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姑蔑地望
(一)姑蔑、于越同为古越部族
1.浙江地理方域婺越
疆域,是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不能无视疆域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是人地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维度。
《汉书·货殖列传》颜师古引孟康注曰:“于越,南方越别名也。”于越在其发生、发展、繁盛等时期,分布地域有很大的不同。于越族早在西周时期就与中原华夏族发生联系,《竹书纪年》卷下: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01)“于越来宾”。《逸周书·王会篇》周成王成周之会诸侯以及各方国的地理:一千里见方以内为比服,两千里见方以内为要服,三千里见方以内为荒服。姑蔑地处“荒服”。
春秋时期,“大国八百、小国三千”。姑蔑,是古越西陲的一个小国。到了春秋晚期,于越势力更加强大,其势力扩张到周围地区,疆域有今江苏北部运河以东,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浙江中西部和福建北部。姑蔑国之疆域,《越绝书》在记述越国领土范围时如是说:“南至于句无(今诸暨市句无亭),北至于御儿(今嘉兴市御儿乡),东至于鄞(今宁波市),西至于姑蔑(今金华市西部包括浦江、兰溪、金华市西、衢州市全部,丽水地区西北和江西省东北部部分、安徽南部部分、建德市部分)。”
《吴越春秋·国外传》记载:“南至姑蔑。”从“西至于姑蔑”“南至姑蔑”等句说明,当时姑蔑不属于越国之领地,也不是吴之属土,而是独立于吴、越两国的一个方国。这说明姑蔑是越国西边一地,其地理位置西至今江西玉山、广丰,东至今浙江金华西部和衢州,北至包括兰溪、浦江在内的杭州淳安、建德,南至今丽水遂昌、松阳全境及福建浦城。[22]
有学者对于越地之姑蔑大致的辐射域作过踏勘与探索,应用地名学、地理学、古方言等学科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姑蔑国的范围东部到达浦江和金华以西,西至江西鄱阳湖之东(江西东北的婺源、德兴、玉山、广丰),北到徽州南(安徽休宁),南达福建浦城北部、松溪,总面积约24000多平方公里,约延续了280余年,到了前334年灭亡。于是,又有部分楚人作为占领者迁到了原姑蔑国的境内。姑蔑国地望的这个范围,比太末县还要大。于越地之姑蔑如此广大的辐射域,从地貌特征说,以瀫水为界,北系百际岭、怀玉山、千里岗山三山脉;南系仙霞岭山脉(亦可称武夷山脉)。北部三山脉为喀斯特地貌,群山多溶洞;南部仙霞岭山脉一般为丹霞地貌,多红砂岩。[23]《吕氏春秋·恃君篇》高诱注云:“越有百种”,其中于越、句吴、杨越、闽越、南越、东越、山越、骆越、瓯越等,都是越族中著名的分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连晓鸣提出:对浙江文化地理区域的划分,参照朱海滨《近世浙江文化地理研究》认为,包括杭嘉湖(钱塘江以北)吴越文化、宁绍(宁波舟山)古越文化、温台丽瓯越文化和金衢严婺越文化。金衢严是浙江中西部很重要的地方,素有“婺越要冲”之称。明代浙江临海人王士性认为,“金、衢、严、处丘陵险阻,是为山谷之民。山谷之民,石气所钟,猛烈鸷愎,轻犯刑法,喜习俭素,然豪民颇负气,聚党与而傲缙绅”。地理上,金衢盆地是浙江省最大的走廊式盆地,横贯于浙江中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金衢盆地是姑蔑国的腹地,金衢盆地指浙江省金华、衢州、梅城一带的衢江、兰江、新安江、金华江河谷地带,包括金兰衢盆地、东阳盆地、墩头盆地、浦江盆地、江山盆地、常山盆地等及其周围的山地。盆地中的城市从东北到西南分别为东阳、义乌、金华、兰溪、龙游、衢州,为浙江省内最大的中生代陆相盆地,是钱塘江流域最大的走廊式盆地,位于浙江腹地,介于千里岗山脉、仙霞岭山脉、金华山脉和大盘山脉、会稽山脉之间,是由衢江(瀫水)、婺江(金华江)河谷冲积而成。金衢之地与福建、江西、安徽相连,历来是向纵深的湘、鄂、赣、皖发展的重要门户。