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要想成功,先练内功

有实力才有竞争力,称霸也是如此。为了提升齐国的综合实力,管仲殚精竭虑地为齐国解决着一个又一个难题……

成为齐国的二号人物后,管仲开始在齐国大展拳脚。

其实,就齐国的自身条件来说,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东靠大海,在没有海军的年代,自然在东面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南边的泰山山脉也是拱卫国土的天然屏障。别的国家想从这里攻打齐国,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其次,齐国的经济条件特别好。特殊的地理条件,使齐国拥有一项垄断资源——盐。齐国的制盐业在春秋诸侯中数一数二,齐鲁大地因之自古就富裕,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第三,齐国的政治条件也比较特殊。齐国的创立者是西周开国功臣姜子牙,打姜子牙的年代开始,齐国在东方诸侯中的地位就非同一般(相关内容详见拙著《奠基华夏的上古西周》)。之后的齐国历代国君,又通过和周王室的联姻,建立起与周天子家族特殊的血缘关系。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长期以来,齐国都被看作东方诸侯的翘楚。如今齐国的国力之所以微弱,是因为国内比较混乱。齐襄公、公孙无知、公子纠、公子小白……这么多人争权夺利,耽误了好些年。

乱,是有根源的。

当时齐国的国家权力,表面上归国君,但按照宗法制的基础,国家权力是散落在各地的,掌握在宗室贵族的手中,国君的权力其实很有限。一旦有大事需要决断,并非国君一个人说了算,得先取得贵族们的支持,才能顺利落实。所以,虽然你做了国君,表面看起来很拉风,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内政是很松散的。

还有,齐国当时的经济虽然繁荣,但实际的受益者主要是宗族贵戚,跟普通百姓没什么相关。在齐桓公之前,齐国的贵族们通过制盐、采矿等垄断行业,赚得盆满钵满,但朝廷却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以至于有时要通过削减官员、贵族的俸禄,来补贴国家开支。国库的空虚可见一斑。

军事上的问题就更严重了。齐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可用于作战的部队和可征调的兵源却很匮乏。加上常年太平,部队缺少实战经验,连训练也偷工减料。齐军只要一打仗,低下的战斗力就会暴露无遗,连鲁国都搞不定。

管仲是个大政治家,他非常清楚齐国的毛病出在哪儿。手握大权后,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在经济上,管仲首先提出了“相地而衰征”的政策。

古时候,讲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实际上就是实行劳役税制,大家共同出力耕种公田。但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掌握了铁质农具和牛耕技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集体劳动的必要性日渐减弱,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私田面积逐渐增加,出现了“公田不治”,杂草丛生的现象。齐国的情况尤为严重,贵族侵吞国君的公田,掠夺农民的土地和国家的山川林泽的情况十分严重。有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工商业,这些情况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锐减。农业生产凋敝,国家贫穷,人民生活非常困苦。针对这种情形,管仲提出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新税制。

所谓“相地而衰征”,意思是,观察土地的好坏及产量的多少,来制定征收地租的标准,即根据土地的优劣分等级征收不同的赋税。由于这种征税的办法比较合理,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平均,因而能够起到安定农业人口的作用。

“相地而衰征”的过程大约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是相地,又称“相壤”“正地”。也就是测量,就是说土地无论宽狭、大小,都要测量和分出等级,将土地分成上等田地、中等田地和下等田地三等。山川林泽不能生产粮食的,依据它是否能生产树木,或者是否能捕捞鱼虾,从百亩折合一亩粮地到五亩折合一亩粮地不等。旱地八尺见水的,减征十分之一。地势越高,减征越多。至四十尺见水的,减征一半。涝洼地五尺见水的,减征十分之一。地势越洼,减征越多。一尺见水的洼地与水泽等同。各种土地的分类,都是折合成耕地面积,还依照自然地理状况,划分为渎田、丘陵、山地三类,并按地势、山泉及谷、木、草的出产分为二十五种地,又把上土、中土、下土各分为三十种。

