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的品格教育研究:以美国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品格教育的基本理论探究

对品格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对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很容易因为实用主义的趋势而流于一种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谈和面面俱到式的译介。随着对美国品格教育的初步研究阶段的结束,对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在今天只有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现代性德育的精神营养,换言之,只有深入把握美国品格教育的理论内核才能在看似纷繁复杂的美国品格教育的现象背后洞悉其实质和其对我国品格教育真正有长期借鉴意义的东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品格及品格教育内涵的基本层面进行系统梳理并深入探讨蕴藏在美国品格教育背后的德性情感、品格践履智慧和品格理性建构之基础等核心问题。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超越对美国品格教育的公式化的泛泛而谈的浅层次而进入品格教育结构、品格教育的逻辑、品格教育的功能、品格的范畴等重大问题所在的深层次,进而对美国品格教育直接依托的品格教育理论进行理性的探讨,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深入品格教育内核的微观探析才能重现被遮蔽已久的品格教育本质。过去品格教育的诸多教训都说明,在没有深入把握和理解品格教育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就盲目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品格教育实践往往会造成劳民伤财式的巨大资源浪费。对品格教育基本理论理解的混乱会直接导致品格教育实践的混乱,因为“无论是明确地表述问题,还是检验假设,一个根本性的前提,就是需要清晰的概念。假如人们对其正在寻找的东西没有清晰的认识,任何观察和实验都会无助于事”[1]

从道德哲学的意义来讲,结构指的是道德教育中所关涉的不同要素之间在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这就必然意味着不同的排列方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也同时意味着在品格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最优化的结构方式,这种优化的品格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品格内部架构效能的最大化,也可集中凸显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和长效性。与品格教育密切相关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品格的习得或教育是一种品格践履主体利用原有的品格认知和品格体悟将自我在过去品格生活中所储存的品格记忆与来自于品格践履具体情境中接受的品格信息相互作用,从而主动地选择、会通、编码、解码品格信息并在新的情境中积极建构品格生活意义的过程。我们这里所探讨的品格结构不仅包括品格心理结构,也包括更宏观意义上的品格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