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经济展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之四: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及2021年展望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目标定位,成渝地区强化“一盘棋”思想,加快一体化发展,深化协同合作,共同克服全球疫情等困难挑战,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稳中有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良好开局。预计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约增长4.5%。(1)

一、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运行和建设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20年以来,在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都市圈“双核”驱动下,成渝地区相向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区域经济复苏显著,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1—9月,成渝地区经济增长逐季回升,川渝两省市GDP总规模为5.2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3%,占全国GDP总量的7.3%,占西部地区GDP总量的34.5%,重庆、四川分别同比增长2.6%、2.4%,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约为4.72万亿元,约占川渝两省市经济总量的90%。

(二)运行特点

三次产业整体实现恢复性增长。2020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三次产业发展经历第一季度短期停摆后,均实现恢复性增长。一是工业经济回暖。疫情以来,工业企业率先复工复产,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在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医疗产业等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支柱产业集群强劲复苏支撑下,1—9月,重庆、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4%、3.2%,带动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7.1%,较上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恢复态势良好。随着实体经济逐渐回温和系列复商复市政策的推进实施,成渝地区服务业发展逐月向好,但行业分化特征明显。1—9月,川渝两省市累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7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6.9%,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宅经济快速兴起,重庆和四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0.6%、24.7%,餐饮、交通运输依然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两大服务业。三是农业稳步发展。有效抗击了洪涝灾害和疫情影响,在涉农扶持政策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下,川渝农业实现较好增长,重庆、四川农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6%、3.3%。

三大需求稳步回升。随着疫情稳控和“六稳”“六保”诸多利好政策的持续发力和积累释放,三大需求动力总体稳定。一是消费降幅持续收窄。在网络消费、地摊经济、夜市经济以及各类消费政策促进下,1—9月,重庆和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消费逐渐回升,降幅逐季收窄,增速分别为-2.2%和-4.8%,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川渝合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万亿元,在全国占比从上年同期的6.3%上升至8.5%。从消费模式上看,直播带货、网络游戏等线上消费在疫情时期欣欣向荣,重庆、四川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4.6%、21.3%,旅游、餐饮、交通运输、娱乐场所等线下服务型消费有所改善,但受到的负面冲击依然较大。二是固定资产投资逐渐回正。随着“稳投资”系列政策实施和重大项目的加速推进,1—9月,重庆、四川两省市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正、稳定复苏,分别同比增长2.5%、7.8%。从投资板块上看,重庆投资恢复主要依靠基建投资,工业投资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依然疲弱;四川投资恢复主要依靠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投资。三是外贸形势逐渐好转。在海外疫情蔓延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企稳生产,抢抓疫情引发的全球供应链重塑机遇,积极承接国际订单,外贸进出口不断回温。1—9月,重庆和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1.4%和22.7%。两省市外贸总值达1.05万亿元,其中与东盟贸易额为0.20万亿元,是成渝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都市区(圈)和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围绕川渝两省市“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动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都市圈和中心城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动力源持续增强。一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核心引领功能加快提升。中心城区围绕“强核提能级”要求,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和功能,主城新区统筹推进同城化发展先行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和桥头堡城市发展,持续扩容提品质。主城都市区在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核心引领功能、带动作用快速增强。二是成都都市圈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成都加快“东进”步伐,5月挂牌成立成都东部新区,中心城区扩容至“11+3”新格局(2)。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加速推进,在交通互联互通、医疗服务和住房市场一体化等领域取得重要新进展。三是区域中心城市提速建设。万州、黔江、泸州、宜宾等川渝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资源要素集聚能力和对周边地区服务的辐射能力稳步增强。

(三)合作共建情况

川渝相向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以来,川渝两地政府间联系更加密切,相向发展、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一是初步建立省级统筹决策、市(区)级推进落实的两级联动组织保障体系。为更好地统筹协调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省市分别于4月和7月成立了由重庆市委书记、四川省委书记为小组长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依托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设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合川、长寿、荣昌、垫江、达州、广元等市(区)也相继成立地方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省—市(区)”纵向贯通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组织保障体系。二是全领域协同的川渝工作协商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已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专项工作组四级合作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进入实体运行,两地互派工作人员正式到岗到位。围绕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市场一体化、协同创新、国土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协同等领域,密集召开了一批协商会议,签订各级政府合作协议200余份。

