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产业互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产业互补性

一 相关理论基础

(一)国际贸易理论

1.古典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绝对优势反映了国家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并成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如果允许国家之间开展自由贸易,那么,各国都将在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上实现完全专业化,并带来各国福利的增进和整个世界产出水平的提高。基于此,亚当·斯密推崇自由国际贸易,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然而如果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落后于另一国家,处于绝对劣势地位,那么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这两个国家就不具有国际贸易的基础。因此,绝对优势理论不足以解释普遍存在的国际贸易现象,以后的经济学家在亚当·斯密的理论基础上加以扩展,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提出,他认为贸易的两国在各种产品上的生产力差距不可能都一样,这种生产力差距的不同反映了两国各自的相对优势。在各种商品生产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可以专业化生产劳动生产率差距相对较小的商品,而在各种商品生产商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可以专业化生产劳动生产率差距相对较大的商品。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同样可以增进参与国际贸易各国的福利并提高整个世界的产出水平。

比较优势理论是绝对优势理论的一般化,从更一般意义上阐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解释了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2.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论是传统国家贸易理论的核心,最早的提出者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其在1919年用瑞典语发表了《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正式阐述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随后其学生俄林(Bertil Ohlin)在继承该理论基本观点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名为《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论著,正式创建了要素禀赋论,扩展了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论。此后罗伯津斯基(T.M.Rybczynski)、萨缪尔森(P.Samuelson)、斯托尔珀(W.Stolper)等经济学家对该理论进行了不断补充和完善,并进一步提出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1941)、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948)和罗伯津斯基定理(1955),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并构成了广义上的要素禀赋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简称H-O理论)即狭义的要素禀赋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之所以会发生,其根源在于各贸易国国内生产要素禀赋状况(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不同,这也直接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分工格局,揭示了各贸易国该如何具体选择进出口商品。具体而言,各国出口商品应是其国内资源禀赋相对丰裕,而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自外进口的商品则相反,应是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资源,但价格又相对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这里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及土地等。换句话说,各国应认真审视本国资源禀赋状况,若本国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就应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则应大量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广义要素禀赋理论中,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解释了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一国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要素报酬)的上升和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因此,自由国际贸易将增进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利益,而损害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利益。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认为,由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因而要素价格亦会不同,但会随着生产要素以及商品的国际流动最终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即一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价格将会上升,而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将会下降,最终使生产要素价格在不同国家之间趋于一致。罗伯津斯基定理考察了商品价格不变时,有偏向的要素供给增长对生产的影响,认为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产量增加,而另一部门的产量下降。

3.需求重叠理论

需求重叠理论也称为偏好相似理论,属于新贸易理论范畴。1961年瑞士经济学家斯塔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Linder)在其出版的《论贸易与转变》一书中首次提出。该理论是用国家间需求结构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的发展,首次从需求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同时也解释了要素禀赋论所不能解释的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所存在的产业内贸易情况。根据H-O理论,各国资源禀赋状况越不相同,国际贸易产生的可能性越大,且相互间的贸易量也会越大,反之亦反。但林德则另辟蹊径,得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相似,即经济发展水平越相似的国家间其贸易联系就会越紧密,贸易程度也越密集的结论。

需求重叠理论存在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国内需求决定了产品出口国的可能性。某类产品只有当其在一国国内需求具有了一定规模,才可能成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为满足国内需求和谋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才会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最终使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二是需求结构越相似的国家,其相互间的贸易量也越大。该观点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个国家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因而可将其作为评价两国需求结构相似与否的指标。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则需求偏好越相近,贸易量就会越大。总之,在林德看来,需求结构将影响两国间贸易的可能性,需求结构差异则是国际贸易的潜在障碍。该理论与H-O理论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即使一国在某种或多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其他国家倘若因收入水平低而对其产品并不产生贸易需求,那么这两个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也无从谈起。

