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件危险的事
| 自由和疯狂,一线之隔
读书愈深,几乎所有人都会触及到一些十分深刻,但也极其危险,容易走偏的话题,例如,道德问题。
相信每个第一次接触安·兰德的道德论的人,都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醍醐灌顶之感,一直以来我们的社会基本上是利他主义道德的天下,提倡奉献和牺牲,而在安·兰德看来,这却是在践踏人的尊严。
她说:利他主义伦理学的最终目的,不过在于使人们相信两个信条,一是任何关心自己利益的行为都是罪恶,不管这些利益是什么;二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就是恶棍,因为这只对你自己有利,所以为了“道德”,我们应该放弃这些东西。
在她眼中,这种道德观将给人带来无尽的折磨,因为『他学到的第一个教训是:道德是他的敌人;除了损失,他从中一无所获』,并且『他或许希望人们偶尔会为了他的利益牺牲他们自己,就像他不情愿地为了他们的利益而牺牲自己一样』,最终『这种关系将带来互相憎恨,而不是彼此愉悦』。
而信奉这种道德观念的人,将会失去自尊,因为他总是首先关心怎样牺牲自己的生活成全别人,而不是过自己的生活;同时,他也会失去对他人的尊重,尽管看起来他是个在行善的人,但他并不尊重他人的智力和主观奋斗,他其实是在把别人当乞丐看。
读书不精,思维不谨者,读到这里就要大发雷霆了,要么直接开骂,认为安·兰德不过是自私自利者的代言人;要么,将这种思想“发扬光大”,挑战一切的道德。
这后者就是笔者所说的『危险』的思想,如此分析,我们往往会得到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结论,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丢下学生自己先跑的范美忠在这件事上并没有道德问题……
如果范美忠不是老师,那他自顾自跑出来当然没有问题,这是诚实的行为,因为求自保是最基础,也是值得尊重的人权;但是,当他选择了成为老师,他就应当为这个职业要求的道德服务,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另一种诚实,诚实地面对自己做出的这个成为老师的决定所要求的一切。即使这可能将自己置入险境,也要去履行。
那安·兰德的这种思想,是不是某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她是不是提倡人人应该自私自利呢?
如前文所述,安·兰德的思想核心,其实都在于『人的尊严』这个主题,她尊重生命,生命自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实现他人目的或福利的手段。她不仅提倡不为他人随意牺牲自己,她同样也反对为了自己而牺牲他人,所以自私自利显然不是其思想的本质。
安·兰德也从未提倡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互相帮助,她反对的是对付出者没有意义的牺牲,反对为了他人的需要牺牲自己。那如果帮助伴侣,帮助家人或者亲近的朋友呢?为爱的人付出,这叫诚实。
而对陌生人的善行,也是合理的,只是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代价,照安·兰德原话所说:『由于邻居暂时无依无靠,如果这个人买得起食物和药品,他就可以给邻居送去这些东西(作为一种善意行为,而不是责任),或者他也可以在左邻右舍中发起募捐,帮助邻居摆脱困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此后必须养着那个邻居,或者必须花毕生精力,寻找和帮助饥肠辘辘的人。』
尊重自己的生命,不把生活和幸福奉献给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人,不妄想做英雄或主人;也尊重别人的生命,让他人在奋斗中活出生命的尊严。
读书要精,要仔细,各种补充说明、微妙之处都要认真思考;书到底会不会让你偏激,全看个人道行,阅读和思维水平不够,肯定会走火入魔。
| 知识的边界
阅读心理学的人,多半都会和弗洛伊德相遇,了解到梦的解析,恋母恋父情节等理论。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看到各种现象,便动用这些工具进行分析,最终往往得出类似『万物皆病态』的结论。
可精神分析的主要应用,是给那些经历过重大创伤,确诊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做心理康复,这些工具并不是很科学,思路也经不起推敲,但通过心理咨询师谨慎的操作,往往能帮助患者直面恐惧,克服心理障碍。
而心理治疗发展到今天,方法体系已经发生了转变,虽然心理学家都认同佛诺伊德的『潜意识』这个说法(这可能是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重要的,也差不多是唯一受到广泛认同的贡献),但却几乎全面摒弃了他那些神乎玄乎的梦的解析,以及把所有的心理和行为都解释为性的『泛性论』(比如病人生病打针是在模拟性交,插入,射出)等各种不靠谱的东西。
一个真正合格的心理医生,会更加强调尊重和理解病人的情绪(而不是和患者谈玄论道),与之共鸣并帮助疏导,和病人一起走出阴霾……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化解那些沉重到让人喘不过气去的痛苦经历。
现代西医出现以前,欧美国家都流行『放血疗法』,甭管啥病都割血管放血(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晚年患重感冒也放血治疗过,最终在感冒和大量失血的共同折磨中死亡),照搬弗洛伊德那一套,和在今天得了感冒使用放血治疗一样滑稽,上个世纪的心理学(弗洛伊德生卒: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还是应当谨慎对待。
