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栗氏
栗氏为量〔1〕。改煎金、锡则不耗〔2〕,不耗然后权之〔3〕,权之然后准之〔4〕,准之然后量之〔5〕,量之以为鬴〔6〕。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7〕,其实一鬴〔8〕。其臀一寸〔9〕,其实一豆〔10〕。其耳三寸〔11〕,其实一升。重一钧〔12〕。其声中黄钟之宫〔13〕。槩而不税〔14〕。其铭曰:“时文思索〔15〕,允臻其极〔16〕,嘉量既成〔17〕,以观四国〔18〕,永启厥后,兹器维则。”〔19〕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20〕。
【注释】
〔1〕栗氏为量:栗,古作“”字。量,量器。栗氏除负责制铜量外,还负责制造陶量。
〔2〕改煎:更番冶炼,提纯原料。不耗:杂质去净,不再耗减。
〔3〕权之:用天平称重量。
〔4〕准之:郑玄注:“准,故书或作水。……准,击平正之。又当齐大小。”郑玄之注相当简洁,后世学者解释多有分歧。贾公彦疏解:“前经已称知轻重,然后更击锻金,令平正之,齐其金之大小也。”以为“准之”是求体积。戴震也以为“准之”是求体积,不过方法不同。他说:“以合度之方器承水,置金其中,则金之方积可计,而其体之重轻大小可合而齐,此准之法也。”近世不少学者认为“准之”与校水平有关。笔者在《考工记译注》1993 年第 1版中说:“郑玄注:‘准,故书或作水。……准,击平正之。又当齐大小。’这里举出两种解释。前一说指校正水平的工艺过程。《庄子·天道》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铸范在浇铸时须埋入砂中,以防‘跑火’。浇铸前须用水平法校正铸范,以保证浇铸质量。后一说指以铜、锡原料入水,根据排开的水量,间接测算其体积。两说并存,未有定论。”现在看来,“准之”并非单一的工艺操作,它包括从称重以后到浇铸之前的一段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浇铸前须用水平法校正铸范,也要测体积、求密度。
〔5〕量之:笔者在《考工记译注》1993 年第 1 版中说:“郑玄注:‘铸之于法中也。’‘法’即铸范,‘量之’意指浇铸工艺。另一说以为‘量之’是一道检验工序,即在新铸的量器中装满水或黍,校测容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两说并存,未有定论。”现在看来,“量之”并非单一的工艺操作,它包括从“准之”以后到成品鬴之前的一段工序,其中包括浇铸工艺,但最重要的是检验校测容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鬴(fǔ):同“釜”,本系姜齐的标准量器,容积为六斗四升。
〔7〕内方尺而圜其外:由于《考工记》时代还不能精确地计算圆周率,而标准量器的尺度又需要尽可能高的精确度,所以“栗氏”创造性地设计了“内方尺而圜其外”作为鬴底。先作腰长为一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底边就是鬴的内径。
〔8〕实:容量。
〔9〕臀(tún):鬴的圈足。
〔10〕豆:先秦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有大小制之分。根据子禾子铜釜、陈钝铜釜、左关铜实测数据和《管子》的有关记载,可推算出田齐量值为:
1 升≈ 205.8 毫升 1 豆≈ 820 毫升
1 区≈ 4116 毫升 1 釜≈ 20580 毫升
(参阅国家计量总局等主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 48 页。)
姜齐量制小于田齐。《左传·昭公三年》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具体数值有待考证。按齐国左里敀亳豆折算,每升约合今 187.5 毫升。按 1976 年山东临淄齐故城大城内河崖头村西南遗址出土姜齐“齐升陶量”及其他姜齐旧制齐、邾陶量折算,每升约合今 187.5 毫升,可推算出姜齐量值为:
1 升≈ 187.5 毫升 1 豆≈ 750 毫升
1 区≈ 3000 毫升 1 釜≈ 12000 毫升
(参阅闻人军《齐国六种量制之演变—兼论〈隋书·律历志〉所谓“古斛之制”》,《中国科技史杂志》2020 年第 4 期。)
〔11〕耳:鬴旁两侧的把手。
〔12〕钧: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13〕中(zhòng):符合。黄钟:我国古代律制十二律的第一律。所谓十二律,即一均(八度)之内相邻为半音关系的十二音,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的产生当不晚于春秋时期。宫:我国古代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之一。五声音阶依次为:宫、商、角、徵、羽。七声音阶是在五声音阶中加进变徵和变宫而成,依次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在五声、七声之中,以及由五声、七声构成的各种音阶之中,宫音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宫”同时又可作调高解释。如宫音作为调首音时的音位,在中国古律“黄钟”律上,其所属音阶序列即称“黄钟宫”。