其次是“均地分力”。“均地”是把公田分给各个农户去耕种,具体办法就是把公田和农民的私田一起拿出来平均分配。“分力”是指打破公田、私田的界限后,实行授田制下(一般是每户一百亩)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这是继取消公田、私田划分办法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土地关系。这使得齐国的田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由有公田变为无公田。与之相应,公田时代的劳役地租也为非公田时代的实物地租所代替。“相地而衰征”的新税收制度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真正实行。

实行“均地分力”后,农民耕种自己的份地,其劳动的勤勉程度直接影响收获的多寡,因此,生产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于是,“民乃知时曰之早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生产与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了,当然就激发了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必然提高;生产产量增加,人民生活改善,国家收入也增多起来。可见,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是“与之分货”。就是说,农民应知道自己应得的部分和土地所有者的征收部分,二者共同分配土地上的生产物,即实行地租分成制。实行地租分成制后,分租比例固定,多产多得,耕者就会为增加产量而尽力,就会起早贪黑,不辞劳苦。

由于农户分到的土地有好有坏,其收成也有多有少,因此为了使农民的负担平均一些,不同土地的纳税额也应有所不同,这自然就产生了“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管仲又提出统治者要无夺民时,取民有度。管仲指出粮食生产有固定的时节,农民劳作也会有疲倦的时候,但是国君的欲望没有限度。正因为生产有限,而贪欲无厌,所以才会出现臣弑君、子弑父的情况。如果做到取民有度,即使是小国也可以安定,反之即使是大国也是很危险的。

管仲这一改革对后世影响极大。《吕氏春秋》一书对这一改革措施作了这样的评价:“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所以,这一改革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解决了农业问题后,齐桓公又向管仲提出了新的问题:“士兵训练好了,财力不足,又怎么办呢?”

管仲回答说:“要开发山林,开发盐业、铁业,发展渔业,以此增加财源。发展商业,取天下物产,互相交易,从中收税。这样财力自然就增多了,军队的开支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管仲的看法是颇有见地的。周王朝是以农业部落起家,因此传统上是重农抑商。但是,作为一个富有远见的政治家,管仲看到了要想使国家强大,不仅要积极改革农业,而且也不能抑制商业的发展。他认为要达到富民以求治的目的,片面单纯发展农业生产是不行的。因此,在经济改革当中,他实行“本末并重”的方针。所谓“本”,是指农业,历来被统治者所重视;“末”是指工商业,从来都被轻视。管仲独具慧眼,看到发展工商业是强国富民的主要途径之一。

对于工商业的发展,齐桓公曾和管仲有过讨论。桓公说:“寡人想征收房产税,你看怎么样?”

管仲说:“那会阻碍百姓建房的积极性。”

桓公说:“那对树木征税呢?”

管仲说:“那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木材资源。”

桓公又说:“那就征收六畜税吧?”

管仲说:“将影响六畜的繁殖,不利于农副业发展。”

桓公再问:“那征收人头税总该行了吧?”

管仲回答:“会影响人口生育。”

齐桓公见一个个办法都被否定了,便用开玩笑的语气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咱们别说使国家富强了,恐怕寡人都要喝西北风了?”

管仲也笑着回应说:“君上不必担忧,办法自然有,那就是‘管山海’。”

所谓“管山海”,“山”指的是开山冶铁,“海”指的是煮海盐,管仲的意思是由国家实行盐铁专营。

管仲的指导思想是要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了说明“管山海”如何能达到这一目的,管仲给齐桓公举了两个例子。

