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确定合作方式
与医生们合作就像经营一场婚姻,婚姻要经历谈恋爱、约会、见家长、准备婚礼、结婚、生娃……结婚决定了你后半生的生活环境,而与医生确立什么样的合作方式,决定了你医院经营是否稳定、高效。
在欧美、日韩等地,在消费医疗领域中医生的主导地位是很明显的。大部分专科整形机构都是由一位或几位医生坐诊开业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治疗,有专业的手术操作间。但在中国,与医生的合作的形式就多了不少:有营销和咨询师们驱动的私立整形医院,也有像公立医院那样让患者排队到明年的整形机构;有一手抓手术技术,一手抓营销管理而且两手都很硬的个人诊所,还有由众多优秀医生“联盟”而成的医生集团。
一、与医生合作的三种方式
1.营销驱动的“合作”:医生变成“产业工人”
在这样的机构中,说投资人与医生之间有“合作”可能有点不合适。医院的投资人只需要雇用优秀的医生来做手术即可,双方之间属于一种“雇用—被雇用”的模式。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医生参与医院各项工作的程度有限,咨询师卖出去什么项目,整形医生们“按章操作”把手术做好就行了。本质上,把医生当成技术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做多少手术,给多少提成。这种模式倒也简单可靠。
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合作方式。早期,中国对医疗的管理严格,医生大部分的时间都需要在公立医院工作,只有利用业余时间才可能偶尔出来“赚外快”,而早期的民营医疗机构清一色的都是营销驱动型和咨询师驱动型,像华美、美莱、伊美尔、邦泰、艺星这样,投资人建立机构,雇用医生。
目前,我们市场上的主流机构当中,“莆田系”的医疗美容机构很喜欢这种方式。从市场营销切入,靠广告带动项目,由咨询师负责开发客户,医生负责完成治疗。整个过程中,医生不需要“发言”,也没有什么发言权。莆田人把医生们安排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医生与手机装配线上的“工人”并无什么本质区别。
在组织结构上,医生没什么话语权;在治疗手段上,医生需要完全服从“咨询师的建议”。在这些机构当中,医生们的收入会比公立医院高,但是由于双方是雇佣关系,所谓的忠诚度就不用谈了,反正这家没手术,我就去别人家。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医生的流动性比较大,上午还是X机构的“隆鼻专家”,下午就可能成了Y医院的“胸部整形大师”。
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医生的流动性很大。医院不敢推广医生,怕刚把他们包装出来人就跑了。所以,在营销驱动的合作方式中,机构的广告费只能有钱“花在刀刃上”,拼命地推广项目,尽量地“去医生化”。在品牌策略方面,除了机构品牌外,机构不会给医生IP发展的空间,打折促销、价格战更成了家常便饭。百度是这些机构的主要战场。
2.医生下海:既当“爹”,又当“妈”
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洗礼,医生们纷纷看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自己并不是只会技术的“单一工种”,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有着多年临床经验、客户口碑比较好的医生纷纷“下海”,开启了自己的医院。应该说,这时候,医生和经营院长的身份都集中到了同一个人身上。鹏爱、艾斯特、阳光等知名品牌,就属于医生“下海”的典型。
在这种业态的合作方式中,经营者和营销者的地位与完全营销驱动型的结构正好相反:凡事以医生的个人形象和品牌为主,大部分客人可以从渠道医院和新兴的媒体中获取。好处是营销投入少了,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客人。坏处是很少有医生在经营个人IP、医院经营管理以及最终的技术层面能够平衡发展。医生虽然比没下海之前收入多了,但是付出的精力也更多了。
医生负担过重,既要负责手术质量,又要负责营销管理,可谓是既当“爹”,又当“妈”了。精力跟不上,自然会有所侧重,造成的结果无非是营销成绩上来了,手术的服务质量下降了,客户不满意,投诉就多;手术质量保持得很好,营销和市场却出了问题,经营收入下滑。
3.专家主导型团队:新的未来
与单个医生下海不同,医生集团自主创业是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后涌现的新浪潮。在中国这是个新生事物,但是世界范围内,消费医疗也好,疾病医疗也罢,医生自主创业的趋势很明显。在专家型医疗美容团队中,最典型的机构是联合丽格。
这种合作方式最显著的特征是医生主导制,医生的决策权不仅局限于临床技术范围,可以在涉及机构的任何层面的任何问题拥有话语权。而这种话语权体现在对经营院长运营、营销方向上的决定作用。
医生管理权限取决于医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范围,而那些医生们兴趣缺乏的领域,医生们可以交给经营院长来处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经营院长定位于为医生服务的角色,负责医院的业绩经营,并向股东医生和投资人汇报工作。
这节省了医生院长为“伯乐相马”付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本。股东医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自己的技术和个人IP的经营当中来。同时,经营院长也可以更加关注医院的经营业绩和医院的治疗服务水平。
二、理想状态下的合作方式,双方都满意
创业医生与投资人最理想的关系,是一种合伙人关系。投资医疗产业和投资别的行业有所不同,如果投资人团队里没人懂医疗,最好不要投资这个深不见底的行业,医疗美容尤其如此。投资人或者与其利益相关的代理人必须深入管理层,才有可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否则肯定赚不到任何利润。创业医生不喜欢对医疗行业一窍不通的投资人。