东北与浦阳江河谷相接,两河谷分水线位苏溪南侧;西南与江西信江河谷相连,两河谷分水线位新塘边西侧。金衢盆地不圆也不方,而是呈长条状;长200多公里,宽15—25公里,金衢盆地海拔多在50米左右,盆地边界线海拔100—200米。盆地发展的中期堆积了2000多米的棕褐色砂泥岩,后期则为河流粗碎屑沉积。盆地内部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盆底为河谷平原,盆缘有低丘高丘围绕,姑蔑国所在地就坐落在瀔水的冲积平原上。金衢盆地内衢江、金华江两侧,除有宽2—4公里的带状溪流性冲积平原外,其余均为丘陵地和起伏地。地理坐标:东经118°15′—120°47′,北纬28°15′—29°41′,面积15091平方公里,占浙江全省面积的14.8%,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红色盆地之一。金衢盆地的水热气候条件及其相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光热资源充足,夏季炎热干燥,河谷土地肥沃。但由于盆地内次一级的地域差异,构成了以下几个自然地理的特点:轮廓界线分明的近东西走向的走廊式的构造盆地,盆地中心线——衢江区、柯城区、龙游、金华、义乌、东阳平直,夏季炎热干燥的盆地气候、冬季的“过风带”与北部局地“背风区”,阶梯式的层状地貌,对称式分布的土壤,山地自然垂直分带明显。[24]
“婺越”的金华,春秋战国时,为越之西界,古称“婺州”。这里有10000—8000年前的上山文化遗址,该遗址发现了人工种植的水稻;这里有商周以后姑蔑文化与越文化融合后形成的“太末文化、乌伤文化”;这里更有唐宋元明以降的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浙东学派代表吕祖谦、永康之学代表陈亮、明代开国大儒宋濂等。婺越文化区除了现今的金华、衢州,还包括历史上的严州。严州,也称睦洲,位于钱塘江中上游,原下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即现在杭州地区的淳安、建德、桐庐一带。金衢盆地指金华、衢州、梅城(古严州府所在地)一带的衢江、兰江、新安江、金华江河谷地带。
2.吴根越角楚头越尾
古越族,是百越地区越人各部的统称。先秦古籍对长江中下游以南沿海地区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也称之为百越、诸越等,“越”或“百越”都只是一种泛称,并没有形成民族。古代文献的记载“於越”和“于越”互见,“于”“於”古通用:文献记载“於越”者,如《春秋》:定公五年“於越入吴”。《汉书·地理志》载,古越人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当今的江苏南部(苏南)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以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25]古越人是文明创造的先行者,在饮食方面,古越人“饭稻羹鱼”,是栽种稻谷的先行者;在居住方面,古越部落是干栏式房屋的创造者;在交通方面,古越人是舟船的初创者。由是可见,古越部落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于越族,因春秋之际吴越争霸而彰显于世,已被确定为有别于中原华夏民族的古越人。随着现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于越为土著人”观点具备了较为充分的实物依据和理论说服力。[26]古越族是构成华夏民族的重要一支,而闽浙赣皖四省交界之地正是古越族的发源地,姑蔑地就处于这一地区的中心,姑蔑部族与其不远的于越部族当同属于古越族。
