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的温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译者前言

塞涅卡(Licius Annaeus Seneca,约公元前4年—公元65年)也许是罗马晚期三大斯多亚思想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如果说另外两位——爱比克泰德和奥勒留——都只靠一本书立身,而且那“一本书”都是私密的谈话录或随感录,并不想发表,那么相比之下,塞涅卡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写作欲望和广泛的兴趣,在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悲剧等方面都写了不少著作;除了遗失的之外,还流传了许多到后世,它们大多文学色彩浓厚,生动雄辩,细节栩栩如生,格言警句穿插其间,影响了后来的基督教思想家与近代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也成为人们研究晚期斯多亚哲学的重要途径。

与他的博学和著述丰富不无关联的是,塞涅卡的个人性格与爱比克泰德和奥勒留相比也显得更为复杂,在后世受到的褒贬争议也更大;有人批评塞涅卡口是心非,奉承皇帝,有人为他辩护,说他其实高尚,其生与死符合一个斯多亚哲学家的理想标准。我们这里不急于简单地对他的人品进行道德评判。不妨换个角度这样想:塞涅卡的性格确实比其他斯多亚思想家更为丰富,这也许不利于我们了解一个理想化的“斯多亚哲学家”的典型特征,但是这也许更能告诉我们一个在现世的生活中积极活动的斯多亚信徒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无论如何,塞涅卡这样的人更贴近我们一般人。

塞涅卡的性格和著作的丰富与他一生跌宕起伏的命运有关。他大约出生在公元前4年。父亲是罗马的西班牙行省的一位演说家和官员,生了三个儿子,老大盖里奥后来从政,官至罗马的阿开亚行省总督,在基督教的《新约·使徒行传》中被提到过;老三梅拉性格内向,是罗马著名诗人卢卡的父亲;老二就是哲学家塞涅卡。塞涅卡幼年即被送到罗马,学习对于从政十分重要的修辞学,很有成就。同时,他也喜欢哲学。大约对哲学的热爱耽搁了他对政治的关心。但是,他后来还是决定从象牙塔走出来,走入给他带来人间喜剧、也给他带来人间悲剧的政治生活中。自此,他的命运就和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所谓“克劳狄乌斯王朝”——的几位皇帝联系起来了。塞涅卡大约在奥古斯都的继承人提比略皇帝的统治时期开始当官,跻身朝廷。在提比略的继承人卡利古拉皇帝的统治时期领略到了真切的死神威胁。卡利古拉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暴君,极端残暴的施虐狂和病态的性格通过帝国的绝对权力得到了放大,种种行径骇人听闻。他因为妒忌塞涅卡在演讲能力上的名望,曾想杀了塞涅卡。塞涅卡之所以能够逃过这一劫,是因为重病(或装病)。到了卡利古拉的继承人克劳狄乌斯皇帝继位(公元41年)后,塞涅卡是在劫难逃了。克劳狄乌斯给塞涅卡安的罪名是与皇室贵妇(卡利古拉的妹妹)有染。按照罗马法律,这是应当杀头的。幸运的是,塞涅卡只是被流放。帮助他度过这一段漫长、恐惧和无望的流放生活的是写作。他的大部分哲学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命运的摇摆不定在他的流放生活的第8年突然又发挥了作用。公元49年,克劳狄乌斯的新皇后阿格丽皮娜说服克劳狄乌斯召回塞涅卡,并任命这位文化界名人担任自己儿子尼禄的老师。后来,当尼禄于公元54年登基之后,塞涅卡作为太子太傅和元老,从权力、荣耀和财富上都赫然上升到顶点。他忙着给尼禄出主意,提建议,写讲演词。既小心翼翼,又不无成就感地看着这位性格捉摸不定的年轻皇帝可圈可点的各项仁政。可惜,这样的好时光没有持续很久。尼禄登基大约5年之后,本性暴露,大干坏事;其残暴荒淫超过历代皇帝。他毒死了自己的母亲,显然他对于母亲当年指派来管教自己的塞涅卡也不会喜欢。塞涅卡很知趣,几次向尼禄请求病退,交出全部个人财产,但是尼禄不准。终于,在公元65年的皮索谋刺尼禄事件败露之后,尼禄找到借口逼迫未曾参与此事的塞涅卡自杀。

