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产业互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产业互补性及其基础

(一)经济互补性、产业互补性、贸易互补性

在经济学研究中,互补性这一经济学概念最早由弗朗西斯·爱德华斯提出,他从消费的角度理解互补性,认为一种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可以通过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得以加强,那么,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除了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产品之间的互补性(与替代性对应)之外,这一术语也被广泛用于其他研究,常见的概念从所涉及的范围大小看,包括经济互补性、产业互补性、贸易互补性等。

青木昌彦认为,互补性一词虽然源于消费领域,但同样可以准确应用到很多其他领域,例如,一个国家为解决某问题而做出的努力可能因为另一国家具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变得更加富有成效,反之亦然。他认为,互补性概念对国际经济领域的很多重要问题都有启示,如在中美经济互补问题上,中国需要大力节约,以应对已经来临的老龄化问题,而美国可以为中国制造的商品提供市场;另外,美国要保持其经济活力和技术领导力,而中国则可通过经济持续增长和制造业基础为此做出贡献。但是,这种互补性可能会以贸易失衡的形式呈现。[1]

关口末夫(Sueo Sekiguchi)曾研究过东北亚产业互补性(Industrial Complementation)问题,并将产业互补性分为政策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前者被认为是“产业化互补”,指政府相互合作,至少在某些特殊行业形成彼此认同的分工,如东盟国家于1981年签署的《东盟产业互补性基本协议》(Basic Agreement on ASEAN Industrial Complementation),倡导对产业互补性篮子中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后者则是指国家之间由市场力量主导形成并被观察到的产业互补现象。[2]

张丽平在研究中美之间产业互补性时,将产业互补性分为“此生彼长”型互补和“你有我无”型互补。前者是指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补关系,认为这种互补关系是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向产业范畴的扩展,是产业内垂直分工的结果,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后者是指一国拥有另一国不存在的产业,或另一国虽然拥有相同产业但产品存在差异性而形成的互补关系,认为这种互补关系是产业间垂直分工的结果,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产业间单向贸易”,两国可以通过贸易渠道相互弥补彼此的市场需求,是区域分工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同时,她将国家之间产业内的水平分工理解为产业间竞争关系,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水平性产业内贸易。[3]

关于贸易互补性,国内学术界有大量研究成果,但就这一概念并未形成一致意见。潘青友认为,每个国家在资源禀赋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专业化生产进行国际贸易不仅能够满足贸易双方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可使各自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通过贸易形成互补。[4]于津平认为,一国的出口产品与另一国的进口产品吻合度越高,贸易互补性越强。[5]关志雄将贸易互补性分为两类:第一,对于不同种类的产品而言,贸易双方出口产品的重叠程度越小,贸易互补性越强;第二,对于同一种类的产品而言,互补性随着产品差异性的加大而增强。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往往不同,以中国和日本出口彩电为例,日本出口清晰度较高的彩电,中国主要出口普通型彩电,且中国从日本大量进口元件和半成品,日本彩电的售价比中国高出一倍。可见,中国与日本所形成的贸易互补在于日本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那部分产业。[6]这一观点与新贸易理论中的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在很大程度上相吻合。

可以看出,异质性是互补性的基础,而同质性导致竞争性。经济互补性源于不同经济体之间经济结构的差异性[7],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它可以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说明两个国家或区域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除产业互补性和贸易互补性外,还可以从市场的异质性、要素的异质性、技术的异质性等层面,分析不同国家或区域之间在市场、要素、技术等方面的互补关系。

产业互补性源于不同经济体之间产业的异质性或同一产业内部产品的异质性,是一个中观的概念,是经济互补性的表现之一,主要研究两个国家或区域之间在产业及产品层面的互补关系,如基于标准产业分类的大类产业之间、中类产业之间,或基于产业关联关系而形成的上下游产业之间等的互补关系,以及基于产品的异质性而形成的互补关系。

贸易互补性源于不同经济体之间产品结构的异质性,是一个较为微观的概念,是产业异质性的结果和产业互补性的具体体现,主要研究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产品层面上的互补关系,如基于国际贸易分类(SITC或HS)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基于产品差异性的同一产业内部垂直差异化产品、水平差异化产品之间等的互补关系等。

经济互补性、产业互补性、贸易互补性既可以用于研究国家之间的互补关系,如上一章文献综述中所提及的相关研究,也可以用于研究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补关系,国内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二)产业互补性的类型

从国家之间的关系来看,产业互补性与贸易互补性往往密不可分,产业互补关系最终或多或少会以国际贸易的方式表现出来。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产业间贸易,指一国的某一产业在一定时间段内只存在进口或只存在出口的贸易类型;第二类为产业内贸易,指一国的某一产业在一定时间段内既存在进口又存在出口的贸易类型。按照这种分类,可以将产业互补性分为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两种类型。

1.产业间互补

产业间互补是指国家之间因产业的异质性而形成的互补关系,它既可以源于国家之间资源禀赋差异而形成的水平国际分工,也可以源于国家之间工业化水平、技术水平差异而形成的垂直国际分工。前者表现为国家之间产业的差异性,即一国拥有另一国并不存在的产业;后者表现为国家之间产业的关联性,即一国拥有另一国某产业的上游或下游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张丽平所说的“你有我无”型互补和“此生彼长”型互补均属于产业间互补,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虽然存在关联关系,但它们毕竟属于不同产业,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与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