先说煮海盐,管仲说:“每个人都要吃盐,十口之家就有十个人吃盐,百口之家就有一百个人要吃盐。一般情况下,一个月,成年男子吃盐将近五升半,成年女子吃盐将近三升半,小孩吃盐将近二升半。一百升盐就是一釜,如果每升盐加半钱,一釜就是五十钱。每升加一钱,每釜就是一百钱。每升加两钱,一釜就是二百钱。每钟就是二千钱,十钟就是二万钱,百钟就是二十万钱,千钟就是二百万钱。按照这个办法,一个万乘的大国,人数大概有千万,一天卖出一千钟盐,国家就可以收入二百万,十天就收入二千万,一个月就是六千万。如果我们征收人头税的话,一个万乘之国,可以缴纳赋税的不过百万人而已。如果每月每人可以缴纳三十钱,一国也仅是三千万钱。而我没有向国家的人民征税,却拥有两个万乘大国的税收。假如您向国民征税,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反对。但是采用这个盐专营的政策,不仅可以得到比征税多数倍的收入,而且人们又都无法避免,这就是理财之道。”

对于开山冶铁,管仲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一个女子必须有一根针和一把剪刀,这样才能缝制衣服。耕种的农民必然要有一个犁和一个锄头,这样才能种地。木匠必然要有一把锯、一个锥子和一个凿子才能干活。天下的人想要做成事情,就必须使用这些工具。如果在每根针上加一钱,那么三十根针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赋税。一把刀加六钱,五把刀就是一个人的赋税。每个犁头加十钱,三个犁头就等同于一个人的赋税。其余的都可按着这个标准类推。只要人们劳动,无形中就缴纳了这种费用。”

管仲的一席话,有事实,有数据,有分析,有类比,说得齐桓公除了点头还是点头。“管山海”的政策得以在齐国顺利实施。

在齐桓公即位的最初近二十年里,齐国很少征收关市之税,就算收,一般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五十分之一。用粮食来缴纳赋税,两年才收一次。遇到收成好的年份收取十分之三的税,中等收成的年份税率为十分之二,收成不好的年份只收十分之一,万一遇上荒年就不向农民征收赋税。

上述薄赋政策,就算是在今天看来,在某些方面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管仲还通过其他措施,大力发展工商业。

一是鼓励经商。这在以农为本的传统中是很难得的。管仲认为,“无市则民乏”,发展商品经济才能使人民富裕。所以他鼓励经商,放手让百姓将各种农副产品“鬻之四方”,还实行渔盐出口不征税的政策,来刺激商业的发展。为了使商业繁荣而又不乱,管仲实行了国家统一管理的办法,规定货币由国家铸造发行,物价由国家统一制定,使物价随货币的多少而上下,保持市场稳定和繁荣。

二是给予各诸侯国商人优惠政策。这话今天听起来有些耳熟,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管仲就已经在实践了。当时,齐国虽然盐和铁极为丰富,但其他商品如皮、骨、筋、角、竹箭、羽毛、象牙、皮革等都很匮乏。一次,齐桓公询问管仲,有什么办法能够得到这些商品?

管仲回答道:“齐国没有这些东西,那就只有通过交易,多方收购,别无他法。”

“收购?”齐桓公有些不解,“如何收购?商人不来,总不能将他们拉到齐国来吧?”

管仲信心十足地说:“君上放心,臣自有办法!”

齐桓公惊喜地问:“爱卿有何办法?说来听听!”

“制定优惠政策,招徕外商。”管胸有成竹地说,“商人走南闯北,贩买贩卖,买贱鬻贵,为的是赚钱。只要我们制定优惠政策,公之于天下,让各地商人都知道,齐国的经济环境好,到齐国来经商能赚钱,赚大钱。他们一定会趋之若鹜,不请自来。”

齐桓公非常赞同管仲的意见,鼓励他放手去干。只要对齐国有利,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他一定支持。

于是,管仲制定了一揽子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将之张榜公布。其大致内容为:其一,加强边关的管理,为了防止官吏滥征关税,管仲严肃郑重地通告各处关卡:空车往来的不要索取关税,徒步背负商品到市场上进行买卖的小商贩不要征税,以此吸引远方的商旅来齐国做生意;其二,对盐和铁这两种商品实行稽查制度,不征税,其他一般商品还是要收税的,但为了鼓励出口,税很低;其三,为了进一步吸引各地的商人到齐国经商,除了采取低关税政策外,还在生活给养上给以优惠。

