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人类学的浙江姑蔑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姑蔑名号

(一)姑蔑之名集释

大约2500年前,在今天浙江省金衢盆地瀫水的河谷平原地域,曾经存在过一个被称为“姑蔑”的部族。通过文献零星记载获知,这个部族是西周以来存在于浙江一带的方国,并有姑眛、姑妹、姑昧、姑末、姑妺(mò)、姑蔑等别称。《路史·国名纪》:“姑蔑,一曰姑妹,大末也。”

1.“姑”之解

“姑”,《广韵》古胡切,《集韵》《韵会》《正韵》攻乎切,音孤。《尔雅·释亲》妇称夫之母曰姑,父之妹亦曰姑。王父之妹曰王姑。《诗·邶风》:“问我诸姑。”又妇谓夫之女妹曰小姑。《说文》:“姑,夫母也。从女,古声。”《书·酒诰》:“姑惟教之。”又星名。《岁时记》黄姑牵牛星,一曰河鼓也。又国名。《左传·昭公九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杜预注曰:乐安博昌县北有蒲姑城。

“姑”,先夏显赫的女性,是母系社会的遗留。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氏族内部按性别分工,妇女负责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等繁重任务,财产由妇女经营,世系按妇女系统传递,子女随母而姓,子长则出嫁,女长则居家招夫,居主导作用。而男子只管狩猎和捕鱼,起辅助作用。母系氏族部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享有平等的表决权。每个部落有自己的名称、墓地和共同的图腾。在婚姻关系上,禁止族内群婚,必须同别的氏族公社实行族外群婚。在氏族公社里,除了氏族公社成员个人日常使用的工具外,土地、房屋、牲畜等都归属部落。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贵贱贫富之分,过着平等的生活。按母系的血统来计算氏族成员,子女只知其母而不能确认其父,形成了女子称姓的习惯,如姬、妫、姚、姑、好、姜、嬴等。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早期始至距今6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止,母系氏族进入繁荣阶段,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制造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到了距今5000—4000年新的氏族形态父系氏族公社组织的诞生而逐渐走向衰落和解体。类似的记述,见于《庄子·盗跖》、《绎史》、《白虎通》、《吕氏春秋》、《春秋公羊传》、《路史》注、《汉书人表考》、《帝王世纪》、《史记》、《三代世表》等古文献中。[4]

文献记载,在贵州黔南州荔波县有一个小地方竟集中有这样的一些地名:“古尧、上姑尧、下姑尧、姑成、姑后、姑其、姑更、小姑成、姑井、姑又、上姑丈、下姑夫、上姑成、姑汤、姑角、姑罗、姑正、姑样……”先夏大迁徙中,经过苏州时留下“姑苏”,是跟随“姑”的“苏部族”;经过浙江金衢盆地时留下“姑蔑”,是跟随“姑”的“蔑部族”;先夏迁徙终点的西北有“姑臧”之名,是跟随“姑”的“臧部族”。[5]

与“姑”姓氏族活动有关的,还有姑中、姑幕、姑尤、姑棼、姑密、姑孰、姑熊夷、姑苏、姑胥、姑馀、蒲姑、姑布、姑儿山、姑射(yè)山、姑墨国、姑师国等地名。[6]

姑中,春秋越地,《越绝书》:“姑中山者,越铜官之山也。”在今浙江绍兴东南15公里的平水区凤凰山,这里有大型铜矿。

姑幕,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县西北。故城位于安丘城南35公里的石埠子镇,《读史方舆纪要》载:莒州东北百六十里有姑幕故城,古为蒲姑氏国,汉置姑幕县。

姑尤,河名。在今山东平度市。《左传·昭公二十年》:“聊摄以东,姑尤以西。”注:“姑尤,齐东界也。”

姑棼,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见于《左传·庄公八年》。

姑密,战国时魏邑,在今河南孟县西北。

姑孰,安徽当涂县古称。东晋时置城戍守,并积盐米于此,以后常为重镇,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自采石济,袭陷姑孰,隋伐陈,韩擒虎自横江济采石,攻姑孰。