(参阅伍国栋《中国音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第 336 页。)除黄钟外,十二律中的任一律也都可以作为宫来构成高度不同的各种五声或七声音阶。如随县曾侯乙墓的甬钟以姑洗律为宫。东汉蔡邕的《月令章句》说:“黄钟之宫长九寸,孔径三分,围九分,其余皆稍短,但大小不增减。”缪天瑞根据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纲》(1952年),“晚周的尺,长度合今日 23.0886 厘米。用这种尺的九寸作为管的长度,用其三分作为管径,作成一支开管,则此管所发的音,其频率约为 693.5。”认为“晚周时黄钟的频率相当于 693.5”赫兹。(参阅缪天瑞《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年第 3 版,第 98、108 页。)黄钟的高度,各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往往有所不同。197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编钟六十五件,上二6 号钮钟钲部有铭文“黄钟之宫”,其基音实测频率为 410.1 赫兹。这就是说,战国初期曾国黄钟之宫的频率为 410.1 赫兹。(参阅程贞一《从公元前五世纪青铜编钟看中国半音阶的生成》,载湖北省博物馆等《曾侯乙编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363 页。)考古资料和《考工记》的记载表明,至迟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已存在精确的音高标准的概念,并在音乐和律度量衡制度中加以运用了。不过,《考工记》要求嘉量“其声中黄钟之宫”,即敲击时发声符合黄钟之宫,很可能是一种理想化的要求,实践上不易做到。
〔14〕槩(gài):同“概”,量粟米等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引申为刮平的动作。税:有二说。郑众、贾公彦等释为租税。槩而不税,意即鬴是标准量器,以槩刮平,用途在于校准普通量器而非收税。戴震作“脱”解,其《考工记图》说:“税者,脱然突起高于量也,言槩平之不使满出。”现二说并存,未有定论。
〔15〕时:郑玄注:“时,是也。”
〔16〕允臻其极:郑玄注:“允,信也。臻,至也;极,中也。言是文德之君,思求可以为民立法者,而作此量,信至于道之中。”
〔17〕嘉量:古代标准量器。实际上,嘉量提供了律、度、量、衡四种标准。其声律与黄钟之宫相符。其容积:主体一鬴,臀一豆、耳一升。重一钧可作衡量标准。深一尺之类亦可作长度标准。“栗氏”节对于嘉量的描述是现存关于战国中期以前嘉量形制的唯一记载。(图三四)
图三四 鬴
〔18〕四国:四方。
〔19〕时文思索……兹器维则:此六句嘉量铭文成韵,系周公所作,最初当用于周公时代创制的嘉量,沿用至《考工记》时代。(参见闻人军《栗氏嘉量铭及其作者》,载《考工司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年,第 141—146 页。)
〔20〕凡铸金之状……然后可铸也:这一段描写如何掌握冶铸火候。文中提到的各种不同颜色的“气”,是在加热时由于蒸发、分解、化合等作用而生成的火焰和烟气。开始加热时,附着于铜料的木炭或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而产生黑浊气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物、硫化铜和某些金属挥发出来形成不同颜色的火焰和烟气。例如:作为原料的锡块中可能含有一些锌,锌的沸点只有 907℃,极易挥发,气态锌原子和空气中的氧原子在高温下结合为氧化锌(ZnO)白色粉末状烟雾。又青铜合金熔炼时的焰色,主要取决于铜的黄色和绿色谱线,锡的黄色和蓝色谱线,铅的紫色谱线及黑体辐射的橙红色背景。参与“铸金之状”的可能还有杂质砷,它的焰色呈淡青色。根据色度学原理,这些原子焰色混合的结果,随着炉温的升高,逐渐由黄色向绿色过渡,铜的绿色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 1200℃以上,锌将彻底挥发;锡的蒸气经过燃烧生成白色的二氧化锡(SnO2),但影响微弱;铜的青焰占了绝对的优势,看起来全是青气,意味着“炉火纯青”的火候已到。此时精炼成功,可以浇铸了。这种原始火焰观察法是近世光测高温术的滥觞。现代大多数冶铸厂已配备高温监测仪表,但火焰观察法依然是准确判断冶铸火候的有效辅助手段。
【译文】
栗氏制造量器。更番冶炼铜、锡,直到[杂质去尽,十分精纯]不再耗减为止。然后称出所需数量的铜、锡,再依次经过“准之”和“量之”两个工艺过程,铸成为鬴。鬴的主体是一个圆筒形,深一尺,底面是边长为一尺的正方形的外接圆,它的容积是一鬴。圈足深一寸,它的容积是一豆。两侧的鬴耳,深三寸,它的容积是一升。鬴重一钧,它的声律与黄钟宫相符。以概平鬴,用途在于校准量器而非收税。鬴上的铭文说:“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文德之君,为民思索,创制量器,信用卓著。标准量器,制造成功,颁示四方,仿制使用。永传后世,教训子孙,遵行此器,守为法则。)冶铸青铜的情状:以铜与锡为原料,初炼时会冒出黑浊之气;黑浊之气没有了,接着冒出黄白之气;黄白之气不见了,接着冒出青白之气;青白之气没有了,剩下的全是青气,这时就可以开始浇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