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人
轮人为轮〔1〕。斩三材必以其时〔2〕。三材既具,巧者和之。毂也者〔3〕,以为利转也。辐也者〔4〕,以为直指也〔5〕。牙也者〔6〕,以为固抱也。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望而眡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迤也〔7〕。进而眡之,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诸圜也。望其辐〔8〕,欲其揱尔而纤也〔9〕。进而眡之,欲其肉称也〔10〕。无所取之,取诸易直也。望其毂,欲其眼也〔11〕,进而眡之,欲其帱之廉也〔12〕。无所取之,取诸急也〔13〕。眡其绠〔14〕,欲其蚤之正也〔15〕,察其菑蚤不齵〔16〕,则轮虽敝不匡〔17〕。
【注释】
〔1〕轮:车轮。车轮是木车的核心部件,对车子质量的影响最大。《考工记》的作者不但指出察车自轮始,而且将“轮人为轮”置于三十工介绍之首,的确颇有见地。山东嘉祥洪山出土的汉制车轮画像石所描绘的情景与先秦相去不远,为后人了解古代车轮制造工艺提供了形象化的资料。(图十一)
图十一 汉制车轮画像石拓片
(山东嘉祥洪山出土)
〔2〕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指做毂、辐、牙三者的材料。三者工作状态不同,用材亦异。周时往往毂用榆木,辐用檀木,牙材未详,汉用橿木作牙。《周礼·地官·山虞》说:“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郑玄注:“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冬斩阳,夏斩阴,坚濡调。”
〔3〕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部件。外周中部凿出一圈榫眼以装车辐,毂内的大孔名薮(sǒu),用以贯车轴。
〔4〕辐:车轮中连接毂与轮圈的直木条。
〔5〕直指:支撑毂与轮圈的辐条装配得笔直无偏倚。指,当为搘(zhī),参见于鬯《香草校书》卷二十四。搘,支,拄。
〔6〕牙:又名辋(wǎng),车轮的外周,即轮圈。
〔7〕望而眡(shì)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迤也:这是《考工记》注释的难点之一。古今学者作过不少努力,但难以得到普遍令人满意的注释或注译。眡,“视”的异体字。观看,察视。郑玄注:“轮,谓牙也;幎,均致貌也。”唐贾公彦疏:“望而眡之谓车停止时。云幎尔者,幎,均致貌也。尔,助句辞。云下迤者谓辐上至毂,两两当正直,不旁迤,故云下迤也。”《说文·巾部》云:“幎,幔也。从巾,冥声。”“幔,幕也。”李约瑟在其Science andCivilisation in China中释为:“车轮应正直得象悬着的簾(幔)那样向下迤着,匀称有致。”(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London &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ol.4 Pt.2, 1965, p.75.)林尹《周礼今注今译》译为:“在远的地方望着轮子,两旁微向下斜,曲度非常平均。”(林尹《周礼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1972 年,第 431 页。)