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商城国际化 打造开放新高地——关于加快临沂商城国际化引领临沂市对外开放的调研报告
临沂市政府研究室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这为山东省上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临沂作为山东省商贸物流大市,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注重释放新动能、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优势,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山东省工作“走在前列”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们成立专题调研小组,以“加速商城国际化、打造开放新高地”为题,深入临沂商城和有关企业、县区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本现状,强化SWOT分析,并对加快推进开放发展提出了初步思路目标和对策措施,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商城国际化战略引领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近年来,全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以实施临沂商城国际化战略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我市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水平全面提升。2018年前三季度,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达3780亿元、增长12.3%,带动全市进出口总额、物流总额、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增长5.2%、11.6%和35%。
(一)商城国际化迈出新步伐
立足于改革促开放、开放促发展,紧紧抓住商城国际化这一有利契机,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机制体制,优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了内外贸一体化、投资贸易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良好格局。自省政府第139次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临沂商城开展省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国家商务部等8部委同意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打开了临沂商城出口新的政策通道。临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临沂商城国际化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建设了临沂港和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设立了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规划,临沂综合保税区获批并开关运行,开放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着眼于布局国际市场,国家级境外商贸物流型经贸合作区——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成功运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12处“海外临沂商城”加快建设,国际营销网络不断健全。国际博览中心建成启用,传化、林安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落户国际商贸城。统筹发展公路、铁路、航空和临港物流,临沂机场航空口岸获批临时开放,开通了赴韩国、泰国的国际航班;开行了临沂经满洲里至欧洲等10多条货运班列,更多的临沂商品通达全球。
(二)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
临沂市对外贸易飞速发展,2014年全市进出口就突破百亿美元,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2017年,全市实现进出口680亿元,增长17%。外贸优进优出战略初见成效。坚持科技兴贸、品牌强贸,大力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支持企业创建国际品牌,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市列入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达17个。市场采购贸易打开新通道。“市场采购贸易”年内有望突破12亿美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各类经营主体备案数量达到739家,其中供货商(商户)430家,代理商157家,采购商152家。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落实互联网+外贸行动计划,推动外贸与电商融合发展,全市建设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12个、4.6万平方米。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快速发展。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中国临沂跨国采购中心等被评为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全市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达4家,累计为600多家企业提供通关、退税、融资等服务。利用外资成效明显。坚持以“双招双引”为总抓手,做好引资金引人才引技术工作,持续组织参加了香港山东周等招商活动,成功推动了华润风电等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落地,瑞典沃尔沃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落户我市,世界500强投资企业达10家,投资项目达到30个。
(三)“走出去”实现新突破
临沂市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机构)200多个,对外协议投资额24亿美元,对外实际投资额4.3亿美元,主要投资目的地有非洲、澳大利亚、东盟、美国等,投资领域主要为建材、纺织、矿业、房地产、机械加工等。境外园区建设成效突出。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成为全国首家商贸物流型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成功吸引134家企业入驻,年带动货物进出口2.45亿美元。国际产能合作渐成规模。积极稳妥推进华盛江泉、新光集团等龙头企业,扩大纺织、建材、造纸等产业国际产能合作,拓展了发展空间,实现了跨越发展。例如,新光集团先后在南非、美国、迪拜等设立境外企业,毛毯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毛毯供应商。境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业绩突出。临矿集团并购澳大利亚煤矿进展顺利,合盛矿业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等实现了资源回运。目前,全市拥有境外矿产资源采矿权和勘探权的项目40多个,初步探明铁、煤、锑等矿产资源储量30亿吨。
(四)开发园区提供新支撑
临沂市共有各类开发区16家,其中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1家、国家级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临沂综合保税区1家、省级经济开发区13家。开发区累计审核公告面积60.8平方千米,实际控制面积1671平方千米。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山东省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中,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在国家级开发区前列,莒南经济开发区进入山东省前20名,临沭经济开发区、沂水经济开发区进入前30名。综合保税区窗口作用有效发挥,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美元。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10大主导产业,产值过百亿的产业园达到12个。其中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产业园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沂南经济开发区电动车产业集群、沂水经济开发区庐山化工产业集群等初具规模。开发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开发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开展省级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沂水经济开发区坚持实行“一区多园”和“飞地经济”政策;临沭经济开发区探索实行区镇合一,理清了开发区与乡镇的职能;莒南经济开发区探索了企业融资的平台机制,各开发区都探索了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
二、推进商城国际化、打造开放新高地的SWOT分析
