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演变及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近年来其在世界经济中展现出动态静态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克服独裁、腐败、内乱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基础上,一些非洲国家开始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包括降低通货膨胀、减少预算赤字、降低税收、降低贸易壁垒、开放多个产业领域、进行公司私有化、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力度。在此背景下,非洲各国展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0—2010年非洲地区GDP平均增长率为5.5%,比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翻了一番。[1]而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世界银行(World Bank Group)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GDP增速最快的30个国家中,14个来自非洲。[2]因此,非洲大陆近年来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另一方面,长期的殖民主义在非洲大陆留下了许多复杂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综合导致目前非洲仍是全球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年人类发展指数(共188个国家和地区)显示,位于最后20位的国家中,除了排第171位的阿富汗外,其余19个国家全部都来自非洲。[3]
非洲大陆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支持其各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21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了非洲,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从援助方面看,近60年来,对非援助一直占据中国对外援助的核心地位。截至2009年,中国近45.7%的对外援助资金用于对非援助,[4]而2010—2012年,约51.8%的援助资金用于非洲地区。[5]截至2012年年底,53个非洲国家接受了中国的援助,援建成套项目1000多个,派出人员35万多人次,700多人献出生命。[6]从贸易方面看,2009年开始,中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额、进口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060.35亿美元、1156.31亿美元、2216.66亿美元。从投资方面看,2014年,中国对非洲投资流量为32亿美元,延续上年对非投资的强劲态势。到2014年年末,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存量为323.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的比重为3.7%。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企业2955家,占境外企业总数的12.1%,共覆盖52个非洲国家和地区,投资覆盖率为86.7%。[7]虽然中国对非投资力度仍然较小,但增速较快,投资行业主要是符合非洲各国比较优势的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
表1-1 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各大洲情况
表1-2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地区构成情况
本书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理顺发展经济学理论脉络,并通过中国经济发展与经验的总结进一步提炼新发展经济学的概念,探讨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挑选若干非洲国家,通过实证和案例,分析中国对外援助与投资对非洲经济增长及减贫的作用,并由此探讨中国发展与减贫经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以期对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减贫以及其他国家对这些国家的援助、贸易和投资进行方向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