荷兰学者史四维在其《木轮形式和作用的演变》中曾提出一种独特的解释,他认为“幎尔而下迤也”指的是莫阿干涉条纹效应(Moiré Pattern)。他说“当两个车轮以同样的速度转动,快得视力跟不上轮辐的运动时,在重迭的空间中唯一能见到的就是这些莫阿干涉条纹。……这些干涉条纹的确是向下弯曲的。”(李国豪、张孟闻、曹天钦主编《中国科技史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475 页。)笔者在《考工记译注》1993 年第 1 版中译为:“远看轮子,要注意轮圈转动是否均致地触地。”戴吾三《〈考工记〉轮之检验新探》意译为:“远看轮子,轮圈应曲度均致、光滑。”(戴吾三《〈考工记〉轮之检验新探》,《中国科技史料》2001 年第2 期)为了正确理解《考工记》这句话的意思,笔者觉得应联系其下文“进而眡之,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诸圜也”,一起考虑。这是观察动态的轮子。轮子在地上滚动,轮圈越圆,越能保持与地相切,其触地面积就小。非常圆的轮子在平地上滚动,远看起来,会感觉到轮子“幎尔而下迤”;也就是说轮圈周而复始地均致地触地。郑玄谓“幎,均致貌也”,是抓住了滚动圆轮的主要特色。如把“下迤”理解为轮圈触地的过程,离《考工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相去不远了。
〔8〕辐:原作“幅”。据《四部备要》等本改。
〔9〕揱(xiāo)尔而纤:像人臂一样由粗渐细。揱,如削尖之貌。纤,小。
〔10〕肉称:光滑均好。
〔11〕眼:郑玄注:“眼,出大貌也。”但《说文·车部》云:“辊,毂齐等貌,从车昆声。《周礼》曰:‘望其毂,欲其辊。’”《考工记图》以为“眼当作辊”。辊,毂齐等貌,即匀整、光洁之意。
〔12〕帱(dào):覆盖。文中指裹于毂上的皮革。廉:棱角。
〔13〕急:紧固。
〔14〕绠(bìng):原作“缏”。据《四部备要》等本改。郑众注:“绠,读为关东言饼之饼,谓轮箄也。”箄出就是偏出。据孙机的研究,菑(zì)、蚤(见本节注〔15〕)均是偏榫,各辐装好后均向毂偏斜。从外侧看,整个轮子形成一中凹的浅盆状。这种装辐法应即《考工记》所称的轮绠。这样可以加宽车的底基,而且行车时地面的支撑力有内倾的分力,使轮不易外脱。当道路起伏不平时,即使车身晃动倾斜,由于轮绠所起的补偿作用,增加了车轮对侧向推力的反抗力,车子仍不易翻倒。这是一种符合力学原理的装置方法。(参阅孙机《中国古独辀马车的结构》,《文物》1985 年第 8 期。史四维《木轮形式和作用的演变》,载于李国豪等主编《中国科技史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图十二)张道一认为“车辐之入牙的部分为蚤,其入而不满所衬垫者谓之绠”(参阅张道一《考工记注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年,第 32页),可备一说。
〔15〕蚤:郑玄注:“‘蚤’当为‘爪’,谓辐入牙中者也。”车辐两头出榫,装入牙中的称为蚤。
图十二 辉县战国车轮绠装置
〔16〕菑:车辐两头出榫,插入毂中的称为菑。齵(óu):齿不正,参差不齐。
〔17〕匡:枉曲,扭曲。
【译文】