姑熊夷,江苏苏州西南横山附近古地名。《国语·吴语》: “越败(吴)王子友于姑熊夷。”韦昭注:“姑熊夷,吴郊也。”

姑苏,江苏苏州古地名。《史记·河渠书》:“上姑苏,观五湖。”《吴越春秋》作“姑胥”,名异实同。

姑胥,江苏苏州古地名。《吴越春秋》作“姑胥山”,又作“胥山”,故知“姑”是词头。

姑馀,江苏苏州古地名。《吴郡志》:“姑苏山,一名姑胥,一名姑馀”,名异实同。

蒲姑,亦称薄姑。商末周初蒲姑国都。在今山东博兴县湖滨镇寨卞村西北,小清河之阳,东南距齐都临淄城(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25公里(据今发现的考古证明在高青县境内)。蒲姑同时也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之一。

姑布,复姓。春秋时赵有姑布子卿。

姑儿山,是传说中的山名,中国古典名著《山海经》之《山经》卷四《东山经》有记载,姑儿山在番条山以南四百里,高氏山以北四百里,是姑儿水的发源地。

姑射山,位于汾西城西部边界,姑射山属于吕梁山脉,相传为尧王夫人鹿仙女诞生地,因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语而出名。[7]

姑墨国,原址位于新疆阿克苏一带,分布地区为今叶尔羌河以北,天山腾格里峰以南地区,治所在今新疆阿克苏。汉时属西域长史府。南北朝时属魏,附于龟兹。称姑墨,又称亟墨,唐时称跋禄迦,于其地置姑墨州,属龟兹都督府。《汉书·姑墨国传》载:“姑墨国,王治南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三千五百,口二万四千五百,胜兵四千五百人。姑墨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东至都护府治所千二百一十里,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北与乌孙接。出铜、铁、雌黄。东通龟兹六百七十里。”

姑师国,吐鲁番古称姑师,汉代为车师前国,车师前王庭。姑师——最早出现在我国是书中的西域古国之一,位于吐鲁番盆地(丝绸之路北线和中线的必经之地,因与楼兰相距较近所以在古书中两者常并称)。掌控着罗布泊以东,以北直到乌鲁木齐、奇台、吉木萨尔一带。

学界认为,不同的学者对“姑”有不同的看法。

一是无实在意义的发语词或“语发声”。作为语气词,乃古夷语的发声。《史记·河渠书》的“姑苏”,《国语·吴语》的“姑熊夷”,都是发声词。19世纪以来瑞典最杰出的学者、西方世界最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在《中上古汉语音纲要》一书中提到,找不到“姑”字的上古音,《广韵》:古胡切;音韵地位:遇合―平模见;拟音:*kuol。

二是有实在意义的通名。古代东方口音习惯的发语词,常用于地名或者族名,犹如句吴之“句”,于越之“于”。于,於也。有学者认为“於越”的“於”字不是语气词,《说文解字》:“於,象古文乌省。”“乌,古文乌,象形。”《康熙字典》:“於……同乌,隶变作於,古文本象乌形。”由此可见,从汉至清的文学家认为,“於”就是古文象形字“乌”的笔画简化,即“於”就是“乌”,“於越”族名包含了於越先民对鸟的图腾的崇拜,是鸟图腾符号和“钺”武器符号的统一。《博物志》中有提到越人以鸟为祖先,于越民族是以鸟为图腾,崇拜鸟的民族。

三是敬语冠词,从语言学和地名学的原理及方法对“姑”的理解,习惯性的称呼语音语调,一般作为敬语修饰语。

2.“蔑”之意

“蔑”,甲骨文有27种画形,字形没有固定,是用图画方式来表达的象意文字,而不是后起的形声文字。从蔑的甲骨文可以看出:蔑,从苜从戊(或从戌)。也有从苜从戈的写法。所以在甲骨文的蔑字中戊、戌和戈代表着武器,是一个非固定意符,三种符号可以互相替代。换句话说,就是在甲骨文蔑字中,将自己的武器放置在脚边,是他自己专用的武器,说明他正是处在战争期间的一段休憩状态。所以在甲骨文蔑字中人多处于坐姿;眼角向下;眉毛耷拉;武器被随手放在脚边。东汉许慎《说文·首部》:“蔑。劳目无精也。从苜。人劳则蔑然。从戌。莫结切。”其一,目不明。表示人过于劳倦眼睛歪斜无神。本义是眼睛红肿看不清。其二,战争使人无精打采。引申为无视,不屑。动词。[8]