据《管子》一书记载,齐桓公曾问管仲怎样才能招揽商人,管仲建议说:“请您下令为各诸侯国来的商人修建客舍。对来一乘车(古代四马一车为一乘)的商人免费供给伙食;对来三乘车的商人再加供给马的饲料;对来五乘车的商人除了享有上述优待外,还派给服侍人员。”当时齐国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驿站中储有食物,以招待各诸侯国来的使节和商人。

正是由于齐国采取了种种优惠政策招徕商人,所以各地商人纷至沓来。《管子》称当时“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三是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工商收益不平衡的矛盾。当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无论如何辛勤劳作,收入也是无法与工商业相比的。这就出现了收益不平衡的矛盾,影响农业的稳定发展。

齐桓公和管仲都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决定解决它。齐桓公的办法,是压低、限制富商大贾的收益而让利于农民。然而管仲不赞同,他的办法,是“请重粟之价,釜三百”。也就是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到每釜三百钱。管仲认为,粮食每釜提高价格至三百钱,则荒地可以广为开垦,农民也努力耕种了。这就是通过提高粮食价格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管仲又告诉齐桓公说,应命令上卿、大夫和商人们都按不同的比例存米存粮,既可以作为国家粮食贮备,也可以帮助农民生产。因为储藏粮食要先收购粮食,而以合适的价格将农民耕种的粮食收购起来,就会使得农民有种粮食的积极性。要求这些人必须藏粮,粮食的需求就扩大了,粮食价格自然也就上涨了。

管仲认为,这样一来,粮食值钱了,农民积极性就大了起来,耕地面积就会扩大。这一政策使农民的收入增加,解决了务农与经营工商业之间经济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在保证工商业发展的同时不致对农业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强调社会分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使农工商各业都能稳定发展,管仲把社会成员按职业划分成士、农、工、商四类,并规定住在各自的居住区,“勿使杂处”,要求给不同的职业创造方便条件。同时,规定“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从小就在专业化环境里进行专业学习,既有利于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早出人才,又可以避免见异思迁,保持专业思想的稳定。当时这对于各项事业的进步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总之,管仲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经济改革,收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齐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

应当说,在管仲的改革措施中,有很多都触及了齐国传统贵族的利益。按理说,肯定会有人反对,但管仲的改革却异常顺利。虽然有人骂,但却没有人敢公开跳出来跟他叫板。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为了对付反对者们,管仲在全面进行经济改革前,先实施了军事上的改革。如果不掌握军队,想要建立对经济的绝对控制,简直是不可能的。贵族们手里既有钱又有兵,闹起来就不好收场了。

管仲采取的办法是实行兵农合一的政策。规定每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两千人,两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齐国共有三军,这就是三万多人。按照当时的人口条件,三万已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了。周天子也只拥有三万五千人的直属武装。这三军由齐桓公直接领导,他就掌握国家的军事指挥权。如此一来,贵族们就很难再对国君构成威胁了。

而且,兵农合一还有一个好处是,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要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是敌是友;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这是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作战做好了准备。

管仲的改革从来不是跛脚走路。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他深知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同等重要,也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政治改革的推进,经济改革就失去了保障,也不可能取得长久的成功。

因此,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管仲还进行了政治改革。正是政治改革的成功,对齐国后来的称霸产生了关键的作用。

在旧制度中,齐国最大的弊端是政令无法从国君贯彻到平民,“政令不出王宫”,致使国家行政效率低下。为了消除这一弊端,管仲对国家的行政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他将全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氏和高氏各管五个乡。

管仲还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定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每年年初,由五属大夫向齐桓公直接汇报属内情况,由齐桓公督察其功过。也就是说,他们直接对齐桓公负责。这样一来,中央集权的制度就在齐国建立起来了。

就这样,管仲通过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措施,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期举足轻重的大国,成就霸业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