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环境权与参与式环境治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本书以环境保护需求为研究背景,在对公民环境权和环境治理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公民环境权保障选择参与式环境治理模式的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可行性。通过对环境治理谱系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目前主要的三种环境治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依据中国国情与体制选择参与式环境治理模式所具有的理论基础与优势,并结合已有成功经验,论证选择这一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治理环境,而且与中国现代政治观念间具有契合性。虽然这一模式有其理论与实践的适应性,但目前并未成为国内主要环境治理模式,因此在全面分析目前中国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其在具体实施中的困境,以此为依据探索环境治理中公民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综合分析之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环境治理问题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环境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本书主要是研究基于公民环境权保障的参与式环境治理的战略与模式,采用规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一)规范研究法

规范研究是对事物和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回答事物“应当怎么样” 问题。规范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书第一章“公民环境权的理论分析与法律解释” 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法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公民环境权国内外理论争议的探讨从而解释公民环境权,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某一特定时间或文献资料等作出系统调查和研究的方法。近年来,关于环境治理的案例较为丰富,本书第四章与第五章将选取典型案例论证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难题,继而为完善参与式环境治理模式提供建议和对策。除此之外,全文其他各章论证过程中也釆用丰富案例佐证本书的观点和结论。其中案例主要来自各种数据库、著作、新闻以及实地调查等。

(三)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相关的事物进行统一的考察和对比,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公民环境权和环境治理的研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这些不同之中又有类同之处,通过对比能够发现其中隐含的内在的、共同的发展规律。本书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国内外公民环境权研究的发展和环境治理模式发展的类型和特点,并对现存的三种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寻找选择参与式环境治理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三 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基于公民环境权的理论指向与基本思路探讨与之相契合的中国环境治理之道,是本书尝试的研究视角。就国内外学术界对环境治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思维来看,影响较大的有环境权威理论、技术理性理论、环境生态理论、生态民主理论、环境冲突理论。本书采取的则是公民环境权的研究路径和理论视野,从民间环境运动催生的环境权利意识和国际人权的新发展概括和提炼公民环境权的前沿理论,并通过对环境实体权与环境程序权、环境私权和环境公权等一系列新观念的分析,而寻求中国环境治理的本土化方式。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在多种环境治理模式的争议中,将参与式环境治理作为中国环境治理的最有效模式,是本书提出并力图论证的基本观点。在当代环境治理谱系中,先后实施过政府管制型环境治理模式、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合作型环境治理模式,但在环境治理实践中,政府管制存在失败,市场化治理存在失灵,合作型治理的有效性又局限于国际合作和政府间合作的治理领域,由此,本书基于公民环境权与环境治理模式之间的逻辑与经验关联性,也鉴于中国特有的政治形态和环境治理复杂性,论证参与式环境治理模式的中国适用性和可行性,并针对参与式环境治理的实践难题而提出摆脱困境的应对之策。


[1]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2] 蔡守秋:《环境权初探》,《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3] Joseph L.Sax,“Defending the Environment:a Strategy for Citizen Action”,Harvard Law Review,Vol.84,No.6,1971,p.1562.

[4] 付淑娥:《美国环境人格权历史探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8期。

[5] [英]简·汉考克:《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李隼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6] [日]大阪律师会环境权研究会:《环境权》,转引自罗丽《日本环境理论和实践的新展开》,《当代法学》2007年第3期。

[7] [日]交告尚史、臼杵知史等:《日本环境法概论》,田林等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第148页。

[8] [日]大塚直:《環境権(2)》,《法学教室》2005年第3期。

[9] [日]中山充:《環境権:環境の共同利用権(1)》,《香川法学》1990年第10期。

[10] 大阪律师会环境权研究会:《环境权》,转引自罗丽《日本环境理论和实践的新展开》,《当代法学》2007年第3期。

[11] [日]大塚直:《環境権(2)》,《法学教室》2005年第3期。

[12] Edith Brown Weiss and Daniel Barstow Magraw et al.,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Basic Instruments and References,New York:Transnational Publishers,1992,p.172.

