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论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论文选题的“作战地图”

第一节 论文选题概念与关键要素

选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一项研究的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那么,什么是选题呢?在关于论文写作的文章中,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化之,少有一个明确的解读。

选题在不同情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理解。比如,从类型来看,选题有期刊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课题申报选题等,其中学位论文需要将选题过程转化成规范的开题报告,供导师和开题委员会审核;期刊论文选题和课题申报选题一般不需要文字化,是研究者隐性思考过程。

从选题性质来看,可分为理论性选题、实证性选题、经验性选题。在不同性质的选题中,研究者需要思考和处理的要素有所不同,如理论性选题着重考虑的要素有研究对象、逻辑推论、研究结论等;实证性选题和经验性选题还要考虑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要素。

从选题的范围来看,可分为研究对象式选题、研究标题式选题、研究设计式选题。研究对象式选题指选题的范围主要是确定研究对象,如“选题就是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内提出问题,选择、确定一个写作对象的过程”(1);研究标题式选题指选题范围主要是确定论题标题,如“选题,即确定题目。题目又称题名或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洁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2);研究设计式选题指选题的范围更广,除了研究对象外,还要考虑更多的要素,如“教育研究选题,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者选择一个有待于发现、验证、澄清、解决或回答的问题,并将之加以明确化和具体化的过程”(3)

依笔者的理解,选题就是选择适合的研究指向。这里面包含三个关键要素:选择、适合和研究指向。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一、选择

世界公认的创新之父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不过是旧事物的重新组合。熊彼特所揭示的创新原理同样适用于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并不是完全、凭空地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系统性要求,即通过学术论文各个不同要素的组合,提供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性视角、方法或观点等。但是,刚入门的研究者千万不能为了创新,在自己的论文中写“填补什么空白”之类结论性的话语。可以这样讲,我们关注的选题,别人几乎都已经关注,甚至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空白选题,只不过是“坐井观天”般的看法,那是因为我们对文献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系统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

所以,在选题阶段要坚持的一个理念是“不求栽树,只求乘凉”,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而不是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研究主题。基于此,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对于大多数研究者,学术论文是一种微创新,其中90%以上的内容是在既有材料中选择适用的资源。当然,90%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界限,只是表达一种结构判断。在科学研究史中,只有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孔德等极少数科研工作者实现了库恩所谓的“范式”转变,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微小的创新研究。

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包含的基本结构要素有4个: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这4个要素也是研究者需要通过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等环节确定的内容。我们所说的“90%以上的内容是在既有材料中选择适用资源”,绝不是说鼓励研究者赤裸裸地抄袭以往研究成果,而是在充分理解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要素的组合以及自己的理解,在总体上实现微创新。

我们尝试拆解一下优秀论文的结构,如《“世纪潮一代”的网络社会资本重构:对比在英流寓华人Facebook和微信的数字化融入》(4),该文摘要如下:

本文挑战了传统的diaspora概念,将“两级社会资本”作为预设框架,通过网络民族志研究了40名“世纪潮一代”在英流寓华人,对比Facebook和微信在构建其跨文化社会资本过程中的表征和角色,评估社会资本框架的文化适用性和研究通用价值;剖析了社会网络构建动因与行为主体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数字技术在英流寓华人的跨文化传播之间进行调解的社会资本形成了动态性和竞争性,超越了其他任何网络参与对跨文化传播的“溢出效应”;Facebook和微信本身作为不同社交符号带给其参与者预设信号和文化标签,在构成文化认同过程中表现出趋同和分离的复杂内涵。总体而言,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使“世纪潮一代”的在英流寓华人从离散的既定人群中不定期“脱出”,以“想象融入”和“持续认同”活跃在不同文化集体和社群,实现“双面人生”。

这是一篇结构非常规范的社会科学类论文摘要,下面尝试对其进行拆解,如表1-1所示。

表1-1 范文结构拆解表

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两级社会资本”的概念,并作为文章的分析框架。“两级社会资本”是Putnam的社会资本理论基础的进一步延伸。研究对象为离散群体的数字化融入。离散群体是政治学、文化学一直关注的研究对象,而数字化融入一直是新闻传播学关注的问题。文章采用的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新兴的研究方法,也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文章的研究结论建立在严谨分析过程,非常明确。

另外,选择的一个前提是存在多个潜在的可供选择对象,如果没有可供选择的对象,选择也就无从谈起。选择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积累。这包括几个方面:一,对本研究领域经典专著的阅读。经典专著阅读不求量大,但求深入。所以对于经典著作,不能泛泛而读,而要反复读,下苦功夫,要“啃”下硬骨头,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经典的知识内化于脑海中。二,要实时关注本领域的学术动态,尤其是本领域优秀中青年学者。因为他们正处于学术上升期,思想比较活跃,学术脉络比较清晰,学术成果比较丰富,所以是我们了解某些学术主题和脉络的非常好的线索。

但很多入门者学术积累非常少,甚至一本经典著作都没认真读过。在外部压力下,必须要完成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目标,一直投稿不中,就会非常焦虑,有些人甚至走向了“歪门邪道”。我们都知道“厚积薄发”的道理,可很多人却在做着“薄积厚发”的美梦,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适合

