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世
袁文伯,别名袁祥燦。1912年3月25日生于浙江省天台县一个并不十分富裕的家庭。浙江自古就是一个人才辈出之地,天台则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天台素以佛教名山——天台山而久负盛名,天台山又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誉满中外。佛、道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佛教、道教,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创于天台山。天台也是乐善好施、深受百姓爱戴的南宋高僧济公的故里,同时又是著名的围棋之乡、田径之乡、教育之乡。
自古浙江出秀才,袁文伯就出生于一个秀才世家。据袁文伯自己讲,其高祖父和曾祖父都是秀才,高祖父袁振家,字方元,号吉旋“恂恂儒雅,不苟言笑”,“平时肆刀于古文辞,著有《榴瑞堂文钞》八卷”[1],该书是高祖写下来教育后辈的。祖父是举人,父亲袁琴,是晚清秀才,生前曾经教过书,喜欢古诗文,并常以诗文自娱。早在袁文伯还是一个三、五岁小孩子的时候,父亲就曾对小文伯说,有字的东西都不能踩,表现出这个家庭对文化的高度尊重。
图1-1 袁文伯的高祖父吉旋公留下来的文稿——《榴瑞堂文钞》
袁文伯的母亲是父亲的二房,父亲比袁文伯的年龄大很多。袁文伯上初中一年级时,父亲就病逝了。父亲从小不太管他,只是教育他要做好人、行善事,做事要认真。大概三、五岁时,父亲就开始教导他要做好人,做好人就要先做孝子,孝子就是好人。俗话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做好孝子,做人就做好了。小的时候,天台老家有句迷信的话,连鬼神都怕孝子,鬼都不敢到孝子这里来。这些传统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教育在文伯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其一生恪守的做人准则和道德信条。
袁文伯的家境虽说不上多么富裕,但也可以说是出生于殷实人家。据袁文伯的档案材料记载,抗战前家里曾有三千元存款,原籍天台十字巷37号的故居[2]有房屋三间。袁家的这座老宅是袁文伯的曾祖父盖的,最初是座平房,当时叫四香斋。祖父将四香斋改建成了楼房,改名为四香阁。袁文伯在高中之前,一直居住在这里。交大毕业后,在天台中学任教的一年时间,袁文伯和家人也是住在这里。袁文伯的四个孩子都是在这里出生的,抗战胜利后才随袁文伯离开,后来就没再回去过。老宅里还曾经留有袁文伯的一些藏书,有一些是祖上传下来的经史子集类的线装古书,其中史书比较多,还有些古诗词方面的书以及一些劝学的、劝人从善的书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袁文伯自己购买的书籍。1949年时,家里有田四亩,产的粮食吃饭没有问题。家里也曾开过一段时间的酒坊酿酒,但规模不大。酒坊产的酒部分用于自家饮用,同时也可带来一定的收益。
图1-2 袁文伯故居(袁文伯高中之前在此居住,1937-1938年也曾在此短暂居住,他的四个子女都在此出生。照片由天台文化馆工作人员拍摄,由袁文伯的弟弟袁基转交给袁文伯)
图1-3 天台老宅“四香阁”的牌匾(天台文化馆工作人员拍摄)
袁文伯的母亲袁郎氏,是浙江临海人,出身名门。其父亲曾做过福建泉州府的知府,但很早就过世了。母亲家里没有男丁,有五六个姐妹,后来家道逐渐没落。
书香门弟的熏陶对袁文伯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袁文伯从小就养成了崇尚读书、认真求学的好习惯,其对古诗文的兴趣也主要是受其家庭的影响。袁文伯大学时,在闲暇的时间里,也经常看一些古诗词类的书。书籍成为陪伴其一生不可或缺的财富,并书写了他的书香人生。
袁文伯兄弟四人,其中两个哥哥是前母所生,很早就去世了。生母袁郎氏育有子女三人,袁文伯年龄最长,弟弟袁祥基(后改名袁基),比袁文伯小9岁,1945年英士大学法学院毕业,因学业优秀毕业后留校任助教,新中国成立后任金华师范学校的历史教员。因收有美国报刊,加之个性倔强,“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曾经20多年失去工作,但祥基做人很有骨气,靠搭稻草人等维生,后来还曾在金华开过书店,1978年平反后恢复工作。高祖父的《瑞榴堂文钞》原稿就是由袁基收藏,后复印给袁文伯的。袁文伯的妹妹袁临卿高中毕业,曾参加过军事大学的学习班,学习了半年,后分配工作做了小学老师。临卿终身未婚,后来有一段时间生活主要靠袁文伯资助和接济。
袁文伯于1935年11月与谢赏梅女士完婚。赏梅生于1915年4月,可以算是袁文伯的同乡,两家相距100多里。赏梅高中文化,生性贤淑,只是身体柔弱,20世纪50年代曾得过很严重的哮喘,后来一直没有怎么正式工作,主要是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曾经在北京矿业学院家委会工作过,做过一段时间的居委会副主任。2005年去逝,享年90岁。夫妇二人相濡以沫,感情甚笃。
袁文伯的长子袁重华,生于1937年11月底,所学专业为金属物理,现已退休,退休前是北京钢铁研究院的工程师;次子袁重果,1939年4月出生,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曾长期在青海省交通医院工作,因其心脏手术做得好,1992被抽调回京,现已退休。退休前是北京医院心内科的医生。三子重凡学农,是农业技师。小女重斐,周岁时因种牛痘引起脑炎后遗症,智力不全,仅相当于二、三岁孩童,一生陪伴父母,2006年高位截瘫卧床五年,2011年2月病逝。
[1] 出自《榴瑞堂文钞》序。又一说法为十二卷,见《榴瑞堂文钞》。该书最初一直藏于四香阁中,20世纪50年代袁文伯的弟袁基将书带至金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查抄,1985年春被归还,其下册至今未找到。
[2] 袁文伯家的老宅四香阁现已被拆除,据袁文伯先生提供的《四香阁照相纪念册》的附页上记载,“四香阁现迁移至中山路明清建筑保护区,假山移至天台博物馆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