轮人制作车轮。伐取三材必须适时,三种材料都已具备,用精巧的工艺进行加工。毂,是灵活转动的部件;辐,是笔直支撑的部件;牙,是坚固合抱的部件。轮子虽然用得破旧了,而毂、辐、牙三材没有丧失功能,这才完美。远望轮子,要注意轮圈转动是否周而复始地均致地触地;近看轮子,要注意它着地面积是否很小,无非是要求轮子正圆。远望辐条,要注意它是否像人臂一样由粗渐细;近看辐条,要注意它是否光滑均好,无非是要求辐条滑致挺直。远望车毂,要注意它是否匀整光洁;近看车毂,要注意裹革的地方是否隐起棱角,无非是要求裹得紧固。细看轮绠,要注意辐端插入[毂和]牙中是否齐正。发现菑蚤都是齐正的话,那么轮子即使破旧了也不会变形。
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1〕。阳也者,稹理而坚〔2〕;阴也者,疏理而柔。是故以火养其阴,而齐诸其阳,则毂虽敝不藃〔3〕。毂小而长则柞〔4〕,大而短则摰〔5〕。是故六分其轮崇,以其一为之牙围〔6〕,叁分其牙围而漆其二。椁其漆内而中诎之〔7〕,以为之毂长,以其长为之围。以其围之阞捎其薮〔8〕: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9〕,去三以为轵〔10〕。容毂必直,陈篆必正〔11〕,施胶必厚,施筋必数〔12〕,帱必负干〔13〕。既摩,革色青白,谓之毂之善〔14〕。叁分其毂长,二在外,一在内,以置其辐。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15〕。辐广而凿浅,则是以大扤〔16〕,虽有良工,莫之能固。凿深而辐小,则是固有余而强不足也。故竑其辐广,以为之弱〔17〕,则虽有重任,毂不折。叁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则虽有深泥,亦弗之溓也〔18〕。叁分其股围〔19〕,去一以为骹围〔20〕。揉辐必齐,平沉必均〔21〕。直以指牙〔22〕,牙得,则无槷而固〔23〕;不得,则有槷必足见也〔24〕。六尺有六寸之轮,绠叁分寸之二〔25〕,谓之轮之固。
【注释】
〔1〕矩:郑玄注:“矩,谓刻识之也。”阴阳:树木之向阳面为阳,其背面不向阳者为阴。
〔2〕稹(zhěn)理:纹理致密。稹,通“缜”,细密,致密。
〔3〕藃(hào):通“耗”,缩耗不平。
〔4〕柞(zé):狭窄。
〔5〕摰(niè):危,不坚牢。原作“挚”,故宫八行本、唐石经同。据《十三经注疏》本改。《六经正误》曰:“大而短则摰,作挚误。摰,从埶从手,音臬。埶,古势字,非从操执之执也,从执者,音贽。注:‘摰读为槷,谓辐危槷也。’槷,从埶从木,亦音臬。”《唐五经》本作摰。现据改。
〔6〕牙围:轮牙的周长。
〔7〕椁其漆内而中诎(qū)之:椁,量度。诎,短缩。中诎之,缩短一半。郑众注:“椁者,度两漆之内相距之尺寸也。”郑玄等以为指量度“漆内”(髹漆部外缘成圆形)的直径。兵车之轮高六尺六寸,牙围是轮高的六分之一,等于一尺一寸。牙围的三分之二髹漆。郑玄注:“不漆其践地者也。”假设轮牙践地一边“厚一寸三分寸之二,则内外面不漆者各一寸也”。于是“漆内”的直径为六尺四寸,毂长三尺二寸。《香草校书》卷二十四说:“椁者,方形也。……漆内者,圜形也。然则‘椁其漆内’即算学家圜内容方之说也。”于鬯根据这种理解,用开方术求出了毂长。《考工记》“栗氏为量”节说:“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看来《考工记》时代确已有圆内接正方形之术。“漆内”成圆形,在此圆上作内接正方形,量度其边长,以边长的一半作为毂长。这一过程可以避开开方术,仅通过几何作图和简单的算术运算来完成。由此推得毂长为二尺二寸六分强。据《考工记》“车人为车”节的规定,柏车用长毂,毂长三尺;大车用短毂,毂长一尺五寸。本节设计的兵车毂长正好介于大车短毂与柏车长毂之间,比较适中。
