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与不对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什么对称是重要的?”这曾是毛泽东主席问我的一个问题。

那是1974530日,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中,“四人帮”仍处于其权力的巅峰。当时,我特别沮丧地发现,在这个文明古国,教育几乎完全停止。我非常希望有一种办法能改善这种状况。

那天早上6点钟左右,在北京饭店,我房间里的电话铃出人意外地响了起来。有人通知我,毛泽东想在一小时内在他中南海的住所见我。尤其使我吃惊的是,在他见到我时,他想了解的第一件事情竟是物理学中的对称性。

按照韦氏字典的注释,Symmetry的意思是“均衡比例”,或“由这种均衡比例产生的形状美”。在汉语中,Symmetry的意思是“对称”,这个词带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含义。因此,这实质上是一个静止的概念。按照毛泽东的观点,人类社会的整个进化过程是基于“动力学”变化的,动力学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而静力学则不是重要的因素。毛泽东坚持认为,这在自然界也一定是对的。因而,他完全不能理解,对称在物理学中为什么会被捧到如此高的地位。

在我们会见时,我是唯一的客人。在我们的椅子之间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有本子、铅笔和常用来待客的绿茶。我把一支铅笔放在本子上,再使本子倾斜朝向毛泽东,然后又朝向我。这支铅笔就在本子上来回滚动。我指出,尽管没有一个瞬时是静止的,然而,从整体而言,这个动力学过程也有对称性。对称这个概念绝不是静止的,它要比其通常的含义普遍得多,而且适用于一切自然现象,从宇宙的产生到每个微观的亚核反应过程。毛泽东很赞赏这简单的演示。然后,他又询问了有关对称的深刻含义以及其他物理专题的许多问题。

其实,最早认识到对称重要性的也许要算是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屈原,他在著名的诗《天问》中运用对称性论证了天地都是圆的。这也许是最早的宇宙学著作,而且也许是唯一运用几何对称来论证的、同时又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绝妙篇章。

屈原的《天问》中有如下两首:

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

谁知其数?

 

东西南北,

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

其衍几何?

 

诗中的“九天”是指天半球的九个方向: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如图1.1所示)。

在第一首诗中,屈原论证了天和地都应该是球状的。因为假如地是平的,那么,天和地的交界一定是充满了边和角。怎么可能有这些边和角呢?它们属于天还是地呢?这是不可理解的,也是不合理的,因而应该被否定。因此,天和地不可能相交,二者都必定是球状的,天好像是蛋壳,地好像是蛋黄(当然中间的蛋白是没有的)。

在第二首诗中,屈原猜测地球的形状与理想的球有偏离,他提出问题:是赤道圈的周长长还是子午圈的周长长?另外,他还提出椭圆弧长如何度量长度的问题。现在我们知道,赤道圈直径为12753.6千米,比子午圈直径(为12732.2千米)略长。但是,早在公元前5世纪,屈原在得出地是球状的结论后,又进一步提出地球是椭球的可能性,这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

这应该是人类最早成功运用几何对称性的例子。在这本书中我们将看到对称与不对称的问题在自然界、艺术和科学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物理学中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