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客家,顾名思义,原本是客,最终反客为家,所以称为“客家”。客家是对一个特殊群体的统称,这个群体是在由北向南的大迁徙过程中,在数量上逐渐壮大而形成的一个有别于普通汉族的特殊族群。在南方深山老林和河海沿边定居之后的客家族群具有共同的生活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性格特点等,我们统称这些人为客家人。
客家人的祖宗绝大多数是指中原汉族人,这些老祖宗们为了躲避灾难与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举家南迁。其中大规模的南迁主要有五次,包括公元317-879年,为躲避西北少数民族的“五胡乱华”之混乱局面的避难迁移,此次迁移的目的地主要就是包括本书要讲的闽粤赣地区。此次的南迁比较零散,数量较小,因此这批人到了南方则似客而居,低调地继续自己的生活。在唐宋时期则迎来了大规模的第二批和第三批的南迁运动,黄巢起义与金人入侵带来的频繁战争使得当地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堪战争迫害的百姓为了摆脱战火连天与民不聊生的灾难性局面,于慌乱之中向南而逃。此次的南迁除了百姓之外,还有许多落荒而逃的官兵与沿途追击的士兵,因此,就有了历史上巨大规模的“南下大逃亡”事件,它带来了人口激烈增长,于是客家人的数量也随着成倍地增长,并为客家地区的破荒开地奠定了劳力基础。前三次的南迁是在躲避战争的条件下发生的,但是与前三次不同的是,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南迁并不是百姓自己的意愿所致,而是在官方政策的影响下而南迁。其中,发生在明朝末年与清朝初期的第四次迁移是为了疏散集聚的客家人口而号召的运动,这个时期的迁移活动统称为“西进运动”,主要迁往的目的地是西南地区。然而,最后一次的迁移则更具有悲剧色彩,在19世纪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客家人内部的一次大迁移是在政府的压力之下而产生,这次的迁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于百姓来说是一次迫不得已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这次的迁移,所以客家人的足迹才走到了中国国土之外的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在这些大规模的迁移过程中,第一次的南迁形成了最大数量的闽西客家人,虽然后期陆陆续续也有类似于经商、游学、贬谪等原因而迁移到闽西客家地区,但是最纯粹的闽西客家先祖则诞生于公元317到879年的首次大迁徙。
据有关学者估计,目前大约有八千万的客家人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9个省区的 180多个县(市),惠州、梅州、赣州、龙岩、河源、韶关、贺州、玉林、防城港、沙巴州、新竹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城市。根据2016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境内的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一共有287个,其中纯客住县主要有41个,非纯客住县有246个。在大闽地区的客家人大约共有500万,纯客住县则主要集中在闽西地区的龙岩和三明的各县,其中永定县、上杭县、长汀县、连城县和武平县是纯客住县集中区,非纯客住县则主要集中在闽东、闽南和闽北地区。闽西地区之所以成为纯客住县的集中区,主要是由于深处内陆地区,山林茂密,交通不便,在当时躲避战争的迁移过程中是最佳选择,因此闽西地区的客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此,从而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客家话”和客家特有的风俗习惯。与此同时,为了在艰苦的闽西地区生活下去,并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客家人靠山掘土,开凿出了一片片梯田,用双手延续了生命,这些梯田无疑成为了客家人长途跋涉的驿站。
通过客家人的世代努力,客家梯田的物质和精神得到了延续和发展,而其中蕴含的深厚的客家梯田文化更是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如今,客家梯田文化已经变得更加丰富多姿,在梯田稻作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更加精彩又地道的客家节日文化、客家工艺文化和客家美食文化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客家梯田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无疑构成了客家梯田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