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传播方式立体化
本书主要考察朱舜水思想及其在日本的传播方式。德川幕府时期,朱舜水享誉日本,被称为日本孔夫子。其中缘由之一是其思想传播方式具有立体化特点。在没有先进的网络、电视、自媒体等现代媒介的时代,朱舜水是如何通过讲学、办学、示范和笔谈(包括书信)等方式传播其思想,使其家喻户晓的呢?本书试图条分缕析,重新绘制当年的思想传播地图,回溯深具遗民心态的离散学人是如何以思想传播的方式留取和维护自身的家国认同,而这样的方式又以何种路径和后果作用于所在国(日本)国民的。
朱舜水本人是其思想的传播者,将思想传播给日本学者和民众,影响了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弟子和友人也是其思想的传播者,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所提出的“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的传播方式,似乎是对朱舜水思想传播方式的总结和概括,几百年前的朱舜水已经运用这样的传播方式传播他的学术思想。
言与行的结合。朱舜水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播其思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边说教,一边亲自示范、制作模型图,确有“此地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朱舜水因为语言交流的困难而选择示范性表达,在特定语境下,示范性表达往往更有情真意切的传播效果。
精神道德和实践才能相结合是思想传播的基础,也是思想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精神道德和实践技能的结合是朱舜水思想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是诚与信),也是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方式之一。朱舜水将精神道德和实践技能融入日本现实生活中,植根于日本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恪守道德底线和做人原则,不迁就无意义的索取。朱舜水思想在日本受欢迎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朱舜水才能较为全面,“文武双全”,既有精神道德和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技能;二是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缺少朱舜水这样的大儒;三是朱舜水对儒家思想的执行较为彻底,孤忠思想以及“诚”与“信”贯穿于整个思想传播过程,这样的思想与日本继承儒家核心思想之一的“忠”不谋而合;四是朱舜水论礼而不论禄。另外,朱舜水一以贯之地持谦虚、诚恳、平等的理念和态度进行跨文化交流,并尽力融入日本现实社会而不盲从,有自己的独立精神和价值判断。
所以,他的思想在日本通过口碑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得到大力推广。有研究者认为,传播效果的优劣,是要看传播技能和传播内涵(精神道德)如何结合。文化的传播如果在形式上,或方式上,或媒介上下足工夫,传播效果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这点从偶像派影视歌星的起起落落便可看出一些端倪,那些实力派影视歌星才是娱乐圈的常青树。文化传播亦然。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二)文本分析:对权威阐释的总结和推理
本书的文献资料主要来自于《朱舜水集》(朱谦之编著,1981)《朱舜水集补遗》(徐兴庆编著,2004)、《新订朱舜水集补遗》(徐兴庆编著,1992)、《朱舜水文献释解》(德川真木编著,2013)和《学宫图说译注》(林小明译注,2015)等书籍,以及日本友人、朱舜水研究专家等提供的相关参考文献。通过对核心资料的深入研读,提炼分析朱舜水核心思想的内容和传播方式。撰文时,运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详细阐释朱舜水思想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方式,并结合相应的研究成果分析佐证朱舜水思想的精髓。因此,就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言,本书更加接近于朱舜水思想的核心,更能客观把握朱舜水思想在日本传播的效果,并能够为如何处理好中日文化交流关系提供一条有益的路径。
在传播效果的研究上,由于是历史人物而无法做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即便设计问卷调查,效果的准确性也一般。因为是3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没有当事人和当时的环境,所以调查出来的数据不一定准确。不过,笔者收集到一定数量的历史文献数据和视频数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提供的“朱舜水影响力”的访谈视频)作为佐证材料来说明朱舜水在幕府时期以及对现当下日本的影响力。因此,传播效果上,主要以“日本孔夫子”为主要线索收集、选取资料。参考了日本幕府时期的学者、日本研究朱舜水的学者和中国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的切身感受来阐释朱舜水的影响力。所以,资料的来源以及研究方法都经得起推敲,并且笔笔有出处。
选择朱舜水这样一位时代人物,其实最核心的也在于此。如中国台湾学者高嘉谦的研究所指出的,像朱舜水这样跨出传统帝国疆界的儒家学者,他们的思想传播具有双重意义,而这些意义在今天又唯有通过典藏文本的解读才有可能得到完整的呈现。这也就构成了本书深掘文本这一路径的必然与坚定,聊以自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