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例话: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品鉴(第6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知识生产史考察

齐爱军

写作回眸

首先非常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优秀论文评选的各位老师。此文先是获得《新闻与传播研究》十大优秀论文奖(2017年度),后又获得第六届(2017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奖。得知获奖时颇感意外,也有点茫然,不知道这个奖意味着什么。但很快转入惊喜,不需申请,不需填表,也不需自我推荐,这样有尊严的评奖,我喜欢!

翻阅《治学例话——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品鉴》沉甸甸的五卷本,品读每一篇的“遴选意见”,都深深感到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遴选组委会学术态度的严谨和专业眼光的犀利,真正做到了“慎重拿捏、字斟句酌、臧否有度”;而通读每一篇“写作回眸”,都仿佛在与论文高手进行深度的治学心灵交流,颇有或如沐春风、或酣畅淋漓、或醍醐灌顶之感。对于我们这个“积淀不深、规范不够”的学科来说,组委会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知识演进路径考察》一文,写作的时间并不长,一个月,但其积累和思考的时间,却有十年。早在做博士后期间,我的研究主题就是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创新问题,聚焦于新闻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自洽性问题,主要是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新闻理论知识生产史的角度切入,围绕核心话语事件和核心概念展开。博士后出站后,这个题目就撂下了,中间开始了关于我国主流媒体发展路径问题的研究,去海外的半年访学也基本上是在围绕此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最终从媒介文化的生产机制的角度获得突破,提出了我国“双主流媒体的张力格局”的判断。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知识逻辑和创新路径研究”申报成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我一直希望找到能够轻松拎起繁杂的诸多现象材料的那么一句话,或者叫以小搏大的那么一句话。终于,我找到了“回到马克思”这句话。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作为不同于西方“客观新闻学”的关键点是建构论的新闻学,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与创新的历史过程中,有三次“回到马克思”寻找思想资源、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这三次过程产生的结果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1.0版本、2.0版本和3.0版本。尽管“回到马克思”这句话没有体现在标题中,但它的确给本文的写作带来了通灵之光。

想再重点谈一谈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现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在我国似乎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但似乎又是一个很“古板”和很有政治色彩的领域。一提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人们想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和语录。翻遍五辑《治学例话》,也没有发现一篇这方面的论文。如何把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深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百年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之间的勾连逻辑和衍化路径,如何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实现与世界新闻传播思想的对话甚至引领,这些都是新时代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恐怕这需要新一代学人用更训练有素的学术思维、现代价值观以及国际视野去推动。

回想自己当初进入这个研究领域时,想法很朴素,就是教好“新闻学概论”课。要教好,就得自己理解透。所以,我的博士后课题和国家课题前后相承,都是我关于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连续思考。中间阶段的主流媒体研究,其实也没有偏离马克思,它使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如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等。然而,我现在非常惶然,作为一名“60后”,读马克思主义原典远远追不上陈力丹、郑保卫、童兵、刘建明等老一辈的学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远远不如留学海外的青年学人。也许,我们“60后”注定是处于连接点上的人。

在研究中,知识社会学给予我极大的助力,是我钟爱的理论工具。知识社会学的创立者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将社会与知识放在一起考察,它是一种考虑社会结构中知识根源的尝试;知识社会学一方面是一种理论,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历史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作为理论,它研究的是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方法,它则试图追溯这种关系在人类学术发展史上已经采取的各种形式的轨迹。运用知识社会学研究方法,首先表现为对学科体系自我建构的过程的关注,在对此的具体关注中,学科知识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与一定的社会结构、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与一定的文化类型、文化经验之间的关系,与范式转换的关系等,都是研究的重点。另外,它的话语分析方法和概念史分析法都是具体的分析工具。正是因为知识社会学的上述特点,它非常适用于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创新路径的科学考察。

这篇论文也有很大的不足,就是对3.0版本的“新闻生产范式”的论证阐释的充分性还远远不够。一切需要伴随着历史的展开、研究的深入和学术共同体的一起努力来完成。我也会在这个方面持续深耕。