〔8〕以其围之阞(lè)捎(xiāo)其薮:阞,通“仂”。零数,分数。捎,消除。薮,郑玄注:“薮者,众辐之所趋也。”薮是毂中心穿轴之孔,内外两端大小不同。郑玄注:“阞,三分之一也。”学界咸从之。笔者今疑郑注有误。薮的尺寸是由两端的贤和轵的大小决定的。《考工记》作者在下文明确规定“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去三以为轵”,故在此仅说“以其围之阞捎其薮”,特意用笼统的“阞”来表示毂长的某种分数。如果阞就是三分之一,在此《考工记》作者的习惯用语可能就是“三分其毂之长,去二捎其薮”或“三分其毂之长,去二以为薮”了。再说如果阞就是三分之一,“以其围之阞捎其薮”将与“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去三以为轵”有矛盾,令工匠无所适从。
〔9〕贤:《唐石经》诸本同。《说文·目部》云:“䁂,大目也,从目臤声。”“贤”原当作“䁂”。《说文》释为大目,引申为大孔。车毂两端孔径不同,在轮的内侧即靠近车厢的一端其口径较大者,名贤。
〔10〕轵:车毂所穿之孔,在轮之外侧,其口径略小者,名轵。毂的贤端略大,轵端略小。与其相配合的车轴也是近贤处较粗,近轵处较细。这样行车时车轴就不致内侵,可避免车轮与车厢相擦。
〔11〕陈篆:陈,陈设。篆,毂体上的纹饰。详见本节注〔14〕。
〔12〕数(cù):密。
〔13〕帱必负干:所施的胶筋与车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帱,覆。负干,紧贴毂体。
〔14〕毂之善:好的毂。此处所述的加固毂围的方法已有时代相近的考古发现相互印证。据报道,1988 年发掘了太原金胜村 251 号大墓及车马坑。其8 号车“车毂长 47、贤端径 12、轵端径 9……毂上髹漆,保存完好,轵端向里共有 8 道凸起的环棱,高、宽和间隔各约 1 厘米。据观察,毂围是经过加固的,做法是,先在毂上琢刻 8 道环槽,再施以浓胶,然后用皮筋缠绕平齐,干后打磨髹漆”。(参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金胜村251 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 年第 9 期。)
〔15〕凿:毂上凿出的孔以便辐的菑端插入其内。
〔16〕扤(wù):动摇。
〔17〕故竑(hóng)其辐广,以为之弱:竑,量度。弱,轮辐菑端插入毂中的部分。辐是菑端稍粗、蚤端较细的一种肱(gōng)梁,为了辐菑与凿孔之间的配合强固,《考工记》的方案是凿孔深度、辐菑截面的宽度与辐端没入毂中的长度三者一致,这样可以兼顾各方面的力学要求,加工也较方便。这种经验公式是合理的。
〔18〕溓(nián):通“黏”。
〔19〕股围:股的周长。股,轮辐近毂之处。
〔20〕骹(qiāo)围:骹的周长。骹,车辐近牙之处。
〔21〕平沉:浮沉。
〔22〕指:插入。
〔23〕槷(niè):木楔。
〔24〕必足见:木楔的端部一定会露出来。
〔25〕绠参分寸之二:郑玄注:“轮箄则车行不掉也。参分寸之二者,出于辐股凿之数也。”辐条由股至骹自内向外偏斜,偏斜之数为叁分之二寸。
【译文】