蔑字在现代汉语中有无视、不屑和瞧不起的含义,古汉语中也有蔑如(微细)、蔑贱(微贱)。“蔑”的本义,《尚书·周书·君奭》:“无能往来,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细小、轻微)《国语·周语》:“郑(未失)周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贤也。”(细小、轻微)

商甲骨文“蔑”字,是殷商祭祀的神名或先祖名号,詹子庆在《姑蔑史证》[9]中提出:“饶说甚详,蔑当为昧或冥。”《左传·昭公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水官之长。”

从商代文献中寻找,《甲骨文合集》第三六二五八版中,甲骨文研究专家徐云峰教授发现有“戊寅卜贞雨其蔑”“其从襪”的记载,并认为“襪”就是“蔑”,而蔑与襪则互为通假。“襪”为稻名,姑蔑是以“稻”命族名的。[10]徐云峰还发现《甲骨文合集》第一四八一一版“余求犀蔑”的记载,认为这里的“蔑”是地名;《甲骨文合集》第二〇四四九版“蔑征贯执,茀其蔑不只(捉)”,认为这里的“蔑”是邦族名。[11]

《龙游县志》中说:“蔑”“妹”“末”三字一声之转,与“昧”“妹”等字古皆通用。学界认为,蔑与昧、妹、眛、末、靺、沫、韦、秽、灭,都同音假借。

“蔑”与“妹”通假。“蔑” 《说文》劳目无精也,人劳则蔑然。《疏》蔑,小也。《扬子·法言》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又《小尔雅》无也,末也。《诗·大雅》丧乱蔑资。又《周语》不蔑民功。《旧音》蔑作篾。《玉篇·竹部》:“篾,竹皮也。”《正字通·竹部》:“篾,《埤仓》:析竹层也。”篾与筳为同一物品。《玉篇·竹部》:“筳,小破竹也。”“制篾”,就是制作占卜用的小竹片。高本汉在《中上古汉语音纲要》一书中有“蔑”字,《广韵》:莫结切;音韵地位:山开四人屑明;拟音:*mietd。“妹”,《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佩切,音昧。《说文》女弟也。《诗·大雅》伣天之妹。《卫风》东宫之妹。又同母异父曰外妹。《左传·成公十一年》声伯嫁其外妹于施孝叔。又《易·说卦》上震下兑,归妹。《难卦》归妹,女之终也。又《集韵》莫贝切,音眛。义同。又地名。《书·酒诰》明大命于妹邦。又国名。《汲冢周书》姑妹珍。《注》姑妹国,后属越。《甲骨文前》六七五:“辛酉卜:王燎于蔑”(人名,夏桀的王后妹喜);《甲骨文合集》第一四八〇四版:“王燎于蔑”;《甲骨文合集》九七〇卜辞:“有伐于黄尹亦侑(yòu)于蔑”; 《甲骨文合集》第三〇四五一版:“其侑蔑暨伊尹”。“妺”字从“末(mò)”,不从“未(wèi)”。《康熙字典》解释“妺”,又国名。先秦时期之所以有人把姑蔑称为姑妺(mò),这是因为“妺”与“蔑”发音很接近。[12]