1.非雇佣关系的事业合伙人
创业医生最不愿意看见的局面就是雇佣关系,有些机构给予医生一些股权激励,但投资人还是老板,医生仍然是雇员。
真正的事业合伙人机制是什么?医生和投资人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事业目标,但是各自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业务范围有差异,双方只有合起来才能把事情干得更好。双方根据资金、能力、智力、资源的贡献,形成股权关系,然后赚取两种价值:短期的收益价值和长期的资本价值。
2.去中心化的事业合伙人
在去中心化的思维模式下,医生和投资人之间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在实现资本价值之前,医生是各自机构的股东与合伙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合伙人。一旦实现资本价值,医生则需要上升为一级合伙人。
3.合伙的前提是“共担”,结果是“共享”
这一条非常重要,但是又经常被人误读。事业合伙人机制首先是共担,“担当”“承担”中的“担”的意思就是首先要看你能为事业承担什么,这是激励机制的核心。之后的结果是“共享”。如果合伙人以“共享”为前提,那么就不是一个激励机制,而只是一个分配机制,大家关注的只是最后的利益,而往往忽视过程中的贡献,很容易在最后分配不均。
创业医生与投资人(或代表投资人、经理人团队)一定要形成分工与协同,以产生更高的组织效率和更大的价值。
有三种人无法成为创业医生的合伙人:一是只有资金没有能力,对行业一窍不通的投资人;二是只有能力,没有资金的投资人;三是有资金、有能力,但是没有合作精神的投资人。合伙制的目的是各方都能获益,只有一方获益的合伙机制走不远。
4.医生与投资人产生隔阂的原因
民营医院的历史形象和行业普遍的乱象,所有人都身处其中,投资人的形象早期被“莆田系”和美容院老板娘形成符号固化在坑蒙拐骗的历史耻辱柱上,导致许多医生产生习惯性思维:“资本家”都是坏人。与此关联的是担心投资人干涉医疗行为,这也是一般以营销为导向的投资人共同的毛病,医生有这种担心实属无奈。
对利益的看法是另一个排斥投资人的潜在原因,往往不能拿上桌面。有些医生只看眼前利益,利用投资人的资金给自己赚钱,怀揣着“杀富济贫”的抱负,置股东利益于不顾,他当然不愿意投资人派个代表来看着自己。这也是医生与投资人产生隔阂的原因之一。
三、投资人与医生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1.一致的价值观
没有相同的价值观,冲突的爆发是早晚的事。因为价值观决定了所有动作的方向,道不同不相为谋。
2.双方都有清晰的目标
主动创业的医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医生创业最怕的就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经常是什么都想要,所以在决策上经常变来变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同样清楚达到目的过程中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应该找谁来帮助自己,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投资人的资源。主动创业的医生,会有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包括财务、税务、法律、软件、品牌、营销、运营、采购、医政、公关金融等;心理准备主要是风险意识。
目前,中国创业医生(西方叫“自行开业医生”),绝大部分是被动创业。被动创业的医生如果不能转化为主动创业,既难以坚守,更难成大事。
主动创业与被动创业是不一样的:出发点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也很可能不同。有些医生会兼具两种成分。未来三五年,会出现主动创业的医生或医生集团,这些人带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做自己的医疗产业,哪怕只是开个自己的诊所。
被动创业与主动创业的思维模型和价值观体系不一样。被动创业的人,一部分会被改造为主动创业,大部分会随时间和年龄被淘汰掉。
3.规则意识与边界意识的建立
明智的投资人不会干涉医生的任何医疗行为,医疗决策权都应该是医生的,当然医生也对此承担全部责任。投资人代表股东监督日常运营的合规化,同时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得以实现,投资的目的就是收获利润。医生需要建立规则意识和边界意识,即合规并为股东创造价值,起码不能浪费投资人的钱,这是边界。
尊重医生,也要尊重资本。一方面,回归医疗,不等于放任不管,更不等于只要情怀不要利润;另一方面,尊重资本,不等于放弃固有的价值观,唯利是图。合伙制的目的,是各方都能获利,只有一方获益的合伙制是走不远的。
4.建立互信
在前面三项的基础上,建立互信的关系。医生与投资人互相猜疑、互相博弈,只能增加内耗和沟通成本。只有互信,才可能包容,没有人生来就是神仙。只有建立互信尊重、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共同成长。
5.尊重契约,形成真正的事业合伙人机制
尊重契约,逐步建立真正的事业合伙人机制,包括两级合伙人制度。第一步,医生与投资人建立二级合伙人关系,医生只在自己工作并投资的机构充当股东及合伙人;第二步,医生在集团层面成为整个投资集团的合伙人,成为一级合伙人,通常经由股改来实现。
6.先共担后共享的企业文化
在这一点上,“梦之队”已经作出了表率。以共享为前提的机制,只能是一种分配机制,大家眼里只有一个“钱”字,所有人都在担忧分配不均;而以共担为先的机制,则是一种激励机制,大家眼里是事业,事业目标达成了,还怕没有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