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国文学批评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梳理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专著,如果按照所涉及的时段来分,则大致可分为六个部分:(1)中国现代外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回顾;(2)十七年外国文学批评的批判性评述;(3)“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外国文学批评;(4)1976—1989年的外国文学批评;(5)20世纪90年代的外国文学批评;(6)21世纪以来的外国文学批评。

与以往的各类文学批评史所不同的是,本书试图将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放在一个世界文学及其理论批评的大背景之下,并且有意识地将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与国际文学理论批评进行比较,从而彰显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的特色和国际性。另一特点则在于,本书并不囿于上述六个部分的顺序,而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史带论,同时以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外国理论思潮和讨论为焦点,通过这些讨论带出历史的发展。因此,虽然是一部文学批评史,但本书的写作模式并非一般的历史的客观梳理,更带有作者本人的批评主体性特色。

毫无疑问,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大概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独特现象,它与我们中国学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本书的写作则要将这二者予以区别。虽然早在20世纪初以及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伴随着大规模的外国文学作品以及人文学术著作的翻译,外国文学批评在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但是那些批评大多是依附于译作的介绍和有限的评点,远远未达到我们今天所说的“批评”的理论和学术层次。因此,正如陈众议所指出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几乎可以说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毛泽东就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作出了一些规定,其中,在外交上采取的就是对社会主义苏联“一边倒”的态度,这样,在外国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社会主义苏联则顺理成章地成了我们的榜样。‘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前进’无疑是50年代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不二法门”[2]。这自然也为本书的写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虽然陈众议主编的《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49—2009)》集中了国内多语种的专家学者,为我们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文献,但这并非本书写作的方向。本书所要进行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料梳理和学术史的编写,这样的工作已经由上述著述以及其他学者的著述完成了。[3]本书所讨论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着重要影响的外国文学理论思潮、围绕其产生的批评学派以及其代表人物的著述及贡献。本书所讨论的几位重要批评大家都是专门从事某一国别的文学批评和研究或者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下从事文学批评和理论建构的学者型批评家,他们的著述都是基于对外文原文的阅读和理解之上的批评,而不是依靠第二手翻译作品来从事批评,而对那些仅活跃于报纸杂志上以翻译过来的作品为研究和批评对象的批评家,本书不予专门讨论和评述,但若是涉及重要的理论讨论者,本书也简要提及他们的具有启迪意义的观点。因此在中国的语境下讨论外国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成败得失,我们首先要基于这样几个问题: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和研究在中国的人文学科各分支学科中占有何种地位?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和研究有未跻身国内文学批评和研究的主流?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和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在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后我们才能在一个广阔的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评估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以及其在未来的发展走向。

此外,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和研究与目前国际学界公认的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不对等的,它是一个产生自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的独特产物,正因为如此,也就造成了中国的外国文学无法像比较文学、美学以及文学理论等学科那样与国际同行有着频繁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甚至跻身于自己相对应的国际学术组织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常常陷入一种十分尴尬的情境之中。这也许正是中国的外国文学学科处于一个比较边缘的位置的原因。但是在过去的七十年里,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还是取得了一些令国内外学界瞩目的成就,逐步使得这一长期处于“边缘”的学科跻身国际学术主流,并发出中国学者的独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