姑妺之“妺”,音“末”,读mò。女子旁加个“末”字。由于其名字的“妺”字与“妹妹”的“妹”字字形相似,且在《庄子》等作中也有以妺为妹的用法,因此常误作“妹喜”。古代四大妖姬之一的妺喜,又作末喜,末嬉;有施氏,名妺,姓嬉;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的王后。查证历代史书,最早记载是《国语·晋语一》,上面也是很少的一段文字,只说:“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列女传》:“末喜者,夏桀之妃也。美于色,薄于德,乱孽无道,女子行丈夫心,佩剑带冠。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置末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颂曰:末喜配桀,维乱骄扬。”[13]

蔡运章在《姑蔑史迹考略》中提到,《经典释文》“沫,音妹,卫邑也”。《尚书·酒诰》“明大命于妹邦”。伪孔传:“妹,地名,纣都朝哥以北是也。”妹邦,又名妹方,妹土。郦道元《水经注·淇水》引《地道记》说:朝歌城本沫邑。诗桑中有“沫之北矣”“沫之东矣”“沫之乡矣”。“沫”即商代晚期的别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北。《汉书·地理志》曰:“琅琊郡有姑幕县。”是为奄境。殷亡,妹方族人转徙于东,据泗水,谓之薄姑。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吕览》云:“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昔越王争霸,姑妹臣越,周志曰:“于越纳姑妹珍。”

“蔑”与“昧”“眜”“沫”通假。《春秋·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国盟于蔑”,杜预注“蔑,姑蔑”。《公羊》《榖梁》均作“昧”,《逸周书·王会解》称“末、冥”,是同音假借,古代“昧、蔑”字通假。《吴越春秋》作“至于姑昧”;商周之际“皌”地,在古文献和金文里有线索,“皌”作“沫、妹”,《周易·丰》: “日中见沫。” 《经典释文》:“沫,王肃云:音妹,郑作皌。”古代,“皌、沫、妹”均读“末”音,是为通甲字。古文献学家杨伯峻先生认为:“盖同意假借,犹战国时楚之唐蔑,亦作唐昧。”昧作为族称又或为韦,韦属古微部字,昧乃古祭部字,微祭合韵相通,故其人又可称为蔑、昧、妹、沫、靺、韦、秽、灭,可以大致追索姑蔑族的源流,而且可以进而考察上古族群互动以至重组的史实。[14]

3.“姑蔑”释

“姑蔑”典籍有记载,除《春秋》《史记》所载鲁国的姑蔑城外,以春秋时越国所辖“姑蔑”最为著名,地在以今浙江省九峰山为中心的金衢盆地南山一带。《水经注》卷四十:“浙江又东北流至钱唐县,榖(瀫,即衢江)水出焉。水源西出太末县,县是越之西部姑蔑之地也。”秦在今浙江金衢盆地置大(太)末县,属会稽郡,两汉因之。姑蔑,是商周时期的一个重要国族。《左传》称: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疏》称父之妹为姑妹。也就是说,国族定位充分女姓化的名字,姑蔑国族是由女性掌管的。[15]

姑蔑“地名”说,在传世文献中,盖始见于《春秋》。清惠栋《左传补注》谓:“隐公名姑息,当时史官为之讳也。”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引《竹书纪年》云“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正作“姑蔑”。蔑国,又称姑蔑国,夏王朝豕韦国后裔于商末复国。根据现存先秦文献,姑蔑是东方的一个古老国族,至春秋时期仍然有其族群活动的记载和遗迹可考。《左传·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杜预注:“蔑,姑蔑,鲁地。鲁国卞县南有姑城”(地名);《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引《竹书纪年》:“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地名);《左传·定公十二年》:“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地名)。而古文献学家杨伯峻注:“姑蔑,即隐公元年《经》、《传》之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四十里。”早先地名,都因人因事而来,说明有了语言、文化之后,把自己部落、族群的住地喊出地名,后人给予相应的地名。《越绝书》载越国的统治区域,“大越故界,浙江至就李、南姑末、写干”。这里的“姑末”其区域即今浙西,与“写干”(即余干,大致位于今赣东北)相连。勾践归越后若干年,吴又“增之以封”,“东至于句无,西至于檇李,南至于姑末,北至于平原,纵横八百余里”(《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姑末至越之中心的距离和方位,与今日浙江中西部是相符的。[16]今江浙一带的姑苏(苏州)、无锡、乌程(古代湖州属县)、由拳(古代嘉兴)、句章(今宁波慈城一带)、姑蔑(即浙江中西部一带)等地名都是越语孑遗,贯于首的“姑、句(通勾)、乌、余、由、无”等字其实都是越语发声词,并无实际内涵,是一种“齐头式”的格式。[17]