推进商城国际化、打造双向开放新高地,我市既有相对突出的比较优势,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从优势看。我市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备的产业体系、相对健全的发展平台和大量的优质劳动力,显示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商贸物流独具魅力。“商贸”“物流”两大引擎助推临沂商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134个商城市场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扎实开展,综合保税区、智慧商城和临沂港运营良好,商博会入选中国十大品牌展会,临沂商城价格指数在国家级平台正式发布。同时,全市拥有公路物流配载线路2000多条,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中心城市,货物配送价比山东省平均价格水平约低20%,比全国约低27%。二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临沂地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近海临港,在融入“一带一路”上具有相对的地理位置优势;距青岛港仅150千米,距日照、岚山、连云港三大港口仅100千米左右;陆路交通有5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贯穿市域,鲁南高速铁路临沂段启动建设,临沂机场国际国内航线20多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三是产业结构加快优化。主导产业在调整优化中不断提档升级,工业产值成为山东第6个、全国第29个过万亿元的地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蒙阴县、临沭县成功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稳居山东前三位,旅游消费总额占GDP比重达15.7%;新建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108处,入选山东省首批知名品牌数量第一。四是要素资源支撑能力较强。全市开发区数量居山东省前列,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集聚和布局上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临沂大学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全市形成了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人力支撑。
从劣势看。与先进地市相比,临沂市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区域开放程度不均衡。临沂商城作为开放发展的龙头,内贸比较发达,外贸虽然有了一定提升,但与政策、精力的投入相比、与先进地市相比,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各县区、开发区之间发展也不够平衡,各级开发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二是产业素质整体不够高。临沂市是传统产业大市,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其中胶合板、农产品、纺织服装等占比达到40%以上;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不到10%。同时,省级自主出口品牌只有17个,还有很大的差距。三是营商环境还不能满足国际化需求。临沂市在口岸通关方面缺乏边检机构,海关、检验检疫人手紧张,国际贸易服务大厅、临沂港、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税务、金融、保险等不够协调一致、信息化水平还需提升;涉外服务机构服务水平亟须提升,为境外采购商的一站式服务还需要加强;国际学校、涉外医院、穆斯林饭店、多语种标志等基础设施需要提升。
从机遇看。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开放融合、多元发展,为临沂市经济依托比较优势,加快商城国际化,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来了重大机遇。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大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根据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深化经贸、产业、能源、金融、生态合作,形成国际区域合作大格局。这为临沂市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贸易基础,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了重大机遇。二是深化省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政策机遇。2013年,省政府同意临沂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新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听取临沂商城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情况的汇报,做出了明确指示,体现了对临沂市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同时,国家商务部等8部委同意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打开了临沂商城商品出口新的政策通道。三是国家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机遇。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2018年初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2018年,山东省印发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确定将临沂打造为“国家内外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临沂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四是国际经贸形势虽然持续复杂严峻,但总体向好,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变。
从挑战看。通过调研发现,临沂市推进商城国际化,打造双向开放新高地,还面临贸易保护、资源和环境约束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贸易保护加剧。全球经济整体增速偏低,且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增多,主要中美贸易摩擦、发达经济体“黑天鹅事件”频发、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大宗商品价格总体止跌回升、部分品种价格暴涨暴跌,特别是美国基于对华“301调查”报告,对我国多频次、大规模增加关税,给临沂市外贸出口造成较大影响,涉及临沂市企业76家、对美国出口额16.5亿元,其中硬木胶合板出口美国要缴纳206.34%的关税,加上此次贸易关税制裁,有可能会使临沂失去美国硬木胶合板市场。二是区域开放竞争日趋激烈。临沂市与周边地市相比,港口优势不如青岛等沿海城市,在国家战略布局定位中不如郑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发展的压力大。三是开放意识不强。受传统思维方式等影响,临沂市在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与发达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依赖传统路径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少;习惯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的企业多,善于借助外力外智、用世界眼光谋划发展的少;落实上级政策积极主动,但开创性的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提出重大建议不够,导致临沂市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亟须提升。四是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较大。目前,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向中等发达收入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三、坚持商城国际化为统领,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时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开放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扩大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投资贸易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动全市内外联动、引资引智紧密融合、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经济社会协同共进,实现开放结构、开放布局“两个优化”,构筑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主要目标:到2020年,外贸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新业态出口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质量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每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以上;开发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开发区工业产值、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税收等指标占全市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体制机制优势显著提升,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