[13] Simon Dalby,Environmental Governance,Oxford:Blackwell,2002,pp.427-441.

[14] [英]蒂姆·佛西:《合作型环境治理:一种新模式》,谢蕾摘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5] [英]蒂姆·佛西:《合作型环境治理:一种新模式》,谢蕾摘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6] Neil Gunningham,“The New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The Localization of Regulation”,Journal of Law&Society,Vol.36,No.1,2009,pp.145-166.

[17] [印度]维夫克·拉姆库玛,艾丽娜·皮特科娃:《环境治理的一种新范式:以提高透明度为视角》,郤继红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3期。

[18] Eckerberg Katarina and Joas Marko,“Multi-leve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 Concept under Stress?” Local Environment,Vol.9,No.5,2004,pp.405-412.

[19] John R.Parkins,“De-center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 Short History and Analyse of Democratic Processes in the Forest Sector of Alberta”,Canada.Policy Science,Vol.39,No.2,2006,pp.183-203.

[20] Michael Lockwood and Julie Davidson et al.,“Multi-leve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Lessons From Australia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Australian Geographer,Vol.40,No.2,2009,pp.169-186.

[21] Brian Head and Neal Ryan,“Can Co-Governance Work?Regional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Queensland,Australia”,Society and Economy,Vol.26,No.2,2004,pp.361-382.

[22] Neil Gunningham,“The New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The Localization of Regulation”,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Vol.36,No.1,2009,pp.145-166.

[23] Harriet Bulkeley and Arthur P.J.Mol,“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Consensus,Ambivalence and Debate”,Environmental Values,Vol.5,2003,pp.143-154.

[24] Scott Lash and Bronislaw Szerszynski et al.,Risk,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Towards a New Ecolog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8,pp.27-43.

[25] Susan Owens,“Engaging the Public:Information and Deliberation in Environmental Polic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Vol.32,No.7,2000,pp.1141-1148.

[26] Dan Bloomfield and Kevin Collins et al,“Deliberation and inclusion:Vehicles for Increasing trust in UK Public Governance?”,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Government and Policy,Vol.19,No.4,2001,pp.501-513.

[27] Anna Davies,“What Silence Knows-planning,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Value”,Environmental Values,Vol.10,2001,p.77.

[28] Michael Mason,“Evaluating Participative Capacity-building in Environmental Policy:Provincial Fish Protection and Parks Management in British Columbia,Canada”,Policy Studies,Vol.21,No.2,2001,pp.77-98.

[29] Chris Rose,“Beyond the Struggle for Proof:Factors Changing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Environmental Values,Vol.2,No.4,1993,pp.285-298.

[30] Harriet Bulkeley and Arthur P.J.Mol,“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Consensus,Ambivalence and Debate”,Environmental Values,Vol.5,2003,pp.143-154.

[31] Michael Palmer,“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Face of Domestic Law”,The China Quarterly,Vol.156,1998,pp.788-808.

[32] Rachel E. Stern,“From Dispute to Decision:Suing Polluters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Vol.206,2011,pp.294-312.

[33] Vincent Cheng Yang,“Punishing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forcement Issues in China”,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44,No.3,1995,pp.671-682.

[34] Rachel E. Stern,“The Political Logic of China’s New Environmental Courts”,The China Journal,Vol.07,2014,pp.53-74.

[35] Yanqi Tong,“Bureaucracy Meets the Environment:Elite Perceptions in Six Chinese Cities”,The China Quarterly,Vol.189,2007,pp.100-121.

[36] Rosa Chun,“Ethical Values and Environmentalism in China:Comparing Employees from State-Owned and Private Firm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Vol.84,2009,pp.341-348.

[37] Abigail R.Jahiel,“The Organ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China Quarterly ,Vol.156,1998,pp.757-787.

