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西方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逻辑
“虚无主义”一词最初是德国哲学家雅各比在1799年《给费希特的信》中使用,他用其来指责康德哲学必然走向虚无主义。[5]在此基础上,“尼采首次以虚无主义来命名我们处身其中的历史性现在”[6]。虚无主义这个名称表示的是一个为尼采所认识的、已经贯穿此前几个世纪并且规定着现在这个世纪的历史性运动,[7]意味着一切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没有目的,没有对目的的回答。[8]
虚无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否定”、“怀疑”和“重估”历史。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历史虚无主义已经演变为全球景象。
西方文化语境中并没有“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概念,[9]但是从西方传统史学向现代“新史学”的转型中已经凸显出了学者对其的思考。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家主张史学研究应剔除“主体”情感的偏见,追求“还原历史真相”的普遍诉求。19世纪末,传统史学开始遭到新史学的挑战。新史学强调历史是活的、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在解释历史时,自觉承认自己处在‘解释的境况’之中,这才是我们研究历史时的正确态度”[10]。新史学强调对历史的综合研究,重视对理论的概括与解释,提高了人在历史研究中的主体性。但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人们进一步极化了人在历史解释中的主体性,开始颂扬非理性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出现了否定权威、否定传统以及否定其他有效价值,并集怀疑主义、解构主义、自由主义、颓废主义、历史主义等思想于一身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近代以来的卡尔·波普尔、雅克·德里达、海登·怀特等人为代表。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产生和重新泛起的时间,学界尚无统一的看法。[11]但学者们一致认为,五四时期,全盘西化思潮的盛行生成了国人历史观上的“虚无”祸根。陈云在对“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进行批判时第一次使用了“历史虚无主义”一词:“闭目不理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书,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不同于西方,“国内所使用的‘历史虚无主义’一词是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主要指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受到西方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而泛起的,旨在否定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历史的错误的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常常会披戴学术外衣、文艺外衣和言论、舆论外衣,[12]进而否定革命运动,颂扬改良运动;否定黄土文明,颂扬海洋文明;鼓吹侵略有功,贬损救亡斗争;颂扬反面人物,抹黑英雄形象。[13]
在社交媒体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的同时,学者们也将目光聚集于此。一部分学者从社交媒体场域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特点与应对策略出发,认为社交媒体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与选择性解读、传播形式的隐蔽性与潜隐性影响、传播对象的多元性与话语权分散、传播效果的恶劣性与放大效应等新特点,[14]其本质都是为了抹黑党史国史,“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5]对此,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发挥民间群体的正能量作用,进而完善国家监管体系以及捍卫民族与历史记忆。[16]值得注意的是,另一部分学者还从微观视角出发,将研究对象聚焦于社交媒体场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某些突出表现与易感人群。比如对“精日”现象的研究[17][18]、对青年群体中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研究。[19]
文献综述发现,中西方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取向,西方将其作为史学思潮中的一种,国内更加注重其在政治上的危害性,从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传播特点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外研究均以思辨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还尚属阙如。此外,对社交媒体场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研究还有待深入,对历史虚无主义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在社交媒体时代已经暴露出了其局限性。社交媒体具有“参与式文化”的特征,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受众不再是“中弹即倒”的“靶子”,而是成为能动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游弋于各大社交平台。他们抑或扮演着“拆穿者”的角色、抑或成为积极的“举报者”……因此,自下而上厘清社交媒体用户在现阶段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与态度,才能有助于对这一错误思潮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也能够更大程度地调动社交媒体用户的能动性,以“自组织”的方式弥补传统治理环节中的监管“缺场”。基于此,本研究将采取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受众参与的角度对社交媒体场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