4.产业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但是,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贸易领域中产生了一种异于传统贸易中不同产品间贸易的模式,即对于同一类产品,一国既存在出口也存在进口,这种主要发生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国家之间的现代国际贸易新形式被称为产业内贸易。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loydxih)在考察欧共体成员国家贸易类型时,将国际贸易细分为两类,一类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另一类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前者为某国家在特定时期中,一类产品同时出现进口与出口双向流动,其成因为成本与规模报酬呈现了反比例关系;后者是指贸易双方对各自要素丰裕的产品进行交换,贸易原因是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差异性。他们围绕针对产业内贸易的农产品季节性与贸易成本呈现的关系做出了相关阐述,认为一个国家在某季度集中对某商品进行出口,但是在其他季度对这一商品又采取进口方式。另外,当产品的物流成本较大时,即使一个国家的某地区可以生产某产品,但因为距离很远,其他地区就会选择通过相近的国家来对这一产品进行进口,这样就出现了产业内贸易。还有一些国家以从事转口贸易为主,对某一类产品进行进出口流通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也能够形成较大的产业内贸易。格林那威(David Greenaway)、海因(R.Hine)、米尔纳(Chris Milner)在分析英国的产业内贸易时,提出了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前者是指交换质量相同但产品规格与款式不同的商品,后者是指交换质量层级不同的商品。

产业内贸易理论依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传统理论和理论扩展两个阶段,前者主要研究最终产品产业内贸易,并从供需两方面着手。从生产者供给角度看,可以分为基于规模经济、产品多样化与消费者偏好的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和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它们分别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从消费者需求角度看,主要从消费者偏好和需求多样性、差异性且存在重叠的消费层次结构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后者基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全球价值链的控制而对产品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可分割性的中间产品进行研究,形成基础是要素禀赋差异,主要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内产业内贸易模型等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自然要素禀赋的差异不再是决定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贸易量也不再完全取决于要素禀赋的差异程度,贸易的要素模式和商品也不再具有必然性,且产业内贸易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增加、生产效率提高、商品价格下降、商品种类增加、福利增加等潜在利益。

(二)区域合作理论

1.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理论(简称NEG理论),属于区域合作的前沿理论,具体包含区域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收敛与发散理论等。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代表性人物有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瓦尔兹(Waltz)、藤田(Fujita)、维纳布尔斯(Venables)、莫瑞(Mori)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其于1991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首次对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了初探,随后发表的系列论著,诸如《地理学与贸易》(1991)、《发展:地理学和经济学理论》(1995)等又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为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也因此荣获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规模收益递增、外部性、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是推动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兴起且不断繁荣的重要原因。距离及其带来的相应运输成本不仅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流量,同样也影响国家间的贸易方式、产业结构、要素价格、收入差异等,且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依赖于要素密集度和运输密集度。对此,克鲁格曼更是依托D-S模型构建了中心—外围模型以证明上述观点。在他看来,运输成本在国际贸易与区域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直接构成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进而影响国际贸易的双向流量。因此,地缘越是接近的国家由于经济交往成本相对较低,交通更为便利,经济往来也越加频繁,简言之,地理距离相隔越近,双方贸易量就越大。

此外,新经济地理理论还进一步揭示了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市场性,但国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的作用仍不可替代,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积极加强与中心区域的合作交流极为必要。

2.国际区域竞合理论

竞争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存在与发展中所固有的且长期存在的方式,二者相互并存,相互促进。“竞合”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名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学者布兰登勃格(Brandenburger)和奈勒波夫(Nalebuff)在1996年发表的合著《竞合策略》一书中。而国际区域竞合理论则随着区域竞合实践的不断演变而发展起来,目前该理论正从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向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方向演变。