[38] Elizabeth C. Economy,“The Great Leap Backward?The Cost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Crisis”,Foreign Affairs,Vol.9,2007,pp.38-59.

[39] Jane E. Cohen and Joseph J. Amon,“Lead poisoning in China:A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crisis”,Health and Human Rights,Vol.14,No.2,2012,pp.74-86.

[40] Gerald Chan and Pak.K. Lee et al.,“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The Domestic:International Nexus”,Third World Quarterly,Vol.29,No.2,2008,pp.291-314.

[41] Robbie Ali and Kenneth Olden et al.,“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A Vehicle to Promote Public Engagement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in China”,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Vol.116,No.10,2008,pp.1281-1284.

[42] Guobin Yang,“Environmental NGOs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Vol.181,No.1,2005,pp. 46-66.

[43] 蔡守秋:《环境权初探》,《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44] 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

[45] 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46] 陈泉生:《环境权之辨析》,《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

[47] 谷德近:《论环境权的属性》,《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8] 吴卫星:《环境权研究:公法学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9] 朱谦:《反思环境法的权利基础——对环境权主流观点的一种担忧》,《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0] 徐祥民:《对“公民环境权论” 的几点疑问》,《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徐祥民、田其云等:《环境权:环境法学的基础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51] 陈泉生、张梓太:《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52] 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53] 高家伟:《欧洲环境法》,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116页。

[54] 吴卫星:《环境权内容之辨析》,《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

[55] 肖云、钱静:《我国公民环境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6] 吴卫星:《环境权的制度保障》,《中德法学论坛》2005年第00期。

[57] 杨航征、牛广召:《试论中国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及立法建议》,《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8] 刘争明:《环境权入宪的思考》,《前沿》2010年第10期。

[59] 蔡守秋:《法治视野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思考》,《环境保护》2015年第17期。

[60] 沈海军:《公民参与环境决策的理论基础探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

[61] 李金龙、游高端:《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与创新》,《求实》2009年第3期。

[62] 杨妍:《环境公民社会与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新视野》2009年第4期。

[63] 汪伟全:《环境类群体事件的利益相关性分析》,《学术界》2016年第8期。

[64] 任峰、张婧飞:《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治理》,《河北法学》2017年第8期。

[65] 叶彩虹:《地方政府生态职能构建的若干思考》,《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

[66] 李慧明:《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理论与制度》,《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2期。

[67] 于华江、唐俊:《农民环境权保护视角下的乡村环境治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68] 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曲格平:《国情与选择——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

[69] 李康:《环境政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0] 王丽珂:《基于生态文明的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71] 肖巍、钱箭星:《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2] 周宏春、吕立志:《我国环境污染的根源及对策建议》,《未来与发展》2000年第1期。

[73] 于晓婷、邱继洲:《论政府环境治理的无效与对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4] 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分析》,《生态经济》2001年第11期。

[75] 陶志梅:《从公共经济视角看城市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职能创新》,《特区经济》2006年第11期。

[76] 樊一士、陆文聪:《企业化经营:区域性环境治理新模式》,《经济论坛》2001年第22期。

[77] 张彬、左晖:《能源持续利用、环境治理和内生经济增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5期。

[78] 洪大用:《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79] 刘兆征:《中国环境治理失灵问题的思考》,《环境保护》2008年第16期。

[80] 杨妍:《环境公民社会与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新视野》2009年第4期。

[81] 郑思齐、万广华等:《公众诉求与城市环境治理》,《管理世界》2013年第6期。

[82] 肖建华:《参与式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环境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5期。

[83] 常杪、杨亮等:《环境公众参与发展体系研究》,《环境保护》2011年第Z1期。

[84] 吕丹:《环境公民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现代环境治理系统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

[85] 杨小柳:《参与式流域环境治理——以大理洱海流域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86] 辛方坤、孙荣:《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授权合作的“嘉兴模式” 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