(一)坚持商城国际化为引领,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市场引擎
1.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试验区
全力推进国际商贸城建设,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公共仓储区、物流配送区、贸易商总部基地等新型业态项目聚集,打造现代商贸物流样板区;临沂综保区围绕保税加工、保税展示、跨境电商、离岸金融等领域,重点招引一批高端高质产业项目,带动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和周边区域产业集聚;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临空制造、高端商务、旅游度假等临空指向型产业,形成临空制造业、临空综合服务等功能组团;鲁南铁路物流园重点发展铁路服务、公铁联运、仓储分拨配送和冷链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临沂商城商贸物流产业优势,以市场旺销产品为引领,在兰山、河东、罗庄规划建设占地5000亩的“一带一路”出口产品加工区,大力发展高档食品、纺织服装、木业板材、高端建材、工程机械和工艺品等优势产业项目,共同打造国家“一带一路”内外贸融合发展试验区。
2.打造工程物资采购集采集供基地
完善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引导适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企业、贸易公司向试点市场聚集,鼓励旅游购物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扩大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完善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提升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引进国际货代、报关行、船代商和大型知名外贸企业,为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提供全方位服务。举办市场采购贸易高层论坛,借势宣传推介市场采购贸易政策,让更多采购商来临沂采购。加强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对接合作,争取更多具有对外工程承包资质的央企国企到临沂采购工程物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物资集采集供基地。
3.打造新型业态发展示范高地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吸引集聚一批国内外电商龙头企业和区域总部、营销中心、数据中心等高端项目,依托劳保用品、板材、五金等专业市场,培育发展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垂直电商平台,引导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批发市场、商城业户开展网上交易。建设跨境电商通关监管中心,开通临沂至“海外商城”的跨境直邮通道。改造提升临沂国际会展中心、临沂商城会展中心,做大做强中国(临沂)国际商贸物流博览会,扶持发展木业板材、建筑陶瓷、汽车用品、家电厨卫、新能源电动车等一批专业特色展会,积极争办、领办或创办一批以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为主题的高端主题会议展览活动,全力打造沿“一带一路”的特色会展之都。加快建设产贸融合发展新区,争取设立国家级消费品检测中心,积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开展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打造国际自主品牌。围绕全域旅游,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商贸旅游。
4.打造现代物流分拨枢纽
大力开展供应链管理创新试点,建设好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融合发展,实现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强临港、铁路、临空、公路和冷链等物流园区建设,构筑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物流体系。完善临沂港功能,提升港口服务水平。编制临沂市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运营好临满欧等国际国内货运班列,加快推进鲁南高速铁路、铁路物流园、铁路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临沂设立国际集装箱中转站,构建融入国际市场的铁路通道。在临沂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的基础上,提升国际航线运维能力,争取“十三五”期间实现正式开放,打通空中通道。加强与霍尔果斯等边贸口岸的战略合作,打通国际物流通道,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更多的临沂商品通达全球。
5.加快布局建设“海外临沂商城”
复制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园区建设运营经验,加快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国临沂商城、白俄罗斯中白商贸物流园临沂商城商品展销中心建设,引导临沂商城专业市场、龙头企业抱团“走出去”到沙特阿拉伯吉达、吉布提、拉合尔建设“海外临沂商城”。支持“海外临沂商城”举办商品展销会、常年展示厅等活动,助力临沂商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坚持“走出去”为支撑,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1.更加注重引进大个头项目
深入研究分析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和央企、行业龙头企业的全球战略布局和投资趋向,选择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对接、推介和跟踪,主动对接、顺势承接一批大项目。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更多的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下决心引进一批引领型的旗舰项目。制订并实施“招大引强”行动计划,争取在系统重要性行业、各县区中,都能突破一批大手笔的外资项目。
2.更加注重培育全链条产业
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蕴含的效益大不一样。一部苹果手机,研发和营销环节的利润占到59%,而加工组装环节的利润仅占1.8%。临沂目前的许多产业链条较短,且处于产业分工的较低层次,如木业产业以板材加工、低端产品为主,食品产业以初加工为主,建陶产业以贴牌生产为主。要大力引导现有产业和企业,以研发、设计、销售、结算等高端环节为着力点,开展补链、建链、强链招商,重点引进拥有核心技术、集群辐射能力强的战略性投资项目,推动现有产业在走向“微笑曲线”两端中提高产业附加值。
3.更加注重引进新业态新模式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孕育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敏锐把握住科学发展新趋势,下大力气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吸引国内外强企在临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数据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进而催生更多、更具前沿性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4.更加注重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围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持钢铁、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沿“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全球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在建境外矿产资源合作项目加快建设,引导资源依赖型企业参与国际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购买境外铁矿、镍土矿以及木材、大豆等大宗资源,打造境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基地。借鉴青岛等市经验,探索设立境外工商中心等经贸联络机构,不断拓宽境外招商、经贸合作渠道。
(三)坚持新型贸易为载体,培育更具竞争力的贸易体系
1.推动市场主体由主要参与国内竞争转向更多参与国际竞争
从2017年临沂市工业产品销售目标地看,仅有10%左右销往国际市场;4万多家企业仅有2000多家企业有出口业绩,也就是说,20家企业中仅有1家开展国际贸易。这是短板,更是潜力。要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引导和业务培训,积极鼓励更多本土企业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生产标准,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大胆“走出去”开辟国际市场。争取到2020年,有出口业绩的企业发展到4000家。
2.推动出口商品由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
