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还是要“里子”
聪明的曹操赏了袁绍一个“面子”,自己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里子”……
曹操当了大将军以后,汉献帝也没忘了袁绍,封其为太尉。然而袁绍马上就一蹦八丈高,恨得牙痒痒,因为太尉位在大将军之下。
袁绍气哼哼地说:“曹操以前有好几次差点连命都没了,还不是我救了他?如今这小子可倒好,挟天子发号施令,爬到我头上来了!”
这就是后世所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起因。参看曹操后来的一系列作为,应当说,袁绍此言并非谣传。
不过曹操本人并不承认,就连他手下的人也不会承认。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说过这句话,而且也不会说这句话。
他们的说法是什么?
“奉天子以令不臣”,或“奉天子以令天下”,等等。
“挟”与“奉”,有区别吗?
不但有,而且区别大了去了。奉是尊奉和维护,挟是挟持和利用。“奉天子以令不臣”,或“奉天子以令天下”,是指尊奉皇上的命令,要求臣下和诸侯服从中央,维护皇帝这个核心。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指挟制着皇帝,假借皇帝的名义对臣下和诸侯发号施令。显然,前者的目的是维护皇帝权威、政令畅通和国家统一,后者则是架空皇帝,然后再打着皇帝的旗号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二者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曹操和曹操集团的人之所以说“奉天子”而非“挟天子”,表明至少在那时,曹操还是重义的,或装作重义的样子。
那么,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是谁说的呢?
除了袁绍有过类似的表达外,曹操的对手中还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比如诸葛亮,就在《出师表》中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集团的人,也说曹操“挟天子而征四方”。
实际上,袁绍本是有机会抢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他手下一名叫沮授的谋士,早就劝他这么干了。但袁绍顾虑到有了献帝在身边,就不能遇事不请旨,“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反而行事不太方便。
袁绍认为不方便,曹操可就方便了。
迎奉献帝迁都许县以后,曹操得到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关中地区的人民也纷纷归附。更重要的是,曹操成了匡扶汉室的英雄,留给国人的印象,是既忠且勇。如果有人要反对打着皇帝旗号的曹操,就要冒着反对皇帝,从而把自己置于不仁不义之地的风险。
袁绍就先吃了一个大苦头。
曹操刚把献帝迎到许县,就一本正经地以皇帝的名义给袁绍下了一道诏书,责备他“地广兵多”却不务正事,一天到晚“专自树党”,没有一点臣下的样子。
袁绍气得差点儿吐血,却也不能有别的动作,只能忍气吞声地上书为自己辩解一番。
心痛之余,袁绍想出了一个补救的办法。他以许昌过于潮湿而洛阳又过于残破为由,要求曹操把皇帝迁到离自己较近的鄄城,试图和曹操共享这张王牌。
曹操一想到袁绍的天真样,就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得半天都直不起腰来。笑完之后,曹操知道这个时候还不能跟袁绍翻脸,便捂着笑疼了的肚子,拿出高姿态,做出了让步——将大将军的名位让给袁绍,还奏请皇上封他为邺侯,自己则降为行车骑将军(代理性质的车骑将军)。
袁绍做了大将军,总算有了面子,为了表示自己还是个有修养的人,就把邺侯的封号辞了。
那么,曹操吃亏了吗?
当然没有。
袁绍不闹腾了,底下的事就容易安排了。
不久,汉献帝加封曹操为司空(监督百官的官,东汉时期与太尉、司徒合称三公)。在曹操的建议下,汉献帝任命曹操的手下荀彧(yù)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尚书兼军师、郭嘉为司空祭酒、满宠为许昌令、董昭为洛阳令、程昱为东平相,其余像曹洪、曹仁、夏侯渊、李典、乐进、典韦、于禁、徐晃等武将,也分别提升,各有封赏。
这么一来,满朝文武大多是曹操的人,朝廷大权就很自然地落在了他的手中。
而袁绍呢,因并不在朝廷中枢,号令也出不了辖区的范围,大将军一职不过是徒有虚名,典型的得了面子,失了里子。
更何况,曹操面子可以给,实权却不会给,更不会听他指挥。当朝名士孔融不知怎么得罪了袁绍,袁绍大怒,要求曹操找个理由把他杀了。
曹操其实也和孔融有过节,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杀人的时候,更不能乱杀名士。何况就算要杀,那也得由曹操自己来决定,岂能接受你袁绍的指挥?
为此,曹操给袁绍写了一封信,一本正经地教训他说,当今天下大乱,正是由于君臣将相离心离德、互相猜疑所致。这时候,作为国家的股肱之臣,我们心里想的应该是怎样取信于人,而不是滥杀无辜。作为大将军,难道你连这点见识也没有吗?
袁绍气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
虽然几次三番搞得袁绍心里很不爽,但曹操却并没有真正开心起来。因为他很清楚,语言的批判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天下终归还是要靠铁马金戈打出来。而且目前的局势已经明朗,他和袁绍之间公开撕破脸是不可避免、近在眉睫的事。那么该怎么办呢?凭自己这点斤两是肯定不行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曹操做出了一个决策,那就是吃杮子拣软的捏,先搞定吕布、袁术、张绣这些小军阀,这样可以占有他们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彻底解除自己后方的威胁,从而腾出所有的力量与袁绍决战。
于是,此刻还不是魏武的曹操,又扬起了手中的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