姑蔑“国名”说,古代国名常随国君迁都而转移,早期的地名后来成为国名,成为朝代的名称。浙江之地,本属越国地盘,《吴越春秋》: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而《国语·越语》称:“勾践之国,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可见,姑蔑的存在早于越王勾践之前,与越国为邻。由于对吴国的不满,与越王结盟共同对付吴国。春秋时期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姑蔑悄无声息地失联。而在16年后的鲁哀公十三年,姑蔑出现在越国的西鄙,杜《注》“姑蔑,越地”。《汉书·地理志》补注第八上:会稽郡(太末县)是越之西鄙,姑蔑之地也,秦以为县。

“姑蔑”不同称呼和写法颇多,《国语》“西至于姑蔑”,《吴越春秋》作“至于姑昧”,《左传》曰“盟于蔑”,杜预注“蔑”即“姑蔑”是其证也。郝懿行云:“雨师妾盖亦国名,即如《逸周书·王会篇》有姑妹国矣。”盖姑妹国乃姑蔑国。顾颉刚的《“三监”人物及其疆地》也指出:“古代国名常随国君迁都而转移,则是一件显著的事实。”

(二)姑蔑国族蕴意

1.周代分封子爵国姑蔑

周代封国,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公、侯、伯、子、男爵位不同,待遇也不同。公爵最尊,侯、伯、子爵依次而降,男爵最卑。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级别管理方面。

前1048年,周武王观兵孟津,参加会盟的诸侯就有八百人。《史记》载:“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如果再加上没有参加会盟的诸侯,总数应当在一千以上。周灭商后,一些拥护商纣的诸侯国无疑会被消灭,那些拥护周朝或持中间立场的诸侯国得以继续存在。姑蔑(姑妹)人是商汤的后裔,周灭商后,商各贵族部族四散天下。

周代分封多少诸侯国,没有确切数字。《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所服八百余”,也就是说在1200国以上;《礼记》载:“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方百里者三十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由此看来,分封方百里的诸侯国前后加起来有二百多个,方七十里者六十个,方五十里者一百二十个,方十里者一百六十个。这还不包括周天子王畿在内的数以百计宗室封国。《礼记·王制第五》说:“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因此,西周时期,诸侯国近两千个,但国土面积远没有今天国土面积之大,有些小国的面积只和现在的乡、村差不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失去掌控诸侯的能力,诸侯之间弱肉强食,众多诸侯国为强国所灭。“《春秋》二百四十年间,书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前古未有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在兼并争战中强大起来的。晋国侵占王畿,兼并狄戎,灭了雍、肥、鼓、贾、耿、邢、霍、虢等国,而被三分为赵、魏、韩;郑国灭了密、胡、於、戴、祭、郐等国,又被韩国兼并;鲁国兼并了鄅、极、邿、项、根牟等国,又为楚国所灭;吴国消灭了潘、徐、钟吾等国,反而被勾践的越国所亡;楚国由一个荆蛮小国发展到王畿问鼎,背离周制自称王,被其吞并的国家载于史册的就不下百个,如江汉一带的姬姓诸侯国,以及越、鲁、陈、蔡、杞、莒、道、巢、皖桐、群舒等大国。到战国晚期,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六国最终被秦消灭,封国改为郡县。

根据现存先秦文献,姑蔑国虽然称国,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半蛮夷的部落,丁口也不少,成丁者有四千,皆可为敢战之士,蛮夷中也算是一方霸主。