重点领域合作共建成效突出。川渝两地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搭平台、强合作,协作成效明显。一是产业协同、科研创新协同取得新进展。两地文化旅游部门成功协同举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互赠百万张门票、互推十条精品线路,实现百万市民互游。两地科技部门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两大领域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分别出资1000万元,首次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两地20所高校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探索教师互聘互用,学生跨校培养、学分互认。二是交通、公共服务和生态领域共建共享取得重大突破。潼南城区—遂宁磨溪、永川朱沱镇—泸州高铁东站等跨省城际公交线路相继开通,毗邻区域交通互联互通能力进一步增强。两地人社部门积极推动社保、人才管理等近92项人社公共服务、“重庆英才卡”与“天府英才卡”对等互认。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正式组建,聚焦跨界河流,深化联防联控。三是毗邻地区的区域发展功能平台加快探索建设。川渝两地以毗邻地区为重点,加快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围绕川东北、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成渝中部地区协同发展,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推动建设9大区域发展功能平台。

二、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创新和交通物流领域短板明显,导致自身循环不足和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水平不高。

产业协同发展不足,竞争力偏弱。一是内部城际产业分工协作不足,产业同构化程度较高。成渝地区无论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传统主导产业,还是机器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相似度均高于90%,导致城际产业专业化分工水平和彼此依赖度不高,错位协同、一体发展格局尚未形成。二是优势产业部门相对较少,产业竞争力不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然初步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食品等在全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三大产业集群,但主要集中在中低技术产业领域和中低端加工组装环节,优势产业部门相对较少,产业综合竞争优势不突出,无法充分有效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创新引领能力较弱。一是科研重器、创新基础设施布局相对不足。虽然成渝地区科教资源相对丰富,在西部地区整体领先,但与东部沿海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尤其是重庆,还缺乏国家大型科研重器,国家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数量相对较少,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滞后,基础研究水平不高,缺乏前沿性一流研究成果。二是缺少标杆型创新企业,科技产业化能力较弱。成渝地区创新型企业总体不足,尤其是严重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杆型科技大企业,独角兽企业不足10家,而京津冀、长三角独角兽企业多达数百家。

交通物流制约短板明显。一是内部交通循环和外部大通道建设滞后。内部交通上,成渝地区的铁路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双核”间仅开通运营1条高速铁路,直连直通水平较低。成渝中部、东北部等地区与“双核”间高速通道不足,内部高效交通网路尚未建立。外部交通上,东向通道的三峡船闸常态化拥堵现象突出,重庆北向通道建设滞后,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设施条件薄弱,通道等级低、“卡脖子”路段多,导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内国际运输成本较高。二是物流设施和主体建设滞后。成渝两地物流口岸及平台联动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港口、机场、火车站、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物流节点衔接不足。物流企业总体规模不大,服务能力较低,缺乏国际化的龙头物流企业,供应链建设总体滞后。

三、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运行环境分析及展望

(一)世界格局继续深度调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区域化趋势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外资外贸的空间收缩,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依然较大。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社会版图加速重构,东亚、东南亚与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关联度持续提高,中国逐步成为全球最大内需市场和新技术新业态创新中心,在全球治理中作用愈加重要,为成渝地区借助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联结东亚东南亚,加速承接国际“市场指向型”产业转移,推动高质量开放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此外,以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为成渝地区加快发展大旅游、大健康产业和数字经济创造了良机。