深入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推动外贸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构建外贸发展生态链。坚持科技兴贸,积极推行价值链升级导向的对外贸易,重点抓好机电、金属、食品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培育优势出口产业集群。坚持品牌强贸,完善国际知名品牌培育激励机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收购国际品牌,培育一大批拥有自主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出口企业,尽快形成以质量、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3.推动传统贸易方式转向新型贸易方式
深入开展“互联网+外贸”行动,借鉴杭州等地经验,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外贸融合发展,实施跨境电商企业培植计划,支持企业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深入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支持服务业开放发展,巩固旅游、建筑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领域的规模优势,重点培育运输、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领域发展;推动柳编等文化产品出口,积极创建文化贸易产品出口基地,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创新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整合优化外贸供应链服务流程,强化与物流企业、报关报检企业合作,以集约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外贸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把中小微企业出口潜力转化为出口实绩。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通关、物流、仓储、融资等全方位服务。
4.推动对外贸易由传统市场为主转向多元化市场
深入实施“国际市场开拓行动计划”,鼓励外贸企业使用新型贸易撮合方式开拓市场,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中东五大行业展等重点展会,全方位拓展国际市场,深耕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积极布局俄罗斯、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大力开拓东盟等潜力市场,让临沂产品覆盖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四)坚持对外开拓为突破,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1.加快培育源自临沂的跨国公司
引导企业大力引进高端管理咨询公司和职业经理人,吸收国内外百年企业发展的新理念、新经验和新模式,制定切合实际的国际化战略,支持他们围绕主业整合资源,延伸和提升企业价值链条,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本土骨干企业发挥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有序“走出去”布局全球产业链,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创办研发中心,建立营销机构,努力在新型肥料、园林机械、高端装备、绿色化工等领域,培育一批源自临沂的跨国公司。启动实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成长激励计划,引导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走国际化路子,建立起一支数量可观、结构合理的跨国公司梯队。
2.推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在资源能源富集的地方建立开发基地,在技术人才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在贴近市场需求的地方构建生产营销体系,形成“总部在临沂、基地在海外、营销在全球”的发展格局。鼓励更多企业面向海外,到投资效益最高的地方投资,到采购成本最低的地方采购,到融资成本最优的地方融资,打造“海外临沂”新名片。
3.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布局
支持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获取境外品牌、技术、人才和市场。结合有序“去产能”,鼓励有比较优势和富裕产能的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轮胎和化工等企业,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更大的空间。
4.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依托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国内名校,举办“临沂企业家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加快培育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规则的企业家队伍。扎实推进“百千万”引才工程,在高端、精品、顶尖上下功夫,为全市跨越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撑”。
(五)坚持园区建设为基础,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发展平台
1.明确开发区发展方向
高新区、经开区、临港区、综保区等市管开发区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全球聚集创新要素和高端资源,突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等产业特色,做大保税加工、国际物流、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商品展示等新业态,主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园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园区品牌。其他省级开发区要依托县域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要素集聚,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朝主导产业明确、延伸产业链条、综合配套完备的方向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推进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
开发区要带头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吸引集聚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服务水平,推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支持开发区内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有条件的开发区优先布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联合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开发区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台,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完善融资、咨询、培训、场所等创新服务,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3.加快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
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通过优化园区功能、强化产业链条、扶持重大项目、支持科技研发、腾笼换鸟等措施,支持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向中高端迈进,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结合;主动培育高端装备、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第三方物流、知识产权服务、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4.探索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
以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省级试点为契机,复制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经验,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加快推进机构、人员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改革,通过下放管理权限、组建开发建设运营公司、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努力构建机构精简、结构合理、运行顺畅、服务高效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开发区发展活力。
(调研组:郭景军、蓝智善、李涛、吴起龙、王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