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隋師東 〔一〕

東征日調萬黄金,幾竭中原買鬭心 〔二〕 。軍令未聞誅馬謖,捷書惟是報孫歆 〔三〕 。但須鸑鷟巢阿閣,豈假鴟鴞在泮林 〔四〕 ?可惜前朝玄菟郡,積骸成莽陣雲深 〔五〕

〔一〕 隋師東:借隋指唐,指唐軍向東。唐敬宗寶曆二年,横海節度使(治滄州,今河北滄縣東南)李全略死,子副使同捷自爲留後。文宗太和元年,同捷求入朝,後又託爲將士所留,不奉詔。因發七道兵討之。

〔二〕 太和二年,七道兵討李同捷,久未成功。每有小勝,則虚張首虜以邀厚賞,朝廷竭力奉之,江淮爲之耗弊。當時唐朝財賦,依靠江淮一帶。

〔三〕 兩句指戰敗不處罰,只是虚報戰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亮身率諸軍攻祁山,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魏將張郃)戰于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爲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于漢中,戮謖以謝衆。”《晉書·杜預傳》:太康元年,杜預以計直至吴都督孫歆帳下,“虜歆而還。王濬先列上得孫歆頭,預後生送歆,洛中以爲大笑”。

〔四〕 兩句指但須朝廷用德高望重的大臣,豈容地方上作亂。《説文》:“鸑鷟(yuè zhuó),鳳屬,神鳥也。”《尚書中候》:“黄帝時,天氣休通,五行期化,鳳凰巢阿閣,讙於樹。”阿閣,四面可以注雨水的閣。《詩·魯頌·泮水》:“翩彼飛鴞,集于泮林。”泮林,學宫旁的樹林。假:借。

〔五〕 兩句指滄州經這次戰亂,骸骨蔽地,城空野曠,户口存者十無三四,戰雲密布。前朝,借隋指唐。玄菟郡:漢武帝置,後漢時治所移至瀋陽,此指滄州。ft

這首詩寫唐朝討伐横海軍李同捷的叛亂,化費了大量軍費,軍令不嚴,虚傳捷報,經過三年纔平定。其實祇要朝廷能重用德高望重的大臣,怎能容地方上作亂。可惜滄州一帶,長期戰雲密布,弄到屍骨遍地。馮浩箋:“敬宗嘆宰執非才,致奸臣悖逆。學士韋處厚力請復用裴度,河北、山東必稟廟算(服從朝廷)。度自興元入朝,復知政事。及同捷竊弄兵權,以求繼襲,度請行誅伐,踰年而同捷誅。度前後在朝,衆望所尊,惜屢被讒沮,時則以年高多病,懇辭機務矣。故詩有含意焉。”詩裏感嘆像裴度這樣的大臣,不能長期執政,以致藩鎮跋扈,造成戰禍蔓延。同時也譏諷討伐同捷,軍令不嚴,賞罰不明,以致拖了三年纔平定叛亂。這首詩的意義,尤其在“但須”一聯,指出藩鎮叛亂的癥結所在,在于朝廷任用宰相不得人所致。

何焯評這首詩:“憂不在東藩之不服,而在中原之力竭,將有隋末羣盜之起,師出無名,不當遂非也。”這是説,唐朝發七道兵去討同捷是錯的,因爲這次用兵,會使中原財力空竭,引起各地農民起義。這樣講是不對的。詩裏説“幾竭”,幾乎用盡,没有説中原力竭。詩裏説“但須鸑鷟巢阿閣”,指要起用裴度,裴度主張討伐同捷,可見他不是以討伐同捷爲非,他是説不能常用裴度,也没有説討伐同捷會引起農民起義,所以這樣解釋是不符合詩意的。何焯又評“豈假鴟鴞在泮林”,説:“當班師,且置此子度外,以隋爲鑒。”按:“豈假”句説,難道可以容忍鴟鴞在泮林嗎?即不能容忍意,何焯解與原意相反,主張容忍他了。照何焯解,這首詩反對討伐藩鎮叛亂,主張容忍,那末這首詩也不能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