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弦板腔皮影戏史话》这部文稿,已经尘封了十多年,如今在“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的支持下出版成书,得见天日,我这个七旬老汉的心情难以言表,唯用谢谢二字表达。
修书写史本是文人雅士的追求,对于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土人士来说犹如兔子与老虎互不相干。但我却违背了常理,历千辛吃万苦地去钩沉往事,挖掘资料,作文写史。对此,我的家人问我为了什么,亲朋好友也在问我为了什么,就连我自己也时常自问为了什么?
我生在弦板腔皮影戏之家,长在弦板腔皮影戏之乡,从小耳濡目染,竟也爱上了这门艺术。八岁起便在爷爷张邦辰和父亲张国正的支持和引导下学习器乐。“文革”中学校停课后,我应征入伍当兵,在文工团从事器乐演奏好几年,丰富了乐理知识,提高了技艺水平。而后又正式进入戏班,至今已四十多年。
在四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经常听老艺人们谈论弦板腔皮影戏的前世今生和奇闻轶事,加之我生性好读,每日翻看相关书籍,久而久之对弦板腔皮影戏的认知便发生了变化。从当初觉得有趣而喜爱升华到站在文化的角度,从思想意识、乡土习俗等方面去思考和研究弦板腔皮影戏。
在四十多年的漫漫岁月中,我亲自经历了弦板腔皮影戏的兴衰胜败,曾为它的繁荣而高兴,也为它的凋零而伤感,又为它的延续而拼搏。但事物之变化有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弦板腔皮影戏濒临失传的局势,我明白了凭我一己之力难扶将倾之大厦,明白了凭我一身之能耐难携泰山而填北海。我能做到的只有不气馁、不退缩、不散班,继续坚守演出阵地,将自己的弦板腔皮影戏知识和弦板腔皮影戏演出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让社会和子孙后代知道弦板腔皮影戏,认识弦板腔皮影戏,呵护弦板腔皮影戏,传承弦板腔皮影戏。
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下,在人民政府、社会各界力量的保护扶持下,我相信弦板腔皮影戏的明天是晴朗的,相信这朵艺术奇葩将继续生香吐艳,永放异彩。
在此搁笔之际,向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张志荣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