产业间贸易是产业间互补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国家之间某一产业产品的单向流动,是国际贸易与生产合作的初级形态。

2.产业内互补

产业内互补是国家之间因同一产业内部产品的异质性而形成的互补关系,这种异质性既可以表现为垂直差异化(如高档轿车与低档轿车),也可以表现为水平差异化(如机械表与电子表),是同类产品在质量、包装、款式或在信贷条件、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同一产业内部的互补关系。

按照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互补的原因较为复杂,它可以源于资源禀赋,如木材资源丰富的国家生产的木制桌子与塑料资源丰富的国家生产的塑料桌子之间的互补;可以源于历史的或偶然的原因而形成的规模经济,如瑞士的机械表与日本的电子表之间的互补;可以源于收入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偏好相似(需求重叠),如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也可以源于国家或区域之间的距离,如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木材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互补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贸易双方对某种产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贸易行为,是国际贸易与生产合作的高级形态。

可以认为,具有较强产业互补性和贸易互补性的国家之间将表现出更大的经济合作潜力,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因此,国家的产业合作和贸易发展可以基于产业互补性和贸易互补性挖掘彼此潜力,通过合理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优势互补,以此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产业互补性的基础

1.自然资源禀赋差异

自然资源禀赋理论认为,每个国家的地理方位、气候特征和资源储量等都存在明显不同,各国会从事不同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因此,国际分工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各国资源禀赋的有无造成了国际分工的不同。如果一个国家具有其他国家没有的某种自然资源,就决定了其他国家无法生产这类产品,只能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第二,各国资源禀赋的多少造成了国际分工的不同。如果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某种自然资源,但该国对这种自然资源较为缺乏或储量较小,则该国必须从那些自然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进口。因此,两国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存在上述差异时可形成贸易互补,且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越大,互补性越强;反之,互补性越弱。

2.产业结构差异

国际贸易可通过出口本国产品刺激国内需求增长、进口外国产品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而一国的产业结构与其资源禀赋、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工业化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之间不同的优势产业势必会生产出占据不同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形成产业互补。因此,产业结构差异是构成产业互补性的基础。就工业品而言,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越高,与中亚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大,向中亚国家出口工业品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技术含量越高,双方的产业互补性越强;反之,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越低,与中亚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小,中亚为满足国民需求会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工业品,从而发生贸易转移,导致双方产业互补性减弱。

3.劳动力资源差异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受教育程度、劳动能力、职业类别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构成了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由于每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并不相同,所提供的劳动也不同质。一般来说,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多数国家进行贸易和交换的有利条件,这类国家所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势必会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与其他许多国家形成产业互补,尤其与那些工业发展体系不健全的国家表现出的产业互补性更加明显。因此,一国的劳动力资源越丰富,与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差异越大,双方的互补性越强;反之,互补性越弱。

4.消费需求相似性

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了形成国际贸易的原因。一类产品是为了满足自身国民需求而诞生的,当生产国对此类产品的国内市场有限时才会将其推广至国外市场。而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差异的最主要因素,贸易双方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同类产品的交易量就越大。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越小、消费需求越相似,消费者对同等质量产品的需求会越大,双方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的密切程度越高,互补性也就越强;反之,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越大,消费需求差异也越大,需求结构越不相同,双方贸易的可能性越小,互补性越弱。

5.科技水平差异

根据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工业化水平也高,能较早研发出某些新产品,其他国家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克服技术差距从而实现对新产品的模仿。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工业发达的国家可利用技术控制,垄断新产品的生产和对外出口。而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所需的高技术工业品等多数依赖从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国家进口。因此,科技水平差异越大的国家之间工业品的互补性就越强;反之,互补性越弱。

6.市场规模差异

一国进口的基础是需求。在本国总供给和产出结构一定时,市场规模越大,进口需求也就越大。市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随着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不断上涨,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若两国市场规模差异减小,双方消费市场的需求数量将显著增加、需求水平将不断提升,将为双方的贸易往来提供良好契机,使产业互补性显著增强;反之,市场规模差异越大,互补性越弱。

7.其他因素

国家政策、文化、宗教、政治等诸多方面也是影响中国与中亚贸易互补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是中国为谋划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做出的重要决策,中国积极出台财税、金融、投资贸易合作、海关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该倡议保驾护航。而中国与中亚作为沿线国家,受到国家政策的倾斜,双方将形成新的贸易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促进贸易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极大地推动双方贸易发展。然而,中亚国家政治形势复杂、市场开放难度大、民族宗教矛盾复杂、文化繁杂多样等因素也对双方贸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 [日]青木昌彦:《经济结构:失衡抑或互补》,《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第4期。

[2] Sueo Sekiguchi,Industrial Complementation in Northeast Asia,http://www.neaef.org/pubs/neaef03/ 10.sekiguchi.pdf.

[3] 张丽平:《中美产业互补性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页。

[4] 潘青友:《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7期。

[5] 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世界经济》2003年第5期。

[6] 关志雄:《中日互补论》,载《“2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2004年,第75—81页。

[7] 由偏好相似而形成的经济互补关系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