营村村口
各样的骑马人
『泥咕咕』中各式
“泥咕咕”与瓦岗军
浚县民间流传一种传说,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密,曾与隋军会战黎阳并驻军在大伾山东麓,双方战斗十分激烈,义军伤亡惨重。当时,为悼念阵亡的将士,军士们便捏一些泥人泥马以寄哀思,于是形成当地捏制泥玩具“泥咕咕”的民俗,流传至今,现庙会上出售的“泥咕咕”中,有大量的骑马人和战马。这些不重样的骑马人和战马的造型与众不同,每匹马都是昂首挺胸,或奔驰,或嘶鸣,马的颈部被艺人夸张处理得特别宽大粗壮,艺人刻意凸显战马的矫健有力。另一特别之处是马鬃、马尾都很短,作捆扎状,类似出土文物“唐三彩”的战马装束,马鬃、马尾都被捆扎起来,便于作战时奔跑。在浚县,正月古庙会出售的传统玩具中,占比重比较大的还有彩绘的木制兵器—刀、枪、剑、戟、铜、棍一类。
“杨玘屯的咕咕卿卿(泥咕咕);南毛村的刀、枪、剑、戟(木制兵器玩具)。”这是说浚县杨玘屯制作“泥咕咕”,浚县南毛村制作木质兵器玩具。这些泥塑骑马人、战马、水壶双音哨和木刀、木枪是否与隋唐时期的战争有关,目前尚无任何确凿史料可查,然而在《资治通鉴》中,确有关于瓦岗军首领之一杨玘屯兵大伓山东麓的记载,而眼下被誉为“民间玩具之乡”的杨玘屯,祖祖辈辈、家家户户又都擅长捏骑马人和战马,这也从一方面印证了历史。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骑马人和木制兵器作为实物载体,让后人世世代代记住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泥咕咕』中的骑马人
“泥咕咕”与鸟图腾信仰
“泥咕咕”起源的另外一种说法来自专家学者对“泥咕咕”中燕子和斑鸠的研究,据考证浚县古代居于鸟崇拜、鸟图腾的地区,即殷商地区。古浚县是颛顼、帝喾部族活动中心,也是殷商京畿之地,颛顼、帝喾、契有着血缘联系,他们与鸟的渊源很深,都有着共同的鸟图腾崇拜信仰,帝喾崇尚燕子,他的次妃简狄生了契是建立殷(安阳)商朝的始祖,契是“鸟的传人。”《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就是常言的“玄鸟生商”神话传说的出处,玄鸟即燕子。这样的背景自然会反映到泥咕咕这种民间艺术作品之中。千百年来浚县“泥咕咕”艺人一代接一代做着各种禽鸟,包括燕子、斑鸠、公鸡等。
民俗专家学者认为浚县“泥咕咕”是远古先民鸟图腾的存世物征,是远古先民鸟图腾的活态遗存。这种遗存,之所以数千年来能够存活下来,不仅在于它保留了原生态的文化印记,更重要的在于泥咕咕具有生殖崇拜功能。
燕子是民间敬祀的一个重要鸟神,它是吉祥如意、夫妻恩爱、生活甜蜜的向征,同时,它也是春天的使者。因与“玄鸟生商”有关,浚县“泥咕咕”中,燕子是常见的作品。不仅如此,至今在浚县及豫北许多地方,人们还把人的生育与当年的“玄鸟生商”连在一起,有敬祀“燕娘娘”、“燕奶奶”的习俗。人们为孩子取名,为了纪念燕子神,感谢这位送子奶奶的恩赐,就取名“燕生”“燕来”“燕明”“燕飞”“春燕”“燕妞”“燕小”等与燕子相联系的名字。
在生殖崇拜中,俗称咕咕的斑鸠最具典型性。民间把它当做多子的母亲神。所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上,求子的妇女在选购“泥咕咕”时,“咕咕”是她们的首选。
“泥咕咕”中,泥公鸡占有很大比重,鸡的生殖象征意义在民间更为鲜明。雄鸡司晨,是黎明、太阳的使者,常被人格化,“小鸡鸡”是男孩生殖器官的代指。“泥咕咕”中的泥公鸡被称为“咕咕鸡”,庙会上求子的妇女,咕咕鸡也是她们争购的品种。
王学峰作品
『泥咕咕』燕子
著名民俗专家倪宝诚先生,多年研究浚县“泥咕咕”,他认为:“泥咕咕”这个称谓源于史前人类的鸟图腾信仰,具有原生态文化意义,其文化内涵的普及性和深刻性已波及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深层次问题。古代先民世代与鸟为伴,与鸟结下了不解之缘,萌发产生了对鸟的无限眷恋与敬仰,形成遍及中国各地神奇的鸟信仰文化。
浚县“泥咕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泥咕咕”和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玩具其他类型一样,是在一种极为封闭的条件下世代家族传承的,正是这种辈辈口传心授的方式,保留了“泥咕咕”身上醇厚的原始意韵,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信息,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活态化石。
柴秀建作品
『泥咕咕』大斑鸠
柴秀建作品
『泥咕咕』母子斑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