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并不是一个好词
◎武夷山
会议时间
2007 年 11 月 3 日 上午 9: 00 ~ 12: 00
会议地点
北京天湖会议中心
主持人
张 泽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这个湖光山色的地方,进行本次学术的沙龙。这个沙龙是两年前由中国科协创立并倡导召开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学术特别是新思想新观点的交流,到现在是第 14 期,我们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大家注意到我们沙龙的题目,听起来好像有点儿怪,是科学为先还是技术为先,实际上提出这样一个题目,主要是考虑在当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候,在科学和技术两方面,如何来看待,这些基本的观点将会影响我们国家的科技政策,也会在科技界形成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所以就请了几方面的人士,一方面当然是我们中国科协,这是中国科协一直在倡导和主办的沙龙系列。再有就是做基础研究的人,我们特意请了一些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人,还请了一些侧重于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的专家、学者; 还有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搞社会科学、搞哲学的专家们。试图通过这样一个沙龙,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自由交谈甚至是辩论的平台。中国科协主办沙龙,我和金先生主动替大家做一个召集人。时间很短,希望大家在这个好的环境里,有一个好的心情,提出好的观点。
首先,拿到这个题目,我和好几个朋友议论了一下,坦率地说我们没有一个人喜欢这个题目,先说今天想说的第一点。
科学地确定一个名词是很重要的。科技创新这个词,我觉得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说法。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创新,科学发现就是科学发现,没有什么科技创新,如果没有这个词,我们今天也不需要讨论科学优先、技术优先了。同样,对于高科技,有高技术、低技术,但是没有什么高科学、低科学。仔细想想技术有什么高低,从技术演化的路径来说,可能后出现的就是高技术了,早期的被认为是低技术。比如风车早就有了,不被认为是高技术,但是现在这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的风车阵列,就被认为是一个高技术,其实没有什么高技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动玩具大家认为是高技术,但是从开发的角度来说,高级的玩具能比得上我们传统的九连环、七巧板吗? 这个词定得不好,高技术这个词本身隐含了一个价值色彩,好像高技术就是最时尚的,所以全国各地不分自己的条件和环境,拼命地上高技术园区,跟高技术这种说法不是没有关系的。
第二点,为什么我们几个朋友都不喜欢这个题目,为什么要定二分法的讨论,是科学优先还是技术优先,至少有另外两种选择,科学、技术都优先,或者都不优先。因为我们在全国的宏观层次上面来讨论,这四个答案,应当说不可能有一个是对的,因为对于每一个领域、学科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今天这个场合不可能讨论具体的领域和具体的学科,因此说不喜欢题目是这个原因。但是首先对创新这个题目还是感兴趣的,所以我今天不想谈优先的问题,更应该谈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各自面临什么障碍。
这个障碍很多,也可以展开说,但是今天我只说可能被忽视的,或者问题最严重的。在技术方面,我觉得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忽视的就是个体发明者的力量。从世界各国的技术发展路径来看,早期都是个体发明者起了很大的作用,英语中对应的概念,他们叫做独立发明者,美国、英国、韩国都是一样的。到后来公司的力量起来了,发明的主体是公司了,但是个体方面的力量从来不可能消失,美国一直到 1998 年还有 15% 的专利是个体发明者,中国现在 65% 的专利申请是个体发明者,这个状况肯定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我们还处在发展当中。但是我们现在抓科技创新,重视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个体发明者几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现在,中国发明家协会正在研讨这个课题,我不知道研讨结果怎样。
比如政府的项目有什么好成果了,还要有推广计划、资金来匹配,个人有好的发明,却没有配套资金,根本搞不下去。即使在美国,资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障碍,所以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在科学研究这方面面临的障碍也有很多,也不展开说,我就说很突出的,最关键的实事求是的问题是学风的问题。我还想举一个例子,前两年我请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到我们所作了一个报告,她曾经率领中国的一个代表团参加国际英特尔青少年创新大赛,到了国外就能看到差距了。比如美国孩子展示的东西,除了把他们的成果放在那儿之外,还有实验日志一大堆,我们中国的只是一个展板,就说我们做了什么,这当中的实验记录都是没有的,一看就有差距了。中国代表团的一个女孩说,反正他们不认识中文,我们现在编一个。这可能是个别的例子,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可能成为科学工作者,如果基本的实事求是都没有做到的话,以后还谈什么创新,当然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就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