良渚文明衰落、中原夏商文明开始之后,吴越两国兴起之前,距今4000—3000年的大约1000年时间里,环太湖地区小国林立,各自为政,如且瓯、海阳、姑蔑、共人等,它们多数是中原南迁的部落。此时,人类进入青铜时代,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渔猎与采集则为辅助。为了保护自己部族的利益,诸侯国各自筑城,城中已经产生阶级关系和严重的不平等。它们大多相信殷商时代遗留的多神教信仰,周王室建立后,它们朝周纳贡,服从其王室地位。其中且瓯国以南太湖为核心,曾经一度发达,其疆域至少北至今芜湖,南达姑妹国(今金衢盆地),东至于海,西邻于楚。它们修筑了很多座城堡,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其民众甚多,乃至后来吴国兴起,依旧以其子民为主,陈陈相因,遂沿袭了旧城堡名称,并最终融汇到了与中原文明的相互激荡发展中。
吴根越角,原指吴越故地之边陲,后多泛指江浙一带。吴王夫差释放越王勾践,并以“封赐”之名归还越地八百余里之后,吴臣子胥叹曰:“吾君失其石室之囚,纵之于南林之中,今但因虎豹之野而与荒外之草,于吾之心,其无损也?”这里所述的八百余里疆域包括了南部荒芜之地。《国语·越语》中提到“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此处的“姑蔑”就是今浙江的金衢盆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百越及其先民是一个统一而多样的民族集团,这个民族集团是由不同的时空共同体组成的,不但包括了东南不同分域的族群文化,而且这些族群文化在先秦两汉间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迁。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溪山侵越角,封壤尽吴根。”元陈樵《北山别业三十八咏·越观》:“吴根越角两茫茫,石伞峰头俛大荒。”清钱谦益《西湖杂感》诗序云:“登登版筑,地断吴根;攘攘烟尘,天分越角。”姑蔑古邑,烟火万家。楼台森列,市声如潮。乃古越巨埠,江南中坚。实为百物翔集,而今凤舞龙吟。斯地文化,万种风情。占天时地利人和,承吴越一脉风流。正可谓,山水如画,福地宜人。欣逢盛世,国泰民安。
楚头越尾,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位于楚地上游,越地下游,因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头越尾”。《水经注》卷四十:“浙江又东北流到钱塘县接纳瀫水。瀫水发源于西部的太末县,这是越国的西部小邑,属于姑蔑的地方。秦时才建为县,王莽改县名为末理。三国吴宝鼎年间(266—269),从会稽郡分出来立县,隶属于东阳郡。”从汉文史籍记载来看,位于上古华夏东南的民族大致经历了从传说时代的“三苗”到商周时期的“诸蛮”,再到东周以后的“百越”的发展历程。《吕氏春秋·恃君览》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史记》则有“及到秦王……南取百越之地”的记载。百越族是由当地原始先民发展形成的。其理由是,大量考古资料证明,在百越各族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早在几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以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那里已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对于“越”的得名,较常见的说法是“越”源于“钺”(或写作“戉”),是一种扁平穿孔石斧,开始是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逐渐演变成很薄的象征权力的礼器。由于百越族分布区域较广,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可能完全相同。[27]浙江是以越文化为发展主线,但浙江金衢盆地仍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有着明显的地域与土著特色。《尚书·禹贡》分天下为九州,浙江金衢盆地分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与吴国、越国并列的姑蔑国辖地。前473年越灭吴,前306年前后楚灭越,浙江金衢盆地又归楚国,为南楚之地,浙江金衢盆地实为“楚头越尾”。姑蔑后裔现居于浙江省中西部,其最古老的村子分散于南山这个至今仍以强蛮民风、固执守旧、东夷古语著称的崇山峻岭间。