最早有关国际区域竞合理论当数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竞合论,其所探讨的都是基于国家间的分工与竞争下的合作,这些实质上也都属于国际区域竞合理论的范畴。而真正开启现代国际区域竞合概念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其在20世纪初所提出的创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创新竞合论有效开辟了现代国际区域竞合论的先河。“二战”后兴起了多种现代国际区域竞合论,包括应用于区域组织间的区域竞合博弈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增长不同阶段的增长极非均衡布局竞合论以及应用于区域长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区域贸易战略竞合论、国家竞争优势论等。这些理论的核心都在于强调竞争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固有且并存的两种方式,一方面区域竞争无条件存在,另一方面区域合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并非无条件存在。因此各国在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时必须认识到区域竞合的并存性、动态性以及相互促进关系,同时必须重视区域合作的客观性与复杂性。

3.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厄尔曼(E.L.Ullman)提出。由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相互依赖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的存在才使得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能够在区域间源源不断地交换,现代社会的商品、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才能得到有效传输,也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地理空间彼此分离的城市才能够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有机整体。空间相互作用将在正反两个方面影响区域经济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一方面通过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可加强彼此区域空间的各方联系,互通有无,从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存在还会反作用于各区域,加大对区域间资本、技术、人才乃至发展机会的竞争,从而也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损害。

厄尔曼在1956年还同时提出了不同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即互补性、可运输性(可达性)、中介机会(干扰机会)。具体来说,首先,互补性从供需关系角度出发,认为相关区域间必须存在着对某种要素的供求关系,也即一区域所给的恰是另一区域所需的,该条件构成了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互补性条件多侧重于贸易关系的分析,即两区域贸易互补性越大,要素在该区域的流动量也越大。其次,可运输性从距离角度出发,以要素的可达性程度为依据,认为空间相互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要素能够在区域间进行传输。距离越远,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就越大,商品与人员的流动性就越差。最后,中介机会从外因出发,认为两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中介机会既是空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条件,亦是空间改变原有相互作用格局的重要因素。

(三)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主要研究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工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及发展特征,代表性理论有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以及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型等。

最初研究三次产业比重变化规律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Petty),他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通过对英国、法国、荷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商业收益比工业收益要大,而工业收益又比农业收益大,收益的不同造成收入的不同,劳动者为了追求更多的收入逐渐由农业向工商业转移。在配第的研究基础之上,克拉克(Clark)通过对40多个国家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变动的整理和比较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比重的变动规律表现为以农业为主导逐步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继而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变。配第和克拉克发现的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从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是最早关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数据,从三次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两个维度出发,分析研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迁规律。库兹涅茨把产业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他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份额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呈反比例变化关系,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份额则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呈正比例变化。也就是说,人均国民收入越高,农业部门的份额越小,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份额越大。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塞尔奎因在克拉克、库兹涅茨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且对100多个国家在不同层次上的收入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全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提出了经典的“发展模式”学说。他们认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将下降,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总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将上升。20世纪80年代,钱纳里和塞尔奎因通过对1960—1980年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了产业结构标准模型,将人均GDP数据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经济阶段,其产业结构以农业生产为主,几乎没有现代工业或者很少,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第二阶段是工业化早期阶段,其产业结构出现的特征是,逐渐地由农业生产为主转移到现代工业主导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在该发展阶段,工业生产主要以食品、烟草、采矿和建筑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第三阶段是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第二产业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快速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生产部门与服务业部门进行快速的转移,非农劳动力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称为重工业化阶段,其典型特征是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工业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后期阶段,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相对协调,第三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并逐渐成为国家或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新型服务业也逐渐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域,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第二、第三、第四阶段被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社会从传统型经济向现代型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第五阶段是后工业社会阶段,第二产业内部由资本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进行转变,并逐渐使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居民生活方式基本实现现代化,高端耐用消费品在居民生活中日渐普及,同时,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并开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第六阶段是现代社会阶段,第三产业逐渐细分,知识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并与第三产业分离,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居民的消费水平空前提高,消费方式呈现高度的多元化与独特化,个性化成为居民生活方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