最后,非常感谢本文的编辑。在这篇“优秀”论文的成长中,是素未谋面的编辑老师甘做嫁衣,不断鼓励我修改完善、不要放弃,才最终得以顺利发表。这是我第一次投稿给《新闻与传播研究》,就很幸运地得了奖,所以要把军功章的一半送给编辑老师。


[1].丁柏铨、彭婙:《60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评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期。

[2].[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3].[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4].[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5].[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6].[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7].[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8].黄旦:《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9].据黄旦研究,徐宝璜于1911年去美国留学,五年后回国。而按照舒登声《发掘新闻》(Schudson M.,Discovering the News,NewYork:Basic Books,Inc.,1978)一书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美国报人们在观念上大多相信现实存在的可靠性,由此可以看出徐宝璜思想的来源。

[10].吴效马:《民国时期科学社会化思潮的历史轨迹》,《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11].徐宝璜:《新闻学纲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7页。

[12].姜红:《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流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2期。

[13].姜红在《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流变》一文中对此有较深入的分析。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缺乏类似西方市民社会那样的深厚土壤用以生根,自由主义者在个体自由和民族大义的矛盾冲突中也主动拥抱后者。所以,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失败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自由主义者自觉的选择。结果是文化自由主义的新闻启蒙未能完成,经济自由主义的新闻营业难以为继,政治自由主义的新闻参政更无法实现。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潮就这样一步步退却,最终离开现代历史舞台。

[14].艾思奇:《二十二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15].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第144页。

[16].欧阳军喜:《论新启蒙运动》,《安徽史学》2007年第3期。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18].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第142页。

[19].陈力丹:《新启蒙与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0].王学泰:《先讲形式逻辑,再讲辩证法》,《同舟共进》2003年第1期。

[21].黄旦:《从“不完全党报”到“完全党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再审视》,载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22].叶青青:《从农村办报走向城市办报:中共执政初期党报新闻制度构建——以〈人民日报〉为例(1948—1953)》,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年。

[23].齐爱军、郑保卫:《陆定一新闻思想的知识社会学视角考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24].刘建明:《党报的理论体系及其建构者》,《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25].童兵、林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6页。

[26].沈莉博士通过对1979—1997年的30部教材的分析,对新时期我国新闻学原理建构的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新时期中国新闻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经历了“党报本位”“新闻事业本位”和“新闻本位”三个阶段,同时指出这是一个不断回归学科本位的过程。见沈莉《中国新闻学科理论建构的反思:改革开放十八年(1979.1—1996.12)新闻理论专著与教材的宏观考察》,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1997年。另见沈莉《中国新闻学原理建构的宏观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27].经过新闻学者们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不断探讨,马克思论新闻规律主要有“报刊的有机运动”规律、新闻实践活动必须遵守的真实性规律以及描述客观性原则的“一般的公正”规律等。

[28].姚晓丹:《甘惜分:“我唯一的标准是学术标准”》,《光明日报》2016年1月10日。

[29].陈力丹:《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新闻事业》,《新闻记者》1985年第5期。

[30].何光珽:《新闻“本质真实论”质疑》,《新闻界》1991年第1期。

[31].王中:《谈谈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转引自何光珽《新闻“本质真实论”质疑》,《新闻界》1991年第1期。