(二)金华、衢州同处姑蔑腹地
1.姑蔑墟
墟,《唐韵》去鱼切《集韵》《韵会》《正韵》丘于切,音虚。《说文》大丘也。《礼记·檀弓》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又故城。《竹书纪年》磐庚自奄迁朝歌,遂曰殷墟。在金衢盆地有“姑蔑之墟,太末古治,邹鲁遗风”之说,秦统一全国后在金衢盆地设立乌伤、太末二县,其中太末县设在姑蔑墟上,统属会稽郡。《元和志》载:婺州,春秋时为越之西界,秦属会稽郡。今之州界,分得会稽郡之乌伤、太末二县地。《越绝书》谓:“姑末今大末。”这与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于原吴越地置会稽郡,其西南设大末县一脉相承。光绪《龙游县志·沿革》:秦制天下为三十六郡立太末县属会稽。《太平寰宇记》说:“婺州,春秋战国为越国之西界。”由此可见,当时的婺州地属越国,而太末则属越之邻国。
浙江金衢盆地,在交通和军事上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自古以来隶属于大末县(或作太末),大末古称姑蔑、姑妹。加拿大汉学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荣休教授蒲立本《上古时代的华夏人和邻族及其语言》认为,从汉代到隋代,浙江的“太末”称为龙丘,此前称为“姑末”(早期中古音kO-mat<*ka-mat)或“姑蔑”(早期中古音kO-met<*kajmat;是硬腭因素来源于前缀,而不是介音)。这个地名到汉代为“太末”,这暗示它可能是个越语词,在《左传》和《国语》里都有姑蔑这个地名。在《国语》里,这个地名被当作越国领土及西部的标志。《吴越春秋》则用“姑末”取而代之,称之为越国的南极;注解则说它与太末(龙丘)是同一个地方。[28]姑蔑(即大末)在鲁哀公前为越之邻国,在鲁哀公时为越所灭成为其属地。
姑蔑南迁定居金衢盆地后,成为这一地区的早期居民。春秋时期的姑蔑地究竟有多大,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后来的太末县的范围,却是基本清晰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当时有会稽郡,其范围跨越了今天的浙、苏、皖三省,管辖着十多个县,在会稽郡的西南部,设置了太末县,太末也称大末。当时的太末县范围非常广,除了现在的衢州境之外,东边与乌伤县(位于金衢盆地东,与太末同时建县,其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的义乌市及金华市东部)接壤,今天金华市的汤溪、兰溪市的一部分,杭州市的建德、淳安一部分,西边江西省玉山县、广丰县,南边丽水市的遂昌县、松阳县都在太末县的管辖范围之中。这是一片广袤的大地,而它仅仅是一个县的辖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秦朝时的太末县地域大致上应该是春秋时姑蔑地的范围。因为行政区域的设置,除地理因素外,还有它的历史沿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援朝的《吴方言苗瑶语》认为,这个地区有一些姑蔑地名,但作为姑蔑大本营的龙游县却很少见到姑蔑式地名,而在龙游县周围的地区却有一些姑蔑地名。如开化的高韩村、高坪村、古田山村,衢州的高家村,永康的古山村、古竹坂村、古龙村、古竹村,金华的古方村、古塘里村、乌石屏村、乌云村、古城范村等,这说明姑蔑并不集中居住在龙游境内,而是分散在浙中西部的金衢盆地上。由于材料所限,这里的地名仅仅是列举性质,不能完全反映古代姑蔑地名的全部情况,但可以从这些地名上揭示出姑蔑活动的区域。姑蔑的史料稀缺,但建于姑蔑国中心地带的秦汉大末(东汉以后称太末)城,对探索姑蔑提供了线索。历代正史地理志均未注明大末城的确切位置,然金华、衢州、兰溪诸地方志对古城遗址记载纷纭。根据万历《汤溪县志》记载:“太末县旧址,在九峰山下,其城(门)街址历历尚可识也。”这说明确切记载古大末城者唯浙江金华(汤溪),金华与龙游均为姑蔑的核心区域。[29]
《吴越春秋》说“越南至于姑妹”。
《越语》说涉姑蔑,韦昭注:“今太湖是也。”
