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习惯与产品成败
2015年,我参与开发了一款内容型社区产品,那是一款新产品,且在当时处于起步阶段,在设计分享功能时,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将“分享”功能置于页面右上角的“更多”功能中,效仿微信的设计方法,遵循用户习惯。
当时,微信的分享功能置于右上角“更多”的功能菜单里,直到2020年,分享功能才有了另一个触发入口。
B方案:在内容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分享功能的触发按钮,这不符合用户习惯,但它是一种创新的产品设计。
如果你是这款产品的负责人,你会采用哪种方案呢?是遵循用户习惯还是选择创新?
用户习惯的来源
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使用互联网产品,即使在接触一款新产品时,也是带着“惯性认知”来体验和使用的。惯性认知就是人们通过其他产品培养出来的使用习惯。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有一个指标叫作“易用性”,是指最终给用户使用的产品是否容易使用。通常情况下,易用性越差,用户越难以接受一款产品。惯性认知就是用户用来判断产品易用性的一种“感性判断”,符合惯性认知的产品,易用性就好,是一款好产品;不符合惯性认知的产品,易用性就差,是一款糟糕的产品。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概念:我们要遵循用户习惯,不应改变用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做出被用户接受的产品。
然而,遵循用户习惯就一定能做出被用户接受的产品吗?不遵循用户习惯,做出的产品就一定不被用户接受吗?两者真的存在必然联系,或者仅仅是一种巧合?
用户习惯与成败论
有很多因素会导致产品走向失败。有的产品用户规模庞大,但没能实现商业变现,最终被越来越高的运营维护成本拖垮;也有的产品运作了很长时间,就是没有用户使用,开发团队失去了热情,主动关停了服务,但没有一款产品的失败是完全因为违背了用户习惯。
也有很多因素让产品走向成功。有“烧钱”抢占市场,依靠资源堆砌起来的成功;有站在风口上,依靠趋势造就的成功;也有稳重发展,潜心打磨,依靠长时间积累孕育的成功,但没有一款产品的成功是完全因为遵循了用户习惯。
即使现在的微信,对于用户而言,也存在许多疑问和困惑。经常使用QQ的用户会吐槽微信,为什么不像QQ一样,做一个群文件夹,方便向群成员同步文件;经常使用钉钉的用户也会吐槽微信,为什么不能像钉钉一样,提供信息阅读状态的功能,让用户知道对方是看见了不回复,还是真的没看见。
微信并没有遵循用户习惯,但其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培养了属于微信独有的用户习惯。
作为局外人,我们用来判断产品成功或失败的因素只有用户习惯,其他对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是我们难以接触到的。
微信团队在开放朋友圈广告之前,做过多次小规模的灰度测试。他们在部分用户的朋友圈中植入了广告,观察这部分用户使用情况的变化:朋友圈的使用频率是否下降,在朋友圈的停留时间是否下降。直到测试结果能够被微信团队接受,朋友圈的广告才被正式全量投入使用。但这个过程,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也是看不见的。
人们能看见的只有广告呈现的样式与正常朋友圈内容的样式相似,以及朋友圈植入广告的做法一方面没有引起用户的反感,另一方面也帮助微信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论:微信遵循了用户使用朋友圈的习惯,所以,朋友圈广告成功了。
事实的真相却是微信团队背后付出的努力,从广告质量到基础策略,再到数据检验,一点一滴地探索,经历长时间持续投入,才最终达成结果。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所付出的努力,远远不是用户习惯可以概括的。
产品成败与用户习惯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在人们不知道核心因素的情况下,这种巧合使一些不核心乃至不重要的因素成了核心因素。
在信息缺失而我们又迫切地想得到一个答案时,用户习惯就成了最好的答案。因为得到这个答案最简单、最快速,毕竟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总是很容易判断的。但是,这个答案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