[32].李良荣:《维护真实性的讨论》,《新闻大学》1981年第1期。

[33].陈力丹:《新闻的客观性——真实与客观形式的统一》,《新闻记者》1999年第9期。

[34].童兵:《新闻的客观性与传者的主体性》,《新闻与写作》1989年第1期。

[35].童兵:《主体与喉舌——共和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秦志希指出,这种“二元对应式”话语结构模式具体表现为,新闻理论话语某一关键词意义的展现几乎都与另一关键词相匹配、对应,它们两相比较而存在,互为界限、前提,双方都不能失去对方的支撑。如论及媒介性质,既讲阶级性,又认定媒介具有社会属性;既承认媒介代表人民利益,又强调其党性原则;既坚持新闻业的意识形态性,又看到新闻业的商品性特征;既认定媒介属事业性质,又指出对媒介实施企业化管理等。在论及媒介功能时,既强调社会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既坚持新闻的指导性,又不忽视其服务性;既重视舆论引导,又注重舆论监督等。论及新闻报道,就有时宜性与时新性、倾向性与客观性等关联性的解析。论及新闻真实时,就有关于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之说,或代之以宏观真实与微观真实的辨析。论及新闻选择,就有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相互制约。论及新闻传播,就有社会控制与新闻自由、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的权界阐释。如此等等。见秦志希《由新闻学关键词看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38].龚际平指出的11项悖论有:(1)新闻——事实或信息/新闻——报道或传播;(2)新闻——新闻价值/新闻——宣传价值;(3)新闻——文学化/新闻——真实性;(4)新闻——商品性/新闻——精神性;(5)新闻——传统媒体——单向性/新闻——网络媒体——双向性;(6)新闻——时间性、新鲜性、易碎性/新闻——时效性、历史性、文献性;(7)新闻——客观性、公正性、平衡性/新闻——主观性、倾向性、把关人;(8)新闻——狭义(微观)真实/新闻——广义(宏观)真实;(9)新闻——新闻自由/新闻——新闻责任;(10)新闻——新闻党性原则/新闻——新闻特殊规律;(11)新闻学——重操作——职业化/传播学——重效果——社会化。见龚际平《新闻内涵和外延认识上的“悖论”及其解决——纪念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发表61周年》,《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9].张涛甫:《新闻传播理论的结构性贫困》,《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张涛甫:《新闻学理论创新:问题与突破》,《新闻记者》2015年第12期。

[40].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期。

[41].郭镇之:《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6期。

[42].黄月琴:《象征资源“褶皱”与“游牧”的新闻专业主义:一种德勒兹主义的进路》,《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7期。

[43].王维佳:《新闻专业主义的前世今生》,http://www.jingluecn.com/kanwu/bdzwxk/201310/2013-11-04/785.html.

[44].赵月枝:《为什么今天我们对新闻客观性失望? ——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45].赵月枝、石力月:《历史视野里的资本主义危机与批判传播学之转机》,《新闻大学》2015年第5期。

[46].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

[47].张志安:《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48].胡百精、杨奕:《公共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传播学范式创新》,《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3期。

[49].白红义:《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期。

[50].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

[51].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

[52].吴飞:《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新闻记者》2013年第3期。

[53].白红义:《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期。另见Anderson,C.,“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Knowledge,and the Cultural Authority: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ssocoation Conference,San Francisco,CA,May 24-28,2007; Lewis,S.,C.,“The Ten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Control and Open Participation”,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Vol.15,No.6,2012,pp.836-866.

[54].王侠:《“未来新闻学”的理念及争议》,《新闻记者》2012年第10期。

[55].杨保军:《极化与融合——民众新闻与专业新闻关系的观念论考察》,《新闻记者》2013年第6期。

[56].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

[57].胡百精、杨奕:《公共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传播学范式创新》,《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3期。

[58].张志安:《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59].[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0].刘海龙:《“传播学”引进中的“失踪者”:从1978年—1989年批判学派的引介看中国早期的传播学观念》,《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61].任平:《新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问题、视界与前景——再论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62].齐爱军:《尼克·库尔德利:媒介研究的“实践范式”转向》,《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63].史安斌、钱晶晶:《从“客观新闻学”到“对话新闻学”——试论西方新闻理论演进的哲学与实践基础》,《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2期。

[64].袁光锋:《运用现象学方法建立马克思主义精神哲学的初步设想》,《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65].李欣人:《反思与重构:西方传播理论的人学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6].宋万林:《论新闻学理论研究“元范式”之建构》,《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1期。

[67].陈坚:《新闻实践论——实践的观点是新闻学原理研究中的基本观点》,《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68].唐海江:《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新闻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9].齐爱军:《知识类型·话语形态·媒介结构——核心—边缘媒介文化循环生产模型论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70].欧文(Irwin)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现代新闻媒介的报道几乎都是有意识的新闻线路制度化安排的结果。见罗斯科《制作新闻》,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23—124页。

[71].塔奇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新闻媒介通过新闻网的架构来覆盖新闻,形成新闻世界。新闻网的架构主要考虑三种因素:地域、组织的专门化、主题的专门化。见盖耶·塔奇曼《新闻网》,载[英]奥利费·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62—3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