作为一位斯多亚哲学家,塞涅卡面对这些命运的打击,当然主张坚强、不动心,甚至冷酷。这是“斯多亚”的教导给人的最重要的启示:做一个傲然独立的强者。只要你内心不垮,外界的一切打击都可以等闲视之。说到最后,人也可以通过自杀的方式表示自己不会屈服于任何难以承受的命运。塞涅卡的许多著作中,都体现了这样的思想,他的道德英雄无疑是那位勇敢坚强的共和英雄伽图。我们这里选的《论贤哲的坚强》《论天意》等论文中,都可以看到对这种精神的雄辩论证。但是,另一方面,在塞涅卡的文字中也可以察觉出一种与这种严苛的斯多亚精神不甚和谐的“温柔”:塞涅卡对于人间的痛苦,对于情感的狂野与细微之处,对于人性的普遍弱点等,有一种极为敏感的体察。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位灵魂的医生。他一生多病,对于人们精神上的疾病也认识很深。他对于人的悲伤和忧伤是极为认真的,而非“无动于衷”。这样的重视在古典希腊哲学那里几乎看不到,更不要说在以“强悍”著称的斯多亚哲学家们中了。我们几乎可以说,塞涅卡的心中有一种其他斯多亚哲学家所缺乏的阴柔化的、女性化的素质。这使他看问题不是那么极端,而比较“现实主义”,这使他比较倾向于宽容或宽恕,这也使他不过于虚伪。比如他在《论幸福生活》中对于别人指责他为什么作为一个斯多亚哲学家却那么富裕的回答之一是:他本人并没有达到“贤哲”的层次。然而,也正是因为塞涅卡最痛恨的是对于人的生命和尊严的侮辱与伤害,他对于残暴尤其不能容忍,不遗余力地痛斥声讨。这从本选集中所选的《论愤怒》《论仁慈》《论恩惠》等文章中可以清楚看出。为了使读者更感性地领会塞涅卡思想中的这一方面,我们还选译了他的一部悲剧《美狄亚》。

塞涅卡的道德论文集在目前的哈佛大学出版社Loeb古典丛书中分为三册。我们根据以上对塞涅卡的思想的基本认识,选译了第一册的所有各篇:《论天意》(包利民译)、《论愤怒》(李春树译)、《论仁慈》(华林江译)、《论贤哲的坚强》(伍志萍译)。第二册整个是一部篇幅很长的《论恩惠》,一共七卷,我们选译了其中四卷(陈琪译)。第三册包括《论幸福生活》、《论闲暇》、《论心灵的宁静》、《论生命的短暂》和三部“安慰”亲友的作品。我们选译了《论幸福生活》(包利民译)。我们在塞涅卡的九部悲剧中挑选了《美狄亚》(包利民译)。我们在翻译中主要参考的英译本是Loeb古典丛书的1990年印的拉丁—英文本,同时也参考了其他的一些英文译本。

塞涅卡的思想很丰富。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之外,读者还可以在文选中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比如罗马的“理性文明人”是怎么看待“激情与野蛮”的,比如当时刚刚离开罗马共和时期不久的斯多亚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政治哲学的,比如以修辞雄辩闻达的斯多亚哲学是怎样的,再比如斯多亚的思想与当时刚刚出现的基督教的思想的关系,等等,都十分引人入胜。相信读者在读了这些文本后,可以全面看到一个复杂和多面的罗马斯多亚哲学家。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友人王之光校勘了其中几篇译稿,唐翰编制了译名对照表,非常感谢。香港浸会大学对于我的翻译工作在资料和时间上都提供了宝贵的帮助,也在此表示感谢。

包利民

200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