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模式
人类,无论是个体意义上的还是群体意义上的,都对空间存在着依附性。物理空间是人类存在的必需要素。在这里,空间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人们属于某个地方或者来自某个地方,这已经包含了社群意识和认同感的某些意义;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定位,手机或视频中的第一句话“你在哪里”,就是一种自身和对他人的空间定位。这个定位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打电话的人想知道对方在什么地方,于是也出现了人们接触和交流中的身体定位、社会空间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社会空间中的关系模式的含义之一:个体从自身已经社会化了的行为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沟通与互动,这个互动在社会空间表现为与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铸造的人类行为的形形色色的特点,建立起社会纽带。家庭关系之所以成为一种最亲近的关系,除了血缘因素,很重要的另一个因素是社会空间关系。家庭、邻里、社区等不仅是场所,也是一种社会场景,是各类不同成员活动的场所。家庭住宅的固定性也就意味着社会关系的固定性,它深深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一区域下的人群,可以结成更大的社会关系纽带,比如民族等,这是一种宏观社会纽带,或者叫作宏观社会结构。
利益格局和社会空间都会通过“关系”表现出来,个体只有在与他人在一个共同的公共空间的比较中才能显示出利益关系,表现出平等或者不平等。严格意义上说,市场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基于人类的社会本性和社会需要,被发现并服务于人类。一个孤立于社会之外的,或者在另外一个公共空间中的个体不会有不平等的感觉。一个没有就业机会,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就会有新的不平等的感觉,在乡土社会中,他(或者她)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当一群有着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共同历史记忆的人与另外一群有着不一样的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共同历史记忆的人居住和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公共空间时,公平和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处理好这样的问题是极其棘手的,常见的是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和族群问题。在卢森堡经济学家布兰科·米兰诺维奇看来,“每个民族都被认为是其文化、传统和所占有的土地的监管人,因此,有权利接受或者拒绝外来民族的进入”[1]。在这个意义上,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和族群关系是一个重大话题,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模式。在本书中,我们试图在以往社会学、治理、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一种创新的分析视角来看社会体制,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发生的社会关系模式会涉及一系列的与社会有关的基本概念,诸如社会、社会互动、社会沟通、社会治理、社会空间、社会动员等。本章中我们从这些基本的概念及理论入手来说明社会的秩序和激励机制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建立社会的动员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