伐取毂材的要领,必须先刻识阴阳记号;木材向阳的部分,文理致密而坚实;背阴的部分,文理疏松而柔弱。所以要用火烘烤背阴的部分,使其与向阳的部分性能一致[然后作毂],那么毂虽然用得破旧了,也不会因变形而不平。如果毂小而长,辐间就太狭窄;如果毂大而短,辐菑就不坚牢,会摇动不安。所以牙围取轮子高度的六分之一,其内侧的三分之二髹漆。量度轮子髹漆部外缘圆内接正方形的边长,折半作为毂的长度,毂的周长等于毂长。按毂长的某种分数来剜除木心成薮:即以毂长的五分之四作为贤[的周长],毂长的五分之二作为轵[的周长]。整治毂的形状必定要使它内外同轴,设篆一定要均等平正,敷胶一定要厚,缠筋必定要密,所施的胶筋与毂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石]打磨平后,篆部革色青白相间,这就是好的毂了。[扣去辐广]三分毂长,二分在外,一分在内,这样来定辐条入毂的位置。所有的辐条,辐菑入孔的深度等于辐的宽度。如果辐宽而菑孔太浅,那就极易动摇,即使优秀的工匠也不能使它牢固。如果菑孔深而辐菑狭小,那么牢固有余而强度不足[容易折断]。所以一定要量度辐条的宽度作为菑孔深度,这样,车子虽然荷载很重,毂也不会损坏。削细辐条近牙的三分之一,车行时就是有深的烂泥也不会黏住。以股的周长的三分之二作为骹的周长。揉制辐条必定要使它们齐直,[将它们放在水中,]浮沉的深浅也要相同。辐条笔直地插在牙上,蚤牙相称,就是不用楔,也很牢固。如果蚤牙不相称,就要用楔,楔的端部一定会露出来的。六尺六寸的轮子,辐绠取三分之二寸,这样轮子就牢固。
凡为轮,行泽者欲杼〔1〕,行山者欲侔〔2〕。杼以行泽,则是刀以割涂也,是故涂不附。侔以行山,则是抟以行石也〔3〕,是故轮虽敝不甐于凿〔4〕。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5〕,旁不肿,谓之用火之善。是故规之〔6〕,以眡其圜也;萭之〔7〕,以眡其匡也〔8〕;县之〔9〕,以眡其辐之直也;水之,以眡其平沉之均也〔10〕;量其薮以黍,以眡其同也〔11〕;权之〔12〕,以眡其轻重之侔也。故可规、可萭、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13〕,谓之国工〔14〕。
【注释】
〔1〕杼(zhù):削薄。郑玄注:“杼,谓削薄其践地者。”
〔2〕侔(móu):相等。
〔3〕抟(tuán):圆。
〔4〕甐(lìn):破敝,破败,损坏。
〔5〕廉:断裂。郑玄注:“廉,绝也。”《说文·火部》云:“熑,火煣车网绝也,从火兼声。《周礼》曰:‘煣牙外不熑。’”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以为“廉本作熑”。
〔6〕规:圆规。古代圆规与后世圆规原理相同,结构稍异。山东济宁武梁祠东汉画像石上女娲手中所执之器,即当时的圆规。(图十三)
图十三 规和矩
〔7〕萭(jǔ):又称萭蒌,系正轮之器。郑玄注:“故书萭作禹。郑司农云:‘读为禹,书或作矩。’”“等为萭蒌,以运轮上,轮中萭蒌,则不匡刺也。”萭蒌是检验轮圈两侧是否平整的专用工具,与轮等大而圆,中央隆起以容轮毂,其外形与“枸篓”(车弓,即车篷,参见扬雄《方言》卷九郭璞注)相似,发音相近。“萭”的工作原理是以矩的一条直角边为垂直轴,旋转中用另一条直角边形成的水平面检验轮圈侧面是否平整。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卷六云:“凑合诸木成牙,恐其匡枉不平正,故须以萭蒌运之,视其稍有枉处,则削而正之耳。后郑言‘等为萭蒌’,是当时有其名物。贾疏言‘见今车’,亦是得之实见。余见造车者,用木架作一圆,与轮同大,轮与之并立而运之,此正古人用萭蒌之法也。”汉唐至清制车业中沿用的正轮之器,恐即《考工记》“萭”之遗制。另一说萭通“矩”,意为校正直角的一种工具。如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七十五曰:“盖轮虽以圜为用,而牙之平面与辐之上下相直,非矩无以定之也。”孙说可备一说,但萭蒌说较佳。
