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觉醒,孩子幸福: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爱的觉醒: 看见自己,才能读懂孩子

1 亲子关系的改善,真的就在“一念之间”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

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我的理解是,孩子可以让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好地觉知自己,看见自己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这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深层逻辑。

比如大部分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人类的本能,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对子女“成龙”“成凤”特别执着,就有问题了。很可能是自己年轻时“成龙”“成凤”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嫁接到了孩子头上。

有觉知的父母就会想:那么,我自己这份对“成龙”“成凤”的执念是从哪里来的呢?很可能要追溯到自己的童年——因为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自己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了“一定要成功”的理念,所以内心对“成功”充满渴望。这份被压抑的渴望在长大后内化到自己的性格之中,就变成了对子女的苛求。

这种内化的自我所形成的未了事件,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内在小孩”。“内在小孩”如果得不到“关照”,我们就会处于“无明”或者说“无觉知”的状态。无觉知的父母,就会把自己悬而未决的需求、尚未满足的期待以及无法实现的梦想,都强塞给孩子,将孩子囚禁在自己从父母那里接收到的“情绪遗产”之中,让他们与这些的“后遗症”纠缠在一起,变得虚弱而无力。

不能觉知自己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就容易陷入我们之前所讲的“本能教育”模式。用“正念”理论的术语,就叫作头脑的“自动导航”。

在“本能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心经常迷失在各种不同形态的思考中,比如一直在思考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从而让自己活在焦虑之中;或者想着之前没有完成的事——从而让自己活在后悔之中。我们不再只是思考,而是迷失在杂乱的思绪当中,导致我们花了太多的精力陷在焦虑、后悔等负面情绪的浪潮中。也就是说,如果超越了一个临界点,那么,我们就不再活在现实世界,而是活在我们的脑袋里。

反映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就是父母总是立即对孩子的行为给出判断,并试图纠正“不好”的行为,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动机(比如他故意捣乱可能只是在向父母寻求关注)。当我们做出这些自动反应的时候,往往来不及思考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更意识不到它们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

很多父母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却始终无法心平气和地面对、处理。认知与行为之间的落差,太容易受固有经验和情绪的影响。

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给出的答案是:当下的自我觉察。

“当下”说的是要及时。如果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之后再去后悔和改正,即使付出多倍的努力,也难以达到之前的效果。

有位母亲曾经在我的“爱的唤醒课”上分享,说自己每次让儿子停止玩手机,儿子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最后总是以她的情绪大爆发结束:“到底要说几次?你是听不懂人话吗?怎么这么大了,还一点事都不懂!”

儿子这才委屈地将手机收起来,嘴里还抱怨着:“不玩就不玩……”

她的火气越来越大:“你这是什么态度?我是你妈,连说你两句都不行了?!”

儿子:“我这不是都不玩了嘛!还吼我干吗?”

类似这样的“家庭剧”,经常在她家中上演,让她甚感疲惫。她自己有时候也会后悔:“对孩子大吼大叫,确实没能解决问题。我只觉得自己像个疯婆子,但我就是控制不住呀!”

“控制不住”真的是我们做父母的常用的借口。但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我引导她:“你回想一下自己当时的感受,能描述出来吗?”

“生气、烦闷、焦躁、无力、委屈……”

“哪一种情绪感受最为强烈?”

“嗯……是无力吧!”她想了想,接着说。

“是什么让你感到无力呢?”

“孩子怎么说都说不听!”

“还有呢?”

她边思索,边说出各种引发情绪反应的可能来源:“失望,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可能不是个好妈妈。”“我很担心孩子会沉迷于网络。”“我对孩子的事情越来越无能为力了。”“我还有好多事要忙,我觉得好累。”“为什么我老公都不帮忙,就我一个人孤军奋战?”

说到这里,她停住了,泪水流了下来。

原来,问题的根源在这里。于是我问她:“你对孩子的力不从心,是不是因为一直没有感受到另一半的支持?所以,当对孩子勃然大怒时,你真正生气的,其实是老公的态度。”

她点点头:“没错!我老公总是在一旁不闻不问,最让我火大!”