《左传·哀公十三年》所涉及姑蔑,杜预注曰:“越地,今东阳大末县。”
《后汉书·郡国志》太末县下刘昭补注:“大末,《左传》谓姑蔑。”
南宋的罗泌《路史·国名记》:姑蔑,一曰姑妹,太末也,晋之龙丘,今衢之龙游。有姑蔑城,而瑕丘其析也。谓“姑蔑”“姑妹”“太末”实皆一地名,最为通论。
明万历年间编修的《龙游县志》《舆地·沿革》篇有“周姑蔑国,子爵,越附庸也”的记载。
《大明一统名胜志》卷六十九记载:“旧唐书,龙丘,赫注云,本秦太末县,贞观八年置,以县东四十里龙丘山得名。”
清代的王先谦《汉书补注》:“姑蔑故城在龙游,太末县亦治龙游,其地实兼有今西安、江山、常山、开化、遂昌、玉山及汤溪县之半。”
乾隆《汤溪县志》“瀫水图说”曰:汉地理志曰,会稽太末有瀫水,东北至钱塘入海。又《水经注》曰,浙江钱塘瀫水入焉,源出太末,是瀫水专属太末明甚。汤邑九峰之下实惟旧址,残碑断碣所留尚可约略。其概今泉自山际流出,转衢而下,滔滔不息环带于邑之西北者独名瀫江……
民国《龙游县志》地理考记载:“五代时,龙丘县属吴越国,宝正末,钱镠以‘丘’为墓,不祥,改曰龙游,属衢州如故。”
《汉书》注:大,音如闼。李留之曰:自杭而上,至常山六百九十五里,逆流多惊滩,以竹索引船乃可上。大,读如达,义有取焉。王象之曰:龙丘,故大末也。黄武五年(226)七月,分三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郡治富春县,辖富春、建德、桐庐、新昌、新城、钱唐、临水、于潜、新安、太末。唐光化二年(899),淮南宣州将康儒败两浙将王球于龙丘,擒之,遂取婺州,即此。太末曾分县也曾被并县,第一次分县是在三国时期,“遂昌令,孙权赤乌二年(239)分太末立平昌,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更名”,所分为太末北乡一带;第二次分县在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分龙丘立盈川县,所分为太末西乡土地;还有一次被并入金华,那是在隋朝。明成化七年(1471)汤溪设县时,虽从金华划去白沙乡五都的土地,但并不包括汤溪城一带。
2.太末里
地理在人类文化发展各类要素中最具持续性与恒定性,金衢盆地,人文、历史、地理等各类资源丰富。金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其西南,靠近九峰山的脚下,有个地方叫汤溪,是一座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镇,今镇址即为当年的汤溪县治所在地,汤溪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存在,春秋时期的姑蔑国城邑即建在今汤溪九峰山下,是古婺八县之一。乾隆《汤溪县志·地理》载:“汤溪地,在衢之东、金之西、处之北,原隶三府四县,前明成化辛卯,金华守李公嗣,以其阻山带水猖獗难治,延请民情,请割金兰龙遂四隅之地,另为一县,隶金华。以附近有汤塘故名汤溪县。”还记载:“汤溪由县治达京师,陆路4030里,水路4215里。汤溪割四县边隅为邑地,无专属考。”[30]浙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失的县:桐庐并分水,富阳并新登,建德并寿昌,淳安并遂安,临安并于潜和昌化,武义并宣平,桐乡并崇福,德清并武康,安吉并孝丰,金华并汤溪。[31]在汤溪镇,九峰山下里许庐舍相连,询之故老,皆曰:古太末地。今碑刻模糊已不可考。
姑蔑之名始见于《左传·哀公十三年》。杜预注谓:“姑蔑,今东阳太末县。”韦昭《越语注》则谓:“姑蔑,今太湖。”王应麟《困学纪闻》以为“太末之讹”是也。“大末”作“太末”,始于《后汉书·郡国志》,《汉书·地理志》尚作“大末”。顾祖禹《读史方兴纪要》引李留之语谓:“逆流多惊滩,以竹索引船乃可上。‘大’读如‘达’,义有取焉。”其说非是。至正莽改“太末”为“末治”,亦属单举,盖“大”者夸张之词,如“大梁”“张楚”之例,“治”犹县也。《路史》中谓“姑蔑”“姑妹”“太末”,实皆一地名,最为通论。[32]2300多年历史的汤溪镇沙头村村谱《兰源戴氏文献谱》(第一卷)《兰谷义田赋》记载:“龙邱,古太末里,姑蔑墟也。县之东南四十里地名兰坡,有蓉峰拱秀峙于南,兰谷潴清流于东。”这是说,与《国语·越语上》“西至于姑蔑”描述的“姑蔑”在越国西边是一致的,其地理位置在今浙江金衢盆地。