学术论文是个人经验或是个人思想的学术表达,就像一定要找到那双适合穿在自己脚上的鞋子。其实,没有所谓不能研究的选题,只有不适合自己研究的选题。如《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格局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这样的选题非常宏观,内涵非常丰富,如果把握好会是一篇很有新意的论文,但把握不到位,就容易陷入空谈的境地。这种类型的研究适合经验非常丰富的学术研究者,不太适合刚开始从事研究的人。

选择合适选题的前提是先要了解自己。我们借鉴营销学中用户画像的方法,可以尝试为自己画一幅学术自画像,如表1-2所示。

表1-2 学术自画像

我们提供的这个学术自画像指标并不精准,也不要求得出非常精确的答案,只是提供一个工具。通过过程梳理,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学术现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在选题阶段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研究情境是一个对研究者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你是因为兴趣而做学术研究还是因为升学、毕业、升职等外在压力而不得不做学术研究。它关系到研究者学术研究的动机,不同的研究动机决定着研究过程的差异。

管理学有个非常有名的波士顿矩阵分析图,是一种企业经常采用的规划产品组合的方法。波士顿矩阵是一个四象限图,纵轴表示企业销售增长率,横轴表示市场占有率,对处于不同象限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定义和相应的战略对策,四个象限产品分别为:明星、山猫、金牛和瘦狗。

我们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图的分析思路,将横轴定位为学术软实力,包括研究的兴趣、动力、压力、决心等;纵轴为学术硬实力,包括学术积累、学术写作等方面能力。同样也把学术研究者划分为四种类型,如图1-1所示。明星类指软硬兼备、学术能力强、学术研究动机也很强的人,这种类型的研究者往往很早就展现出学术研究的天赋,能够比较早地获得学术成就,未来极有可能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瘦狗类和明星类正相反,学术能力不强,学术研究动机也不强,这种类型的研究者要么早早地离开学术研究领域,要么在学术圈里苦苦挣扎。山猫类属于学术能力很强,但学术动机不足,比如一些女博士早期的时候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因为结婚生育,需要照顾家庭的原因,中断了自己的学术研究。金牛类和山猫类相反,学术动机很足,但是学术能力不够。现在很多研究者属于金牛型,不管是因为兴趣爱好这种内在动机,还是因为求学升职等外部压力,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动机很足,但在学术硬实力方面有欠缺。两相比较,学术动机其实比学术能力更难改变,所以,金牛类研究者具备很大的成长空间,只要注意积累就会成长得非常快。

图1-1 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图的研究者类型

不同情境下,研究者的需求也不一样。如对于零基础的研究者,直接目标就是实现突破:发表第一篇论文。这个阶段要培养一种好的学术习惯,建立一种科学的学术观。对于基础薄弱的研究者,要实现的目标是提升:在更高级别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个过程要揣摩掌握学术技巧,并不断努力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研究者,实现的目标是跃升:争取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这个过程要注意知识的积累,静下心来潜心修炼。还有一种准备深造的研究者,提升学术沟通能力是他们的主要目标,所以可以通过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方式倒逼学术表达能力的提升,如表1-3所示。

表1-3 不同情境下的研究者目标和过程管理

三、研究指向

选题阶段不追求选题的精确度,而是要把握论文结构要素的合理性。选题不等于标题。标题是选题的最精确表达,一般是在论文整体完成之后,最后拟定标题。

研究指向位于研究方向和研究选题之间,如图1-2所示。这里是一个模糊地带,开始千万不要试图划分清晰的界限,而是通过资料梳理,不断逼近选题,最后通过论文写作再进一步逼近标题。

图1-2 研究指向的位置

研究指向的位置一定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范围内,形成具体研究选题之前。研究指向有多种选择。对研究者而言,选择研究指向就像探险家进入一个“隐秘地带”,看似绚烂美丽,实则危险丛生。我们需要通过文献阅读以及一系列的标准判断,包括研究兴趣、研究便利以及创新的可能性等多个指标,最终挑选出最适合我们的一个研究指向作为研究选题。从研究方向到研究指向再到研究选题是一个从宽泛到具体的过程,我们尝试将这个流程总结为如图1-3所示的流程图。

图1-3 从研究方向到研究选题的流程图

第一阶段是个人头脑风暴。通过文献阅读、生活情境观察或者材料研究,遵循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以事后评价、联想发散的方式去构思和发现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这是一个求“多”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文献定位。第一阶段的很多选题构思是基于直觉提出的。研究者在第二阶段要借助逻辑推论和文献验证等方式进行筛选,去粗取精,最终留下一到两个比较感兴趣、又认为有价值的构思,然后围绕着这一两个构思进行系统的文献阅读,了解这些构思的学术脉络以及适配资源,对这些构思的价值性、创新性等进行更深入的判断。

第三阶段是类比完善。通过文献定位的话题要想成为最终的选题,还要考虑构建一个完整的逻辑论证结构,包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观点等。可以尝试类比完善的方法选择适用的要素。所谓类比完善,就是去研究一个和目前选题同类,但是非常成熟的研究选题,深度解剖这个选题的发展脉络,以及相关适配要素,启发研究者研究思维。

第四阶段就是验证。好的选题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选题。这一阶段要通过拓展文献查验、动机查验、技术路径查验以及实施保障查验等多种方式来判断选题执行的可行性。

经过以上四步,我们就完成了“从一个构思到研究指向再到研究选题”的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