孩子不遵守手机使用时间的规范,引起母亲的怒火中烧,但令她长期烦闷的其实是另一半冷漠的态度。但她缺乏对自我的觉知,却把这份无力感化作愤怒,爆发在孩子身上。孩子的问题非但没处理好,更破坏了亲子关系,心中对另一半的怨念则越积越深。

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如何才能做到当下的自我察觉呢?我觉得首先要学会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一切情绪。比如上面这位母亲,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力和无助,才会用歇斯底里的方式去对孩子吼叫,希望孩子能屈服在自己的威严之下。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

逃避现实,其实是逃避痛苦。人遇到痛苦首先会选择逃避,这是本能。逃避之后确实暂时变得比较不痛苦了,然而,痛苦解决了吗?并没有。“失控”也是一种逃避——重点是,你觉察到你想逃避什么了吗?逃避本身并没有对与错,逃避了困难,困难会在刹那间不见,可是,我们可能再也学不会处理困难的能力了。

所以第一步,是要告诉自己:我决定要面对自己,我决定要面对内心所有真实的感觉,不再逃避。

事实上,所有的情绪都是有功能的,情绪的存在就是要提醒我们一些事情,就看我们是否觉察到了。

我接着问那位母亲:“那么,你好好看看自己,你对老公的怨念,要提醒你的是什么呢?”

“我得找我老公好好谈谈!”她笑着说。现场响起了一阵会心的笑声,似乎很多人身有同感。

日常生活中能引发我们情绪反应的情境非常多,这些情绪反应的背后,其实藏着更深的不满或痛苦:比如在关系中感到不平衡、未能得到尊重、主导权被侵犯、感受不到爱、缺乏归属感、期待落空、失去信心、对身心失去掌控,等等。

总之,举凡想要的得不到、痛苦的甩不掉、得到的怕失去,等等,这些状态,都会引发我们的情绪困扰,与当下发生的情境不一定有直接关联。如果我们学不会觉察,很容易就把力气放在错误的地方——怪罪孩子。

拿孩子当替罪羊很简单,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费心去面对自己的问题了,但问题依然没解决,而且会制造出其他麻烦,让我们继续活在痛苦之中。

如果带着一份自我觉察的意识来处理亲子关系,那么关系的改变真的就可能发生在“一念之间”。

当自己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问自己以下五个问题,来观察自己,看看这份脾气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 发生了什么事?(对引发情绪的情境做客观的事实描述)

● 这件事引发了我哪些情绪感受?(用情绪形容词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

● 最强烈的情绪感受是哪一个?(辨识出强度最大的情绪感受)

● 最强的这份情绪感受是怎么来的?(找出引发情绪感受的可能原因)

● 这份情绪感受要提醒我什么?(把力气用在真正关键的地方)

如此自我对话的过程,就是在进行“内观”——反观自身,思考自己情绪的来源。若继续往内探究,还会发现每一份情绪都与原生家庭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进而,我们就可以理解情绪的意义与功能,确认是否把力气用在了对的地方。

关键是,我们要不加批判地允许情绪发生。觉察与反思,是为了改变那些惯性的行为模式,当下一次面对类似情境时,用更有效的方式应对。但在这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功夫,便是“允许”——允许自己可以情绪失控,允许自己可以无能为力,或者说,允许自己就是搞砸了。

允许并不表示我们认同这么做是对的,而是说,既然情绪反应已经无可避免地发生了,自责也没有用,那么就坦承它的存在,不加批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一次又一次的情绪经验中,透过觉察与反思,增加情绪调控的能力,避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再次陷入无助和抓狂。

因此,我们对孩子的每一次情绪失控,都是学习与成长的机会。因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绪感受——特别是那些反复出现的,总是在提醒我们一些事情。当我们看见了、听懂了,我们也就成长了——这就是“一念之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