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的“草根”情结
唐毅是我见过的最朴实、最没有架子的一个企业家。他如今的身份是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联合会代表、重庆市残联常务理事、重庆市残联肢残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残联企业家协会会长、重庆市合川区政协委员、重庆市合川区残联副主席、重庆市合川区华顺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重庆市华蓥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唐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南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瞧一瞧吧,哪一顶“帽子”不够他显摆的呢?
可他不!
他的秘书称他为“草根”,我想,“草根”这个词用在唐毅的身上绝不会是他秘书的发明,一定是有人曾经这样称呼过他。身为亿万富翁,他的办公室简朴得不能再简朴,一张普通的办公桌,几把待客用的普通的铝合金钢架椅子。在门边,有一套茶具,算是高档的消费品了。秘书告诉我们,那套茶具还是前不久才配置的,配置那套茶具,不是自己用,是款待客人和来宾用的。秘书说:“唐总是个大忙人,他才没有闲心坐下来品茶呢!有一次,唐总从外面回来,我们见他很累,就给他做了‘茶道’,茶递上,蛮以为他要慢慢地‘品’,谁知他脖子一仰,竟咕咚一声喝了个精光。”
和秘书谈话期间,不时有人进来询问唐总在不在,有的背着竹背篓,有的手提着雨伞、脚穿着裹满了泥浆的雨靴,一看就知道,来找唐毅的人,多半是乡下的老农。秘书怕我们不解,来人走后,总忘不了要给我们做一番解释。她说:“唐总是在这儿起家的,他对这儿的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现在他的公司遍布西南各地,他可以办公的地方也很多,但他总是喜欢呆在这儿,来这儿找他的人,要么是来看他的,和他聊聊天,拉拉家常,要么是生活有困难了,来请求他的资助的。”
我问:“唐总会资助他们吗?”
秘书开心地笑了起来:“咋不呢?唐总是个善菩萨,别看他自己生活简朴,帮助别人,可从不吝啬……”
“比如?”我打断秘书的话,笑问道。
秘书仍旧是笑,末了,说:“三汇是合川离城最远的乡镇,崇山峻岭,但矿藏丰富,像煤、碳酸钙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采不完。1995年,唐总投资创办了合川市三汇镇碳酸钙厂,这家厂就是现在重庆市合川区华蓥矿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厂一办起来,收入明显增多,唐总念及办厂之初乡邻们给他提供的资金援助,于是,拿出了一笔钱来,按人头每月发给大伙儿20元钱的生活补助,这一发,十多年了。你们算一算吧,不是一个小数目呀!去年汶川地震,他数次捐款,最大的一笔是50万。当然,也不是见人相求他就慷慨解囊的,以前是,现在不是。有一年,重庆的一家媒体报道了唐总的事迹,外地一个女子写信来,说孩子患了重病,希望唐总给点钱,把孩子的病治好。拿到信,大家劝唐总不要轻信,骗子太多了,谨防上当。唐总想了想,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然后叫财会人员将5万块钱汇去了。钱汇出后,音信杳无,是不是上当受骗了,谁也说不清楚,我们没去核实,唐总也不让我们去核实,这件事,给唐总的触动很大,因此,那之后,凡是需要唐总提供资助的,必定要通过政府的渠道,民政局也罢,宣传部也罢,镇政府也罢,只要是政府说这人确有困难,那么他就一定会拿出钱来。唐总是老实人,骨子里流淌着的永远是乡下人的本分、憨厚和质朴。相信政府,是他捐款的前提条件,但邻里乡亲例外。邻里乡亲有困难了,只要告诉他一声,他准会相助,绝不推诿!”
唐毅到底向社会捐了多少款,没有一个确切的数目,但肯定不下千万。他的钱好要,是三汇镇人众所周知的,谁家有难,找到他的办公室来,断不至于空手而归。不过,正如他的秘书说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也变得“聪明”起来了,不了解的人、不是政府介绍来的人,想要从他兜里掏走一分钱,是难上加难的。不怕钱上当,就怕感情上当。其实,这样的心态是和他的“草根”情结密不可分的。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能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点帮助,是快乐,是幸福。可是,如果适得其反,受了欺骗,那么,获得的就不但不是快乐和幸福了,相反,却是一种被愚弄的痛苦。不少人喜欢谴责中国的有钱人不慈善,一味地渲染有钱人是如何如何的奢侈,其实,换一种思维,把自己也摆到“有钱人”的位置上,面对弄不清的真和假,谁又肯把钱“白送”出去呢?
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喜欢助人为乐。他资助过的贫困学生、扶持过的下岗职工和投资兴办的社会福利企业,数不胜数。从贫寒的农家走出来,走得再远,事业搞得再红火,依然摆脱不了童年的阴影,依然除却不了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里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的“草根”气息——厚道、善良、本真,见不得人落难,见了,总想帮一把,总想千方百计地助人家一臂之力!
唐毅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自己虽然富了,却不忘记党委、政府、家乡父老乡亲对他的关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1996年,他出资10万元为星寨村的农家小院新修了院院相连的碎石公路,结束了全村几代人行路难的状况;出资5万余元改造或更换了村里三个高山社队村民人畜饮水管道;连续十年为当地二百余位贫困农民发放每人每月20元生活补贴;2003年以个人名义出资五十余万元将星寨十社全体村民搬出危岩地区;2004年他捐资10万元在三汇汇滨广场修建了一座人行天桥,定名为“唐人桥”;2006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出资十万余元为星寨村硬化人行便道5公里;他的企业安置了下岗职工三百余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人员五百余人,残疾人士一百余人,先后资助十多名濒临失学的贫困大学生;2008年震惊全国的“5·12”大地震后,他心系灾区,不顾身患胰腺炎和行动不便,经常出现在各种募捐活动现场,以公司和个人名义先后向灾区捐款近50万元,并号召全公司职工向灾区献爱心和捐资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