(二)国家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良好政策机遇

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西部地区战略腹地作用将更加凸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联接区域,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突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面发挥区位、产业、生态、科教、要素、腹地等综合相对优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承接国内国外发达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市场链转移延伸,强化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链式分工,增强在全国全球区域网络体系中的竞争力,打造双循环重要枢纽提供了重大机遇。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政策和基础支撑更加夯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叠加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持续聚焦和深入实施,国家级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倾斜布局将进一步加强,为成渝地区增强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培育、发挥后发优势和再造动态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提供了历史机遇。西部陆海新通道、渝西高铁、渝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江北机场第四跑道、天府国际机场等重大骨干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有助于增强成渝地区内部交通互联互通和国内外大联通能力。西部科学城、毗邻地区九大区域发展功能平台的加速共建,有助于推动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

综合来看,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体上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政策利好更多,经济发展韧性强劲,长期向好趋势明显,预计经济增速仍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经济增速将在7.5%左右。

四、对策建议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川渝两省市应统筹“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合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加深入地融入国家战略,抢抓发展机遇,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加快补短板、强内功,逐步提升双循环重要枢纽功能,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一)协同增强产业竞争力

立足成渝地区优势产业集群,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优化产业链分工,协力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一是推动支柱制造业分工协作和迭代升级。瞄准共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目标,推动汽车、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升级。加快运用新兴数字技术,新建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协同打造成渝地区制造业互联网。加快建成重庆中关村信息谷协同创新中心、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成都)中心等重大项目,谋划共建汽车研发生产中心,聚焦消费升级方向,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与高端产品研发。聚焦补链、强链,突出差异布局,推动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都市圈的制造配套环节向川渝其他地区有序延伸,统筹承接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构建大中小城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协同打造服务业高地。充分利用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获批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业开放升级发展。重点围绕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和国际消费目的地,以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为核心载体,加快引进金融机构总部和国际消费品牌、国际零售商,加快培育物流金融、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联合创新消费模式,共同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三是协同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推动成渝中轴沿线城市,加快共建国家优质高产高效粮油保障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打造成渝地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推动川东北、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协同发展道地中药材、柑橘等特色效益农业。

(二)加快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以高标准共建西部科学城为核心抓手,深化创新协作,推动成渝地区科教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科技创新策源势能。一是大力集聚“科研重器”、科研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充分利用“新基建”契机,加快集聚高能级研发平台和高层次研发主体。打造一批立足成渝、辐射全国的重大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重庆中心)、西南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综合研究平台、山地灾害链综合实验模拟平台等大科学装置。围绕共建汽车、电子信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联合引育培育一批“牛羚”、“瞪羚”、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海外创新创业人才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建立川渝两地专家互通共享平台和机制。二是按照西部科学城“一城多区”模式深化川渝高新区协同。加快联合编制出台西部科学城建设规划,着力深化重庆高新区和成都高新区联动,推动两大龙头高新区的优质创新资源梯度延伸到川渝地区其他国家级、省市级高新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新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的无障碍共享共用,构建“极核研发+周边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模式。

(三)协同补齐交通物流短板

围绕共建国际交通物流枢纽,结合“两新一重”、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共同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强化资金保障,加快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体系,提升物流功能。一是畅通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内部交通循环。以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四铁融合”为引领,加快推动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都市圈,打造1小时通勤的“轨道上的都市圈”,提速建成重庆轨道5号线、璧铜线、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等重点项目,织密两大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推动成渝客专提速、成南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川南城际铁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提速建设铜梁—安岳、内江—大足、永川—泸州等高速公路,进一步打通毗邻地区断头路,开通毗邻地区跨省公交,提升成渝地区高效联通水平和微循环能力。二是加快建设联结国内外的立体高效大通道。加快推进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向国家共同争取航权、时刻、空域等航运资源配置,联合开辟新航线,织密航线网络。加快推进郑万高铁、渝西(安)高铁、渝昆高铁、成西(宁)铁路等重大对外交通工程,切实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国内重点城市群的连通水平。三是联合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推动川渝两地海关以及重庆各大港口与泸州港、宜宾港的深度合作,加速推进川渝两地陆空、陆水联运,联合引进国际物流企业在成渝设立总部基地,完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

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组
主研:易小光 丁 瑶 邓兰燕 苟文峰 李 林 汪 婧
执笔:汪 婧]


(1)受数据可获得性限制,暂用川渝两省市数据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运行情况。

(2)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东部新区3个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