《山海经》说的与“黑齿国”(越)相邻的“玄股之国”亦即姑蔑。所谓越国疆域“南至于姑末”,是与姑蔑接壤,或姑蔑属越。

光绪《龙游县志·沿革》:夏禹贡为扬州之域,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遂为越地;商扬州之域;周姑蔑国,子爵,越附庸也。

新版《龙游县志·政区·建置沿革》:(龙游)夏商时为越(於越)地,春秋为姑蔑,后属越国。

康熙《衢州府志·郡县表》:衢州,古称姑蔑国。

新版《衢州市志·概述》:衢州历史的确切纪年,始于前482年,堪称春秋古地。

光绪《兰溪县志·沿革》:兰溪,金华望邑。在禹贡为扬州荒服,夏少康封庶子无余会稽号于越邑,地属其西鄙;商周因之,战国时越为楚并,周属楚。

2.成周之会及其姑妹国

根据《逸周书·王会篇》记载,于越之地(今之中国东南地区)曾经有很多国家到中原纳贡。周成王二十五年“于越纳姑妹珍”的记载:东越海蛤,欧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姑于越纳,曰姑妹珍。且瓯文蜃,共人玄贝,海阳大蟹。自深桂,会稽以鼍。皆西向。其中且瓯国以南太湖为核心,曾经一度发达,其疆域至少北至今芜湖,南达姑妹国,东至于海,西邻于楚。[18]距今4000—3000年的西周初期,环太湖地区小国林立,各自为政,如且瓯、海阳、姑蔑、共人……为了保护自己部族的利益,各自筑城……周王室建立后,它们朝周纳贡,服从其王室地位。

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理解,前1035年,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开始兴建都城,完工后天下诸侯都来朝贺。前1000年,周成王大会诸侯及部落联盟,来朝贡的国家有64个。其中,从东方来国20个;从北方来国14个;从西方来国21个;从南方来国9个。合计贡品64种。简单地分类,陆上走兽21种,陆上飞禽9种,陆上奇异动物11种,水产品10种,水产物品1种,植物7种,工艺品4种,矿物产品1种。而于越地区来朝贺的有4个国家,分别是姑妹国、且瓯国、共人国、海阳国。所贡之物,姑妹国(浙江一带)带来了稀有珍宝——水产物品“珍”,即优质珍珠;且瓯国(位于南太湖)呈献的是华丽的贝壳;共人国(江西一带)进贡的是黑色的贝壳;海阳国(江苏一带)则带来了大螃蟹。

从贡品组成类别来看,以周朝为中心的东亚地区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自然环境也十分好。贡品中诸如麋鹿(四不像)、白马、白鹿、煇互(绵羊)、玄獏(黑熊)、青熊等18种动物今尚存在,或者说其变种尚存,贡品中诸如前兒(猕猴类)、兹白牛(牛形象齿)、隃冠(奇鱼)、乘黄(似青黑色棋盘格子纹的马,背有两角)、虽马(独角马)、九尾狐、嗛羊(六角羊)、邛邛(传说中的异兽)、距虚(同上)、鳖封(鹿的怪胎)等13种奇异动物已经绝迹,贡品中诸如陆上飞禽的凤鸟、鸾鸟、比翼鸟(鸳鸯)、皇鸟(凤凰的一种)、文翰(天鸡,像五彩鸡)、孔鸟(孔雀)、善芳(头像雄鸡)、翟(翟鸟)等似乎仍然存在但是数量已经很少。见证了早在3000多年前文明程度就已经十分发达,其手工业、矿业和冶炼加工业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商书·伊尹朝献》商汤责成伊尹起草制定各诸侯国朝贡所献物品规定的制作过程及内容。约前1560年,伊尹上朝,商朝皇帝汤问伊尹:“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没有马牛等平常物品),而献远方(稀有)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不实际不便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特产),献之,必易得而不贵(不用太珍稀的,价值也不要太贵),其为四方献令(制定朝贡物品的规章制度)。”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汤曰:“善(可行)。”“伊尹朝献”时期比“成周之会”早761年,规定东方来朝献的诸侯国家或部落联盟有8个: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成周之会”时期从东方来朝献的有稷慎、秽人、良夷、扬州、解隃、发人、俞人、青丘、周头、黑齿、白民、东越、欧人、遇越、姑妹、且瓯、共人、海阳、自深、会稽20个国家或部落联盟。周成王大会,来朝贡的部落诸侯国有64个。比之前的“伊尹朝献”时期增加了29个,是因为部落联盟的分离、诸侯国的兼并和重组而致。而且,“成周之会”时各朝贡诸侯国人员站立的方向,是秉持从诸侯国各自方位哪个方向,四个方向来的都面对中央,表示四方诸侯国都臣服于商周中央政府。