《婺遗续识》载:太末故城在九峰山麓,水源自山际流出,蜿蜒而下兰江,波纹如绮,则瀫水之滥觞于兹山也。汤溪置县在明成化七年(1471),其地于春秋为越之姑蔑;于秦汉为大末乌伤二县境,大末即姑蔑,姑、大皆尊称,其义同蔑,末则音近也;东汉分乌伤南乡立长山而大末沿讹为太末(治所在汤溪九峰山下)矣;三国时分太末立平昌,晋初改为遂昌;隋改长山为金华,并省太末入之遂昌,亦省入松阳;唐初复置太末、遂昌,太末寻更名龙丘,又析金华县置兰溪;“丘”意为小土山、坟墓,是故五代长兴二年避“丘”字讳,改龙丘为龙游,因汤溪缺水不利发展而移至今龙游县址;明成化七年(1471),划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边陲之地置汤溪县(隶属金华府),其县划包括“罗埠市(县北十五里,康熙志称花园市),洋埠市(县西十五里),叶湾埠(县北二十里),伍家埠(县北十五里),三港埠(县北二十里)”。[33]
姑蔑,地处扬州之域。扬州地,相当于今天的江苏(高邮、天长县以南)、安徽(霍山、庐江县以南)两省南部部分及浙江、江西、福建三省全部。孙吴时,据有东汉时期的丹阳郡、会稽郡、吴郡和豫章郡全部,及九江郡、庐江郡、广陵郡的一部分。汉末置庐陵、新都、鄱阳、临川、彭泽、蕲春六郡及地位相当于郡级政区的毗陵典农校尉(赤乌以前称“吴郡西部都尉”),《建康实录》卷一记黄武元年(222)扬州“所统十四郡,148县”,十四郡即上述所述的诸郡,而当中的彭泽、九江、广陵、临川四郡不常置,所置时间不久。三国时期新置有东安、故鄣、吴兴、东阳、临海、建安、临川、安成八郡及庐陵南部都尉。仅东安、故鄣二郡,因建置时间不久而废止。至孙吴末期,扬州辖有十五郡、一都尉、一典农校尉。
建安初,孙策平定江东后领有会稽郡。郡治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领山阴、、乌伤、诸暨、永兴、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永宁、东冶、新安、长山、吴宁、建安、汉兴、南平、丰安、遂昌、松阳、建平、定阳、始宁二十六县。孙权时分章安县置临海、始平、罗阳三县。赤乌二年(239)分太末县置平昌县。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置永康、武义二县。废武义县(不知何时)。太平二年(257)以会稽东部都尉所属六县置临海郡,会稽南部都尉所属五县置建安郡;宝鼎元年(266)以会稽西部都尉所属九县置东阳郡。吴末领山阴、上虞、余姚、句章、鄞、、剡、诸暨、永兴、始宁十县。
东阳郡,汉时已置会稽西部都尉,管辖会稽郡西部的乌伤、太末、新安、长山、丰安、吴宁、定阳、永康八县,后增辖平昌、武义(后废县)二县。宝鼎元年(266)以都尉所属九县置郡。郡治长山县(今浙江省金华市),领长山、乌伤、太末、新安、丰安、吴宁、定阳、永康、平昌九县。吴末时领县未变。
东汉时乌伤属会稽西部都尉管辖,而太末属会稽东部都尉管辖。《后汉书·任延传》记载着这么一件事:任延任会稽东部都尉时,曾派人礼聘隐居在九岩山(即九峰山)的龙丘苌。“任延为会稽东部都尉礼聘龙丘苌事,知太末在更始时(23—25)为会稽东部都尉所在。”可见乌伤与太末汉时隶属不同,汉末长山县分乌伤县南乡而立,不包括太末辖境内的汤溪。东阳郡建立后,太末与长山虽同属其管辖,但太末的辖地未有变动。《南齐书·徐伯珍传》云:“(伯珍)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居处也。”民国《汤溪县志》引旧志云:“是知伯珍故居在龙丘山北九里,即今县治左近。”据《元和志》载:婺州,“春秋时为越之西界,秦属会稽郡。今州界得会稽郡之乌伤、太末二县地”。唐婺州治今浙江金华市,领有今衢州市、江山、龙游、常山、开化与金华的兰溪县(市)全境以及金华市界。又康熙《金华府志》记载:“徐伯珍字文楚,本东阳太末人也。其地旧属龙游,今为汤溪,其宅南去九峰山数里,伯珍移居之。”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义乌本秦乌伤地,今金华、义乌、永康、武义四县及兰溪东北、仙居西、缙云北,治在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