〔8〕匡:枉曲,不规整。
〔9〕县(xuán)之:用悬绳检验。县,同“悬”。
〔10〕水之,以眡其平沉之均也:这是利用浮力知识检验车轮的质量分布是否均匀。如果选材或制作不当,重心偏离轮子的几何中心,置于水面上重力与浮力平衡时,轮平面势必与水平面斜交。如果车轮四周均匀地浮出水面,说明其质量分布对称均匀,符合技术要求。
〔11〕量其薮以黍,以眡其同也:黍,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古代用黍百粒排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做“黍尺”。黍也可用来量容积。郑玄注:“黍滑而齐,以量两壶,无赢不足,则同。”贾公彦疏:“‘量其’至‘同也’。释曰:谓两轮俱用黍量,视其容受同不,齐同则无赢,亦无不足。郑云‘黍滑而齐’,则不取《律历志》以黍为度量衡之义也。”黍在古代确实用作度量衡的参考单位。笔者在《考工记译注》1993 年第1 版中译为:“用黍测量两毂中空之处容积是否相同。”戴吾三以为:“‘量其薮以黍,以眡其同也’的本义是指,用黍测量轮轴与毂孔的间隙,看毂内外两端的间隙是否相同。”(戴吾三《〈考工记〉轮之检验新探》,《中国科技史料》2001 年第 2 期。)本人认为从“规之”、“萭之”、“县之”、“水之”、“量其薮以黍”、“权之”六种检验程序来看,“量其薮以黍”应该也是检验车轮本身而非检验轮轴与毂孔的配合。“量其薮以黍”之后还有“权之”,如果检验时先把车轮装在轮轴上检验配合,再从轮轴上卸下来称重,不合常理。如先注黍入一个毂孔,齐平后把该毂孔内的黍注入另一毂孔,即可比较两者是否相同。
〔12〕权:天平。古称“衡”或“权”。演变的序列是等臂天平→不等臂天平→杆秤。传安徽寿县出土的楚国“王”铜衡杆,杆上有十等分的刻度,可调整力臂和重臂之长,即是一种不等臂天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湖南楚墓中出土过不少天平和砝码,其中 1954 年长沙左家公山 15 号墓出土的一套天平砝码非常完整。(图十四)迄今为止,湖南地区楚墓出土的天平形制不大,每套砝码总重量小于两斤,一般用于商业活动中衡量黄金货币的重量。从用途来看,《考工记》“轮人”中用以检验车轮的天平应是大型的,迄今尚未在考古发掘中发现。
〔13〕可水、可县:据上文“县之,以眡其辐之直也;水之,以眡其平沉之均也”,可能原为“可县,可水”。
〔14〕国工:国家一流的工匠。
【译文】
凡制作车轮,行驶于泽地的,轮缘要削薄;行驶于山地的,牙厚上下要相等。轮缘削薄了,在泽地中行驶,就像刀子割泥一样,所以泥就不会黏附。轮子牙厚上下相等,行驶于山地,因圆厚的轮牙滚在山石上,虽然轮子用得破旧了,也不会影响凿蚤而使辐条松动。凡用火揉牙,牙的外侧不[因拉伸而]伤材断裂,内侧不焦灼挫折,旁侧不曝裂臃肿,这是善于用火揉牙的表现。所以,用圆规来检验,看轮圈是否很圆;用萭来检验,看轮圈两侧是否规整;悬绳检验上下两辐是否对直;浮在水上观测浮沉的深浅是否均等;用黍测量两毂中空之处看其大小[容积]是否相同;用天平衡量两轮的重量是否相等。如果制造出来的轮子能够圆中规,平中萭,直中绳,浮沉深浅同,黍米测量同,权衡轻重同,可以称为国家一流的工匠了。
图十四 战国木衡和铜环权
(木衡杆长 27 厘米,最大的环权重 125 克,最小的重 0.6 克,1954 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出土)