前16世纪,殷汤灭夏桀王,诸侯朝服。殷汤对大臣伊尹说:诸侯贡物,往往舍近求远,非本地所产,这样会加重诸侯国的负担。以后要颁布《四方献令》,命诸侯国因地制宜,进贡本地特产。伊尹受殷汤之命,制定《四方献令》。其中东方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等国,因地处沿海,以海味与利剑为贡物:“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鲗之酱,鲛盾利剑为献。”南方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等国,因地处热带且近海,以山海珍奇为贡物:“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19]

从《逸周书·王会篇》所附《伊尹朝献·四方献令》“正东越沤”以及《逸周书·王会篇》“东越海蛤”看:如果说在成汤时期,“东越”是个“部族制”的方国,那么至迟在西周初期,起码已是“酋邦制”的方国了。周成王二十五年(即《竹书纪年》首载“于越来宾”后的翌年),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告竣,还政于成王。遂于洛邑大会天下诸侯。《逸周书·王会篇》(卷七)就是记载周成王于洛邑大会天下诸侯和各诸侯国贡献的盛况。王会即周成王之会。在“主席台”四周,按方位排列天下诸侯与贡物。

3.征服国姑蔑扈跸南迁举族南下

姑蔑,即姑妹。在万方万邦的上古时代,拥有自己的领地。传说少昊生倍代,封于蔑,至夏末为桀所灭。古姑蔑国国王乙翼不接受夏王朝的赐封,统五百里疆域自封为王,建都于河南淇县北沫水沿岸一带,这里是商王朝的离宫别馆。在前887年,乙蓉公主登上王位,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女王,她把姑蔑推上了历史的鼎盛时期,被天下邦国君王称誉为“息兵宁人,国运冒隆,民众辛勤樵耕,安居乐业”。有学者考证,姑蔑最初是族名,是商代君王武丁妃子妇好的后裔。

周初东征践奄,商被周灭亡,商汤后裔姑蔑作为被征服国族,辗转南迁,一部分留居鲁地逐渐融入华夏,主体部分南下越境迁移至今浙江金衢盆地,并在越国的军事政治活动中发挥过重要影响。[20]后人将族名指为地名,在许多文献史料上,姑蔑就泛指今天的浙江金衢盆地。《衢州简史·导言》: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姑蔑作为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参与了吴越争霸之战。这也是姑蔑在浙江金衢盆地出现的确切纪年的开始。

姑蔑国本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古东夷国族,武王伐纣和周公东征的战乱,使得姑蔑国迁徙到了山东泗水县。吴国北上争霸,姑蔑又由中原南迁于浙江一带,表明浙江早在春秋时期就已融入了华夏族之列。彭邦本在《姑蔑国源流考述——上古族群迁徙、重组、融合的个案之一》一文中说:夏亡以后,(姑蔑国)除部分逃徙东北外,豕韦氏族群的相当部分同黄河流域多数居民一样,降服商人,并成为这一新共主麾下众多国族构成的天下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地区的韦或曰豕韦部族,与徐、奄、熊、盈等东夷混居,逐渐接受了东夷的风俗,因而在商周之际,已被人们习惯性地视同东夷,并进而将整个东方地区的韦或曰豕韦部族视为夷人。[21]历史上姑蔑的地域变迁,证明其举族聚居、军政合一的传统,这是一个人口达相当规模的共同体,当是商周之际的大动荡中迁离黄河下游的姑蔑人的主要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