像这样的不明所以,抓住一个理论滥用的思维,在今天仍然是屡见不鲜,得益于不少低水平,不负责的自媒体的科普,网民脑袋里都装了不少“专业”概念和方法,说起一件事往往头头是道,但对一个知识的来龙去脉毫无知晓,往往经不起进一步提问。
比如很早以前被提到的『一万小时练习』理论,仔细看过《异类》的人会知道,这不过是对一些小提琴练习者的研究得出的数据,而不同行业对练习有不同的定义,需要的时长,什么时候开始练习(乐器需要在6岁以前开始学习,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大脑器质性的改变,为高阶发展打基础),天赋在职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等等,都不同。一提到学习,就甩出个一万小时练习理论,是最没头脑的表现。
了解一个知识,一定要警惕再警惕,我有没有漏掉什么前提?这个东西是什么年代的?它的使用范围有多广?学界对它的认同度如何?……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通过大量信息整合与反思,才能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认识,看几个词汇和理论就想一招吃遍天,是不可能的。
| 知识的精度天平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认知融合』的理论,由Steven Kosslyn所主导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人脑一旦形成了一个概念,就会把概念当作事实本身,当作一个实体(笔者称之为『实体化谬误』)。
在对一件事进行规划时,这种思维体现得更加明显,越是去思考,去做计划,我们就越倾向于认为:我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到底会因为认为目标已经实现,从而变得懒惰;还是会因为虽然自认为已经实现,但发现自己并没有实现,从而更加努力,激励自己真正实现目标呢?
这是一位读者向笔者提出的问题,他在不同文章和书中看到了不同的解释,由此陷入了疑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不应该多去想象自己定下的目标。
笔者的回答是,这个两个解释的落脚点都一样,那就是:有了目标,就要去做,不然就会在想象中自我迷失掉。所以你选择相信哪种解释并不重要,你可以在发现自己沉溺于想象中的时候告诉自己『目标还没实现呢!懒鬼,你不过是被自己的大脑骗了!』;也可以在陷入绝望和自认为无能的时候对自己说『我已经定下了目标,大脑最不喜欢就是想法和现实的不一致性,所以我一定能不断激励自己的去完成的,加油!』
有的知识可以折中调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境,选择使用不同的解释。但若滥用了这个方法论,对所有的有矛盾的知识都加以折中调和,只会不断稀释有效信息。
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论述:
不好的事情更能挑动人的情绪,引发讨论和关注。所以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保持盈利,往往『报忧不报喜』,负面报道的数量远大于正面报道。
当媒体报道了大量曾经有头有脸的人物的负面新闻,大企业造假案件时,有人便会说,这可能会让观众会形成一种『成功就必须使点手段』错觉,对公众的素质的提高,有益无害。
但这个结论有两个问题:首先,在各行各业中,这样的“使用了点手段”的人和企业,到底有多少?如果这的确是普遍现象,那观众最终形成的认知是错觉,还是事实?实际情况我们无从知晓,因为调查别人商业机密,一定千难万阻。
其次,再来看『观众形成错误的认知』这句话,明显是臆测而不是严谨的统计结论。所以,这是一个难题,没办法证实,也没有办法证伪。
但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现象也许真的存在,听身边某位长辈愤世嫉俗的语气,看到网络评论区某人唾弃万事的论调……也许媒体环境确实需要一次净化。
好,这个论述到这里就完成了,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也许它分析了不少的东西,也许让你意识到某些问题,但是它本质上还是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信息增量。
无意义的折中调和出现的形式就是这么出其不意,它可不会上来就告诉你,要全面看待问题云云,大声向你说『嘿!我在折中调和』,如果你一眼就能看出来,那它就不是思维陷阱了。
某种程度上,折中调和是讲道理的人的困境,因为凡事必有例外,因为很多问题涉及的数据实在过于庞杂,道理永远都讲不全。但出于某种想要对听众负责的态度,出于对知识的追求,我们总想要把一个道理讲全,最终便会不可避免走向过度折中调和。
如何防止这种倾向?首先,放弃想把道理讲全的冲动,抓住一个论点,就深深的挖进去,去寻找证据,把它真正建构起来,就算它存在某不足,却能真正帮助你成长,在行动的过程中,你自然会懂得如何平衡。
第二,是在“选题”,也就是决定自己要不要去探究这个问题时,尽量避免那些最终只能通过折中来调和的话题,比如笔者所讲的媒体的影响这个话题,它是一种文化批判,话语权在高知的手里,其本质不过是高知对普通人的鄙视,是没有办法,也不用做量化的调查和研究的。
在面对人生决策时,不一昧折中思维就显得更加重要,终日思考『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或者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这种问题,肯定会陷入无能和矛盾中。你必须做出一个选择,然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你的选择上,不要尝试花额外的时间去弥补,因为这只会让你三心二意,最终一头也顾不了。
在这个语境下,我们可以认为,『做出明确的选择』其实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偏激』,而折中,往往只会“折断”。
读书,是件危险的事。