轮人为盖〔1〕。达常围三寸〔2〕。桯围倍之〔3〕,六寸。信其桯围以为部广〔4〕,部广六寸。部长二尺〔5〕。桯长倍之,四尺者二。十分寸之一谓之枚〔6〕。部尊一枚〔7〕,弓凿广四枚〔8〕,凿上二枚,凿下四枚。凿深二寸有半,下直二枚,凿端一枚。弓长六尺谓之庇轵〔9〕,五尺谓之庇轮,四尺谓之庇轸。叁分弓长而揉其一〔10〕。叁分其股围〔11〕,去一以为蚤围〔12〕。叁分弓长,以其一为之尊〔13〕。上欲尊而宇欲卑〔14〕。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15〕。盖已崇,则难为门也;盖也卑,是蔽目也。是故盖崇十尺。良盖弗冒弗纮〔16〕,殷亩而驰〔17〕,不队〔18〕,谓之国工。
【注释】
〔1〕盖:车盖,车盖之形如伞,用以御雨蔽日,不用时可取下。
〔2〕达常:车盖上柄。盖柄有二节,上节曰达常,下节曰桯(即盖杠),达常插入桯中。两者连接处常套以铜管箍加固。
〔3〕桯(yíng):古时车盖柄下部较粗的一段。郑玄注引郑司农:“桯,盖杠也。”参见上注。
〔4〕信(shēn):通“伸”,舒展,伸张。部广:车盖上柄的顶端膨大,名部,也叫盖斗(图十五)。部广,盖斗的直径。
〔5〕部长:指达常和部的总长。
〔6〕枚:古代长度单位名,等于十分之一寸,即一分。
〔7〕部尊:盖斗上端隆起的高度。
〔8〕弓凿:盖斗周围凿出的嵌入盖弓之榫眼。弓,盖弓(图十六)。车盖之骨,呈弓形,也称轑或橑(liáo)。上覆盖衣,即幕。
图十五 盖斗和盖柄
(1973 年湖北江陵藤店出土)
图十六 盖弓装置方法示意图
〔9〕庇轵:遮盖两轵。庇,遮盖,覆盖。下文“庇轮”、“庇轸”义同。
〔10〕揉(róu):使木弯曲。这种设计既美观,又增加盖下的活动空间,但几乎不影响泻水的效果。
〔11〕股围:股之周长。股,盖弓上端入凿处。
〔12〕蚤围:蚤的周长。蚤,盖弓末端。
〔13〕尊:盖斗距弓末的高度差。
〔14〕宇:屋檐。此处指车盖的外缘。
〔15〕霤(liù):通“溜”,指下注之水。水滴在盖面上的运动基本上是一种斜面运动,它由盖弓上下的高度差所获得的势能转化为离开车盖时的动能。水滴离开车盖后作斜抛运动,其轨迹是抛物线。这几句话说明轮匠和《考工记》的作者对斜面和斜抛运动已有较细致的观察和初步的研究。“盖斗和弓末的高差为弓长的三分之一”,这是比较合理的经验数据,能达到泻水较快,斜流而远的目的。
〔16〕弗冒:盖弓上不蒙幕。冒,蒙于盖弓之幕。弗(hóng)纮:盖弓不缀绳。纮,联缀盖弓之绳。
〔17〕殷(yǐn)亩而驰:横驰于颠簸不平的垄上。殷,震动,颠簸。亩,垄,即田中高处。
〔18〕队(zhuì):坠落。一作“坠”,古今字,通。
【译文】
轮人制作车盖。上柄周长三寸,下柄周长多一倍,合六寸。展开下柄的周长作为盖斗的直径,盖斗的直径是六寸。上柄连盖斗的长度为二尺。下柄[有两截,每截]比上柄长一倍,[为四尺,]两截共八尺。十分之一寸叫做枚。盖斗上端隆起的高度为一枚。盖斗周围嵌入盖弓的凿孔宽四枚,孔上方有二枚,孔下方有四枚。凿孔深二寸半,下平,[渐收,]凿孔的内端高二枚,宽一枚。盖弓长六尺的,遮盖两轵;长五尺的,遮盖两轮;长四尺的,遮盖两轸。盖弓[近盖斗]三分之一处揉曲。以股的周长的三分之二作为蚤的周长。盖斗与弓末的高差为弓长的三分之一,盖弓近盖斗的上平部较高,而远离盖斗的宇部要低,上平部高而宇部低,泻水很快,斜流必远。车盖太高的话,[一般的城]门就通不过去;车盖太低的话,要遮住乘车者的视线,所以车盖的高度定为十尺。好的车盖,即使盖弓上不蒙幕,不缀绳,随车横驰于颠簸不平的垄上,盖弓也不会脱落。[有这种技艺的,]可以称为国家一流的工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